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一章 大明来了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这样一场备受重视的战事,在短短的一个时辰之后就落下了帷幕,但是并没有让人觉得虎头蛇尾。

火炮的出现,让欧洲人惊慌不已,他们意识到大明的火炮力量,不仅改变了战争模式,也让大明舰队变得不可战胜。

这样一个坚固的堡垒,都无法面对轰炸,木制的战舰更是没有任何抵抗的可能。

火炮,所有人的心中只关注这一个问题。

当然,如果能够拿到大明的不用点火的火枪研究一番,也没有人会放过。

不用点火的火枪,许多人都在猜测,如果下雨的时候,会不会也能直接点火,如果能够这样,大明的火枪就比欧洲出现的火枪要先进的多了。

除了各种商品,大明的武器成为了所有人最关注的东西。

朱瞻基这个时候却不管他们各自的想法,他也不会轻易流出武器制造技术,让西方迅速追上大明的科技。

在葡萄牙人正式投降之后,他迅速做出了各项指示。

金纯代表大明接受对方的投降,薛禄带领幼军士兵,在羽林卫学的探子们的带领下,迅速占据要塞的各个重要位置。

羽林卫在要塞选择一处适合充当朱瞻基行宫的地方,建立森严的防护体系。工部与內监就迅速配合,给朱瞻基建立新的行宫。

并且在休达两山之间的平地上,建立一个商品展示窗口。

同时,金纯在接受了葡萄牙人的投降之后,也迅速给来观战的一些使节递交了有大明文字,加上各国文字翻译的贸易国书。

这份国书虽然只是一份推销信,但是却动用了无数的人力才出台。

大明没有懂得西夷语言的人才,鸿胪寺与通政司只有会大食语言的通事。

在从忽鲁谟斯前往休达的这半年多的时间里,虽然大明通事已经跟着那些大食商人学习了一番西夷的语言,但是口头交流还可以,书面语言能力就差了许多。

因为这些大食商人本身就不是特别精通西方语言,他们大多掌握的也是拉丁文。

而掌握西方语言,最主要的就是需要记住一个个不同的单词,所以在不能利用各国的文字进行书写的时候,用拉丁文来写国书,成为了唯一选择。

而若不想被这些大食人在这个过程中颠倒是非,或者是曲解了大明的意思,还必须建立一套甄别系统。

甄别系统是大明抛开了那些从忽鲁谟斯联络的商人通事,重新在马林招聘人手组建的。

这里的人与统治了西班牙几百年的摩尔人可以说是一个民族,他们对其他语言或许掌握的还不够,但是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都是非常熟练的。

但是这还不够,因为现在的欧洲,文艺复兴的大潮,导致了语言和文字正处于一个飞速更新换代的时间段。

各国的语言和文字变化非常大,而且他们不像字不需要变化,变化的是组合方式。

他们的变化就是组成一个个不同的单词,而且单词与原本的单词许多根本是毫无联系。

大明的那些语言专家们,有些僵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根本不能在短时间内就熟悉他们的那一套变化方式。

不过,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大明是在主动去了解外界,而不是关起房门,管他外面是什么。

这就是东方最大的进步

当天下午,葡萄牙人就携带武器离开了休达,他们留给了大明一个完整的堡垒。

不过接到了国书的各国使节并没有离开,获准在休达的港口休息,并且在第二天接受大明皇太孙殿下的接见,洽谈贸易事宜。

这些获准在港口逗留的使节,非常珍惜这个能近距离接触大明的机会,在他们的笔下,一条条信息被记载了下来。

“我尊敬的国王陛下,我确信这个大明就是马可波罗笔下的黄金之国。他们是那么的强大和富足,就连士兵也能穿着柔软的丝绸,用着精美的瓷器。他们的食物是那么的精美,犹如一道道艺术品,让人不忍去吃。但是,当你将这些食物放进了口中,才会发觉,自己的人生是完全虚度的,原来人生之中有这么多美好的事情,而我们却缺少学习和了解的渠道和方式。”新 手机端:

“我亲爱的玛利亚,当我被国务大臣派来了解大明的时候,我原本以为自己会面对凶狠的敌人,失去自己的性命。但是当我近距离接触这些大明人的时候,才知道,跟他们相比,我才是一个野蛮人。他们的士兵彬彬有礼,有着严明的纪律,见到我们,他们虽然尽量克制,但是却忍不住捂住鼻子。你不能相信,他们竟然每天都要洗澡,即使是最脏的士兵,他们也仿佛比圣女还要纯净。原本我们自豪于自己从来不洗澡,但是现在,在他们的眼里露出的歧视,让我感觉自己像那最肮脏的肉猪。”

“我无法想象对方能够制造出比我们大十倍的巨舟,如果我们卡斯蒂利亚也能够有如此大的船,我相信大海将不会阻拦住我们的脚步。”

“我终于看清了大明的火枪,虽然不能亲手触摸,但是也能看出他们的火枪比我们精美十倍,犹如一个个艺术品。在枪管的后方,有一个鸟嘴式的击锤,这是火枪不用点火的秘密。如果能够让我研究几个月,我相信自己也能仿造出来。”

“天啊,我看到了什么大明的工匠分工合作,将从船上运下来的木头,还有那金黄的瓦片,仅仅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就在半山上面建起了一座宫殿。想到明日就能到那座宫殿接受他们的皇太孙殿下的接见,我就忍不住感到激动。”

且不管那些没有见过世面的欧洲乡巴佬们是如何震惊,朱瞻基在确定休达已经到手之后,就开始下达一条条命令。

舰队主力将会留在休达,接收休达,并且扩建港口和堡垒。

更主要的还是派出超出十六个使团,每个使团十艘战舰,分赴各国,带着贸易样品与各国进行贸易磋商。

除了欧洲人,还有奥斯曼帝国,马穆鲁克王朝,都是大明即将贸易的对象。

而除了黄金和白银,还要确定各国能够与大明交换的物资。

比如欧洲的骏马,羊毛,奥斯曼帝国的白纸等等,都是大明愿意要的货物。

欧洲的造纸技术是从唐朝流传过去的,但是他们不会使用毛笔,所以东方的纸张并不适合他们。

但是他们吸收了唐朝的造纸工艺,加入了淀粉,让纸张变的更加坚韧,可以用硬笔书写。

在东方,只有昂贵的宣纸能够比得上他们的纸张质量,但是造价却要高得多。

所以如今的普通纸张技术,西方实际上已经走在了东方的前面,纸张也能成为他们不多能拿得出手,大明愿意要的商品。

所有的使团将会带着这些使节前往各国联络,而国书依旧是朱瞻基确定下来的固定格式,用大明文字和拉丁文书写。

这份贸易国书没有过分强调政治地位问题,只谈经济与自由贸易,并且给出了各种商品的基本价格。

所有的商品价格都只有如今欧洲的售价的一半左右,但是对大明来说,依旧是好几十倍的利润。

只有一半的售价,这就意味着大明的这些奢侈品,必需品,必然将迎来一个销售高峰。

在欧洲人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先大赚他们一笔。

所谓的自由贸易,就是大明有自由贸易的权力,所有国家必须敞开国门,与大明交易。

大明当然也不是不守规矩,给出了贸易额百分之五的关税份额,交易的货物越多,交易国能够征收的税赋也就越多。

在这样的互惠互利的条件下,如果你还不能理解大明的苦心,不愿意跟大明贸易,那么,也就别怪大明仗势欺人了。

在朱瞻基的计划里,欧洲各国应该是愿意交易的,特别是威尼斯,他们本来就是以商业立国,他们的经济实力应该欧洲各国里面最强的。

但是像奥斯曼帝国,他们就不一定愿意看到大明撇开他们,直接跟欧洲各国贸易,这可是直接断了他们的根啊

所以被派到君士坦丁堡那边的使团也是最大的,他们除了前往君士坦丁堡,还将前往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尼尔萨。

除此之外,还有一只舰队将会前往目前被马穆鲁克王朝统治下的耶路撒冷,那里名义上是被马穆鲁克王朝统治,如今却是一片自由区域。

这座原本以和平命名的城市,却是如今最大的罪恶都市。

几十个不同的民族生活在这个城市,他们大部分是冒险者,间谍,杀手。

撒拉逊人、希腊人、叙利亚人、亚美尼亚人、格鲁吉亚人、玛洛尼教徒、贝督因人都声称拥有所有权,三大教派的教徒们也都声称这里是他们的圣城。

这两大使团还有前往希腊的使团将会紧密联系,如果遇到对方为难,将会毫不客气地进行反击。

奥斯曼人虽然在帖木儿国的铁蹄下瑟瑟发抖,国王都被抓走了关进笼子里当猴子供人观赏,但是欺负欧洲人却跟玩一样。

几十年后,他们就占领了君士坦丁堡,让拜占庭灭亡,又占领了耶路撒冷,一直到二十世纪才被英国人终于抢了回来。

这个国家可以说是欧洲的噩梦,欺负了欧洲几百年。欧洲人正是在他们的欺负下,断了在陆地向东方发展的希望,才执意发展航海,成就了强盛的欧洲。

朱瞻基当然不愿意这件事继续这样发展,他不能让奥斯曼人如此强大,要给欧洲人留下一个窗口,这样他们也不会被逼的去海上冒险了。

朱瞻基宁愿让欧洲人通过陆路前往东方,也不愿意他们进入大航海时代。

美洲和澳洲,还是留给华人占据,才更符合华人的利益。

所以,奥斯曼的力量必须得到遏制,君士坦丁堡这个名字,也比伊斯坦布尔要更好听一点。

大战之后的夜晚是喧闹的,马林人送来了许多女隶,在休达西南方与大陆的接壤处,建立了一个鸡寨。

这个鸡寨依旧控制在马林人的手里,大明士兵前往享乐,要按照约定付费,这也是给马林人增加收入的一个渠道。

马林人是沙漠闪族人的一个分支,属于是白色人种,他们的女人除了臭一点,高了一点,还是非常符合东方人的审美的。

朱瞻基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大明人都喜欢胖的,哪怕是娇小玲珑型的女人,只要有个大屁股,就比高挑的女人更受喜欢。

马林的女人大部分都是比较胖的,所以,格外受大明士兵的欢迎。

现在也没有太多的脏病,一般的脏病大明的一生也能治疗,至于无药可救的艾滋病,那是二十世纪才会出现的绝症,现在根本没有,所以朱瞻基并不担心脏病会影响战斗力。

当然,这些只是临时行为,想要让大明驻守在这里的士兵安心,还是给每人发一个女人最划算。新 电脑端:

有一个女人,大明士兵就有了牵挂,也更愿意守护这里的土地。

当朱瞻基把这个决定拿出来讨论的时候,原本各军都视在休达驻扎为苦差,现在却都抢着想要留下来了。

反正最多只有三年的时间,在这里留三年,就能分一个老婆,运气好的话,回去的时候,就不是一个人,而是拖家带口地回去了。

朱瞻基在大战之后格外忙碌,不仅仅是分配战功,更主要是针对欧洲各国的不同对策,都需要先设定一个基础方式。

要不然,使团出使,就不能把握住外交的精髓,很容易事倍功半。

第二日午间,一座宏伟的大殿在东侧半岛上,靠近西北港口边的半山处被搭建好了。在大殿的后方是一片木楼,形成了一片规模宏大的东方建筑群。

在这个大殿内,朱瞻基会见了几个国家的使节,让他们见识了一番大明帝国的强盛之后,让他们带回去了大明帝国来到欧洲的消息。

与此同时,携带着不同任务的使团分赴各地。按照距离的长短,跟各国带去了贸易的具体日期,并且将确定以后的贸易规则。

这个规则,当然是由大明来确定的。

出差在外,更新晚了,不好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99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