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5章 论功论行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酒过三巡,宴会上的气氛也渐渐热烈了起来。

虽说场面上一团和睦,但这些将领重臣们个个都精明着,饮宴之时都恨不得将一只眼睛死死的盯住皇帝。

曹睿刚刚举起酒樽不过几瞬,原本热闹的堂中当即就安静了下来。

嘴角略微扬起、轻笑了一声后,曹睿朗声说道:“此番收复陇右,众臣众将尽皆用命,朕亦感怀。”

“虽说论功行赏要回洛阳朝中再论,但朕现在就大约为你们排个次序出来,就如同昔日寿春时一般。”

随皇帝至此的司马懿、杨阜、陈矫、曹植等近臣,心知此番用兵与上次淮南不同,并无多少谋画之功。

因而也丝毫不在意,等着皇帝为众将排出次序。

可将领们却是各个屏息,生怕自己漏听了只言片语。

曹睿扫视了一圈堂中众人,却忽然笑出声来:“大将军怎么也神情如此急切?朕此时论的是战功,以大将军的位阶、倒是不须与他们同论了。”

距离曹操起兵已经三十年了,历来庆功的酒宴上都十分融洽,并没有发生过将领因言获罪的情况。

简单来说,酒宴上对于将领的规矩非常之少。

在曹睿此前放了话,众臣众将兴致已起之时,听闻皇帝调侃大将军曹真,堂中也是一片哄笑之声。

曹真拱手笑道:“臣也只是欲聆听圣意,没有要与诸将争功的想法。”

曹睿方才还在调侃,现在却认真了起来:“大将军之功朕如何不晓?具体增邑回洛阳再论。”

曹真起身拱手行礼:“臣谢陛下恩典。”

曹睿右手抬起,向下虚按示意曹真坐下后,方才对臣子们正色说道:“陇右战局牵一发而动全身,朕和大将军从洛阳远道而来,若无左将军张郃张儁乂的救时之功,恐怕陇右局势早已糜烂。”

“左将军,”曹睿面带笑意举起手中酒樽:“此番战事,卿从陈仓决策果决急援陇右、抢占略阳坚守如山。歼灭蜀军邓芝部挫敌锐气,与诸军合力击破蜀军大部。”

“在朕看来,卿为首功!不枉朕将雍凉托付于你!”

张郃身负都督雍凉诸军事之责,位高权重之余,在旁人看来却是要为陇右迅速丢失负下责任的。自曹睿率军从洛阳出发之前,朝中就有人表示了这个想法。

这个想法乍一听上去有几分道理。雍凉是你的防区,如何还没交战、便一下子丢了三个半郡?

但曹睿身为皇帝,心中却如明镜一般,并不会被这些言语干扰。

诸葛亮率领八万人来袭,张郃兵少地广、能做下这番应对实属不易,不应再强求更多了。

对面乃是诸葛亮统兵,如何能指望像昔日张辽据守合肥一般,轻易便将其击退呢?

并不能因为一个根本做不到的事情,来指责张郃半点!

张郃在堂中众人目光重视下,缓缓起身,向皇帝躬身一礼:“陛下以臣为首功,可臣这些时日却时常惭愧,辜负了陛下将雍凉托付给臣的苦心。”

曹睿轻轻摇头:“卿不需与朕说这些,若无你在略阳坚守,陇右此时已经不复国家所有,首功是卿应得的。”

“来,与朕共饮一樽!”

张郃双手将酒樽高举,以此表示与皇帝饮酒时的尊敬之意,即刻仰头将樽中之酒一饮而尽。

“左将军且坐。”

刚将酒樽放下,侍立在身侧的散骑侍郎姜维,便知趣的用木勺将皇帝的酒樽斟满。

“大军在略阳击破蜀贼之时,蜀贼援军与我大军相隔不过半日。若无镇西将军牵招牵子经指挥若定,率部急攻魏延营垒、并在一个半日内将敌营击穿,陇右战况定会在略阳僵持更久。”

“镇西将军,”曹睿笑着看向牵招:“卿率步军摧敌坚垒,功当第二!”

看着皇帝已经举起的酒樽,牵招并未像张郃一般谦辞,而是简单谢恩之后,将樽中酒一饮而尽。

曹睿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将目光移向了郭淮身上。

“略阳战后南下之时,若无雍州刺史郭淮郭伯济在上邽坚守,诸葛亮也不必将大军撤退,而是就地在上邽一带与朕相持了。”

“郭刺史,”曹睿点头道:“孤军敌后坚守,尽职尽责保存城池,使敌退而失据,卿当为功劳第三!”

郭淮起身恭敬行礼,眼眶都有些泛红之意:“臣仓促之间也只能保全上邽。但臣身为雍州刺史,却在臣的治下丢了三个半郡,属实是臣之过错。”

“还望陛下明鉴!”

曹睿表情略带不满的看向郭淮:“朕刚刚给左将军论功的时候不是说了吗?蜀贼来犯,你们兵少将寡,实乃无奈之举,并非有罪,知晓了么?”

说实话,方才张郃推迟首功之时,曹睿是真相信张郃不愿领功。

但郭淮继张郃之后又是这般言语,加之曹睿与郭淮并不相熟,君臣之间没有那种默契,这就让曹睿有些怀疑郭淮的动机了。

是为自己求得免罪符?还是真心以为如此?

但无论如何,这种揣度心意的想法,都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论罢了。

郭淮终于也应承了下来,行礼后饮尽了樽中美酒。

曹睿点了点头,看向其余众将:“朕今日在上邽功劳只论前三,其余诸将之功朕都看在眼里。”

曹睿用手一个个指了过去,并且如点名一般念到了每个人的名字。

点到陆逊的时候,曹睿出言笑着问道:“伯言就放心将羌人放在洛口,交给夏侯仲权和郝伯道来管?”

陆逊此刻倒是机敏:“臣是借陛下天威招揽羌人至此,并非臣微末之躯所能为的。夏侯刺史与郝将军亦是陛下臣子,足可以威慑羌胡了。”

“说得好!”曹睿点头应道:“来,伯言,与朕同饮一樽!”

陆逊也不扭捏,两人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堂中的宴席在论功过后,又渐渐热烈了起来。中军的将领如程喜、夏侯和、文钦等人,与鹿磐、胡遵这些驻在雍凉的将领也渐渐熟络了起来。

一起在陛下的酒宴中饮过酒,说出去也是能作为资历来论的。

夜色渐浓,酒宴也渐渐结束。

曹真作为整场酒宴的主持者,在得了皇帝的吩咐后,在众将行礼散去时,将陆逊又留了下来。

同样留在堂中的,还有司马懿与三位侍中,还有大将军曹真与左将军张郃,还有雍州刺史郭淮。

可能是此地的酒本就难醉,或许是这些重臣重将们都有极好的自控能力,当皇帝将他们聚集起来欲要商谈政事之时,却个个都清醒过来,眼眸间看不到半点醉意。

此时大魏身居高位之人,并无一人是庸才,起码当下曹睿是这般认为的。

曹睿面色平静的坐在最上,直接了当的说道:“朕将你们都唤来,有两件事情要与你们商议。”

“第一件事,朕欲割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四郡,再加上武都、阴平二郡,单独分为一州。”

“命名为秦州。”

秦州??

除了已经知晓此事的司马懿、杨阜、陈矫、王肃,其余众人尽皆面露惊愕之色。

“杨侍中,将此前朕与你们议论时的说法给众人说一说。”

“遵旨。”杨阜起身,将前日陛下关于对蜀、备战、地利等方面的考量尽数都说了一遍。

新设一州毕竟是大事,还是要与相关的臣子们共同商议、争取达成共识的。

可如此突然的提出此事,几乎每个人都有问题要问。

张郃的问题就很明白直接:“陛下若是想将武都、阴平二郡纳入,又在祁山卤城一带修建郡治,是不是王师当下还要再向南打?”

“没错!”曹睿斩钉截铁的说道:“诸葛亮从汉中武都而来,进犯大魏陇右后就欲撤退?”

“朕若是让他走得如此痛快,就难解朕心头之恨!此前武帝时丢下的阴平、武都,此番中军齐至,朕定要亲手取回来!”

张郃本欲再问皇帝打算如何作战,以及自己的这个都督雍凉诸军事、会不会包括新立的秦州……想了想终究还是没有问出口。

郭淮敏锐的看到了张郃欲言又止的样子,但陇右毕竟在自己治下,想了想还是出言问道:

“陛下,若以祁山、卤城一带作为郡治,彼处百姓稀少,并不足以养兵,是不是要将陇右其余郡县之民迁至卤城一带?”

曹睿笑道:“问得好!不过郭伯济方才问的,其实就是朕要说的第二件事情了。”

“朕欲将羌人编户齐民!”

郭淮瞪大了眼睛,不假思索的脱口问道:“羌人实乃异族,如何能成为大魏之民?臣恐怕会生祸乱!”

曹真、张郃也一并点头称是。

但已经知晓皇帝意思的司马懿等人,却都一并出言赞同。

曹睿摇头笑道:“与朕所料不差,这件事让你们接受起来、比朕新立了个秦州还难。”

“朕此前在洛阳之时,将后汉两次羌乱的前因后果都研究透彻,又与司空、杨卿等人讨论清楚。”

“羌人与匈奴、鲜卑、乌桓这些部族不同,也是可以种地的。”

“更何况,”曹睿感慨道:“历来是汉朝不拿羌人当人,羌人自己却是心慕王化的!如今陇右缺乏人口,放着羌人不纳、难道等着蜀国下次再来、将陇右吞了才好吗?”(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9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