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章 亲至长安

书名:三国:我不是曹睿 作者:李一振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0

曹真急匆匆的离去时,光禄大夫杜袭也奉诏来到了书房之中。

杜袭是第一次入书房议事,而此时无论是皇帝丶还是诸位同僚,全然没有抽空理会他的心思。

曹睿也只是指了指后面空着的椅子,让杜袭先行入坐便是。

「杨卿,」曹睿将目光挪至了杨阜的身上:「卿是天水人,又就在陇右任职。若诸葛亮至祁山,会从哪条路走,卿可有考量?」

陇右之地山川河流,几乎都牢牢刻在了杨阜的脑中。

杨阜没有半点犹豫,当即起身答道:「回禀陛下,眼下诸葛亮大军已将祁山堡围困,而祁山堡再向陇右之路,首先为卤城丶其次为西城。」

「过了西城,再向东北一百二十里,可达上邽。」

「上邽乃是四通八达之地,从上邽向西可至天水郡治冀县丶向东可至广魏郡治临渭,向北可控陇山道。」

「臣以为,若诸葛亮进军陇右丶首先要夺的定是上邽!」

曹睿沉默片刻,随即问道:「上邽能有多少守军?」

董昭人在东阁,对各地军队的数量与调度更为熟悉,出言说道:「回陛下,上邽城本身并无多少驻军。而在一旁的冀县,驻有鹿磐的三千外军。」

「若将天水郡的郡兵一同算上,也就至多增加两千郡兵罢了。」

五千人吗?

曹睿深吸一口气。若对面是孙权这种陆战水平,五千人抵挡十万人都不会怕的。但对面是诸葛亮,就要从长计议了。

曹睿又问:「上邽城如此重要,这五千兵都能到上邽吗?」

董昭点头,用肯定的语气说道:「郭淮丶鹿磐都是久经战阵了,大局之下这点分寸,陛下还应信得过他们。」

「十一月二十七日至祁山堡……」曹睿轻轻用手敲着桌子,继续向董昭问道:「郝昭在榆中对吧?郝昭丶陆逊丶夏侯霸三将,多久能来的及支援陇右?」

董昭摇头道:「陛下是说上邽吗?此三将俱在凉州,都在陇右以西。若说驰援的话,他们最先驰援的也应是陇西丶南安两郡,而不是这两郡以东的天水郡上邽城。」

这时司马懿轻咳一声:「陛下,臣以为现在莫要指望这三人了。」

「郝昭在榆中的两千人近些,但他距离陇西郡的襄武城,至少也有三百里的路程。加上路上传讯的损耗,他现在估计离襄武还远着呢。」

「至于陆逊和夏侯霸,他们一个在湟水和西海边上丶另一个在武威。他们俩离上邽的距离,比长安到上邽都远。」

「臣以为,天水郡的战事,就不要将这三人算在内了,根本来不及。」司马懿面容严肃的说道:「陛下,还是要继续向陇右派遣援军才是!」

曹睿听明白司马懿的观点了。

司马懿说得很清楚,以陆逊与夏侯霸远在天边的距离,对陇右战局的影响,也只不过是从西边,维持陇西郡一带对蜀汉的防线。

夏侯霸在武威能动用的,不过两丶三千郡兵丶加上临时徵召的小几千羌骑罢了。

而陆逊的情况,曹睿更了解,他现在手上羌人义从的兵力,也就不过两千馀人。若是再如夏侯霸昔日西平郡平叛一般丶临时再招募一些,也就再徵召数千罢了。

「司空之意朕明白了,方才大将军说得没错,料敌从宽才是。」曹睿沉声问道:「若按诸葛亮全军八万人来算,陇右支援多少人能守住?」

司马懿补充道:「那要看多少人打陇右,多少人打关中了!」

曹睿直接说道:「料敌从宽丶料敌从宽!朕与你们现在在议陇右,先按八万人都去陇右来算!」

司马懿给出了一个比较好听的数字:「至少要四万众。」

以一敌二?

曹睿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堂内众人也似乎觉得不妥,辛毗此时接话道:「陇右各郡县或许也会有投降之人,陛下不得不察。」

曹睿轻叹一声,向辛毗问道:「朕自去年冬天丶任用张合以来,对陇右也做了不少事情了吧?选官丶选太学生,陇右各郡仍然不能归心吗?」

辛毗面无表情的摇了摇头:「朝廷所做这些,只不过是能收拢一些人心罢了。」

「但如果诸葛亮大军压境丶真如陛下所说的八万人之多,那麽陛下给陇右各郡的施恩还不够。」

曹睿出言问道:「朕要给陇右施恩多少才够?」

「施恩多少都不够。」辛毗从容答道。

曹睿不解辛毗话中之意,刚要出言质问,辛毗却起身大声说道:「施恩再多,都不如朝廷大军亲临陇右与敌交战!」

「陛下既然已经估计诸葛亮会有八万人来攻陇右,为何不即刻率全部中军驰援陇右?」????「陛下真当郭淮丶鹿磐这些人,各个都是张辽一般的吗?」

一时间,堂内众人的目光纷纷聚在了辛毗身上。辛毗也丝毫不惧,就这样立在堂中盯着皇帝的双眼。

只能说,眼下这个时间点,双方信息不透明的地方太多了。

譬如魏国与吴国之间,在黄初年间曹丕就三次南征,曹操在建安年间就曾经四越巢湖丶攻击濡须。

可以说,魏与吴之间,对彼此军队的战力丶作风,都再熟悉不过了。

而反观大魏与蜀汉呢?此时此刻,相互竟都是十分陌生的!

上一次魏蜀交战,还是八年前的汉中之战。

刘备竭尽蜀地民力,男子当战丶女子当运,又汇聚了蜀汉数十年来纠集的精兵良将,这才在汉中打崩了夏侯渊。

远道而来的曹操,在无法取得战略突破的前提下,受制于后勤劣势和后方政局,不得不撤出汉中。

换句话说,汉中之战对于魏丶蜀来说,相当于两个大汉丶站在一个小圆桌上玩太极推手。你站不稳了,我将你推下去,这局也就结束了。

但此番诸葛亮北伐,并非是要与大魏对峙,而是堂堂正正的攻城丶掠地丶野战丶劝降,乃是两个势力之间的总体战。

和汉中那种情况,能是一回事吗?

只能说,此刻的司马懿对诸葛亮还没有半点认知。

曹睿虽然有了认知,但事发突然丶仓促之下,还未抓住事情的重点,在这纠结何时驰援丶关中如何如何。

辛毗也是随在军中丶打完了汉中之战全场的,看得更为透彻。

陇右那种人心摇摆不定的地方,如果丢了,就一时半会别想再拿回来!若是陇右丢了,凉州多半也指望不上了。

既然你都估计诸葛亮有八万人了,那还等什麽!也凑八万人顶上去啊!

曹睿心头一凛,随即长叹道:「是辛侍中说的对,朕现在应当举全部中军驰援才是!」

这时,曹真从外面回来,察觉到书房中的气氛似乎有些不对,开口问道:「陛下,可有哪里不妥?」

曹睿面容严肃的问道:「大将军,朕问你,关中现在算上州郡兵,一共能有多少人?」

曹真回应道:「关中之地,京兆丶冯翎丶扶风三郡凑一凑的话,大略能有九千郡兵。」

「张合带走了一万外军,关中的外军还有两万三千五百。」

「加起来能有三万馀吧!」

曹睿说道:「方才大将军不在,辛侍中说的极好。此时此刻,不仅要论陇右兵力调度丶更要论陇右人心向背。」

「从宽一些,以诸葛亮全军八万估算,陇右兵力是远远不足的。朕想让牵招丶朱盖领着他们本部两万军,即刻前往陇右支援张合丶郭淮。」

「中军全军赶赴关中,若有可能,再从襄阳抽调一些兵力,从武关入关中!」

曹真有些诧异。他不过就离开片刻,怎麽陛下现在就如此急迫了?

曹真问道:「那牵招丶朱盖都沿陇山道支援张合,关中怎麽办?」

「若诸葛亮派兵至关中,关中还有一万多兵。若真守不住,还有陈仓丶郿县丶长安这麽多坚城,中军过去难道还打不过诸葛亮的偏师吗?」

「待中军全数到了关中,过几日再看要不要继续驰援陇右!」

曹真此刻也开始紧张起来了,战争的规模愈发扩大,实在不知是福是祸。

但陛下都如此说了,他这个替陛下掌兵的中军统帅,难道还能说半个不字吗?

曹真拱手应道:「方才臣已经遣人去告知文钦丶费耀了。如若中军全数进发关中,是否要由臣亲自统兵?」

曹睿沉默片刻,问道:「今日能发八千骑,明日能发一万六千骑丶一万六千步是吗?」

「回陛下,应是如此。」曹真答道。

「后面轮休的一万中军,何时能发?」曹睿又问。

曹真想了想说道:「不若让卫将军留后,待五丶六日后,方才能发。」

曹睿从桌案后的椅子上起身,目光灼灼,注视了一圈堂内众臣,语气笃定的说道。

「朕意已决,今日由大将军督文钦丶费耀二将率八千骑丶先至长安,然后沿陇山道驰援陇右。」

「命荆州都督陈群,从襄阳抽调一万外军,从南阳丶武关一带驰援长安。」

「朕明日亲率骑军丶步军共计三万二千,明日进发长安!」(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1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