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8章 以权谋私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曹睿与辛毗对视一眼,立刻知道这其中或许有些差池。

曹睿说道:“卫师傅整日都在宫中,吏部曹的郎中现在是谁?”

卫臻答道:“是诸葛诞。在诸葛诞之前,是袁侃。”

“陛下,这其间或有差错,让臣去调查一番?”

曹睿笑着摇头:“卫师傅安心替朕操劳国家大事吧,朕让辛侍中去查。正好,朕刚将校事收于侍中,就让辛侍中去查一查吧。”

“涉及崇文观和尚书台两个机构,若是卫师傅亲自过问,恐怕动静太大。”

卫臻沉默片刻,拱手说道:“若陛下用校事查案,臣以为最好还是查案本身,不要涉及其他的事情。”

辛毗在一旁笑道:“卫仆射以为我也和刘慈一样吗?校事以后只查案,没有私狱也没有私刑,这个尽可放心。”

卫臻点头应下。

……

第二天清晨,一艘艨艟刚刚离开吴郡娄县城外的码头。

一名十一岁的孩童看着娄县的城池渐渐远去,担忧的问道:“叔父,我们这次离家要何时才能回来?”

陆瑁摸了摸陆延的脑袋:“延儿莫哭,这次我们要沿着大江一路向西,要乘将近半个多月的船呢!你不是最爱乘船了吗?”

陆延点了点头:“是的!阿父阿母总是不让我乘船玩,这下可以乘个痛快了!”

陆瑁笑着说:“延儿莫哭了,去上层看看景色!叔父一会儿便来陪你!”

“好!”

陆延蹦蹦跳跳的拉开了门,从两名甲士把守的门口挤过,独自乘着木梯去了二层,也没有人拦他。

陆瑁是陆逊的亲弟弟,陆延则是陆逊的长子。此番受了吴王之诏,这艘速度极快的艨艟也是特意来接陆逊一家的。

陆瑁转身缓缓关上门,一旁席上跪坐着的孙氏再也忍不住了,两行清泪从眼角流下。

“二叔,这该如何是好?虽说我也是吴王的侄女,但我兄长一直在武昌随侍吴王左右,我又多年未曾见过吴王了,实在是心中慌乱!”

陆瑁轻叹一口气,出声劝解道:“延儿哭也就罢了,嫂嫂如何也一并哭了?”

“使者不是说明白了吗?我兄长只是暂时降了魏国,而且还得了个两千石的职位、在西凉为护羌校尉呢!”

孙氏摇了摇头,用手帕抹起眼泪来:“这般话二叔也信?使者说我夫君去了西凉,怎么不说他去了辽东呢?”

“我叔父……”孙氏抬头瞄了眼舱门的方向,又低声说道:“吴王是何等人物,二叔又不是不清楚!吃了败仗、降了魏国,你我连坐死了也罢,延儿可还小呢!”

陆瑁安慰道:“毕竟陆氏为吴国效力三十年了,而且嫂嫂又是孙氏亲眷,此行定然不会有事的。还请嫂嫂放宽心。”

“真的?”孙氏抬眼看了一下陆瑁,半信半疑的问道。

“不会有事的。”陆瑁轻轻点头,接着问道:“嫂嫂,到了武昌后去何处寻你兄长?”

“届时我去寻他,请他中间斡旋一二。”

孙氏抬头看了陆瑁一眼,你这不还是心里没准吗?于是哭得更利害了。

且不说陆逊的妻子与弟弟如何在前往武昌的船中哀叹命运,此刻人在武昌的孙权,却也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努力。

吴王府中,武昌群臣纷纷列定,注视着站在堂中最前方的诸葛瑾。

孙权缓缓起身,拿起桌案上放着的紫绶金印,走下台阶,将其郑重其事的放在了诸葛瑾的手中。

孙权握着诸葛瑾的右手,注视着诸葛瑾的眼睛:“子瑜,荆州之事,孤就交予你了,切莫让孤再失望了!”

“至尊放心!诸葛瑾绝不会辜负至尊的信任!”

诸葛瑾回到队列之中后,孙权也回到了桌案后,高声唤道:“张惠恕何在?”

“臣在。”张温出列,拱手答道。

孙权缓缓说道:“卿两度为大吴出使成都,孤甚感怀,现在恢复卿的选曹尚书一职,并且加卿为光禄大夫。”

张温此时听得有些呆了,堂中的吴国众臣也是尽皆惊讶。

诸葛瑾的荆州牧一职,其实都已经在武昌官员们的预料之中了。陆逊降了魏国,这个职位总是要有人来坐的。

无论位阶、官职或者与吴王的亲近程度,诸葛瑾似乎都是最佳人选。

但张温恢复选曹尚书,这个就代表着风向变了。

经过暨艳案后,张温的官职一并被夺了,连带着还被吴王革职在家、近乎软禁了起来。

但随着张温再一次出使成都回来,吴汉两国结成同盟,这个与刘禅和诸葛亮都交好的大吴外交能手,也逐渐变得炙手可热了起来,选曹尚书的职位也一并被恢复了。

张温恭敬行礼道:“臣蒙至尊拔擢,两次出使不过是君命所派、所得的成果也全赖至尊威德,臣又岂敢居功呢?”

“还请至尊念臣鄙薄,莫要给臣这般重任了!”

张温是在推辞,也是又一次的在向孙权试探。

毕竟被孙权搞怕了,上次暨艳案后就被软禁起来,谁知道你会不会哪天抽风,再让我丢了官职?

孙权坐在台上,面色平静的摇了摇头:“惠恕大功,又何必要推辞呢!且应下吧,大吴现在需要的是做事情的人,惠恕乃是国家能臣。”

张温深施一礼:“臣,遵命!”

……

魏,洛阳。

似乎是前任洛阳校事的负责人刘慈的死讯、将校事府上上下下都刺激了一遍,校事府的效率异常的高。

不过半日,就将内外事情都查了个通透。

曹睿看向辛毗:“校事是如何探查的?没有牵连过广吧?”

辛毗摇头回应道:“哪会牵连过广呢?甚至连尚书台都没出,就将此事弄明白了。”

“臣是上午派新任的校事都尉潘肖去尚书台的,潘肖找到现任的吏部曹郎中诸葛诞一问,诸葛诞便说了。”

曹睿皱眉:“怎么回事?是用刑了吗?”

“哪会在尚书台做这等事?陛下莫要说笑。”辛毗解释道:“潘肖带着十名校事到了尚书台的吏部曹,声称陛下和卫仆射已经知晓了他的所为。”

“屏退左右后,或许是诸葛诞心理素质一般、又或者是洛阳校事的凶名在外,诸葛诞没忍住,不到一个时辰就招了,潘肖等人连碰都没碰他。”

“诸葛诞主动交代,李丰五月十日的时候,就从他手里拿到了批复,前去崇文观任职了。”

“五月十一日,诸葛诞将五月上旬的吏部曹审批名单送入宫中,十三日卫仆射做的批复。因此尚书台的记录中,记载着李丰上任是十三日。”

“况且……”

曹睿眉头紧皱:“况且什么?”

辛毗轻声说道:“诸葛诞上任不到两月,多次品评臧否人物。得了诸葛诞的褒扬,往往就会得到美职。”

“此人乃是利用职务之便,为己谋取私名。”

曹睿拍了下桌子,言语间带着怒气:“尚书台竟有如此沽名钓誉之人,拿朝廷公器胡作非为!卫师傅知道了吗?”

辛毗面色严肃的摇头道:“卫仆射还不知此事。臣一早遣潘肖去尚书台,到现在还不到两个时辰。”

曹睿说道:“将诸葛诞在尚书台先控制起来!不要让他外传,也不要让崇文观知道。”

“卫师傅是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诸葛诞是他的直接下属,更何况他还兼着司隶校尉!”

“让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司隶校尉现在就去尚书台,好好审问一番!”

卫臻的三个职位,都被曹睿一并用了出来。

辛毗也丝毫不敢怠慢,连忙去东阁中去寻卫臻。

皇帝命令的急,而且司马懿还是录尚书事、对他也没有什么丝毫隐瞒的,辛毗就在东阁中当着两人的面将此事说了出来。

卫臻胸膛一阵起伏,面孔微微发红,显然是被辛毗所说之事气得不行。

尚书台二十五曹,吏部曹乃是权责最重的一曹。诸葛诞曾为水部郎,返洛之后,卫臻也是亲自与诸葛诞面谈之后,才用他为此职的。

竟然捅出个这么大的篓子!

卫臻知晓,皇帝让卫臻亲自去尚书台处理诸葛诞,乃是给他留了许多颜面。若是再召廷尉,事情闹大就真的不好看了。

卫臻拱手说道:“多谢佐治兄提醒!不如佐治兄同我一起,一并前往尚书台,有什么事情也好及时回报陛下?”

辛毗点头:“那在下就随公振一起去吧。”

司马懿在旁边插话道:“公振,尚书台近年来从未有如此恶事发生。你去的话,我就不去了,定要好好给陛下一个交代!”

卫臻点头,随即与辛毗一同离去。

不得不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卫臻和辛毗的一同出现,将诸葛诞惊了个半死。

在查阅和崇文观所有相关的吏部曹档案之后,毕轨、邓飏、李胜、丁谧四名崇文观学士的任用,也一并查出了问题。

下午时分,辛毗和卫臻就一并回到了北宫之内。

校场中,曹睿正在拉弓射箭。余光看到辛毗和卫臻到来,曹睿倒也不急,将箭囊内剩余的九支箭射光之后,方才看向两人。

曹睿不紧不慢的问道:“你们二人从尚书台回来了?有何事情要急着和朕说?”

卫臻拱手:“是臣失职,还请陛下治罪。与诸葛诞犯下同样罪行的,还有前任吏部曹郎中、现任考功曹郎中的袁侃,以及选曹郎许允。”(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9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