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7章 贿赂之用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面对皇帝的问话,司马芝笑着答道:“陛下圣明,臣以为孙权的确是在贿赂陛下。”

“不能战、不能降、和又和的不情愿。孙权也只能用这些私下里的手段,来让陛下对他宽容一二了。”

曹睿轻轻颔首:“太仆此番见到孙权本人了,觉得此人如何?”

太仆?

司马芝心头一震,自己的职位不是行太仆吗?陛下给自己转正了?

虽然心中欣喜,但与陛下奏对的时候不宜分神,司马芝还是暂时抑住了心中的兴奋之情。这可是九卿!

司马芝犹豫片刻后答道:“像貌什么的臣就不必说了,大魏历来官员出使东吴的颇多,臣出发之前也看到过孙权的画像。”

“可臣两次进入孙权府内,却明显能感觉到孙权态度的变化。”

曹睿笑了一下:“说说,今日朕有时间。”

司马芝拱手道:“臣入武昌后,在馆驿中住了多日都未能得见。第一次见孙权时,却在堂中见到了本应在外统兵的诸葛瑾和全琮。”

诸葛瑾在公安、全琮在芜湖,这些讯息曹睿都是知道的。

司马芝见皇帝没说话,继续说道:“臣初见孙权之时,第一件事就提到了与陛下纳孙婕妤、欲送给孙权聘礼一事。”

“从臣这个使节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孙权方寸大乱、一时拿不定主意,才佯作身体不适离开堂中。”

曹睿说道:“卿做的不错,这是将孙权准备好的一肚子话都塞回去了。”

“虽说对魏与吴的大事没什么影响,但也能看出孙权的几分心思来。”

“陛下圣明。”司马芝拱了拱手:“第二日臣再面见孙权之时,堂中就多了个张昭。孙权也是在此时,拒绝了再次向大魏称臣的事情。”

司马芝说罢,本以为皇帝会讥讽孙权一番,没想到皇帝却并不是这般反应。

曹睿轻声叹气道:“孙权能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此人对大魏之患,超过西蜀远甚!”

“本可以一言而决,却还要等统兵大将归来再议事。疏远张昭日久,还能用张昭再坚其志。”

“他还能拉下脸面贿赂朕!”曹睿笑着看向司马芝:“孙权能据有荆、扬二州,果然还是有其本领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嘛!”

司马芝不知该说什么,只能接话道:“陛下圣明。”

曹睿不以为意,缓缓说道:“孙权越是这般,朕越要除之而后快。”

“钟毓!”曹睿高声呼道。

钟毓从门外走了进来,拱手行礼:“陛下有何吩咐?”

“且去,将西阁东阁一并请来,再去秘书监寻一下当年孙权得吴王封号时,给先帝进贡的礼单。”

“遵旨。”

司马芝抬头看向皇帝:“陛下,臣还未说完,还有三件事要禀报陛下。”

“无妨。”曹睿说道:“等西阁东阁一并过来了再说。”

片刻后,曹真、董昭、司马懿、卫臻都在各自习惯的位子上坐定。

曹睿看向众人:“司马子华从武昌带来的消息,孙权不欲向大魏称臣、也不欲与大魏作战。”

“太仆,刚才你说还有三件事吧,接着说!”

司马芝点了点头,却不自觉的用余光瞟了眼前面的族兄。上次出发前,司马芝还是站在这陛下的书房之中,现在也能和族兄一般入座了。

司马芝说道:“陛下,这第一件事,就是臣从胡综处得知,吴与蜀已经结盟了。”

“吴蜀之间,互称东主西主,也不论什么吴王和刘禅这个伪汉帝之间的身份差异了。”

曹睿点了点头:“在朕的意料之中。大魏该如何应对,能不能拉一个打一个?”

司马芝不知如何回答,却不知皇帝这句话却根本没在问他。

曹真拱手道:“陛下,昔日武帝平灭河北袁氏之时,也是待到袁尚、袁熙兄弟相争之后,方才先攻袁尚、再灭袁熙。”

“若大魏暂且先不去攻吴攻蜀,吴蜀之间定会再生嫌隙。昔年刘备孙权湘水划界、吕蒙攻关羽,这些事情历历在目啊!”

司马懿也在一旁说道:“陛下,臣倒是以为此番孙权拒绝大魏的要求,这是铁了心与大魏做对,恐怕短期之内再难反复。”

曹睿插话道:“不如与诸葛亮和蜀国联系一二?即便诸葛亮不会动摇,能使蜀国军心民心动摇一二也是好的。”

司马懿摇了摇头:“陛下,黄初三年刘备死时,华太尉、王司徒、陈骠骑、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都一并给诸葛亮写信,劝其遵循天命人事、尽早举国称藩。”

曹睿笑着说道:“还有这种事情?诸葛亮有回信吗?”

司马懿点了点头:“诸葛亮牙尖嘴利,自有其歪理在的。”

曹睿道:“那就算了,大魏与吴、蜀打了这么多年,谁又不了解谁呢?今后就不要再做这种无用功了。”

“朕在想,若是孙权僭越称帝,大魏又当如何?”

曹真斩钉截铁的说道:“若如此这般,臣请为先锋替陛下讨灭孙权!”

“大将军说的好!”曹睿点头:“若孙权真敢僭越,朕必出兵讨伐!”

曹睿看向司马芝:“太仆的第二件事呢?”

司马芝缓缓从座位上起身,从怀中拿出了两迭文书:“陛下,这是臣路过襄阳之时,陈骠骑托臣拿过来的表文,说是与修律相关。”

“臣不好拒绝,就替陈骠骑带过来了。”

司马芝将文书托在手中,等了两瞬发现没人来拿。曹睿看了眼桌案示意,司马芝上前几步将手中文书缓缓放下。

陈群本来让司马芝秘密上交这两封文书,就是为了避开中书与朝臣,结果现在西阁、东阁都知晓了。

曹睿说道:“朕回头慢慢看吧。第三件事呢?”

司马芝说道:“第三件事相比起来,反倒像个小事了。臣听胡综说,吴国群臣都知道洛阳的名士李丰。”

曹睿皱眉:“李丰李安国?吴国之人是如何知道他的?”

“李安国曾在朕的东宫为文学,朕怎么不知道他如此声名远播?”

“朕记得去年见他之时,并未予他什么实职,只给了个议郎的加衔。他现在在哪?”

曹睿看了一圈,堂中众人没有一个知晓的,那稍后去问辛毗就是了。

继刘晔走后,为皇帝搜集讯息的任务就落在辛毗身上了。

待臣子们纷纷走后,钟毓也拿着秘书监的旧档案回来了。

曹睿接过细细看了一遍,自顾自的笑道:“孙权真以为礼多人不怪吗?这些珍宝财货,朕都要拿来造船!”

……

翌日,曹睿和辛毗闲谈之时,提起了李丰之事。

辛毗皱眉道:“臣确实一时间也不知道,待臣遣人去查一查。”

“去吧。”曹睿点头。

大约半个时辰后,辛毗回来说道:“陛下,臣已经探知了,李丰现在在崇文观中做学士。”

曹睿皱眉道:“学士?朕怎么不知道他去崇文观了?”

辛毗答道:“臣先遣人去李丰家中,得知其现在在崇文观为学士,又遣人去吏部曹问了一下。”

“李丰是上个月入的崇文观,现在在随雍丘王译《诗》。”

曹睿好奇道:“是谁让李丰去的?雍丘王吗?”

辛毗摇了摇头:“臣暂不知晓,陛下是否需要臣去探查一下?”

洛阳的校事府是由辛毗负责的,这种事情还真是由他负责。

曹睿点了点头:“去吧,顺便再查查雍丘王最近的动向。”

“遵旨。”辛毗领命。

任务是上午派出去的,情况在下午的时候就都弄清楚了。

辛毗找到皇帝:“陛下,雍丘王倒是一直无事,整日都只在崇文观里做事,与外界之人全无接触。”

曹睿好奇道:“那李丰是谁举荐的?”

辛毗面色严肃的拱手说道:“陛下,李丰是由崇文观学士何晏举荐的。而且校事似乎查到了一则不法之事。”

“什么事情?”曹睿不解。

辛毗轻咳一声:“陛下,崇文观近来招募了近十名学士。其中有五人是由何晏举荐的,李丰李安国就在其内。”

“尚书台命令李丰的就职时间,却与他本人在崇文观任职的时间不符。李丰五月十一日开始每日去崇文观上值的,尚书台却记载李丰五月十三日才得到的职位。”

曹睿皱眉:“是李丰提前上任了?他要是想去崇文观,为何不与朕直接说,而是去寻何晏举荐?”

辛毗摇头道:“此事臣不知晓,但臣以为其中似有蹊跷。”

曹睿沉声说道:“辛侍中,吏部曹是卫师傅所管的吧?替朕将卫师傅叫来。”

辛毗领命而去,片刻后辛毗与卫臻两人就一并来到了书房中。

曹睿还不用和卫臻客套,直接问道:“卫师傅,现在吏部曹对官吏任免是个什么流程?李丰是五月十三日被任用的,为何五月十一日就去崇文观上任了?”

卫臻想了一想,语气笃定的说道:“回陛下的话,按例,六百石以下官员到臣这里就可以决定了,千石官员再上报给录尚书事的司空,两千石再报告陛下。”

“李丰的崇文观学士,也是六百石。臣清楚的记得,臣是在五月十三日批准的李丰之事。”(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4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