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2章 以守代攻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能守几日,便守几日?”

夏侯献重复了一遍陆逊的话后,心中还是存有疑惑,开口向陆逊问道:“那还攻不攻白水关了?”

“要攻,但是更要守在此地,而且守比攻更重要。”陆逊笑着说道。

“夏侯将军,你说陛下为何要派你我来此?”

夏侯献想都没想:“定是让我们挠诸葛亮之背,为陛下大军与诸葛亮作战积累胜势!”

“如何积累胜势呢?”陆逊自言自语,从帐中走出,眺望着不远处的白水关关城:“打下这个白水关,然后再攻葭萌、剑阁?还是就此北上、沿着金牛道走一百五十里,到了敌军纵深之中去攻阳安关、陷自己于绝境?”

夏侯献沉默片刻,拱手应道:“还请陆将军指教一二。”

此番‘指点’之辞,夏侯献确实是虚心求教。

陆逊感慨道:“天子有命,你我身为人臣定要竭力尽忠才是。但若是要更好的报效天子,就不能不思虑更多了。”

“诸葛亮领兵进犯大魏,乃是以人臣之身、统倾国之兵。况且蜀国立国不过七载,已丧一帝、新帝尚未亲政。虽说搜刮州郡供养其军北伐,但内部必生怨望、只不过靠着复汉的大义压着。”

“诸葛亮收拢权柄、靠的是兴复汉室的大义。但他这般为汉朝考虑,就不能不考虑身在成都的这个‘汉帝’刘禅!”

夏侯献出言说道:“你我来到白水关前,正是攻其必救!”

“夏侯将军所言极是!”陆逊轻笑一声:“只要我们在白水关一日,诸葛亮就必然要派大军来救,而且要派他们以为、能够击败我们的兵力。”

“白水关是蜀中锁钥,诸葛亮身为蜀国丞相,君王、百姓都在南边,他如何能放任不管?”

夏侯献想了几瞬,应道:“那这就是牵制兵力了。所以陆将军想的是,如何牵制蜀军更多兵力?”

陆逊毕竟是当世顶级的谋略之将,大局观也是一流。此时给夏侯献作些讲解,倒像是在给夏侯献上课了。

陆逊缓缓说道:“所谓兵力,不过是蜀军战力的一种表现罢了。”

“蜀军从益州北上汉中,或者是向汉中运粮,都必须通过金牛道、通过白水关、通过我们现在大营的地方。”

“你我在此,一则断金牛道运送粮草之利,二则让诸葛亮率大军来救,三则要坚守足够长的时间、与来援的蜀军对峙。”

“更重要的是,还要为你我留好退路!”陆逊神情渐渐凝重了起来:“若你我急攻、拿下了白水关,蜀军自北而来、我们还是要出关应对的,否则归路就会被阻。”

“陆将军说得是啊!”夏侯献点头道:“当下正是陛下归化百万羌人、积累国力的紧要之时。陆将军身为护羌将军,若是战败、或者死伤羌人太多,恐怕陇右已经好起来的局势,顷刻就会不稳。”

“我率中军骑兵至此,一路从洛阳行至陇右、又从陇右至武都、武都至白水,军中士气并非昔日陇右之时那般高涨了。”

陆逊叹了口气:“夏侯将军可知我受陛下重恩?”

夏侯献如何不知?

陆逊被封了县侯、领了护羌将军,虽说赶不上他在吴国时的政治待遇,但对一个降将而言已是优厚至极了。

就更别说又将公主嫁给陆逊了!

微微点头后,夏侯献并不答话。

陆逊继续说道:“从上邽到临洮、再到宕昌和沓中,我越来越能体会到、打成这般局势是如何不易。定要维持住这来之不易的局面!”

“你我在此若有些许不慎,就有倾覆之险!两万之军若是退却,他日亦可复来。若没在此处,恐怕平灭蜀国、不知要拖延到什么时日了。”

夏侯献叹了一声,一并称是。

无论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此刻的陆逊都认为打到白水关就够了。吸引蜀军回援,从而为前线分担军事压力,同时断蜀军粮道。

陆逊虽然走的也是阴平,和原本历史上的意图奇袭成都的邓艾邓士载比起来,全然没有那么大胆。这不仅仅是将领的能力与心态对比,更是由当下的时局决定的。

当下大魏与蜀汉之间,面对面打了半年之久。虽然有强弱之分,但并不能轻敌应对。

陇右本就残破,羌人刚刚归附,白水深处腹地,北面仍有劲敌。

原本的历史上,蜀汉末年、共计十八万魏军分成三路南下。

除了邓艾的三万陇右军之外,钟会、诸葛绪尚有接近十五万的军队,靠着这般人数才攻下了白水关、剑阁仍无法拿下。

彼时蜀汉国小民弱,与魏国实力差距甚大。

而当下的魏国没有那般强、蜀汉也没有那般弱。陆逊能够牵制些许已是争得胜机之举,如何能做到更多事情呢?

……

白水关外,陆逊一面进行低烈度的攻城,一面与夏侯献等人积极准备防御。

在沓中留下了中军骑兵与羌骑各一千后,陆、夏侯二将在此地只有一万八千人。

羌人方才归附,让他们作为轻骑袭扰还行,若是指望三个月前还在放牧的这群羌人青壮攻城,恐怕是异想天开了。

因而陆逊只能驱使羌人修筑营垒、挖掘壕沟、立下营寨,准备借此与回援的蜀军抗衡。

武兴到阳安关一百里、阳安关到白水关一百五十里。两百五十里的路程,赵云率军四日便已到达。

赵云到达白水关东北的时候,已经是四月初七的中午了。

而在赵云从武兴到白水关的这四日间,汉中与下辨之间的局势可谓是变化剧烈。

四月初三凌晨,诸葛亮在赤亭大营收到白水关有变、赵云率八千士卒先行南下的消息。

同一日,魏延领一万四千军队南下。

初五,诸葛亮本部军队在赤亭败退,吴懿先行撤军。

初六,蜀军大部退却。曹真率着五日晚刚从上邽赶到这里的一万中军骑兵、与两万步卒合兵,一并缀在蜀军身后、南下向着武兴方向追击。

赵云强忍着病痛之躯,率军南下到达白水关外。还未立下营寨之时,就早早被陆逊派出去的斥候侦得消息。

早就得到了魏军骑兵进犯白水的消息,以赵云行事之谨慎、如何能没有防备呢?面对来袭的魏军骑兵和羌骑,赵云结阵严正以对,用弓弩与长矛抵住了魏军的数次冲击,从容向后退却,在白水关东北八里的地方扎下营寨。

“赵云用兵还是这般谨慎,先虑败、再求胜啊!”陆逊在营寨中得知斥候军情后,轻轻叹了一声。

“夏侯将军,今日赵云兵力能有几何?”陆逊出言问道。

“不好说。”夏侯献的神情严肃:“我在军中观赵云结阵之时、全然没有慌张或者退却的意思,而是就地与我骑军相持。待我奉命退却后,赵云才从容后退。”

“似乎……”

陆逊皱眉:“似乎什么?”

“似乎有恃无恐一般!”夏侯献猜度道。

有恃无恐?

赵云还能如何有恃无恐,一定是后面还有援军!

“传我将令!”陆逊对身旁的亲卫吩咐道:“让治无戴率四千羌骑后撤三十里、在白水关西北险要之处立下可以容纳全军的营寨!其余羌骑随在本将身侧!”

“遵令。”亲卫当即出帐传令去了。

陆逊转头和夏侯献沟通了起来:“夏侯将军,如今之势,就看我们与蜀军如何相持了。”

“还请派费将军与我一同固守营寨,夏侯将军与程将军一并撤到东北四里处。”

夏侯献想了几瞬,开口问道:“陆将军这是要引蜀军来攻我营寨,并且使骑军在外冲杀?”

“正是如此。”陆逊颔首道:“既然赵云来了、又这般有恃无恐,恐怕后面蜀军还要增兵!”

“单纯的防守营寨,显不到大魏骑兵之利。”

“本将与费耀的四千人坐镇营中,剩下五千羌人一并辅助守营。同时夏侯将军与程将军在外援护,应该能抵住蜀军些许时日了!”

夏侯献眉眼间起了忧色:“陆将军的分派当然是对的,但就是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陆逊还是说出了前两日那句话:“夏侯将军勿要想这些没有答案的事情了,能守几日、便守几日!”

赵云在白水关外扎营与魏军对峙,一方面是等着身后魏延的援军。另一方面,赵云的身体状况已经进一步的恶化了。

性命几乎只在须臾之间。

七日下午蜀军扎营,八日晚、魏延便率一万四千士卒急行军到了赵云营寨不远处。

魏延几乎一刻未停,在听赵云军中派出的信使禀报赵云身体堪忧后,急忙与亲卫率军先行一步、疾驰入了营中。

“是文长来了啊。”赵云卧在榻上,抬眼看到魏延的那一刻,嘴角竟起了一丝笑意。

“赵将军身体如何这样了!”魏延急忙走上前去,跪坐在了赵云身前,看着赵云苍白而又老迈尽显的面孔,不禁失声叹道。

看着魏延面色愈加悲戚,赵云面色平静的说道:“我就猜丞相会派文长来援我,今日果然见到你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54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