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0章 引而后发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听闻曹睿问话后,离皇帝最近的司马懿突然轻咳一声。

曹睿似乎想起什么,抬眼看向不远处的侍中杨阜。如同曹睿预料的一般,杨阜双眼圆睁、显然已经激动至极。

翻身下马后,杨阜快走几步到了曹睿身前,拱手高声说道:“马岱应被族诛!万万不可留此辈在世上苟活!”

说着说着,杨阜面孔愈加恳切了起来:“陛下,昔日武帝在邺城尽诛马腾一族,只剩马超、马岱二人为祸雍凉。纠集羌胡、攻克城池、滥杀无辜、投奔刘备……如此种种,已是罄竹难书!”

曹睿与司马懿对视一眼,司马懿微微颔首以作暗示,曹睿也心领神会。

杨阜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从口中喷出也毫不在意,全然不顾身边众人惊异的目光看向自己:“陛下,马超昔日纠集羌胡攻占陇右之时,臣族中有兄弟七人战死,其余各家各族死伤亦不可计数!陛下威加海内,蜀军将领皆可为陛下所用,不过其中并不包含马岱这种罄竹难书之人!”

“杨侍中……”曹睿轻声欲要打断杨阜的发言。

杨阜似乎没有听到一般,深鞠一躬:“如今马超已死,陇右之人皆欲杀马岱!还请陛下勿要放过此贼!”

就在御前不远处,方才还因战心喜的孙礼、桓范、典满等将纷纷肃然。

此战固然是戡乱平难,陇右之人的血泪也不可不顾!

“朕都听到了,杨侍中直起身来!”曹睿轻叹一声,招手将身边另一位出身陇右之人唤了过来:“伯约,你与杨侍中同是冀县人,马超兄弟作乱陇右之时,你家可有死伤?”

姜维下马快步走到驾前,拱手一礼后神情凝重说道:“禀陛下,臣族叔、故抚夷将军姜叙昔日与杨侍中一同抗击马超,却被马超杀母杀弟、而后忧愤而死。”

“如臣家与杨侍中家一般之情,在天水一郡并非少数。”

曹睿坐在马上,抬眼向不远处的军阵望去,同时说道:“杨侍中,马岱就在那里,朕且看你行事了。朕会让孙礼协助你。”

孙礼闻声向杨阜轻轻拱手。

杨阜俯身朝着皇帝一拜,随即上马、同孙礼一并来到军阵面前,派人去劝说马岱了。

杨阜给使者交待的也很清楚:陛下亲征至此,勿要作螳臂当车之态。如若马岱令部下放弃抵抗,只论马岱一人之罪。倘若马岱不降,他身侧已不足四千人的蜀兵,迎来的只会是被悉数屠尽。

得知大魏皇帝就在此处,战意低至极点的蜀兵已经开始丢下手中的长矛与环首刀。有了一人就有一片,如同风吹麦浪一般,蜀军士卒已然跪了满地。

时间还未过去一刻钟,面色惨白的马岱就被孙礼部下的骑士入阵拖出,带到了皇帝面前。

曹睿神色平静的观察着在场众人,而后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司马懿:“司空来论此人之罪!”

马岱心知已无生还之理,正要开口喝骂,被侧前方站着的孙礼看到、连忙从地上薅起一把枯草塞至此人口中,只能被压在地上、挣扎着呜呜发出响声。

“禀陛下。”司马懿朗声说道:“马岱此贼大罪有三:助逆贼马超图谋割据,招羌胡为祸陇右、肆意屠戮无辜,助刘备、刘禅二贼割据作乱对抗大魏。”

“罪当族诛。”

曹睿面无表情的朝着马岱看了一眼,颔首说道:“明正典刑!让牵招部收拢此地降兵,程喜、孙礼、典满与朕一同西进!”

说罢,拨马向西行去,未有一丝停留。

既然陇右之人与马超、马岱有血海深仇,此人死也就死了,并无大碍。早已不是当年曹操与吕布争霸,还要保全张辽的时代了。

随着曹睿一声令下,魏军大部纷纷向西挺进。

只留下夏侯和所部的三千骑、围在魏延、句扶总数两千余人的军阵外侧,将其逼困在小河东南的山脚下,隔绝在战场之外、几乎不能动弹。

魏延站立之处地势更高,看着魏军大部纷纷西行,咬牙对句扶说道:“此处骑兵不能直冲,借山脚遮护抵挡半日,丞相援军半日便至!”

“若能拖到晚间,即使丞相不来我们也能依山退去!”

句扶连连颔首:“全依将军之令。”

……

骑兵自西向东进逼赵云营寨,将蜀军向南边塬地撤退、有条不紊的节奏骤然加快。

一名骑士从略阳城南门、朝着曹真军阵方向驰来。

“禀大将军,城上望楼看得分明,东面朝廷大军得胜后正在西来,蜀军正在营垒内向南边塬地上进发!”

费耀在一旁急切的说道:“大将军,定是陛下那边已经胜了,才能向此处来!我们何时才动?”

曹真却异常淡定的说道:“你说,对面的赵云如此有恃无恐,是在等什么?”

“我在等陛下,而赵云非但不沿王平营寨把守着的陇山道退走,反而上塬地据守?莫非在等诸葛亮援军?”

不待费耀答话,曹真猛地抽出腰间所佩剑,指向东面,厉然下令到:“让文钦部后撤到我身侧、陈凭从北向南拆毁蜀军营垒,张郃率本部六千步卒向南急攻王平营寨!”

“告诉张郃,昔日徐晃在樊城之时、连拔关羽十重鹿角。现在他对面只是王平的四五千人而已。”

“至于你我,”曹真肃然侧脸看向费耀:“今日我亲率五千中军骁骑,下马同张郃一起冲营。若不能成功,我这个大将军和他这个雍凉都督,就都不要做了!”

费耀一愣,随即拱手应下,即刻去安排所部下马列阵了。

传令兵轰然散去,位于略阳左近、从清早开始引而不发已逾半日的魏军,此刻也开始了急攻。

直到天色渐晚、夕阳斜照之时,张郃与曹真共计一万余人,先后合力、突破了王平立在断山口处的营垒。

但在观察了断山口以南的地形后,曹真便放弃了试图从西侧、对赵云据守的塬地进行包围的构想。

塬地,乃是雍凉特有的一种地形,顶面平坦而宽阔、周边为陡峭的沟谷切割。

赵云当下屯兵所在的塬地,南北长约五里,最宽处二里多、最窄处不到一里。这个无名塬地西侧,就是略阳通向上邽的道路。

若在赵云尚且残余一万兵的塬地下面,分派士卒沿着五里的宽度试图包围,这无疑是给居高临下的赵云送战绩。

因而曹真当即立断,火速令人占据并且抢修起了王平剩下的营寨。

断山口营寨、略阳城、赵云塬地以北新筑营寨,三处魏军营寨相互依托,与南侧塬地上的蜀军一时对峙。

整个下午中,除了马岱部残余不到四千步卒投降之外,魏延、句扶、吴班等人并未能成功在山脚下捱到晚上。

在夏侯和部的骑兵、及前来援助的程喜部连番冲击下,魏延只得下令退入后方的山地中。傍晚时能逃到赵云所处的塬地的,还不到千人。

其余士卒要么离散、要么投降于魏军。

傍晚,原属于赵云的中军大帐内。

杨阜急忙从帐外走入,拱手说道:“陛下,左将军急报,断山口营寨以南四里,有一支蜀军正在从南向北进发,似有要和赵云部靠拢的趋势。”

曹睿问道:“又来了一支蜀军?是诸葛亮还是吴懿来了?”

杨阜答道:“此事尚不知晓。不过左将军说,此时天色渐晚,断山口以南又山路狭窄,有的地方宽度甚至不足半里,从西侧将塬地围拢并不现实。”

曹真在一旁插话道:“陛下,断山口以南与其说是道路、不如说是山谷,狭长且窄,实在不应让大军进入。”

曹睿轻笑一声:“大将军这是和左将军一起在劝朕?朕虽要胜,却还没有急到让士卒晚上、与蜀军在山谷作战的地步。”

杨阜犹豫了一瞬,还是出口问道:“若是这支蜀军与赵云合拢,又该如何?”

司马懿起身向曹睿拱手道:“陛下,今日从凌晨开始、各部各军已经苦战了一整日,此事应当从长计议。至少要明日再说。”

曹睿轻轻颔首:“朕知晓了。各部战况如何,统计出来了吗?”

曹真也一并开口问道:“是啊,陛下,各部伤亡如何?”

司马懿答道:“回陛下,臣这里方才将各部战况汇总,大约有了一个结果。”

“司空说来。”曹睿看向司马懿。

“自诸军陆续进至略阳以来,伤亡最多、最为苦战的当属镇西将军牵招所部。”

“牵镇西部,伤亡总计六千人,校尉潘义在攻魏延营寨时阵亡,千石的司马、曲军侯也有六人阵亡。余部尽皆疲惫至极、需要整编,短时无法再战。”

“左将军张郃部,两千骑损失三百、八千步兵伤亡近两千五百。”

“大将军所督中军费耀、文钦两部,文钦部三千骑尚未参战、费耀部攻营时死伤近千。”

“至于陛下亲率的一万六千骑,损失大约一千,其中一半都是典满所部、下午仰攻赵云塬地时伤亡的。”

“至于战俘,马岱部投降的蜀军约三千六百人,追击魏延、吴班时,投降的蜀兵也有近两千。”(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1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