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一章 聚合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在四月的最后一天,已经变成大明西昌伯的蒙特,载着满满的三船货物,从应天府出发,再次踏上了前往欧洲的旅程。

而原本世界里的安达曼群岛,现在也被正式命名为西昌群岛。

作为一个商人,虽然立下“军功”,被封为伯爵,但是他没有能够享受与其他将领一样的封地。

他的封地虽然在西昌群岛,但是他并不具有领主权,他拥有的只有贸易权。

实际上这对蒙特来说,已经心满意足了。

他很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被封爵,这一切都是假象,如果想要把这个伯爵变的名副其实,他还需要做出更多的贡献。

能在返回大明不到两个月就又筹措一大批货物,这不是蒙特自己的功劳。

实际上,他也没有想过这次贸易他自己能赚多少银子,这批货物所有的利润,都将会属于通政司。

当然,通政司也会给他支付一批酬劳,充当他这次贸易的运费。

实际上,这不是通政司第一次这样做了。因为有朱瞻基的许可,内务府这边每年都会给通政司一些贸易份额。

这些盈利,会成为通政司在海外的经费,用以发展下线,执行机密行动。

通政司并不是没有经费,但是他们的经费都是有限的,朝廷只能按照在册的官员名单发放俸禄,也不可能他们所有的经费都报销。

所有经费都报销,只会让经费的数额显得巨大,而不利于朝廷各部门的平衡,还会促生贪腐。

因为谁也不知道某一项行动会耗费多少资金,又能取得多大的成效,这一切没有量化的标准。

但是间谍这一行又是一个非常耗钱的行业,限制经费不利于发展。

所以朝廷这边会给一些贸易份额,这样赚来的银子,可以充当经费。

通政司内部有了这个小金库,就能自由安排一些行动,又因为在内部互相监督,减少了贪腐,还让外人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干了一些什么事。

跟蒙特一起出发的自然有他的两个儿子蒙方和蒙正。蒙方已经确定了会继承蒙特的产业,今后的发展重心也会放在家族发展上面。

而蒙正以后将会继承蒙特的爵位,至于他的命运,已经不是蒙特能够插手的了。

蒙正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要是不聪明,也不会受到通政司的如此重视,一心扶持他。

针对欧洲的计划,是一项长期计划,在今后的几十年,蒙正都会承担沉重的责任。

但是在外表上,蒙正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

这次从欧罗巴返回,除了筹备婚礼,举办婚礼的时候,他必须要参与,其他时间,他都被通政司布置了繁重的任务。

在秦淮河的青楼,他扮演的是一个挥金如土的暴发户。

但实际上,他的身边一直都是通政司的专家,幕后教他如何分析情报,如何察言观色,如何装扮成一个有深度,有魅力的纨绔子弟。

为了他以后的发展,他还跟着文人学习诗词,跟着如今最成功的足球俱乐部南城足球队学习如何建立一个盈利的球队,如何推广足球。

南城足球队不是大明最成功的球队,却是大明最成功的平民球队。他们没有贵族的支持,没有太多的资金扶持,但是他们从一开始就经营的很好,现在也跻身一流球队的行列。

蒙正的欧洲发展计划受到了通政司的大力支持,以往的过去,他们一直在费心栽培代理人,但是这些代理人并不能完全跟大明站在一边。

包括美第奇家族在内,他们在欧洲也有属于自己的利益和立场,所以通政司哪怕有了数千小角色内线,却也当不了大用。

而蒙正完全不一样,他是能完全值得信赖和培养的。

但是对蒙正的变化,段仁志是有些不爽的。他把孙女许配给蒙正,是因为蒙正安分,踏实,现在帮通政司做事了,一个花花公子,可不是理想的孙女婿人选。

但是木已成舟,他现在也无可奈何。不过,为了孙女的未来,也为了满足他想趁着没死,出去多看看的理想,所以他决定,跟着蒙正一起去欧罗巴。

四十年前,他曾经去过欧罗巴,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海军把总。

如今,他再次踏上前往欧洲的旅程,他的身份变成了一个“足球教练”。

因为段仁志也要去欧洲,理工学院的祭酒,也是朱瞻基女婿的徐盛有心加强理工学院与欧罗巴的联系,索性派了一支十二人的学员代表,一同前往欧罗巴游学。

这个计划被朱瞻基知道以后,却要求徐盛将成绩优异的学子去除,只派学业不佳,但是有足球特长的学员前往欧罗巴。

而他们也肩负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在欧罗巴各个大学里面去寻找优秀人才,然后汇报上来。

说实话,欧洲现在的科技水平,跟大明比起来差的很远,即便是在大明学业不佳的学生,到了欧洲,恐怕都领先他们一个时代。

所以现在交流,大明是吃亏的。

但是朱瞻基也知道,如今的欧洲位于文艺复兴的阶段,这个时代,还是有一些优秀人才的。

利用更好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来大明,加强大明在文化层面的影响力,还是必须的。

现在的欧洲各国都在积极学习大明话,在克里特岛,几乎所有人都能说一口奇异腔调的大明话,但是这只是为了跟大明人贸易。

在文化层次,除了儒家思想,大明为了保持科研能力,一直是比较排斥异族人的。

就像国子监,现在有超过三千异族学子,但是理工学院,只有大明的学子才能进入学习。

朱瞻基要保持交流,保持文化影响力,却不愿意让欧洲人学会更多的知识。

所以干脆就派出一帮学渣,体育特长生去欧洲。

徐盛是第四代兴安伯,第一代兴安伯徐祥在永乐二年就已经过世,所以徐家在朝廷的影响并不大。首发

到了徐盛父亲徐贤,因为小时候骑马摔断了腿,变成了一个瘸子,自此以后家族在军。

徐盛虽然出身兴安伯府,自小却是学文,正统十一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理工学院,自此以后就一直留校任教。

因为其相貌英俊,温文尔雅,当时进入理工学院上学的十三公主永宁,才十六岁就一眼就看中了他。面对一个公主的主动追求,徐盛没有多做抵抗就臣服了。

这可是大明第一例师生恋,还是自由恋爱,朱瞻基知道的时候,已经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朱瞻基当然不屑于棒打鸳鸯,何况徐盛本就出色,就成全了她们,给他们赐婚。

结果这些年,他们两个人反而成为了大明自由恋爱的典型,根据他们两个人身上的故事改编的戏剧,一直很受欢迎。

三十年过去了,他们夫妻俩的感情一直很好,有了朱瞻基的支持,徐盛在正统三十二年,就成为了理工学院的祭酒。

身为朱瞻基的女婿,他跟朱瞻基的接触就不限于公务,许多面对大臣不好说的话,朱瞻基也可以无所顾忌地跟女婿说。

徐盛很清楚朱瞻基的心态,也一直坚定不移地执行朱瞻基的意愿。

这些年,理工学院在徐盛的带领下,一直强硬地不招收任何没有落籍大明的学子,哪怕是一国王子也不行。

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之后,他立即找到了锦衣卫,让这个专业机构列出了保密条例,把几乎所有涉及保密的项目列出来,让这些学生记住。

这些涉世未深的学子们面对老奸巨猾的锦衣卫,只是不费力气的一番忽悠,就让他们一个个被打了鸡血一般,怀着为国效力的光荣使命,坐上了前往欧罗巴的商船。

因为他们的跟随,不仅通政司,就连锦衣卫也以教导这些学生保密条款为由,派了两个关系户公费旅游。

对此通政司并没有意见,也不怕锦衣卫抢功劳。论起各方面的保密制度,通政司也没有锦衣卫专业啊。

在蒸汽机被发明出来之后,船只出海就再也不用根据天时出海了。虽然船只依旧受季风的影响,但也只是快慢的问题,即使逆风,现在的商船也能有每时辰六十里的速度。

如果以后世的眼光来看,一小时才十五公里的航速,可谓慢的惊人。

但是要知道,欧洲的大部分船只不仅小了许多,逆风的时候,一小时能跑十公里就是快船了。

十日之后,商船抵达了星城。

这里不仅是大明在南洋地区的行政中心,也是贸易中心。

整个中南半岛地区,如今全部都是大明的藩国,包括婆罗洲,吕宋,苏门答腊岛全部都是大明的资源供应地。

因为这里盛产石油和橡胶,南洋地区的也发展了一些基础工业,这里最出名的就是轮胎厂和橡胶制品厂。

船只在星城停留两日,蒙正别的什么都没有买,一下子买了超过两千个本地产的廉价足球,还买了上百个打气筒。

他既然决定了要带动欧洲的足球发展,树立自己的纨绔二代形象,但是纨绔也分不同的类型。

他是一个优雅的纨绔,有深度的纨绔,可不是那种败家子。

真要是败家子那种,也根本不可能获得欧洲各国上层人士的信任。

五月十六,船只抵达了西昌群岛,这个后世的安达曼群岛现在还是一片原始森林覆盖的荒岛。

岛上虽然有几千土著,但是已经被沐家杀了大半,剩下一些土人,也都已经臣服了大明。

蒙方这次就留在了这里,他已经准备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家族封地建设,将这里建成一个海上贸易点。

在这里,他们遇到了沐家派出巡海的舰队,得到了极西三城,大胜白人联军的消息。

这里与极西三城并无联络,但是唐林城和应天府有电报线路,应天府和这里也有电报线路,所以关于唐林城的消息,很快就能抵达。

通政司这边得到了这个消息,就召集蒙特父子两人,又进行一番磋商,针对时局的变化,他们对在欧洲行动的方案,将欲达成的目标都会进行小幅度的调整。

当黑石城的二十门火炮沿着卡马河运抵了前线的包围阵地,这二十门火炮对二十多万大军来说,其实不值一提。

但是这二十门火炮带来的战略改变,却直接影响到了二十万人的士气。

他们认为坚固的阵线在火炮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虽然大明士兵并没有直接突入阵线,但是在联军的士兵心里,这个阵地已经不安全了。

这个时候,不要说那些波兰,立陶宛的士兵,就连基辅,莫斯科,诺夫哥罗德公国的士兵们,都没有了跟大明士兵死磕的冲动。

在一帮将领经过几天争吵与妥协之后,他们做出了撤退的计划。

在人数上,他们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不论是火药,子弹,他们都不多。而且如今的燧发枪面对大明的连发枪,也如同烧火棍一样无用。

这种武器的差距不是士气能够抵挡的,而大明士兵一直不肯与他们进行接触战,他们的人数虽然多,也弥补不了双方之间的差距。

这场战斗,在一个月以前,就已经注定了结果。

敌军的突围一切看起来似乎很顺利,他们并没有遭遇大明士兵顽强的抵挡。

但是当他们的战线被拉长,人数逐渐分散开来之后,大明士兵变成了一个个猎手,无情地隔着一段距离,收割着他们的生命。

从卡马河畔到喀山,再从喀山到下诺夫哥罗德,这几百里的茂盛草场,变成了联军的地狱。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一个个倒下,自己却无能为力。

特别是五月初天下起了大雨。白人联军们的燧发枪并没有防水装置,所以在逃窜的途中,他们的火枪变成了烧火棍。

而这一天,三万大明士兵直接突进了他们的阵营,那在雨中响起的枪声,成为了所有联军士兵的梦魇。

仅仅这一天,在伏尔加河北岸的森林边,联军士兵就丢下了超过五万尸首和五万伤员。

他们丢下了辎重,开始疯狂地逃跑。在所有士兵的心里,他们只想比其他人跑的快一点就好。

当他们的大军终于撤离到了下诺夫哥罗德的时候,当初意气风发的将近五十万士兵,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万。

一场战争损失了二十多万人,这在整个欧洲的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

二十多万青壮的损失,相对于总人口不到一千五百万的欧洲人来说,是不能承受的伤痛。

所有人士气低落,一心只想回到家乡,再也不来东方跟大明人作对。

这个时候,所有的联军也才明白,为何在欧洲最富足的匈牙利人,这一次为什么坚决不肯与他们组成联军来东征。

一千多年前,他们就被大明之前的大汉帝国,从东方驱赶到了欧洲,再也不敢返回东方。

原来东方的帝国,真的是他们所有国家加在一起,也无法抵挡的。

这还只是东方庞大帝国的一个地方小势力,就已经打的他们抱头鼠窜。如果是那个帝国的正规军呢

所有人都不敢想象了。

溃逃一直在延续,所有丢失了粮草的联军士兵变成了为了活命的饿狼。

他们不再是救星,而是变成了灾难的制造者。从东向西,他们一路烧杀抢掠,整个雅罗斯拉夫公国,莫斯科公国的老百姓们变成了牺牲品。

他们的粮食被抢走,他们的牛羊被宰杀,他们女人被强暴。

这些士兵的逃亡之路,变成了一个个人间地狱。

唐赛儿率领着士兵,在追击到雅罗斯拉夫尔城外的时候,终于停下了追击的脚步。

隔着伏尔加河,她不可能用几万士兵就去攻打一座坚城。而且,如今一路追杀,获得的战果已经让她非常满意了。

在这片土地上,汉人与斯拉夫人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极大削弱了对方了有生力量,已经能确保二十年内他们不敢东征。

而有二十年的时间,她相信唐林三城的人口,又能增加五十万以上。

只有有人,才能占据更多的土地,他们现在的人口,还是太少了。

而她们现在占据的土地,已经缺少人来垦荒。

所以,打到现在,足够了。

从东洲出发的船队,沿着大西洋南部的逆时针洋流,于四月底的时候,抵达了西洲最南角的晋州城。

晋州城是晋州府的府城,也是西洲目前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位于东海岸的汉州城和西洲北方尼罗河的开罗。

这里也就是后世的南非开普敦,在开普敦的东西两侧,有着大片的肥沃良田,而且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宜小麦的种植。

南非的大部分土地都是不适应种植粮食的区域,这里主要依靠畜牧业和矿产资源。

晋王府和汉王府占据了赤道以南的非洲地区,他们的兴趣也在奴隶贩卖和挖矿上面,对农业的开发很少。

但是他们毕竟也要吃饭,所以晋州城两边的良田,成为了西洲目前农业开发最大的区域。

在这里,汉人是这里的王者,只有一些肤色较浅的黑人,能够得到汉人的赏识,成为汉人的奴仆。

而那些不听话的黑人,绝大多数已经被灭族,变成了矿山上的奴隶。

当张瀚他们抵达这里的时候,看到的情况就是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在这里,作为西洲奴隶的购买大户,他受到了晋王府的热情欢迎。

而且,在这里他还遇到了一个内务府运送黄金回大明的舰队,对方邀请他们一同返回大明。

如果跟随内务府的船走,他们一个月就能返回大明。

但是他婉拒了对方的邀请,想要去看看自己祖母曾经生活的国度。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也没有想要成为欧洲人的救世主,只是想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

从这里,他们开始一路北行,又经过了大半个月的航行,终于抵达了直布罗陀。

这里的总兵官是杨致和,他与其父杨道都是颇受勋贵们重视的主帅,杨道如今还是东洲总督。

而杨致和的妻子是三十二公主永衡,所以张瀚抵达了这里之后,就带着妹妹们以子侄的身份拜见了杨致和一家。

如今的陛下子女众多,一百四十九个子女,到了孙辈,数量更是多不胜数。

大部分皇子娶的都是勋贵之女,大部分公主嫁的也是勋贵。所以目前的大明朝廷上下,几乎只要是有点名望的,都跟皇家有些关系。

张瀚虽然是皇上的外孙,但是这个身份其实并不被真正的勋贵们重视,相反,他祖父张武的梁国公爵位,东洲南大陆提督的职位,反而更加重要一些。

在提督府,他也初次听到了白人联军大败,被唐赛儿和郭昂一共杀了将近三十万的消息。

“三十万”张瀚听的目瞪口呆,南华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现在也不到三十万人,可是唐赛儿她们一次就杀了三十万人。“此举怕是有伤天和啊”

杨致和摇头笑道:“只要不是我大明百姓,死的当然越多越好。贤侄这慈悲心肠,怕是错了同情的对象。”

“世叔难道白人就不是人吗”

“他们当然是人,但是只要不跟我大明一条心的人,都死有余辜。他们竟然还妄想组成联军跟我大明作对,我只可惜唐三姐没有能一次把他们全部杀光。”

张瀚沉默不语,因为他很清楚,大明像杨致和这样的将领很多,但是像他一样对白人有同情之心的人却很少。

他才是那个另类。

杨致和见他不说话,又提醒他说道:“如今整个欧罗巴的北方一片哀嚎,许多小国恨我大明人入骨。你要到欧洲游历我不反对,但是不要去北方,否则安全没有保证。” ǎng

张瀚也知道,大明刚杀了欧洲三十万人,自己想要到处看看想希望怕是不行了。

不过,在南部沿海地带,这些国家受到大明的威慑,并没有参加联军,在这些地方游历,问题不大。

他点了点头,却又听到杨致和说道:“对了,你要是想到欧罗巴游历,倒是可以跟你舅老爷一起。要是跟他一起,你倒是大部分地方都能去。”

“舅老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42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