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达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第二天的会谈,朱瞻基并没有参加,语言不通是一个方面,更主要是他不愿意跟一帮臭烘烘的人一待就是一整天。

不过,他让郑和带去了给奥斯曼三世邀请函,邀请奥斯曼三世晚上到他的行宫来做客。

马林国不能说贫穷,虽然这里还是奴隶社会,但是有土地和牛羊,他们的人们不会饿肚子。

但是他们手里的资源很少,除了粮食和牛羊和盐,他们的手里就没有其他可以跟别人交换的物资。

欧洲人不缺肉食,他们的牛羊卖不出去,而沙漠品质的羊毛,也比不上欧洲各国自己的羊毛,所以只能卖低价。

也可以说,他们很穷。

大明手里的东西他们都想要,任何一种商品,都能让他们爱不释手,但是他们根本买不起。

本来就不多的金银似乎没有换到什么东西就没有了,这让他们在听说了大明舰队还有一百多船的货物后,更是眼红。

许多贵族主动提出了要用黑人奴隶换取货物,这让郑和他们惊讶无比。

对大明来说,虽然也有人口买卖,但是那大多都是战败者,或者是穷苦人家养不活,才会卖儿女。

但是像他们这样,直接用不属于自己的人口当换取货物,实在有些不靠谱。

一直密切关注谈判现场的朱瞻基当即做出决定,让郑和答应下来。大明可以要那些壮年黑人,并且给出了十两白银的高价,但是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阉掉那些黑人。

实际上,听到马林人的提议,最开心的就是朱瞻基了。

他一直在忧虑,不管是欧洲人也好,阿拉伯人也罢,跟大明的贸易都是出的多,进的少,这样长期下来,就会贸易失衡。

大明吸干了他们手里的金银,物资,他们就没办法跟大明继续贸易了。

现在用人换,就是一个好方法。朱瞻基故意给他们出一个“高价”,就是让他们在猎取奴隶的过程中有利可图。

虽然名义上是十两白银一个人,但是他们当然不会要银子,而是要大明的货物。

而大明的货物运到这里来,价格都是翻了几倍,几十倍,所谓的十两白银,其实成本一两白银都不一定有。新 电脑端:

而有了这些被阉割的黑人,大明在世界各地建设海军基地,补给点。安排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最少就能接纳五千人的黑人当仆从军。

大明士兵就是官老爷,而种地,修路,这些辅助性的活就有人干了。

而且人口增加一倍,不论谁想要攻打这些基地,需要派出的军力也会增加许多,增加了难度。

以直布罗陀为例,在十九世纪,直布罗陀就成为了全世界最重要的海军基地。

当时的英国人在直布罗陀修建了一个立体防御体系,这个防御体系由多级城墙、内部相连的堡垒、炮台、弹药库、地下隧道和众多仓库构成,其防御设施主要集中在半岛北面与西班牙接壤的狭窄地峡、半岛西侧的城市及港口周边和半岛南端的海岸,而半岛东侧高耸的巨岩是要塞的天然屏障。

直布罗陀这座高达426米的石灰岩山是直布罗陀要塞的核心所在,它为防御者提供了360度的环向视野,无论是西班牙境内的军队活动,还是海峡内的舰船往来都尽收眼底。

而巨岩内部则是一座由连绵纵横的地道、仓库、屯兵洞构成的宏大迷宫。根据朱瞻基了解的资料,在二战时期,直布罗陀山里面的地下隧道长度已经达到55公里。

在这个伸向海里的孤山上,有蓄水池,山洞可以储藏够几万士兵吃几年的粮食,从陆地攻击不上来,从海路,几乎没有谁有大明的海军强,可以说是稳如泰山。

如此大的工程设施可不是少数人就能完成的,需要无数的劳动力。而且当时已经有了电气化设备,现在完全依靠石镐来凿,还不能用炸药,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工程。

还有休达也是一样,直布罗陀是一个孤山,休达是两座孤立的山峰夹着一个平原地带。

想要让这两个基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少需要几万人几十年的工程量。

所以,奴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对方能够源源不断地送来阉割的奴隶,大明耗费的成本低的可怜,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谈判进行的很顺利,只用了五天的时间,双方就全面的合作,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框架协议。

郑和在跟对方谈判结束以后,并没有直接参与贸易,而是在马林人的陪伴下,马不停蹄地前往马林最北方的城市丹吉尔。

与他同行的还有两百个羽林卫学士兵组成的探索队,他们将从陆路一直抵达丹吉尔。

虽然名义上,他们是宣传大明贸易团抵达的消息,顺便考察休达当地的具体地形,但实际上是为了绘制更详细的地图。首发

而这个时候,一些得到了消息的贵族们,携带着黄金也源源不断地从各地过来交易了。

內监们忙着跟对方开始交易,而大明的军队则开始制定攻打休达的计划。

当然,这个计划暂时只是计划。即使要打,也要先赚钱。想要实施这个计划,要等到大明与欧洲各国的进行贸易之后。

与此同时,大明舰队也进行了第一次的自我清理与防范,杜绝后来的这些大食通事,贿赂士兵得到海图。

大明来自东方是隐瞒不了的,但是如何前往东方,却必须严格保密。

后来世人几乎人人都知道世界地图,即使绘制不出精密的地图,但是对七大洲的布局都有大致的了解。

但是这个时代的人,生活的圈子非常狭小,整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最多就是周边的几个国家。

哪怕是航海先锋的葡萄牙,也是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才摸到了西非的几内亚湾,被一场风暴吹到了南非。

耗费了带遇到了阿拉伯人,抵达了印度。

而哥伦布一直到死,都认为他抵达的美洲大陆是东方,只是还没有找到那个盛产丝绸,瓷器,茶叶的国家。

这已经是这个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他们之所以显得如此愚笨,不是智商低下,只是因为所了解的世界有局限性。

大明虽然早就有了地球仪,但是为什么一直控制着不宣传,官职小一点,根本就没有资格看,主要原因就是对百姓的控制。

舰队航行,除了那些精通观测天象,使用六分仪的观测人员,大部分士兵只知道跟着舰队走,他们对自己所处的位置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就像一个深山里面,或者沙漠里面迷路的普通人,在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的时候。或者能通过太阳星星知道方向,却不能对自己的位置地点有清晰的认识。

朱瞻基之所以在忽鲁谟斯的时候,让过你的大食人回去,又重新招聘会欧洲语言的商人当通事,关键原因就是为了防止泄露航线。

这些新的通事被局限在一艘船上,能够接触的人有限,泄密的几率就比较小。

但是他们以前都是通过陆路前往欧洲,或者是先走陆路,又从亚历山大坐船前往威尼斯。这一次跟随大明舰队绕过了非洲,其实就已经泄露了这一条航线。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一条能够绕过拜占庭帝国,绕过马穆鲁克王朝,绕过奥斯曼帝国的新航线,就意味着巨额的财富。

要不是实在没有翻译,朱瞻基都想在欧洲交易之后,将他们这些人全部处死。

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可能现在就已经泄密了,所以等交易之后处死他们也不一定有效果。

那么,就只能换一种方式,控制航线,打压他们的航海力量。

经过一番自我审查之后,这些大食通事可以交际的人员依旧只有舰队里鸿胪寺和通政司的通事官员,没有一个民间商人。

他们在双方的交易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大明的通事虽然大多会大食语言,但是让他们学新的语言,效果依旧很慢。

这也看是他们防着一手,但是没有关系,等到了威尼斯,大明官员会直接跟西方人进行语言学习。

在这边半年的时间,基础的对话应该没有问题,等下一次大明舰队再过来,就不需要再找那些大食商人当通事了。

內监将马林国的交易对象,根据距离海边的远近,划分了几个不同的级别。住的距离海边越近,可以赊欠的物资也就越多。

大明不怕他们欠债不还,要是不还,大明舰队会让他们知道后果绝对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朱瞻基这一段时间很是优游自若,每天带着自己的兄弟和嫔妃,到附近景致出众的地方游玩。

他的地位太高,派头太大,连奥斯曼三世都不敢来打扰他,更别说那些下面的部落首领了。

说起来也非常可笑,朱瞻基来到这里的第二天,请了奥斯曼三世和一众官员吃饭。

在一天搭建起来的大殿里,他一次性宴请了两百贵族和官员。

当一道道菜被装在精致的对她们来说价值连城的盘子里,当喝酒的酒杯都是他们根本没有见过的精美瓷器,他们这些人一个个都疯了。

从唐宋开始,东方的瓷器就已经开始向西方售卖,不过能够出口的大多不是景德镇的瓷器,而是以福建的青瓷为主。

即便如此,这样的瓷器对西方来说依旧是无上的精品。因为一直到现在,西方人的器具依旧是以陶器为主。

而朱瞻基用来请客的瓷器,都是皇宫御用,跟量产的百姓用的瓷器差别可就大了。

以至于不少人吃了盘子里的菜,把盘子舔干净,还要把盘子揣走。

朱瞻基可不会跟他们讲究国际礼仪,他本来就是要装比来的,目的是建立大明高高在上的国际形象。

所以吃饭的时候他就直接下令,每个人都不能偷盗碗碟。

来做客的毕竟是贵族和官员,还是要点脸的。他们不好意思偷碗碟,却因为朱瞻基没有强调酒杯,所以他们每个人离开的时候,酒杯都被揣进了怀里,就连奥斯曼三世也不例外。

这让朱瞻基觉得哭笑不得,但是也真正明白了这个时代的西方,对各种物资的需求有多大。

以马林为例,他们整个国家都只有一口铁锅,连奥斯曼三世都还是在去圣城朝拜的时候,见识到了铁锅,才耗费重金买了一口。

这口铁锅被他视为珍宝,除了他自己,谁也不能用。

而马林因为位于北非,与欧洲只隔了一个海峡,他们与西方一样,并不是没有“铁锅”。只不过他们的锅,与其说是一口锅,不如说是一个铁鼎,只能煮汤,不能炒菜。

这样一口铁锅,可不是普通人能消费的起的。西方少铁,炼制更是艰难,铁价昂贵。只有大贵族们才能耗费巨资,舍得用几百斤的铁来打造一口铁锅。

贵族的子女继承遗产的时候,为了一口这笨重的铁鼎,都能把脑浆打出来。

他们的百姓没有铁锅怎么做饭呢除了用陶罐,就是用石头。没错,就是用石头。

他们除了直接烧烤,还会在石头上面烤制面饼。所以整个西方,不是不吃米饭,他们根本没有吃米饭的条件。

根据通事们的介绍,如今的欧洲各国,他们差不多一个镇,才舍得用铁打造一个烤箱,然后用这个铁箱,为全镇的人烤面包。

东方在一千年以前就会下面条,蒸包子,但是因为西方没有锅,他们不会烧热水,不会蒸包子,只会烤面包。

这种面包跟后世那种发酵过还加入白糖奶油的松软面包根本不是一回事,而是近似于压缩饼干的一种无酵饼,又干又硬又磕牙。

精品黑面包,一般是用小麦粉混杂大量的麸皮烤制而成,而普通黑面包,会加入木屑,因为加入木屑更耐饿。

黑面包的天下闻名之处,就是在于可以当武器使用。中世纪的编年史上,多次记录了没出息的笨盗贼潜入穷苦农民家里盗窃,但却不幸殒命于家庭主妇的黑面包之下的囧事。

而当中世纪的家庭矛盾生时,更有无数男子汉死于悍妇的黑面包攻击,这在欧洲的历史书里面发生的不是一起两起,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啊

所以这东西的味道,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除了刚烤出来的时候,能直接下肚,其他的时候,想吃这种面包,要放进瓦罐里面用水煮,才能咽的下去。

但是一个小镇才一个烤箱,所以大部分人就只能吃干面包。

洗澡也是同样的道理,大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口锅,可以烧热水来洗澡。

他们却因为没有铁锅,想要烧水非常艰难,所以干脆都不洗澡。

这就是作为近代文明发源地的欧洲的现状,文艺复兴才刚开始,他们的人民还如同生活在原始社会之中啊

朱瞻基不无得意地想:既然你们依旧如此落后,就来沐浴我大明文明的荣光吧

奥斯曼三世一直在见到大明舰队后的第九天,也就是谈判结束后的第三天,脑子才变得平静下来。

大明给了他太多的惊奇,惊奇太多,让他连续多日都不能冷静面对眼前的一切。

大明的好东西太多了,他们根本没有物资跟对方交换那些好东西。别的不说,被他视若珍宝的薄铁锅,大明就装了半船。

他们一个士兵的享受,似乎都要比他这个国王更奢侈。

最少,他喝的茶叶,都是波斯人种植的高山苦茶,即便是劣茶,对他来说都是奢侈品,一天只敢喝一杯。

而一个大明士兵,都能尽情享受那香浓的好茶,这对他来说,是以前根本不能想象的。

他舍不得穿的丝绸,许多士兵身上也穿的有,这一件丝绸衣裳,在马林都能换一个美丽的处女。

接触越多,他越是能感受到大明的底蕴,这是一个非常强大,并且富裕,文明的国家。

跟他们相比,不管是哪个国家,似乎都落后的不堪一提。

虽然不知道对方的战斗力如何,但是对方能够制造出能容纳一千多人的大船,他绝对不敢去试探对方的武力值。

让他惊喜的是,对方竟然主动提出,可以帮他们赶走葡萄牙人。

这的确是个惊喜,因为葡萄牙人不仅已经占领了休达,还对丹吉尔虎视眈眈,他很怀疑,等葡萄牙人在休达站稳了脚跟,就会对丹吉尔动手。

但是跟葡萄牙打过几仗,他很清楚,自己不是葡萄牙人的对手。

现在大明承诺,不仅会帮他们赶走葡萄牙人,还会帮他们守护家园。哪怕他们要休达作为基地,奥斯曼三世也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而且休达他们也不是白要,还愿意拿十袋昂贵的香料,十匹柔软的丝绸,一百斤清香扑鼻的绿茶,一百斤茶砖来换取这块不毛之地。

一切都按照他们说的,在签订了正式的国书之后,虽然休达还没有打下来,但是对方已经把这些东西给他送过来了。

这一切所作所为,真的是个文明大国才有的气势的。

在奥斯曼三世看来,这才是个真正的文明之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之相比。跟大明相比,所有的国家都是野蛮人。

现在,他就等着大明的舰队跟部落长老们交易完了出发。

他已经准备好了,大明舰队一走,他也立即前往丹吉尔,然后看看大明如何进攻休达。

从他们的战斗,能够看出他们的战斗力。如果他们的战斗力不强,就别怪他以后撕毁合约,毕竟舰队携带的货物,是多么的诱惑人心啊

但是如果大明的战斗力很强,他肯定会认真执行协议,不让对方抓住他们任何一点把柄。

舰队在安法停留整整十五天,整个贸易依旧没有结束,但是朱瞻基决定不再等下去了。

留了一群负责贸易的內监官员在这里进行洽谈,他们将记下所有人的需求,跟对方谈妥交换的条件,等舰队回返的时候,直接按照清单交易就好了。

除了他们,还留下两个负责阉割的内侍,他们都是给人去势的高手,负责教会这里的人给那些黑人阉割。

阉割其实比较简单,关键是阉割后的消毒与治疗,如果不能处理好伤口感染问题,死亡率非常高。

受医学发展限制,大明的阉割还只是割掉。等到清朝的时候,特别是清朝中后期,那个时候能直接割掉那东西,人也不会死。

为了多活一点人,朱瞻基考虑了一番,专门让几百随行医师配了五万份伤药。

这些伤药按照比例配好了以后,全部碾碎,用纸包起来,一人一份。至于能不能活下来,就看他们自己的命好不好了。

朱瞻基当然不是什么人都要,男女比例严格要求十比一,大于十二岁,小于三十岁的青壮年最好。

至于女人,最多要几千个,总有些胃口重的士兵不会嫌弃她们黑丑,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这些女人,也不会带回大明,会被安排在各处的基地,替将士们洗衣,清扫,暖床。她们一个个身强力壮,要打仗的时候,也能帮一把手。

至于她们要是生下后代,这个问题朱瞻基还没有考虑好。

那些能找得到爹的自然有人管,不知道亲爹是谁的,以后抚养问题比较复杂啊

不过这些问题,在相对于整个国家快速扩张期间,并不是大问题。只要他们心向大明,以后尽量给他们一个平等的发展环境。

马林比较穷,金银并不多,所以贸易规模并不大。他们跟大明交易,更多的是依靠牲畜和奴隶来交换。

因为大明想要笼络他们成为以后抑制欧洲的后勤基地,所以才接受如此麻烦的贸易方式。

这段时间,朱瞻基虽然个人傲娇,但是让士兵跟当地人的接触还是比较温和的。

大明士兵缺肉吃,这里的羊肉,牛头肉,骆驼肉却随便吃。

而当地人从来没没有吃过大米,没有吃过炒菜,军营与附近的百姓也进行了大量的交换,双方都很满意自己伙食的改变。

过了八月十五,这次对休达战争的准备已经全部准备妥当,舰队携带上了数百马林的贵族,以前浩浩荡荡出发。

目标,直布罗陀南侧休达角

大明要通过一次不触及欧洲敏感神经的战争,正式宣告自己的到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75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