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9章 出人意料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卫臻向前迈了半步、率先躬身行礼道:“臣尚书左仆射卫臻,恭迎陛下返京!”

曹睿坐在马上,俯视卫臻看了几瞬,随即翻身下马、上前亲手将卫臻扶起。

“有卫师傅在洛阳,朕无忧矣!此话朕此前说过,今日朕就再说一次吧!”

“谢陛下恩典。”卫臻道。

卫臻抬头,与曹睿对视一眼,两人微微点了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中。

曹睿撒开方才扶起卫臻时攥着的手,向前问候钟繇、华歆二人去了。

钟繇又老了一岁。和去年相比,不仅腿脚愈加不好了,就连言语也开始含胡起来了。

曹睿叹道:“太傅身体不好,又何必出来迎朕呢?等朕进了洛阳城再来见朕不也一样吗?”

钟繇脸上挤出一丝笑意,口齿含糊着说道:“陛下大胜,重夺汉中,臣要为陛下贺!”

说着说着,钟繇欲要拱手行礼。

曹睿将钟繇的手按下,凑近钟繇轻声说道:“朕将汉中夺回来了,比武帝何如啊?”

钟繇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皇帝是在和他说笑,因而也笑着回应道:“一脉相承,一脉相承!”

曹睿轻拍了几下钟繇手背,指腹触碰到了钟繇干枯的皮肤,说道:“朕不如武帝远甚!”

“朕若是下次出兵,让钟毓也来一同随军、来中军带兵随朕一同出兵!”

钟繇先是觉得自己儿子前途有望,而后又突然醒悟过来,陛下怎么又要出兵?

华歆轻咳一声,在旁轻声说道:“禀陛下,臣等有一言要上奏陛下。”

臣等?

曹睿敏锐发现了华歆的用词,看了看钟繇、华歆、卫臻三人。这三人面上都是一般神情,似乎已经商量好了。

曹睿若有所思一般,出言问道:“诸位是有何事与朕说?似乎你们都商量好了?”

华歆拱手答道:“陛下肩负国之重任,得知陇右遇险、亲率六师攻伐不臣,实乃明君圣主。”

“但兵事凶险起于细微之处,戎马征程常有不测之微。”

华歆面容诚恳的说道:“陛下乃是天下之主,不可久在军旅常任杀伐。圣天子居于洛阳,派名臣良将牧守天下、征战四方,这才是为君的正道。”

“臣忝为太尉,冒死向陛下谏言。望陛下常记军事凶危。吴蜀蹴尔小邦,陛下遣一大将应对即可,何必枉屈圣躬、亲临军前呢?”

“万望陛下圣鉴!”

说罢,已经年过七旬的华歆躬身一拜,让曹睿惊了一下。

卫臻同样拜了一拜,钟繇腿不能动、随之一同拱手致意。

曹睿沉默了几瞬,并未答话。

司马懿在后面几丈远的地方,看着皇帝和钟繇、华歆、卫臻三人小声说着什么。

可司马懿并没有半点要凑上前的意思。

若是私密之事,绝不会在如此大庭广众之下与皇帝说。若为寻常之事,自己早晚也会知道。

要沉得住气。

司马懿沉得住气,曹睿也沉得住气。

曹睿初见三人时兴奋之情,现在已经渐渐消去许多,神情淡然的说道:“起来!华公好胆色,是不许朕亲自掌兵吗?”

华歆直起腰来,愕然看向皇帝,连忙解释道:“臣等只是认为战事凶险,陛下此番又在军中染了恶疾,实乃为陛下安危考虑,并无其他意思!”

曹睿看向华歆,突然间笑了起来:“朕与太尉说笑呢!朕岂不知卿等好意?”

“诸卿放心,日后如非万分紧急的军情,朕定然不会亲自领兵的。”

“大司马、大将军都是国家名将,应对吴蜀已经够了,以后并不用朕亲自出兵了!”

皇帝弄了这么一回,属实让华歆有些诧异。莫非在军旅中待的时间久了,连说话都变得这么直冲冲的了吗?

曹睿却是不以为然。

仁义礼智信这些世俗的道德标准,放到一个皇帝身上是行不通的。

若真有哪个皇帝学成了一个儒生,那么被人吃干抹净是迟早的事情。

若真听了华歆之语,承诺从此不再领兵出征,那与兵权外落有什么区别?

曹睿只能保证卫臻是好意。另外两个人老成精的老臣,曹睿实在琢磨不透他们。

即使华歆是好意,曹睿也依然要吓他一下,给他一个小小的警醒。

你华太尉本就不是什么翩翩君子,当年敢闯进汉帝皇宫、将伏后亲手拽出来的角色,就不要在朕面前说什么圣天子垂拱而治的话了,行不通。

华歆虽说见过风吹浪打,却也许多年未见过了。被皇帝凶这么一下,属实还有些不习惯,只得连连解释并无恶意。

曹睿也笑着不断安抚着。若有外人看向这里,只会感叹这君明相贤的和睦之景。

几句话说罢,曹睿转头向后,伸手将身后的司空司马懿唤了过来,又是一同寒暄了片刻。

曹睿又与前来迎接的六部九卿,一一挥手示意,这才重新上马、随着仪仗一同朝着洛阳行去。

到了洛阳西侧的广阳门时,曹睿侧身向一旁的卫臻:“卫师傅,朕此前书信与你的、给中军将士们准备赏赐的财物布帛,都已经准备好了吗?”

卫臻拱手应道:“陛下,已经准备好了。臣尽数调拨了洛阳、邺城两处府库,又从兖州、青州征调了些,五日之前就已将赏赐凑齐了。”

“士卒回了营中,第二日即可发放下去,并不会耽搁半点。”

“作战易,赏赐不易。”曹睿叹道:“朕是大魏皇帝、卫师傅是大魏忠臣、侯爵之身。你我二人可以倾力为国,可士卒们在战场上奋力搏杀,图的不就是些钱财赏赐吗?”

“朕今日赐财物,可下次却不想再赐财物了。”

卫臻沉默听着,只是坐在马上微微颔首,并未答话。

而一旁的司马懿若有所思般,转头看向皇帝:“臣有些好奇,陛下下一次想赏赐什么?”

曹睿看了司马懿一眼,淡定说了两个字:“田地!”

司马懿长吸了一口气,拱手行了个礼,并未多答。

给士卒赏赐田地,并不是仅仅赏赐田地这么简单,背后还包括了很多的政治条件。

若要赏赐田地,田地从哪里来?

士卒都有田了,谁来耕种、谁来服役?

给士卒都分田了,那屯田制还搞不搞了?

区区‘田地’二字,却包含了清查田亩、兵役制度、屯田军制三件大事。

每一件事都事关大魏的国本,这也是司马懿不敢再答话的原因。

莫非……陛下此番回军之后,要变革这些制度了?

司马懿心中暗暗猜测着,却不敢确认。无他,只是因为改革制度太难了。

汉光武帝度田之时,都激起地方反叛不止。那可是号称圣君的光武!

在如今的大魏,要将这三件事情全都做了,又该有多难呢?

想着想着,队伍就已经进了城去。

进门不远,卫臻就笑着拱手道:“陛下今日回了洛阳,也是回了家中。不若陛下现在先回宫休息些许,待晚上再行饮宴庆贺?”

曹睿摆了摆手:“朕先不回宫。卫师傅,先请人将钟太傅送回家,寻常两千石官员也各自返回职司。”

“六部九卿就先不要走了。”

说罢,曹睿看向华歆:“朕久不在洛阳,错过了王司徒的丧礼。如今朕已到洛阳,正应该去王司徒府中祭拜一番。”

“太尉随朕同去可好?”曹睿又看了眼司马懿:“司空也随朕一起。”

二人纷纷应下,卫臻也一同答应下来。

皇帝的仪仗进了洛阳城后,几乎没有什么停留,就一直朝着司徒府的方向前去。

由于新任的司徒还未上任,因而王肃及其家人还住在司徒府中。

在洛阳城,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乃是三个连起来的院子,半是居所、半是公廨一般。

谁当了司徒,谁就搬进来。谁卸任罢官了,谁就搬走。

洛阳城内三公府的位置是固定的,可三公是不固定的。

更何况,依照汉时传统,三公都是由国家德高望重之臣来担任的,换句话说、就是都由一群七八十岁的老头子担任。

三公死在任上乃是常事。

没人因为房子里的这点忌讳,就推辞不去当三公、不搬进三公府邸的。

子不语怪力乱神嘛!何况都当上三公了,自然是百邪不侵!

王朗已经薨了一个多月了,此前王朗王肃父子二人、与曹睿颇有默契。于公于私,曹睿都应该来探访一二。

只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皇帝竟然连皇宫都没回,就来司徒府中拜祭王朗了。

得知皇帝到来,王肃穿着一身孝服在门口迎接。

曹睿缓步上前,王肃躬身一拜、又被皇帝亲自扶起。

“王卿,沔阳一别、朕又与你见面了。且引路吧,朕要去王司徒牌位前亲自祭拜一番。”

听闻皇帝此言,王肃当即退后半步、叩首三次以示感谢,而后快速爬起身来,引着皇帝向内走去。

曹睿跨过正门的门槛,与王肃并肩向内走去之时,身后的司马懿正盯着两人、默默看着。

王朗,王肃……

看来王朗之死,全然未妨碍王肃的圣眷。陛下为何唯独钟爱王家呢?

司马懿倒有些不明白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8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