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八章 海军司令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但是朱瞻基也知道,政治与商业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包容和精确。

作为一个商业领袖,需要的是明确精准的定位,为自己的商业帝国树立明确的目标,这样才能万众一心,将企业发展的更好。

但是,一个国家,涉及到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任何一种选择,就等于放弃了另外一条路,而这种选择,是非错对都不是短期就能发现的。

一个国家的发展,更需要的是包容,兼容并济。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婉转,更讲究方法的策略,将所有不同的策略兼容在一起。

政治就是平衡和妥协,这一点,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一样的。

他自认自己的性格比较急躁,做不到刘邦和李世民那样容忍。但是,他自认可以做到跟朱元璋和朱棣一样,利用自己的强权来达到目的。

听到朱棣这样说,他想了一下说道:“孙儿以为,目前室町幕府的局势叵测,后小松国王虽然禅位于称光国王,但是称光天皇并未掌权。而室町幕府足利义持与足利义满一系的老臣,包括弟弟足利义嗣关系不睦,足利义持选择了将将军府从北山所转移到了三条房门邸。在这复杂的相对关系中,我大明可以在他们之间进行多方运作,让局势向利于大明的方向发展。”

“当控制住了东瀛的上层关系后,才能有条不紊地在东瀛推行利于我大明的政策,足利义持与足利义满的势力斗争,我们必须要控制住,不能任由足利义持现在推行的不利于大明政策继续发挥作用。”

这个时代的大明是世界名副其实的头号强国和世界中心,所有的境外国家都被认为是穷山恶水,蛮夷之地。

哪怕是大明的高级官员,他们对大明之外的国家了解也不多,更不屑了解。

方宾就闻言笑道:“太孙殿下,此番费力不讨好之举,真的有用吗以臣看来,倭寇不过疥廯之痒,我大明舰队所向披靡,连伪周张士诚的海军都被我大明所灭,他们这些人更是不足为惧。”

朱瞻基笑问:“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使我大明四海靖平。”

“那如果我们可以不用战争就解决这件事,为何非要出动大军呢战争永远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方宾虽然身为兵部尚书,大权在握,但是哪怕他不认可朱瞻基的意见,也不会跟朱瞻基争辩。

所以,他听到朱瞻基这样说,知道朱瞻基已经有了计较,立即就转变了立场说道:“殿下此乃仁政,吾不及也。”

狗屁的仁政,打仗虽然更凶恶,但是伤及不到倭寇的根本。可是朱瞻基这样说,是直接挖东瀛的根基,比派出大军围剿的用心还要险恶的多了。

所以,谁也没有把方宾的话当真。

朱棣听了朱瞻基的话,沉吟了一会儿问道:“基儿此举乃是老成谋国之举,但是对如今南来的倭寇却没有提及”

朱瞻基应道:“此乃时政,非未亲政的孙儿可置喙的。”

朱棣笑道:“我既已允你组建海军,为我大明开疆拓土,自然也是允你参议军中事务。清剿海盗,需要沿海各卫所协同作战,基儿也可熟悉军情,为我大明海疆安靖出谋划策。”

就连纪纲也是第一次听朱棣说让朱瞻基参赞军务,大吃一惊。

如今的太子朱高炽已经当了十一年的太子,但是也不过是个摆设,不要说军务了,就连内政事务,也只有参议权而不是参赞权。

参议权是允许太子参加讨论,增加他的政治经验,但是没有决策权,也就意味着他的话根本不管用。很多时候,朱高炽为了避嫌,更是什么话都不会说。

但是朱瞻基如今才十七岁,朱棣竟然已经允诺他可以参赞军务,那就是不仅有参加会议的权力,还有决策的权力了。

纪纲的眼睛看向了朱瞻基,心里越发庆幸不已。

方宾也是大吃一惊,这才有些明白,为何今日朱棣来兴庆宫,会把他带上了。

大明军政分离,文不管武,武不参文,只有兵部,通政司等少数几个机构,是文官参与军政。

以五军都督府为首的军政系统只有有领兵权,但是没有调兵权。而兵部没有领兵权,却控制着调兵权。

所以,知道带他过来,目的就是为了给朱瞻基领军来奠定基础的了。

只是他还没有搞明白,组建海军是个什么意思。

大明水师从鄱阳湖水战开始组建,目前大明水师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世界无不臣服在大明水师的雄威之下。

他第一次下西洋就击败了南亚最大的海盗王陈祖义,第三次发动的锡兰之战,更是活捉其国王,颠覆其国家。 ǎng

如今的大明水师配备有各式样战船百种,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

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大型战舰上,其主战炮舰载炮四十多门,远超过同时代各国舰队总和,堪称世界第一舰队首发

自此,大明水师可谓是天下再无对手。

那么,现在还要组建什么海军呢海军和水师的区别是什么呢

他还没有开口询问,朱瞻基自己已经讲了出来。他很清楚朱棣今日只带了兵部尚书方宾,却没有带五军都督府的人过来,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提供方便,向方宾获得支持。

只要有了方宾的支持,即使五军都督府以后反对,也没有多大的效果了。

朱瞻基向方宾作了一个平揖说道:“自古以来,水师都是属于军队的一部分,隶属陆军管辖。”

方宾问道:“何为陆军”

朱瞻基笑道:“凡是在陆地上作战,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炮兵,都属于陆军。”

方宾点了点头,示意朱瞻基继续。

朱瞻基又说:“但是,这个世界比我们知道的要大的多,在大明之外,有无数的国家和土地等着我大明去占领。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支具备独立指挥系统的军队,为我大明效力,并且不再受到五军都督府的制约。所以,我向皇祖父提议,在五军都督府之外,成立一个新的海军司令部,其职能与五军都督府同级,除了受兵部的统一协调安排,不再受任何部门管辖。”

方宾追问道:“因其独立指挥,所以才从水师晋升为海军,以此与陆军区分虽然其具有独立指挥权,但是依旧受兵部调配”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目前来说是这样的。”

方宾立即向朱棣拱手说道:“陛下,此乃善举,臣附议。”

他很清楚,兵部对五军都督府的兵老爷和勋贵们其实是没有制约权的,就连兵粮,兵部也丝毫不敢耽误一刻。

那帮勋贵一个个倚老卖老,根本不搭理兵部,更不会卖他的帐。

现在,成立一个海军,并且这个海军还是与五军都督府平级,就等于是从五军都督府的手里抢权,兵部当然愿意有人跟他们打擂台了。

有了这样一个机构,兵部的手里就等于多了一个跟五军都督府打擂台的支持者。而且海军越强大,这对兵部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就表示了支持。

不过,朱棣的下一句话立即让他的脸色苦了起来。“方爱卿一心为公,实乃俺的肱股之臣。以后就望爱卿用心辅佐太孙,不要让人欺负了他。基儿,朕的大明水师就交给你了,干的不好,朕可是要打你板子的。”

朱瞻基大喜,立即单膝跪拜抱拳说道:“孙儿定不负皇爷爷嘱托,扬我大明国威”

朱棣这话说的虽然粗俗,可是很有水平的。前面对方宾说话用俺来自称,那就是耍无赖,别跟我讲道理。

后面对着朱瞻基却用朕来自称,表面上是淡化爷孙关系,好像公事公办,实际上还是把爷孙关系和国家大事混为一谈,为朱瞻基撑腰。

兵部多了一个管理机构是好事,可是多了一个太孙领头的机构,那就不是好事了,而是多了一个大爷啊

太孙管海军,那兵部就别想用海军来跟五军都督府那帮大爷来打擂台了,反而要给这个太孙创造最好的条件。

有一点伺候的不到位,那就是他这个兵部尚书失职了。

朱棣这才又扭头跟内阁的胡广说道:“拟旨,着兵部,五军都督府联合清查大明水师和卫所军,以半年为限,将水师机构家底查清。另拟旨,授太孙瞻基海军司令一职,总领水师军政大权。”

胡广俯身应是,跟朱瞻基笑了笑,又退回朱棣身后。

他在解缙之后也曾担任朱瞻基的儒学老师,相比解缙,他的文采稍逊,但是也是状元出身,实际执政才华一点也不低,情商也要比解缙高的多了。

跟朱瞻基这个太孙,关系一直不错,从来不会说朱瞻基文采不好。特别是朱瞻基为了解缙,要挟朱棣放了他,也让胡广很感动,更注意跟朱瞻基维系相互关系了。

朱棣又跟朱瞻基说道:“汝务使边疆小民知我大国威武,臣服于我。卿所到之处,如朕亲临。望汝勉励,不负朕托。”

朱瞻基单膝跪拜兴奋说道:“臣必不符陛下所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55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