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章 东洲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东洲。东极城。

这是东洲北大陆东部的天然深水港,后世的美军诺福克海军基地,是美国最大的造船,航母母港。

相比纽约来说,这里的海港不仅被陆地包围,更因为靠近中部地区,成为了东洲最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

纽约的发展,是因为那里位于美洲与欧洲贸易的节点,但是这一世,大明没有与欧洲贸易,那里如今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海军基地。

大明海军以巴拿马为主基地,是因为经过三十年的开挖,如今的巴拿马运河已经开通。海军驻扎在那里,不管哪里出现暴乱,前往都非常方便。

而且大量的舰队想要从东洲返回大明,从巴拿马起航,也是最佳航线。

这主要是为了战略需要,但是实际上,东洲的许多区域,都比巴拿马更适合充当母港。

东极城虽然有一个海军基地,但是这里却是东洲北大陆提督府的所在地。在海军不能参与东洲内部事务的时候,这里才是东洲北大陆的权力中枢。

章德公杨章德自正统元年,就参与了东洲的开发,虽然中间被召回大明了十年。但是正统二十三年,东洲天花肆虐,连刚出生的皇子皇孙都死了七时之间,整个东洲哀鸿遍野。

这个时候,蓝贵妃已经研发出了安全的牛痘,杨章德临危受命,携带疫苗从大明过来救难。

无数的印第安人部落里面的小孩子几乎死了一半以上,再加上十六年前的瘟疫,印第安人损失惨重,人口不足三十年前的三分之二。

他们的部落首领们早已经都归附大明,在大明的糖衣炮弹之下,他们也享受到了权力带来的腐蚀。

如今的他们,已经没有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光棍,何况,大明的的确确是带着他们过上了好日子。

从那以后,朱瞻基的七十六个成年皇子们都封到了东洲,他们画地为牢,只负责自己区域里面的事务,而外部事务,全部交给了内务府和提督府。

杨章德费尽心思,终于得到了朱瞻基的允许,担任了东洲北大陆的提督。

这个提督虽然管不了各个皇子封地的事务,但是因为有串联的作用,所以权力一点也不小。

相比之下,锦衣卫指挥使虽然权力也大,却没这么多的油水。

而后,杨章德成为了各大皇子手里的刀,那些皇子们以怀柔政策管理封地,那些不听话的部落,几乎全部被杨章德铲除。

杨章德也因此获封章德公,不过他这个公爵更像是一个笑话。纵观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公爵名衔都是有据可查的,很多都是以古地名为号。

而杨章德的这个章德公却是以自己的名字为号,并且不是世袭罔替,而是逐代递降。

但是杨章德丝毫不以为耻,对他来说,这个公爵的名号,远远不如他担任北大陆提督这职位更重要。

只有来到东洲,才能知道这片土地究竟有多富饶。

西部到处都是矿产,东部到处都是良田,除了暴风多一点,这里比大明本土更适合生存。新 电脑端:

杨家只要能够在这里扎下根来,不参与皇子之间的纷争,最少可保几百年的荣华富贵。

而且,因为参与了对欧洲的战略遏制,他也在这个中间发现了一条财路,那就是开通东洲与西洲之间的贸易通道。

东洲与大明的贸易,这是完全由朝廷和内务府垄断,谁也不能参与进来,最多也就是将封地的物产卖给他们,赚一点小钱。

大西洋的狂暴在这个时代近乎是天堑,虽然有地图,但是也没有人敢随意穿越。

正统三十三年,晋王麾下的曹国公府,一艘运送奴隶的货船因为遭遇暴风,从桑海帝国尼日利亚起航向南航行了不久,就被暴风吹的迷失了航向。

他们在海上漂流了一个多月,在船上的淡水几乎消耗殆尽的时候,船只被吹到了东洲南大陆的南安城累西腓。

这艘装载了六百多奴隶的货船被海军发现的时候,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而活着的四百多奴隶,被当地的七十六皇子应王,以每人一百枚银币的价格买了下来。

东洲地广人稀,特别是东部地区,以前因为瘴气肆虐,连土人都不多。

应州所在的区域在东洲南大陆属于比较贫瘠的地区,这里是丘陵地带,不仅土地少,就连矿产也少。

应王在诸子里面排名靠后,他的母亲级别又低,最后剩下的好地方不多,他的日子相对来说过的有些苦巴巴。首发

这里靠近赤道,目前种植橡胶树,橡胶加工,还有售卖巴西名贵木材是最大的经济来源。

这四百多奴隶,被他买了下来,就全部安排在了橡胶园做工,为他这里的人工短缺,缓解了不少压力。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东洲大陆上的各个王爷,也将目光盯向了西洲的昆仑奴。

西洲的昆仑奴被阉割以后,运到南洲,已经成为南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以前大西洋难以穿越,东洲还能平静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但是现在,他们看到了更快捷的渠道。

从正统三十三年,一直到如今,东洲各大王府私下派出了不下于二十批舰队,一直在寻找前往西洲的航线。

如今,他们最少掌握了三条安全航道,其中一条,就是从北大陆到马林王朝的航线。

杨章德现在掌握了这条航线,他不敢违逆朝廷禁令跟欧罗巴人交易,但是借着东洲大陆上面的各大王府,跟西洲的汉王府,晋王府进行人易,一直在不停的进行。

这如今也成为了章德公府除了封地的收成之外,最大的一笔收入。

章德公府在东洲的封地并不在各大藩王的地盘上,而是在南北大陆之间的海岛上,隶属于大明海军直接管辖区域。

那里的风景虽然秀丽,却出产微薄,也就是汉王从西洲交易来的一种褐色豆,在那里适合生长。

陛下为这种褐色豆起名叫做咖啡,因为跟茶叶一样有着显著的提神作用,现在也逐渐流传开来。

不过东洲这边种植的时间晚,收益不大。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杨章德一直在为自己的家族发展,寻找新的财源。

提督府内,今日杨章德的三儿子杨世玉从封地章德岛来到了东极城,随同他一同前来的,还有刚从大明来到东洲的几个孙子。

他们从大明到总督城,又从运河到西洋,到了自己的家族封地,在那里休养了一段时间,然后特意赶来东极城与杨章德共度春节。

这几个孙子,杨章德已经有六年没有见过了。

他们一直在大明生活,六年前,杨章德回京述职,在应天府跟他们相处过一些时日。

他们一个个风华正茂,从繁华的应天府来到穷乡僻壤的章德岛,却也没有半点沮丧。相反,一个个挥斥方遒,在杨章德的面前不停地展示自己的学问,为家族封地的发展,出谋划策。

看到这几个气宇轩昂的孙子,杨章德的内心里一直有一种家族兴旺的感慨。

“父亲,如今东洲和西洲的航线既然已经打通,外祖他们如今在西洲的发展也非常顺利,我们两家只要形成联盟,这以后的奴隶贸易,就会是我们杨家最大的财源。”

这次带着几个孙子一起前来的大孙子杨楚元今年已经快三十岁了,他跟杨章德的长子一直生活在应天府,在那里作为人质,同时照顾家族的晚辈。

听到三叔的提议,他有些不赞同地说道:“祖父,奴隶贸易有伤天和,孙儿这次到章德岛考察了一些时日,章德岛适合咖啡种植,而以孙儿所见,今后这咖啡将会跟茶叶一样,成为国之财源。只要我杨家用心发展,这咖啡种植才是长久之计。”

杨世玉不赞同地说道:“咖啡种植固然长久持续,但是我杨家现在需要的是尽快发展起来。何况,论起咖啡种植,我们又如何能跟耀王相比”

耀王是朱瞻基的四十六子,也是蓝贵妃的第二个儿子。

蓝妃在后宫之中位高权重,长子被封到南洲东南的南北岛新西兰,次子在受封的时候,蓝妃亲自出面,向陛下求了东洲最大的横断岛作为封地。

这个横断岛实际上就是后世的古巴,而章德岛,则是后世的牙买加,隶属于耀王府封地。

杨楚元道:“三叔,侄儿这次来东洲,走之前见了陛下一面。陛下跟侄儿说:咖啡种植,章德岛乃是风水宝地,几乎没有任何地方可比,还让侄儿不要浪费了这片宝地。”

杨章德笑着又问向了其他三个孙子,问道:“你们有什么意见”

四孙子杨楚瑜今年二十岁,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按家族需要和个人爱好,选择的就是农科。他说道:“孙儿没有大哥的远见卓识,一心只想着如何提升家族封地的物产。”

五孙子杨楚文虽然名字有个文,却是自幼爱习武,毕业于羽林卫学。他道:“孙儿愿意为奴隶贸易先锋,为家族聚财。”

老六杨楚山说道:“孙儿以为,凡是朝廷没有明令禁止的,我们杨家都可以尝试一番。家族处于七十五个亲王封地之间,若是按部就班,怕是难以出头。”

杨章德笑道:“让你去学法,还真是对了。我杨家想要发展,按部就班不行,当出头鸟更不行。这次你们来东洲,见过东海公家的兄弟们了吧”

杨楚元点头道:“我们在总督城滞留了五日,与东海公家的十多位同辈兄弟,聚过好几次。”

杨章德点了点头说道:“一笔写不出两个杨,东海公掌管东洲海军,比我要受陛下重视。我们两个杨家,自当共同进退。还有,等过完年,让你三叔带你们去南华城梁国公府一行。据说梁国公幼女貌比天仙,你们三个也都到了适婚的年纪,说不定能成就一番姻缘。”

杨楚元已经结婚生子,孩子都三个了,自然知道这不关自己的事。他沉吟了一下问道:“梁国公一直想要跟皇室联姻,不是说,还想把这个女儿续弦给孟王吗”

杨章德笑着摇了摇头道:“他们的长子娶了孝元公主,怎可能把女儿再嫁给皇室。何况,孟王身体不好,怕是命不久矣。”

孟王是朱瞻基的七十三子,是他成年王子的倒数第四个。他的封地在孟州府,也就是后世的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南部地区。

他的王妃只给他生了一个女儿,就病逝了,而他如今也身患重病,至今无后。

他要是死了,孟王这一支没有男性后代,怕是要除爵。

而在南华城,提督张武正在为病重的孟王忧虑,这里是距离大明最远的封地,回去一趟,没有两三个月怕是不够。

而且孟王现在也不能趁舟,要是死在半途,他们这些人的责任更大。

不得已,他只能一边让人去总督府去接那里的御医,一边让人细心照顾孟王。

张武今年六十三岁,但是因为长期习武,依旧身强力壮。

他的发妻索菲亚在十年前就已经过世,因为喜欢西人的丰满,他纳了几个小妾,都是西人。

这也导致,整个梁国公府的后代都是混血儿,而且男的一个个英俊潇洒,女的一个个貌美如花。

他的儿孙,不用他操心,从大明长大到封地的时候,一个个就已经都找到了老婆。

在应天府,张家满门子孙,都惹得应天府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们一个个趋之若鹜。

这里面,只有一个意外,那就是张武的嫡次孙张瀚。

他母亲是胡贵妃的二女永清公主,自小也是心高气傲,一定要找个绝色佳丽为妻。

可是他却喜欢上了一个不该喜欢的人,论起来是他表姑的汉南郡主。

汉南郡主是赵王朱高燧的嫡孙女,是宗室里面难得的美人,可是她年龄虽然比张瀚还小,辈分却要高了一辈。

张瀚好不容易动心,却无法越过这重重障碍,只能伤心地回到了南华城。

这几年,永清公主为了这个儿子的婚事操碎了心,但是张瀚似乎心如止水,一直不肯成亲。

被永清公主唠叨的心烦,他干脆跑到了家族封地梁公岛。

梁公岛就是后世的波多黎各,这里跟牙买加一样,适合种植咖啡,比牙买加更有优势的是,这里平地较多,还适合种植甘蔗,熬糖。

这里虽然是张家的家族封地,但是跟杨章德的章德岛一样,如今开发的甚少,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还是茂密的森林。

这里的土人也不多,张家开始招了几千人在岛上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岛上现在大约有三万汉人,十年前,才开始有了盈利。

可是再躲,张瀚总要回家过年。

南华城所在的区域是后世的里约热内卢,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也是忠王府的所在地。

忠王是朱瞻基的第七子,是第一批获得分封的儿子。

他的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子,所以他没有跟兄弟们争夺那些热门地区,而是来到了东海岸。

但是这里在成为南大陆东部的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开通了与西洲的航线之后,就成为南大陆最兴旺的地区。

张瀚这日乘坐海船刚抵达港口,就遇到了来自西洲的奴隶船抵港。

那些黝黑的昆仑奴一个个如同牲口一样被从船上赶下来,他们丝毫没有了反抗的意志,犹如行尸走肉。

张瀚没有多少同情心,东洲想要发展,就需要更多的人在种植园,在矿山干活。

那些活不能逼着大明自己人去干,也不能让跟大明人相差无几的土著去干,就只有让他们去干。

让随从收拾了账本,提着行李,张瀚就准备先回家。

刚下船,就听见有人喊他。这也是个刚从奴隶船上下来的人,乱七下,才认出了对方竟然是汉王七子朱祁坦。

“小王爷,为何如此狼狈可是途中遭遇风浪”

朱祁坦摇了摇头叹道:“何止,在途中我们遇到一个欧罗巴船队,为了追击对方,我们绕了两千里才追上对方,将他们的船击沉。

可是后来遇到风浪,这次行了一个多月才抵达南华,再到不了岸,恐怕要渴死在海上了。”

难怪那些昆仑奴如此听话,怕是也被渴的无力了。连朱祁坦这个小王爷都没有了洗脸的水,他们能保住一条命,已经是幸运了。

不过,张瀚的注意力并没有在这里,而是问道:“那些白人还不死心就凭他们的小船,也敢横跨西洋”

朱祁坦笑道:“他们都穷疯了,只能拿命来闯。你是不知道,现在不知道有多少白人愿意卖身给我们,只是我们不要哈哈哈”

张瀚因为祖母是西人,家里西人又多,对西人并没有多少歧视。闻听白人的日子不好过,忍不住说道:“其实西人里面识字的不少,他们很多人,比那些大食人,印度人更好用。”

朱祁坦点了点头说道:“话虽然有道理,但是跟必须要把昆仑奴阉割一样,遏制白人人口发展,也是陛下严令禁止的。除非是我大明需要的学者,工匠,否则谁敢用啊”

张瀚虽然有西人血统,但是一直自认是大明人,他觉得皇外祖这个律令有错,对白人不该如此严苛。

像自己这样的,三代以后,不就变成真正的大明人了嘛

两人闲叙了一阵,张瀚就邀请朱祁坦前往提督府做客,别的不说,最起码也该好好清洗一番。

朱祁坦却笑道:“虽然是在东洲,但是也要忌讳一下通政司。我还是去忠王府住,好好休养几日,再去提督府找你玩。你可要带我到南华城最繁华的百花楼好好享受一番。”

“好说,好说,管你想要什么女人,保证让你满意。”

两人在码头告辞,朱祁坦还要盯着那些奴隶被押上岸。他们会被好好清洗一番,然后隔离几天,没有疾病,才会在拍卖场被拍卖。

回家的路上,张瀚还一直在想着针对白人的政策。在他看来,这里面有太多不合情理的地方。

遏制白人的人口发展,这一点张瀚不会反对。他也想这个天下,全部都是汉人的天下。

像东洲这里,过个一两百年,连这里的土著也都有了汉人血统,这个世界任谁都胜不过汉人了。

他只想陛下能对白人稍微宽容一点,也像针对这里的土著一样,慢慢融合,而不是一味打压。

白人不是昆仑奴,这些昆仑奴没有自己的文化,文字,愚昧无比。而白人跟汉人一样,也都是文明人啊

可是自己又能怎么做呢想要影响到皇外祖,恐怕只能回大明才行。

一个念头在他的心里升起,并且再也压制不下去。

自己既然想帮白人,也不能全部都帮。自己应该亲自到欧洲看看,了解具体的情况,才能有理有据。

嗯,去西洲,然后去欧洲,再从欧洲回大明。

可是,该以什么借口呢

张瀚沉吟了一阵,眉开眼笑起来。自己的婚事,只要自己说回大明去找个妻子,父母肯定会让他回去。

提督府这边,二少爷回府,自然引得府内众人欢喜不已。张瀚刚一下车,就被一帮姐姐妹妹给围了起来,个个伸着手要礼物。

不管哪家勋贵,几乎都是阴盛阳衰,这不是因为都在生女儿,而是因为男孩子全部被送回大明进学了。

有许多家族,除了有联姻的,也会将女孩送回大明。

应天府现在不仅有了女子学校,回了应天府,给女孩子议亲也方便一些。

姐姐妹妹们的要求必须要满足,就连那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小姑姑,礼物也没有少。

打发了她们,张翰才跟自己的爷爷,父母磕头见礼。

各家勋贵,嫡子嫡孙,能继承爵位的,必须要有一个留在京城。

张风和永清公主成婚以后,就留在京城。直到大儿子张海满了十八岁,又来家族封地历练了三年,才回了应天府接替他们。

而张海与张风这父子俩,为了控制家族封地,总要轮流来东洲,轮流到应天府当人质。

不按照朝廷的规矩来,朝廷才不会管你有什么借口,直接削爵没得商量。

没有了爵位,封地就保不住,家族也就会衰落。

而且,他们也不会怕那些庶子会抢权,因为一切的权力,都来自于爵位,职衔,而不是能力。

你再有能力,能打得过七十五个亲王联军,能敌得过几十万海军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8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