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97章 政治考量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曹真此话一出,费耀在一旁出言问道:“大将军,这似乎有些不妥吧?”

“哪里不妥?”杜袭问道。

杜袭接了本该曹真回答的话,曹真也乐不得由杜袭代劳。若事事都由大将军做了,还要他这个大将军长史做什么呢?

费耀如数家珍一般答道:“此前战端未开之时,陇右只有外军两万、州郡兵两万。后来陛下遣牵招、朱盖二人调兵两万至长安,这就是六万了。”

“去岁蜀贼进犯之时,陛下又诏陈骠骑从荆州调来一万。统合而算,共计七万兵力。”

费耀轻咳一声:“七万兵,经过陇右损耗、略阳合战,还有争赤亭、争汉中之战,损耗甚多。”

“但其中毕竟有三万是从荆州、扬州调过来的,不用归还的吗?”

“还?”曹真笑了出来,猛地摆了摆手:“还什么还?公威莫不是傻了?”

“都是大魏的兵,莫说他们调到关西来了,就算不在关西,我这个大将军难道还不能指挥了?”

费耀拱手道:“属下也是为大将军考虑。”

“大司马处的一万两千兵倒还好说。荆州本就兵少,陈骠骑两次又调了一万八千兵……他若向陛下告状怎么办?”

“告就告吧。”曹真不以为意:“我在淮南、在关西作战之时,他陈群缩在襄阳半点功劳都无,分些兵出来怎么了?”

“勿要再说这个事情了。”

“是。”费耀讪讪一笑,拱了拱手。

杜袭继续说道:“方才公威说得五万多兵,若细细论下来,应是五万六千。”

“除去雍州的九千郡兵、秦州的两千郡兵、凉州的七千郡兵,这就是一万八千之数了。”

“三万六千外军,陈仓处只有三千五百。”杜袭一笔一笔算了起来:“郭淮在汉中有一万五,鹿磐在武兴有五千。剩下的一万多,都跟着张郃回了祁山。”

算罢之后,杜袭抬起头来正色道:“的确没有兵力可还荆、扬二州了。”

“对,还什么还。”曹真追加一句。

杜袭转头问道:“不过羌兵并未算在内。陆逊在沓中领羌兵一万,剩下的兵力空额,只能从羌人里补了。”

曹真道:“我在上邽时看过陆逊选的一万‘精锐’,战力能赶得上郡兵一半就不错了。”

“若要用羌兵野战,恐怕短期之内是痴心妄想。但训练个一季两季的,用来守城应该问题不大。”

杜袭点头道:“大将军说得是。所幸羌人数量众多,优中选优、总是能挑出些堪用的青壮来。”

“此前已经议定,给郭淮陆续补上一万羌兵。张郃那边呢?”

“张郃,”曹真咂了咂嘴:“给秦州补到三万?”

费耀侧头看向曹真:“陆逊处已有一万,那就是再给张征西补上六七千?”

“不算陆逊。”曹真道:“不知他怎么说动的陛下,得了这般待遇,让他一万人在沓中待着就是了,不去管他。”

杜袭应道:“那就再给张郃补上一万六羌兵。总计征兵两万六。”

曹真点头:“是这个数。”

有一说一,陛下对陆逊的厚赏、在军中并非丝毫没有议论。

首先是降将出身。

由于陆逊在淮南将孙权的棺材本都输光了,大魏军界上下、对陆逊的评价都不是很高。

奇袭白水关、为赤亭争得胜机之后,陆逊的风评才好了一丝丝,但整体上还是负面的、幸进之臣的标签。

由于是被俘后才归降,还不如黄权黄公衡。

这没办法,或许只有皇帝本人才明白、陆逊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帅才,一个与大魏各个势力、各个团体都毫无瓜葛的帅才。

其次是恩赏过重。

陆逊身上的护羌将军、吴侯封号都还好说,大魏本就有优待降将的传统。高高挂起、束之高阁就好。

可让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陛下还将公主许配给了陆逊。

宛如宗室一般的政治待遇,这是让曹真、曹洪这些宗亲将领们最为咋舌的。

想归这样想,但陛下都如此封了,谁又能和陛下当面打擂台呢?谁又敢呢?

既然说又说不得,管又不好管,让陆逊在沓中蹲着就是了。

杜袭点了点头:“军力调度、兵员补充都有了框架,接下来就是应急策案了。”

“士载,”杜袭转头看向邓艾:“汉中防务出自你的谏言,如今你有什么建议?”

“大将军,杜公,”邓艾拱手言道:“属下倒是以为,大将军在陈仓一地、控整个关西,光靠我们四人、以及当下府中的十名掾属,又如何能做的完呢?”

“大将军在洛阳还有府属近两百人,为何不将他们都召来陈仓?”

邓艾此言一出,堂中的空气当即就安静下来了。

曹真、杜袭都没有说话,羊耽反应过来、对着这位和自己同一职位的同僚说道:“士载,此事倒是可以放一放。左右都是先定方略,再征辟府属也不迟嘛!”

“为何?”邓艾转过头来看向羊耽:“从洛阳来陈仓,不过是十余日罢了,如何不能来呢?若新招募府属,恐怕耗费的时日就更久了。”

羊耽笑了一笑,并没说话,同时在心中暗暗腹诽了起来。

杜袭注意到了羊耽藏着掖着的笑容,轻叹一声摇了摇头。

羊耽不愿深说,可邓艾毕竟名义上归自己统属。为了防止邓艾再论及此事,杜袭还是要指明的。

“士载,”杜袭吸了口气:“你觉得大将军来了陈仓,府属也就一并要来陈仓吗?”

邓艾察觉到了些许不对,但杜袭发问、他还是张口解释道:“或许也用不上全来,来一半、来个三分之一,不是也行吗?”

“一个都不能来。”

杜袭颇为无奈的解释道:“洛阳大将军府里的两百属官,虽说是大将军府属、名义上也是大将军本人的私臣,可实际上、操持的是整个大魏的军务。”

“陛下让大将军移驻陈仓,又托以都督关西之责。大将军接了新任,就不好再与旧任有瓜葛了。”

杜袭看向邓艾:“士载或许不知,这两百府属、掌管着的是整个大魏的军务,繁琐至极。莫说调三分之一了,就是调个三十人、二十人,恐怕都难。”

“一个不调,才可以示陛下、示天下以无私。更何况,你我四人、还有外面的十名掾属,不是都可以用吗?”

邓艾从未想到过这一层面,听闻杜袭之语后,起身拱手致歉道:“是属下失言了,还望大将军恕罪。”

曹真也是豁达:“无妨。士载不懂或者不会,我和杜子绪都可以教你。”

“莫要让我教两次就是。”

“多谢大将军。”邓艾再度拱手。

“坐吧,”曹真摆手示意:“还没说应急策案呢。”

邓艾整理了一下心神,坐下后缓缓说道:“汉中三城的防守可以无忧。接下来重点之处,无非是面对阴平的武街、汉中北面的武兴这两处。”

“虽说早有言语、在武兴驻关以防蜀国,却还没来得及开工。”

“属下建议,武兴筑关、武街另筑坚城,这两件事情要提上日程。”

曹真应道:“士载说得是。当下也只有这两处缺口了。”

邓艾继续说道:“关西地域广大,从陈仓至阳平关凡五百五十里,祁山至阳平关也路途遥远。”

“若汉中有警、或者武街有警,出兵越快、就越能应对自如。”

杜袭转头看向邓艾:“如何出兵更快?”

邓艾道:“属下有两计。”

“其一为分段囤粮。”

“每年农闲之时,征发秦州、雍州徭役,将粮草前置在祁山、武兴、汉中三处,半年一次为前线运粮,其余物资可平时转运。”

“若如此,突逢战事可以扯去后勤掣肘,急速向前线开进、迎战敌军。”

曹真颔首道:“若是如此,修武兴关要先做了。”

邓艾继续说道:“其二,可以整修军道,沿军道修筑长期营垒、日常遣人维护。”

“若如此,省去援军扎营之烦。”

邓艾看向曹真:“地域遥远,只有事事提前准备、临战时方能急速行至。”(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01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