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5章 官职分划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再过三日、也就是二月初一,大军便要继续向南开拔。

今日算是按照在洛阳都城里的成例,在上邽城中举办了一次大朝会。

上至曹真、司马懿、杨阜、陈矫这种朝廷重臣、下至鹿磐、胡遵、马遵这种陇右两千石官员,都一并集在小小的县衙堂中。

虽说比不上洛阳北宫中的气象,但也有了三分神韵。

曹睿面色平静的坐在堂上,扫视了一番群臣后,慢条斯理的说道:

“朕从洛阳出发至今,已有将近两月的时间了。所做之事无非只有三件。”

“其一,带着中军从蜀贼手上夺回了陇右。”

“其二,设立秦州、变革制度。”

“其三,归化羌人、充实人口。”

“朕已听闻蜀贼从西县南撤,朕也将在二月初一、统全军进发武都。”

“但诸位知道吗,诸葛亮收到朕的檄文后,非但不向大魏请降,还敢回信挑衅于朕!”

曹睿左手拿起桌面上的竹简,高高举起,朝着臣子们摇晃了几下:“朕和诸葛亮陈说天命人事,可诸葛亮竟反过来教训起了朕!”

“还说什么朕如王莽,蜀国军队会如汉光武帝在昆阳那般!”曹睿将诸葛亮的这句话默诵了出来:

“奋羸卒数千,摧莽强旅四十余万于昆阳之郊。夫据道讨淫,不在众寡……”

堂中立着的臣子们,听闻皇帝亲口将诸葛亮的驳斥之语道来,面上都显出了愤慨之色。

性情最为激烈的杨阜,第一个站出来喊道:“蜀贼之恶、罄竹难书!待平灭蜀地之后,定要将此等贼人化为齑粉!”

杨阜话音刚落,曹真、张郃等一众将领也随之表示愤慨,请战声在堂中此起彼伏。

曹睿伸手向下虚压,从容说道:“朕与你们说这个,并非是拿诸葛亮的话来激你们,而是要与你们说,魏与蜀之间断无和理!”

“决不能容许刘禅、诸葛亮这等人再割据蜀地,而使天下残缺了!”

“陛下圣明!”又是杨阜第一个高声喊道。

其余臣子们也跟着一并发声。

并非是杨阜受了皇帝的暗示、在朝会上当托,而是在当下大魏众臣中,杨阜对蜀国的恨意、是最发自内心最为深刻的。

马超为祸陇右,害得杨阜家中死伤甚多,而刘备又包庇了流亡的马超。

诸葛亮此次进犯陇右,攻伐的乃是杨阜的家乡之地,又将杨阜族中居住在冀县、占到宗族近半之人悉数迁走。

国仇家恨,无非这般。

曹睿感叹道:“武帝征汉中张鲁时曾说,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彼时武帝是无能为力,但朕今日统军向南,又有诸卿在侧,定要集众人之力、聚众人之智,以图为大魏永绝蜀地之患!”

曹睿抬眼看了下堂中肃立的臣子们,他对秦州、对雍凉的人事安排,方才只与曹真司马懿通过气,其余臣子们并未知晓。

是时候宣布了。

曹睿朗声说道:“朕割陇西、南安、天水、广魏、武都、阴平六郡以成秦州。秦州担负对蜀重任,朕也欲选一贤能之臣、替朕统领秦州民政。”

“侍中陈矫何在?”

皇帝此言既出,堂中臣子们都带着不敢置信的眼神看向陈矫。

就连陈矫自己也有些发懵。

我?秦州?

作为昔日的尚书令,陈矫在皇帝身侧做侍中这一年多的时间来,也熄了再度被重用的心思。

本以为作为皇帝身边的侍中、为一参谋之臣,就是自己最好的结局了,没想到陛下竟要将秦州托付给自己?

陈矫迈步走至正中,躬身行礼道:“回陛下,臣在。”

“此番大军出征,卿在军中总揽后勤之事,颇为得力。昔日卿为尚书令,多年来对大魏也有勤恳之功。”

“朕欲以秦州一州之地、来应对占据益州的蜀贼。卿可愿为朕、做一任秦州刺史,使秦州六郡民政有度、为大军足兵足食?”

为官近三十载,陈矫也见惯了臣子被边缘化、而后又重新启用的事情。如今轮到自己了,又不是初入朝堂的稚子,哪还会有半点犹豫?

陈矫当即俯身下拜:“臣领命谢恩!臣定当为秦州之事竭力尽忠、以报陛下之恩德!”

“陈卿请起。”曹睿看向这位昔日在尚书台门口、将自己亲自拦住的臣子,嘱咐道:“秦州乃是新立之州,军情民政复杂,正应有卿这种能臣为之!”

“陈卿,且先入列吧。”

陈矫拱手一礼,随即回到队列之中。

朝中明眼之人,何人不晓得昔日陈矫之举乃是真正恶了陛下?

但陛下非但没有怪罪陈矫,而又将其用为侍中,现在又以秦州托付。

实乃贤明之君!

从另一个层面上,黄权为豫州刺史、刘晔为幽州刺史,如今陈矫又履任秦州。

看来侍中这个职位,也愈发的炙手可热了起来。

曹睿继续说道:“秦州既立、朕在军事上也有所调整。”

“张郃、郭淮、陆逊何在?”

“臣在!”三人齐声答道,而后走入堂中行礼。

“你们三人的功劳朕都已经说过了,在朝会上也不再赘述。”

“晋左将军张郃为征西将军、封雍州刺史郭淮为征蜀将军、晋护羌校尉陆逊为护羌将军。”

“改征西将军张郃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屯兵祁山!”

又是一项令堂中臣子们震惊的分派。

郭淮丢了雍州刺史之位、得了个杂号将军,加之他本人就欲统兵,算得上是得偿所愿。

而陆逊作为东吴降臣,对他的千金买马骨般的封赏、已经在上邽城中传扬几日了,众人也早已惊诧过了,现在只是重复一遍、当众宣布以作正式罢了。

而张郃从都督雍凉、改为都督秦雍,依旧领大魏西线军务,算是未变。

但这个征西将军的分派,可就有些重了!

张郃连连推辞道:“陛下,臣在略阳全赖陛下与大将军襄助、方能护得陇右无虞,臣又岂敢再晋升位阶呢?”

说罢,张郃躬身长拜:“臣智少德薄,还望陛下体恤臣、收回成命。”

曹睿却面无表情的说道:“张卿,你难道以为朕命你为征西将军,是为了你个人之功吗?”

张郃愕然抬头,恰好与皇帝的眼神对上。

曹睿说道:“朕设立秦州、以卿督秦雍二州、为征西将军,就是要为了用卿平灭蜀贼!”

“昔日张辽在合肥为征东将军、徐晃在襄阳为征南将军,难道都是为了酬功吗?自然是为了大魏、为了天下!”

“朕且看卿为朕守住秦州、平灭蜀贼!”

张郃的推辞倒也不是凭空而来。

按照大魏的惯例,在大将军、骠骑、车骑、卫将军之下,就是四征、四镇以及前后左右四方将军。

张郃从左将军直接封为征西将军,也是难免的事情。毕竟镇西将军给牵招了嘛!

张郃听罢皇帝之语,只得与郭淮、陆逊二人一般下拜称谢。

曹睿点了点头,继续分派了起来:“虽说朕将陇右割出,但当下的雍州仍是三辅与关中重地。”

“侍中杨阜何在?”

说实在的,有了此前蒋济出镇扬州的经验,杨阜这些时日在陇右忙上忙下,几乎还以为自己会得到秦州刺史的职位。

扬州好歹还有曹休在寿春,将扬州之事托给本地人蒋济倒也无妨。更何况蒋济乃是出自单家,并没多少宗族亲人的。

而杨阜宗族人口众多,而曹睿又不可能将曹真困在秦州守着,那么自然就要将昔日汉时的三互法搬出来,让杨阜为雍州刺史了。

若真到关键之时,雍州必定还是要急援秦州的。有杨阜这般对陇右、对秦州热切之人在,倒也不会误了事情。

杨阜俯身下拜,感慨道:“臣本出身于雍凉边地,一年内先被升为侍中、而后又被陛下托以一州之任。”

“臣敢不为陛下、为大魏效死!”

杨阜的性格说起来是慷慨激烈,实际上也有些情绪丰富。这个年过五旬的陇右汉子,也确实如他所说、从一个小小的城门校尉开始,两度被陛下拔擢。

曹睿轻笑一声:“杨卿起来吧,朕还是了解你的。先不用去长安,待朕收复武都、回军之后,再一并随朕回去。”

杨阜拱手应下。

看了看堂中群臣,曹睿接下来的说法却让所有人都意外了起来。

“秦州、雍州分划已定,牵招、朱盖二将后续仍然驻守雍州。”

“凉州之事,朕也要如秦雍二州一般做个分派。”

曹睿轻咳一声,朗声说道:“凉州地域辽阔而夙来难御,而内地州郡尽皆将民政与军政分开,接下来要改的就是凉州了。”

“凉州刺史夏侯霸何在?”

夏侯霸全然没有想到、今日还能有自己的份,不知所措的出列行礼应道:“回陛下,臣在。”

“卿就继续替大魏守在武威、守在凉州吧!朕封你为平远将军,专任凉州军事。”

“记住,替朕在凉州练出一支好的骑兵来,朕日后有大用!”

对于夏侯霸这个夏侯氏的自己人,曹睿的语句就更通俗亲切些了。

而夏侯霸也毫不见外的问道:“陛下,那凉州刺史一事又当如何?”

“让司马叔达来做!”(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1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