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八章 活动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二哥”刚一进城,段仁志和苏南就从一家酒楼的二楼探出头来。段仁志今日没有穿军服,打扮的像一个富家公子。

他家庭条件不错,这些年也没有攒钱的习惯,挣的银子都随便花。

偏偏他娶的那个老婆也是富贵惯了,这些年将大部分俸禄都花在了他身上。

不过他现在是海军蹴鞠队的头号球星,每个月从蹴鞠队也能领一大笔俸禄,日子过的比一般把总要强的多了。

马德钟一勒马缰,从马上跳了下来。“大哥,三弟,太孙殿下召见,不便耽搁,待我回家,我们兄弟再大醉一场。”

听到马德钟的话,苏南和段仁志两人很快就从酒楼出来。他们先跟四个内侍施礼,才又跟马德钟说道:“二弟的事我们已经听说了,那孔家虽是圣人之后,却也不能如此欺负人。钱指挥使昨日还跟我吩咐,我海军这次站在你一边,非要让那孔家低头不可。”

马德钟在归途之中,就想过各种应对方案,却没有想过,这次海军能站在自己身后。

自己对孔家是蚂蚁撼大树,但是海军的势力若是支持他,这个公道就好求了。

他诧异道:“怎地我的一点小事就惊动了这么多人”

太孙殿下知道他的事不奇怪,但是如果满城风雨,现在还能在海军形成一致意见,这就不简单了。

苏南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既然殿下召见,你就赶紧去,晌午在我家吃饭,我们三兄弟好好喝一场。”

段仁志也装出一副豪迈的样子说道:“虽然我的酒量差,今日也舍命陪君子了。”

马德钟知道这是兄弟在关心自己,却不想他们过于担心,装作没事人一般,不屑地推开了段仁志的手,转身上马。“就你那酒量,我还没有热身,你就倒下了。回见”

苏南看着马德钟随着四个内侍又离开,才跟段仁志说道:“还不知道殿下会见他多久,将酒席退了,我们买一些酒肉,回家去等。”

“二哥这事”

“放心,殿下会给我们做主的。”

他不像段仁志没心没肺,事情不到半个月,就从山东传到了京城。不到几天的时间,就满城风雨,要说这后面没有人推动,苏南是不相信的。

谁在背后推动谁又要对付孔家苏南不敢往下去想。

总之,只要知道有人会替他们做主就好了。

马德钟到了皇宫,却并没有立刻获得接见,因为朱瞻基这个时候正在陪朱棣接见朝鲜太宗李芳远。

李芳远是第一位获得大明皇帝正式册封的朝鲜王,如今的朝鲜,印玺和敕封都是大明赐予的。

朝鲜人每年进贡土产品,如人参、漆器、豹和海豹皮。作为回报,皇帝赐给朝鲜王及其使者丰厚的礼物丝绸、精美的衣服、药材、书籍和乐器。

如今各国都缺贵重金属,他们每年需要上缴一百五十两黄金,七百两白银,就这,他们经常都拿不出来。

永乐十六年,朝鲜宫中发生兵变。

忠宁大君李祹是李芳远的三子,才华横溢,很受太宗喜爱。相反李祹的两位兄长却毫无王者风范,并粗鲁阻挠太宗传位给李祹。

两人因王位造反,被李芳远控制,逐出宫去。李芳远长子流浪深山,二子则作了和尚。世子被废,而忠宁大君李祹则被太宗册封为王世子。

但是随后,李芳远自己也心伤不已,无心执政,干脆将王位禅让给了李祹,自己当了太上皇。

今年春节刚过,他就以太上皇的身份从朝鲜来到了大明,昨日抵达了应天府,今日就获得了朱棣的召见。

在接见的过程中,朱棣详细询问了他禅让的过程,已经禅让之后的权力分配。

李芳远虽然当了太上皇,不再理政事,但是不代表他就完全放权。

如今的朝鲜,大部分权力依旧把持在他的手中。

朱棣对这种禅让方式感觉非常新鲜,在大明,自尧舜禹之后的历朝历代,哪怕是父子之间,都没有禅让的习惯。

朱瞻基却巴不得他了解的越多越好,最好等他西征回来,就直接让位给自己。

因为他很怕一些需要延续性的政策,在朱棣回来之后,又被废除。

虽然他也活不了多久了,但是一些政策如果反复,造成的麻烦也不会小。

李芳远今年五十四岁,他虽然比朱棣年轻七岁,但是身体却要差一些。

面对被委任监国的朱瞻基,他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想要从大明输入铜钱。

如今的东亚各国,除了南洋的一些国家,大部分国家都缺金银铜。

他们跟大明一样,将金银铜作为货币,却没有足够的金属来铸币。

而南洋那些国家,连冶炼技术都没有,所以基本上除了东瀛,每个国家都要从大明进口铜钱。

以前的大明是根本不可能满足这些要求的,但是自北明山铜矿进入开发旺盛期,石见银山,佐度岛金矿也都源源不断地供应金银,如今的大明在金银铜方面的短缺,已经大大缓解。

朱瞻基本来就一心要控制整个亚洲各国的经济,又怎么会不同意呢

金银铜在如今这个时代,没有太多工业价值,主要是作为货币。

在朱瞻基出海的三年中,现在大明又锻压了半两的银币,当五百铜钱,加上当五十的铜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货币。

只不过,这几年因为各国的金银差价,也让许多人加入了贩卖金银的行当,算是第一批炒外汇的。

但是整体来说,因为两家银行的建立,目前的兑换逐渐趋于平稳。

李芳远也提出了邀请大明开发银行到朝鲜开办分行,不过这个要求暂时被婉拒了。

因为朝鲜的经济秩序非常落后,要先将他们的经济纳入版图,需要大明先付出不少金银铜币。

但是大明现在自己也艰难,先卖他们一些货币可以,但是想把朝鲜的经济整体纳入,目前还做不到。

在朝鲜开办了银行,他们将大批农产品什么的换成货币流通,银行实在承受不了。

不过即便如此,朱瞻基同意让他们用农产品,土特产跟大明换取一千万枚铜钱回去,已经让李芳远非常满意了。

接见过程一直持续到了午时,朱棣在武英殿设宴款待了李芳远一行,随后才将他们送到了朝鲜的驿馆。

对于朱瞻基跟李芳远的接触,朱棣并没有发表太多的意见。因为他发现,朱瞻基虽然在小事上容易犯糊涂,但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看的比自己还要透彻。

就拿到朝鲜开办银行来说,要是朱棣,一口就会答应了。

但是朱瞻基宁愿支持他们一千万枚铜钱,也不愿去朝鲜开办银行。等朱瞻基分析了开办银行,需要垫付出去的铜钱,银币数量的时候,朱棣才知道自己考虑的不周。

整个朝鲜都缺钱,要是想要填满,大明不知道要拿出多少钱币来。

而且这件事没有任何人提醒,完全是他自己想到的。

通过这件事,朱棣也更放心朱瞻基在处政上面的能力了。

这个时候,朱瞻基才回到了东华门处的咨情司,接见了已经等了两个多时辰的马德钟。

虽然等了两个多时辰,但是咨情司这边并没有把马德钟当外人,晌午的时候,还专门给马德钟提了一份食盒,里面装了四菜一汤。

马德钟虽然不敢在宫中乱走,但是只是在咨情司门口这里看看皇宫的景致,已经觉得不虚此行了。

面对马德钟,朱瞻基不需要虚与委蛇,等他见礼完毕,让他坐在了自己的下手说道:“你的事我已经知道,但是这件事我不想当做一件个例来针对孔府,所以我希望你等一个月,届时我会安排人送你到山东。”

马德钟抱拳道:“微臣自然是听殿下吩咐,何况连那曲阜县令都已经被抓,现在县衙也没人受理微臣的案子。”

朱瞻基摇头笑道:“一个县令是不够资格的,这件案子既然已经被推到山东布政司,那么到时候你自然是去济南告状。”

马德钟又问:“殿下既然让微臣迟一个月,不知是何缘故。微臣怕行事鲁莽,坏了殿下的大事。”

孙林咳了一声,警告马德钟不要乱说话,殿下如何吩咐,就如何做,哪里需要问这么多。

看马德钟有些惶恐,朱瞻基倒是笑了起来。他能想到这里,说明他不是一个鲁莽之人。

朱瞻基笑道:“孤只是需要一段时间,让户部与地方布政司,州府,组建一支新的田地清查队伍。借着你跟孔家的案子,孤要好好地打击一下如今强占良田的家族,限制土地分配,清查隐户。”

马德钟虽然知道这些事很重要,是殿下为百姓做主,但是却没有明白这里面的环节。

但是等他回到了家中,跟苏南提起了这件事的时候,苏南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孔家这次要成为众矢之的了啊”

苏南猜的没错。

朱瞻基就是想要借助这一件案子,直接掀开士族,宗室占据土地的锅盖,这一下子,全天下的人都会恨点燃了这把火的孔家了。

他们哪怕是圣人家族,但是在利益面前,也不是天下人的对手。

他们的名声越响,案子闹的越大,恨他们的人也就会越多。

但是,这只是朱瞻基计划的一部分,因为在此之前,还有山东官员的贪腐案。

这件事,孔家这次不死也要脱层皮。

再加上马德钟这件案子,朱瞻基相信孔家几十年之内都不敢瞎比比了。

虽然这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但是最少目前是最有效的手段。

大醉一场,马德钟醒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他的妻子文秀原本是广西靖江王进贡给朱瞻基的广西美女,身材娇小,自小被王府养大,也没有受过苦。

嫁给马德钟以后,夫妻蜜里调油,马德钟出海三年,他们三家住在一起,相互也有照应,也不忧生活。

这次三家的相公回来,她们都是早就拿定了主意,给自己的相公生个孩子。

如今文秀已经怀孕,只是还没有显怀,坐在床边缝制一件小儿肚兜。

“相公醒了,后晌醉酒,妾身晚上煮了米粥,相公熟悉一番,吃了米粥,再歇息下来。”

马德钟接过了文秀递过来的一杯浓茶,一口喝光。文秀想要接过空杯,却被马德钟攥住了她的手。“娘子,为夫今后也是无根之人,我们今后就以应天府为家了。”

文秀温柔笑道:“妾身父母早就不在,嫁给了相公,相公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马德钟心里一阵甜蜜,搂住了她的肩膀,眼泪却忍不住流了下来。

在山东哭过一次之后,这些时日,马德钟从来都没有掉过眼泪。但是现在,搂着妻子娇柔的身体,他却忍不住落泪了。

“为夫无能,不能保护父母尸骨,但是今后,定当保护好你们母子。”

而就在距离他们不远处的皇家医院,已经在这里养病了十天的朱高炽,这个时候面对天空的半月,久久无声。

在他的身前,跪着国子监教授孔乐南。“殿下,孔家如今危在旦夕,全在殿下一年之间,还望殿下垂怜。”

朱高炽摇了摇头叹道:“孤如今形同流放,如不是主动提出养病,怕是要被打发到西北去吃沙子了。如果这个案子在父皇出征之前结案,孤也难以插手。”

孔乐南又再次叩首:“殿下,我孔家固然以拒粮谋利,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殿下大业,望殿下垂怜。”

朱高炽长叹了一口气,柔声说道:“起身吧,即使是陛下,也不会把孔府赶尽杀绝的。孔家看似危险,实则比孤如今还要安全。若陛下出征之前,还未结案,孤定会援手。”

虽然劝服不了朱棣,但是在朱瞻基面前,朱高炽还是有些把握的。

这几日,除了杨士奇长期陪伴在他身边,连杨溥如今都还在监狱之中。

那些朝廷大臣原本对他亲近无比,但是这几日,竟然没有一个出头露面,只是让家人送来礼品。

他朱高炽又缺这些礼物吗

但是,他不知道该恨谁,因为他的一切都是父皇给的,现在他拿回去有错吗

那些大臣见风使舵,若他不是父皇的儿子,谁能认识他

想到朱瞻基,他的心里也充满了矛盾。欣慰自己有个能干的儿子,这些天朝堂稳定,传出来的话都是大臣们称赞他的。

但同时,他还感到由衷的嫉妒。

他不像二弟三弟他们,在国内没有了指望,还能去西洲发展。

他虽然形同被废,却哪里都去不了。

孔乐南在的时候,他有些心烦,但是离去之后,他又感到无比的寂寞。

他想念宫中的娇柔美妾,但是这些时日,她们都被限制,不能在晚间陪侍。

“何纯,扶孤回去歇息吧”

孔乐南回到了太平坊的家中,书房里,还有几位家人翘首以盼。看到他有些沉郁的脸色,忙问道:“殿下怎么说”

“毫无担当之辈,根本不敢跟皇上作对。”

“如果只是粮食案件,所犯者众,倒也不怕什么,但是如今我孔家因占地刨了马家祖坟一事,被传的沸沸扬扬,这件事可不可小瞧。”

他们都是孔府族人,自然知道,孔家能千年不倒,靠的就是名望。

过去的多少豪门世家被大浪淘沙,只剩下孔家依旧屹立,靠的就是祖宗传下来的名望。

如果没有了名望,孔府一门书生,又有多大的能耐

可是这是京城,如今的孔家根本不敢有任何动作。

“宗子大谬啊如果当初在山东就把这个马德钟安抚好,哪里会有如此大的风波”

一个身强力壮的三十岁男子说道:“哪里是如此简单如果只是赔些银子,当初早就抹平了。但是这马德钟仗着自己是太孙亲军,竟然敢要求让宗子出面赔礼道歉,这岂不是痴心妄想我孔府什么时候需要向一个武夫赔礼还要我宗子亲自出面”

孔乐南自然知道一个武夫这样做狂妄,一个千年世家的底蕴是什么那就是脸面

但是如今局势对孔家不利,他们也觉得事情越变越棘手。

特别是新上任的刑部尚书顾佐原本跟孔家并不亲近,如今他们想要走关系都走不通。

孔乐南说道:“至谦你明日去左都御史刘观家中,将我保存的唐代颜真卿真迹送与他。”

“这可是颜真卿的真迹”

“跟孔府相比,一幅字算什么”孔乐南话虽然这样说,但是内心也颇为不舍。“我明日再去蹇府探探风声,一些事我们大厅艰难,对他却不是问题。”

虽然宫门已经关闭,但是朱高炽接见了孔家孔乐南的消息,还是第一时间就被传进了宫里。

看着亲自送来消息的孙林,朱瞻基笑道:“这孔家至今仍然心高气傲,不屑向我低头,我倒想看看,他们能硬气到什么时候。”

孙林冷笑道:“一个孔家,派一卫将士就能把他们全部消灭,殿下如此慎重以对,未免太抬举他们了。”

身为残疾,孙林这个人的思想比较极端,恨不得天下人都跟自己一样。这样的人用起来,其实更加顺手。首发

要是像郑和那样的,听说要对付孔家,恐怕早就劝阻起来。

朱瞻基摇了摇头道:“孔家不过是小事,重要是不能断了儒家的根跟你说这些你也不懂,去吧,记住不要轻举妄动,坏了我的大事。”

朱瞻基愿意让锦衣卫动手,也不愿意让咨情司动手,一方面是不想给太监执法权,另一方面就是他们许多都是变,态。

他们许多人以凌虐为乐,让他们对付一个千年世家,恐怕一个个兴奋无比,斩草除根了。

反正他们自己也没有后代,根本不怕有人报复。

薛尚宫抱着朱祁镇,身边跟了几个宫女走了进来。“殿下,该去歇息了。”

今日朱瞻基轮到蓝良娣的殿中过夜,现在见薛尚宫抱着朱祁镇,好奇问道:“怎地把祁镇抱来了”

“都是奴婢的不是,今日跟小王爷说殿下小时候的故事,听到殿下练武,他也要练武,闹的让人静不下来。”首发

“爹爹,爹爹,我要练武。”朱祁镇是有些怕朱瞻基的,趴在薛尚宫的肩头,露出一张小脸,有些怯怯地说道。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你如今骨头还是软的,等你入学,爹爹就给你找个师父好不好”

朱祁镇点了点头,不敢看朱瞻基,老实了下来,薛尚宫就将他交给了保姆,让她抱了下去。

薛尚宫在朱瞻基的身后站定,帮他捏着肩膀,轻声说道:“贵妃娘娘方才找奴婢说话了,说要谢谢殿下。”

朱瞻基知道,这是因为他说把张贵妃留在皇宫主持大局,朱棣应该已经跟张贵妃说了。

陪着一个很少碰自己的老头子一起出海受罪,自然没有没有留在皇宫当太后舒坦。

“知道了。”朱瞻基按住她的手,回头说道:“东宫这边你已经熟悉了,后宫我不会去管,西宫那边你今后要多关注一些。”

“奴婢晓得,这些天一直在熟悉西大殿和御厨的情况。”

皇宫的渊阁,经籍库。中间是永福宫,永寿宫,还有兴庆宫。

西宫南侧是演武场,朱棣处理朝政的武英殿,然后是御厨,再就是跟兴庆宫对称的西宫。

西宫现在除了几个朱元璋时期的老太妃,几乎没有什么人,但是西宫还有大御厨,一直是宫中众人了解外界消息的通道。

那里龙蛇混杂,太监,宫女都是没有前途的得过且过之辈,也难以管理。

朱瞻基以前不能插手,但是现在,必须要名正言顺地插手了。

如今的西宫等于是空着,所以朱棣喜欢在武英殿处理朝政。朱瞻基现在也可以,但是以后如果朱棣死了,张贵妃他们就要从后宫迁到西宫住。

那个时候,为了避嫌,朱瞻基反倒不好在武英殿处理政务。但是武英殿如果不利用起来,又是浪费。

同时为了控制宫内外的信息渠道,朱瞻基在皇宫的第一把火,就是想要把西宫的前后隔开。

不过这件事也不急,等朱棣动身走了,再来建隔离墙也不晚。

发现你们都太污了,一个个都是蒸汽小火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38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