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章 反复思量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话音刚落,帐中所有人的目光便即刻向魏延注视了过来。

魏延丝毫不露胆怯,反倒继续昂首说道:“丞相,昔日先帝用末将为汉中都督时,末将曾与先帝有言,‘若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若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

“如今八年过去,今日在丞相帐中,末将仍是此话。”魏延的话语掷地有声:“若张郃举关中之众来,末将请为丞相吞之。若魏帝曹睿举天下而来,末将请为丞相拒之。”

“定不负丞相‘断陇’之策!”

此时此刻,单从气势上来说,魏延站在帐中睥睨的神情,似乎已经压过了所有将领。

但此时已经年过六旬的赵云,轻咳一声随后出列。花白的须髯配上依旧英武的面容,以及沉稳如山一般的雄壮身姿,刚一站出还未开口,就与魏延在气势上分庭抗礼了起来。

“丞相。”赵云拱手道:“追念先帝、兴复汉室之责,末将一日不敢忘记。若算起来,末将从初随先帝、至今已经三十余年了。”

“相识数十载,末将用兵、为人如何,丞相早已清楚。若丞相肯付末将此任,末将定为大汉立功!”

赵云语气平静的说了一番,在场众人尽皆闭口不言。

若论起资历来,此时此刻的中军大帐内,还有谁的资历能比赵云更深吗?公孙瓒尚在的时候,赵云就在刘备的军中为主骑、替刘备执掌骑兵了!

就连诸葛丞相,论起资历都不能超过赵云半分。

诸葛亮默默站在堂上,心中却泛起了波澜。强行忍住回忆往事的心情,此时的诸葛亮心中,却有着另一番考量。

事情不是这样算的。

魏延拿着为先帝镇守汉中的资历,可他在汉中这八年,打过一场大仗吗?连平乱之事几乎都没有过!

赵云资历是老,但哪一场仗是作为统兵之帅了?要么是作为攻坚的利刃、要么是作为突击的快箭。统领大军的能力,并未在赵云的履历中体现出来。

魏延也好、赵云也罢,在蜀汉的上一场大战、汉中之战中,所做的都是突袭、劫粮、袭扰这些任务。

而此番东路军的‘断陇’之任,在三路军中是最为重要的。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坚定的执行自己的命令。

换句话说,不需要这个人有什么过深之履历。要的就是此人全靠自己之命统兵、从而坚定不移的执行自己的每一条军令。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镇东将军赵云、镇北将军魏延、讨逆将军吴班、扬武将军邓芝、建武中郎将王平!”

“末将在!”五人站在帐中,纷纷拱手应道。

而此时,诸葛亮却喊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外的名字:“丞相参军马谡何在!”

“属下在!”马谡朗声答道。

诸葛亮肃然看向阶下众人,用威严而不容质疑的声音说道:“命丞相参军马谡为前部督,督赵云、魏延、吴班、邓芝、王平五将,经上邽北上至略阳一带,阻击西援之敌!”

诸葛亮的话语一出,帐中众人在惊讶之余,也都或多或少存了些尘埃落定的感觉。

马谡与丞相之间,有师生之谊、更有日日相佐的情份。

而诸葛丞相的威严,早在先帝刘备入蜀之后,就渐渐无人敢于质疑。等到先帝死后、托孤丞相,更是在朝中无人可比。

前年讨伐南中大胜归来,用兵如此神速、又进展如此之多,也再没有人怀疑丞相的军略了。

既然丞相要用马谡,那么一定有丞相的道理在。

魏延、赵云、吴班……

且不说马谡如何。有这些宿将在,难道还抵不过一个魏国的张郃吗?当年争夺汉中之时,诸将在先帝麾下、可是将张郃打得连连败退!

马谡第一个高声应道:“谨遵丞相之令!属下定不负丞相重托!”

魏延和赵云等将也反应了过来,一并向诸葛亮行礼领命。

……

且不说诸葛亮如何与定好任务的众将,如何在帐中解说军略。

与此同时,天水郡郡治冀县城内,太守马遵正面临着人生的煎熬时刻。

而这煎熬时刻,正是由于当下兵临城外、蜀将高翔的一千骑兵带来的。

此时是十二月一日下午。

十一月二十七日晚,率三千外军驻扎冀县的鹿磐得知了蜀军来袭之事。

二十八日上午,鹿磐便辞别了马遵马太守,领着三千外军、移驻到东面的上邽城去了。

而且,鹿磐的理由还十分正当,让马遵没有找到半丝反驳的点。

陇右多山。

多山带来的一大坏处,就是极度的交通不便。

在陇右的各县之间,几乎只能靠山脉与河流走向造成的天然通路、互相来往交通。万万没有可能如洛阳、如中原那般,都是平地,怎么走都行。

诸葛亮率大军来祁山,这一消息中、祁山二字已经蕴含了足够的信息了。

从武都郡出发,有西汉水可以通船、用来运输军资粮草,乃是蜀军天然的物资通道。

而大队兵马前行,则会通过更近一些、沿着漾水东岸的道路前行。

两条道路在北砑汇合之后,面临着一条岔路口。从北砑向北,则可以通往冀县和南安郡。

而祁山,就在北砑以东。顺着这条路走,先是祁山堡、再是西县,然后就是上邽。

诸葛亮大军经过了祁山堡,那么不言自明的就是,西县、上邽,这两地都即将暴露于蜀军的兵锋之下。

而且,同样是天水郡中的两个城池,冀县和上邽还是不同的。

上邽扼守陇山道、渭水道的交界之处,丢了上邽,关中的大军驰援就会遇到麻烦。而若丢了冀县,却是在战略上无伤大雅的!

鹿磐就是用这样的理由,带着冀县全部的三千外军离去的,丝毫没有对冀县显露出一丝留恋之情。

而驻在冀县的太守马遵,则就成了此时城中的统兵大将。与马遵一同在冀县城中的,只有数日内、汇聚至此的一千五百州郡兵,以及州中一些大户、拼凑出来的五、六千家仆和农夫。

马遵端坐堂中,就这样发着呆,静静思考着自己的性命、身家和前途。

传信至此的吏员上官齐,看着自家太守这般神情,此时也愈加难耐。

“府尊,府尊?”上官齐站在一旁,皱眉喊道。

“哦?”马遵回过神来,恍然一般答道:“又有何事?”

上官齐道:“府尊!属下说,城外有蜀军的骑兵来了,大约有一千骑!”

马遵面无表情的说道:“来了就来了,难道他们的骑兵还能攻进城里来吗?”

马遵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杯中水。

还未等马遵将水杯放下时,上官齐说道:“前来的蜀将乃是一名唤作高翔的将军,而且他还欲要遣使入城,说有事情报与府尊。”

“有使者?”马遵问道:“不若让使者先进来,看看使者说些什么?”

上官齐向马遵报告此事,本是在尽自己的职责罢了。

原以为太守要么会大骂一番、要么会直接拒绝蜀军使者,没想到太守竟然要让使者入内?

上官齐气急,朝着面前这个以无能著称郡中的太守提醒道:“属下提醒府尊,如今两国交战,接见敌国使者,恐对府尊不利!”

马遵从席中站起,表情竟也变得不耐烦起来:“你一个佐吏,连从事都不算,竟然在此指点起本官来了?”

“速去将尹主簿、梁功曹一并叫来,再命守门之人将使者放进来!”

“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呢。速去,速去!”

上官齐没有办法,只得领命前去。

叫过了主簿与功曹、向西门走去之时,上官齐竟开始思念起了自己的多年好友,姜维姜伯约了。

八月之时,上官齐收到过一封从洛阳来的私信,正好赶上两人分别一年的节点。

入太学、听陛下讲座、随侍南征、大胜而归……伯约讲述的洛阳种种,让仍处在天水郡中的上官齐极度向往。

洛阳是天子之地,想必定然没有马太守一般的庸人吧!

将使者接进府衙后,上官齐就被功曹梁绪赶了出来,无缘得知使者之语。

而此时关上门的堂中,蜀军使者却给马遵递上了一个包裹。

包裹中,赫然是一张盖了蜀汉皇帝大印、空着名字的乡侯任命!还有三张亭侯任命!

使者见马遵三人惊诧的表情,神色颇为自得的说道:“普天之下莫非汉土,魏逆曹贼据地作乱,如今已经到还账的时候了。马太守或许不知,诸葛丞相已经率大军三十万来攻陇右!”

“若马太守与旁边这两位尊驾,能够早日醒悟归顺大汉,面前的这四张封侯之任、也就还有效。”

“若等到诸葛丞相亲率大军兵临城下,恐怕等来的就是杀身之祸了!”

三十万!

马遵三人惊骇的互相对视了几眼,眼神中多出了许多说不出的意味。

功曹梁绪智谋颇多,此时急中生智,轻咳一声后出言问道:“敢问尊使,你们可还与郡中其他人联络了吗?”

使者笑着答道:“天水郡望,乃是姜、阎、任、赵四姓对吧?”

“丞相说了,若马太守肯献上冀县归顺,那么马太守面前的任命就还有效。”

“若等到这姜、阎、任、赵四姓献城,这四张任命可就是他们的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8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