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4章 朕即国家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毌丘俭不知何言以对,曹睿对他可是有话说的。

或许由于毌丘俭是新朝臣子、或是毌丘俭更年轻些,又或是二人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些。此时曹睿的这些话,倒像是感慨和总结一般。

“朕以前颇为喜欢一句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曹睿半倚在榻上,看着帐门的方向,轻声对毌丘俭说道:“此前在赤亭之时,张郃带着满身的血腥气走进大帐中,向朕动容陈述战事惨烈,朕就是拿这句话劝解张郃的。”

“可朕病了这么一场,在榻上躺了这么多天,午夜梦回之时常常想起赤亭处的尸横遍野。”

曹睿笑了一声:“这时朕才明白,朕是个皇帝、是个君王、是大魏的统治者,但也只是个人,并非是什么神仙。”

“朕没办法以一己之力担住这么重的因果,也不可能真的将万方之罪承受住。”

毌丘俭出身东宫文学之臣,少年时便与皇帝相识。

皇帝未登基时,身为先帝长子身份尊贵之极,又常常慨然怀天下之志。

皇帝即位之后,国事繁杂臣属众多,与毌丘俭的交心之谈也少了一些。但整体上来看,皇帝对国事的态度都是昂然而又正面的。

如今这是怎么了?

毌丘俭拱手发问:“臣有点不解陛下的意思。”

曹睿道:“此番出征,大魏军卒上上下下死了将近两万。仲恭,你说他们都是为朕死的吗?”

毌丘俭本能的点头称是,可转念一想,陛下的发问应该没有这么简单。再细想几瞬,就变得愈加胡涂了起来,摸不到皇帝的意思。

跪坐中的毌丘俭坐直上身,本能般的说道:“他们是为陛下战死的,也是为大魏战死的。”

“这样说也没错。”曹睿平静的与毌丘俭对视:“可是仲恭,朕与大魏能够等同吗?”

“朕即国家吗?”

毌丘俭有武勇,却非一流的猛将。毌丘俭有才学,却没到博士的层次。毌丘俭有智谋,离司马懿、刘晔这些人还是差一个档次的。

哪有面面俱到的人?可综合下来,毌丘俭已经是曹睿当下的亲信之臣里,最拿得出手的人才了。

朕即国家?

毌丘俭细细琢磨着四个字,却在不经意间想到了自己去年在外奔波的大半年时间。

在并州率精骑冲破轲比能军阵之时,毌丘俭心中当然想了报效君王,却也想了个人功业、家族兴盛。

在辽东被公孙渊驱逐之时,毌丘俭则是职责在身,本能的欲要对公孙渊惩治。

以上种种,都是毌丘俭作为大魏臣民、作为大魏官员的应做之事,而并非仅仅为了皇帝!

毌丘俭也不隐瞒,直言说道:“陛下是陛下,大魏是大魏,陛下是大魏的皇帝。”

曹睿瞥了一眼毌丘俭,满意的点了点头:“朕和大魏不能等同,朕是大魏的皇帝,可大魏却并非朕的私产。”

“赤亭战死的那么多大魏军卒,是为了大魏战死的,并非为朕一人!大魏打赢了、夺了汉中,能帮助早日战胜蜀贼的话,大魏百姓都会受益!受益的并非朕一人。”

毌丘俭点头,表示听懂。

曹睿继续说道:“大魏不是朕的私产,那朕要做的是什么呢?”

“是要出于公心,为百姓、为万民谋福祉。”

“是作为大魏皇帝,确保曹氏帝位延绵不绝。”

“是平灭吴蜀,早日实现天下一统。”

曹睿看向毌丘俭:“而不仅仅是将天下视为己有,以一人之心为千万人之心,以朕本人的好恶去肆意处置国事!”

毌丘俭躬身一拜:“臣明白陛下的志向了!臣愿为陛下前驱,竭力尽忠、死而无憾!”

曹睿伸手向上虚扶了一下:“仲恭的心意朕明白了。不过朕的心意,仲恭也应该要知晓。”

“大将军是大魏的大将军。方才仲恭说的隔绝内外也好,意图专权也罢,朕不怪他,非常之时该有非常之事。”

“许褚、曹洪、辛毗、司马懿、刘放……这些人都是大魏的忠臣。朕对他们也无可指摘。”

毌丘俭重新起身坐定,肃容听着皇帝的话语。

“而仲恭,还有杨阜。”曹睿缓缓说道:“你们二人不仅是大魏的忠臣,而且还是朕的忠臣。朕都看在眼里。”

“陛下!”

毌丘俭有些动容,直接在原地跪地叩首一拜,就这样俯身在地、并不动弹。

曹睿道:“朕唯独是对夏侯献有些失望的。”

“其一,他未能如你一般、与大将军出言相争。”

“其二,他肩负着朕的护卫之责,却被大将军隔了层级、直接指挥了自己的手下。”

“其三,他并未有多余的准备,就是简单听命于大将军而已。与你,与其他众人都不相同。”

毌丘俭不发一言,静静俯在原地听着。

陛下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经过在陈仓的这一次重病,随行臣子们每个人对此事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根据陛下的说法,大将军曹真、侍中辛毗、司空司马懿……这些人都是忠于大魏的成分更多。换句话说,谁是大魏皇帝、他们就拥护谁。

而他毌丘俭和杨阜二人,则是更多的忠于陛下本人。

陛下刚才的话也说明白了:忠于陛下本人很好,忠于大魏也不错。

但身处关键之职,却什么事也不做,这个就让陛下反感了。

毌丘俭跪在地上暗暗想着,看来夏侯献的前程应该不会那么顺畅了。

“仲恭起来吧。”曹睿说道。

毌丘俭平静的站了起来,内心却因刚刚想通的事情而不断翻滚着。

曹睿看向毌丘俭:“仲恭,将帐外候着的众人都叫进来吧。”

“遵旨。”毌丘俭行了一礼,而后走出帐外,带着众人又走了进来。

臣子们齐齐行礼后,曹睿倚在榻上、神情淡定的看向在场的众人。

曹睿道:“朕在陈仓生了这一场病,根据太医所说,实乃思虑过重。朕自己思略一番,的确如此。”

“朕去年十二月从洛阳出发,到现在已经半年多了。军略、政事、国事,事事都要想、事事都要关心。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可是内里却已经有些虚弱了。”

曹真拱手说道:“陛下,是臣等无能,不能为陛下分忧。还请陛下治臣之罪。”

这个调门起的就有些高了。

随着曹真话说出口,帐内其余臣子们也都拱手称罪。

曹睿看了看众人,轻笑一声:“哪有那么多的罪!以朕来看,朕病的这段时间,诸卿不是想的都很周道吗?”

“今日在朕身前之人,每个都是忠臣、每个都有功!”

曹睿看了眼曹真:“尤其是大将军,更是承担起了柱国之任。朕心甚慰!”

“刘中书何在?”

刘放向前半步,拱手应道:“回陛下,臣在!”

曹睿道:“以大将军近日之功,恩荫其长子曹爽为亭侯!待回京后,从洛阳二十四亭内,选一佳亭封给昭伯!”

这样就封侯了?不过几日而已!

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曹真身上,曹真在惊讶之余,内心悬着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加封其子,这是确定无疑的褒奖!更别说拿洛阳的亭封给曹爽,这更是一种难得的荣耀。

几乎和封在原籍能有一比!

曹真当即在帐中下拜跪倒:“臣微末之功,如何能担得起陛下如此重赏?还望陛下勿要这般赏赐昭伯了。”

“无妨。”曹睿淡淡说道:“朕说可以赏,那就是可以赏。大将军不欲昭伯封侯吗?”

曹真没有办法:“臣替昭伯谢过陛下隆恩!”

曹睿露出了一丝笑容,待曹真起身后,从容说道:“今日帐中之人,朕皆要赏赐!待回到洛阳之后,朕在叙功时会为诸卿再行加上!”

有了皇帝的这番话,众人齐齐下拜称谢。

片刻之后,曹睿看向众人,接着说道:“杨阜何在?”

“臣在!”杨阜应道。

曹睿说道:“杨卿随朕一同回京,调任光禄勋。原光禄勋和洽转任雍州刺史。”

又是一则重磅的消息,甚至比方才曹真的赏赐还要重一些。

曹爽乃是曹氏宗亲,又是大将军曹真的嫡长子,如何不得封侯呢?不过是或早或晚的事情罢了。

而杨阜如何从雍州刺史、就这样直接入京转为九卿了?

就因为他在陛下病时,在帐外欲要自戕的政治表演?

司马懿瞥了眼杨阜,对这个被皇帝从城门校尉的位置上拔擢、还不到两年的人,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忌惮。

此人为何能如此投机所好?而且以陛下之智谋,竟如此就信了?还赐给杨阜如此美职?

但此刻乃是陛下病后的封赏,于情于理都不该谏言半分的。

杨阜先是愣在了原地,反应了几瞬之后,直接学着方才曹真的样子拜倒在地,俯首应道:

“臣杨阜谢陛下圣恩!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

曹睿淡淡说道:“杨卿的为人朕是知晓的,随朕一同回洛阳吧。还是离朕近一些为好。”

杨阜说道:“臣遵旨!定为陛下效死!”

曹睿满意的点了点头。(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7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