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二章 坟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马德钟要回老家,其实从海州登陆最方便,或者干脆就从运河走,运河离他家乡也不算远。

但是他事先并没有考虑周详,只是听到了有到山东执行任务的机会,他一打听,有足够的时间回一趟老家,所以就主动请缨。

从胶州到兖州,直线的距离并不远。但是要经过大片的山区。山东由于连年天灾不断,如今的响马山贼数量众多。

真要直接穿过山区,道路险阻,不安全。

马德钟原本也准备随大流,到了青州再转向西南。但是与锦衣卫镇抚使冯小年的一番谈话,他改变了主意,准备带着部下走直线,穿过山区。

从胶州就要分开,一大早,众人就纷纷来与马德钟告别。

冯小年昨夜被灌的大醉,虽然起床了,精神依旧有些萎靡。

“马兄弟,昨晚之事已经安排妥当,林马头他们已经在城外驿站等候。去时你无需为他们操心,但是返程之时,尽量能将他们全部带回来。”

因为是朱瞻基的亲军,又算不上高级将领,马德钟对锦衣卫并无偏见。见冯小年说的客气,回礼说道:“镇抚使请放心,既然与我一同行动,我马德钟就视他们为战友,绝不会丢下一个兄弟。”

率领十个部下来到城西的驿站,这里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十一匹高头大马,这些马都已经喂饱,不需要他们途中再去找寻草料。

除了这些马,还有十四个身穿海军制服的将士,他们只有十个是真正的海军,另外四个则是锦衣卫的调查人员。

他们负责南路的调查,查明山东当地的粮食发放状况,而他们比马德钟他们走的还要远,会一直穿过山东,抵达西南部的济宁。

这一下,一行就有二十五人了。他们都是军中精锐,又携带火枪,根本不用怕小股山贼。

所以他们这些人就准备直接走诸城,穿过沂源,抵达莱芜,过泰安,这样能节省一半时间。

其他地方都好说,那沂源可是山东山最大,最多的地方,山贼也最多。

锦衣卫这一次从那里走,除了查案,同时也肩负了勘察地形的任务。

山东如今已经修了水泥路,但从胶州到莱芜这一条线却没有修,只有安丘县有一段水泥路。

不到午时,一行二十五人就抵达了山东古镇景芝,这里也是山东高粱烧的发源地。

从大明建国,朝廷大力查封大米酿酒,景芝却因为主要是以高粱为主要酿酒原料,反倒越发红火。

这里的白酒畅销全国,就连京城也有这里的酒卖。

不过受益于近几年从南洋运回来了大量大米,如今的大米酿酒已经放开了一部分,大明如今只要愿意花钱,还是有酒喝。

“马把总,景芝也有一座驿站,我们不如在这里歇息一番,顺便一人买几斤这里的高粱烧,奔马寒冷,也能御寒。”首发

马德钟大方笑道:“唐总旗对这片熟悉一些,就带我们去一家地道的作坊,这买酒的银子,就不要跟我争了。”

他们人可以不用休息,但是马不行。这里的驿站也不可能有二十多匹马给他们更换,一直到莱芜才能换马,所以必须要省一些马力。

何况这天寒地冻的,他们虽然带的有干粮,但是能到驿站喝一碗热汤,人也会舒服许多。

在景芝歇息了一番,众人携带的水袋全部倒空,换了美酒,随后又继续启程。

天黑之前,众人抵达了位于沂山东北的蒋峪,这里是进入沂山的门户,天色已晚,众人在这里歇息了一晚。

他们一帮人身穿军装,来到这偏僻的小镇,自然引得一阵鸡飞狗跳。

当地的驿卒热情款待,就连里长,巡检司也都亲自登门拜访。

马德钟他们并未出头,任由那个锦衣卫的总旗唐春以探亲水师兵的名义,与他们交流。

问到南洋大米,这里也是半年多未见,让众人的心就沉了下来。

在胶州还一切如常,但是进入了内陆,就数月不曾见到南洋大米了。

不过因这里并未遭灾,加上靠山吃山,这里的百姓生活虽然苦了一点,倒也不至于过不下去。

第二日的道路最是险阻,虽然一人一马,轻车简从,但是因为全是山路,他们一日的时间也才走了一百里地,傍晚时分抵达了沂源。

在路上折腾了两天,所有人都有些疲惫不堪。但是四个锦衣卫的人员依旧没有安歇,连夜与当地人员联络,查探民情。

这里的县城还比不上山外的一个小镇,但是毕竟有朝廷官员,在城西也有一个百户所。

唐春联络了当地的锦衣卫小旗,却发现这里的情况比他想的更加严重。

因为这几年来,除了永乐十五年朝廷运过来了一批救灾粮,此后根本没有任何粮食运过来。

而朝廷的公文上,虽然下达的有移民书,但是与林三他们所言一致,都只是允许百姓向西北移民。

这种情况让唐春忧心忡忡,这不是一州一县,而是整个山东的大部,都没有遵循朝廷的旨意。

而这里山野化外,许多外界的情况根本不了解,更别说知道朝廷已经连续三年向山东运粮。

至于允诺百姓以工代税,大部分老百姓根本不知道。

不知道到了莱芜,泰安那样的大城,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但是随后的旅程让他失望了,不管是莱芜还是泰安,情况都差不多。

整个山东犹如有一层黑幕,挡住了朝廷的光明,让百姓依旧生活在黑暗之中。

唐春原本一直在胶东,胶州一带活动,主要负责监控当地的武将。他根本没有想到,在内陆地区,竟然会如此黑暗

到底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为什么那些官员就不想让老百姓过的好呢

他不敢胡乱猜测,只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一记载了下来。

经过四日的奔波,马德钟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对家乡的一切记忆,他早已经模糊,只记得城东马家村,父母葬在泗河以南的村落南部,一片山坡下。

“马兄弟,这回到了家乡,今日是住在县城,还是直接回家”

马德钟苦笑了一下说道:“我连住的村子都记不得在哪里了,家乡也无亲人,还是在县城住一晚,明日再做计较。”

“可还记得村子的名字”

马德钟点了点头。“这是忘不了的。唐总旗,连日赶路,今日找家酒楼,你我兄弟好好喝一场,明日不如修整一天。”

唐春摇了摇头道:“此番了解,触目惊心。这山东仿佛不是我大明疆域,各级官府各自为政,根本不理朝廷法度,这种情况我要早做计较。如今这曲阜距离兖州城也不远了,我欲今夜就赶到兖州,只能等归途时再结伴同行。”

马德钟虽然不清楚锦衣卫的查案,但也知道他们身上背负重任,不像自己这次只是回乡探亲。

而且沿途的情况他也有所了解,知道这是一件天大的案子,不敢耽搁了唐春他们的行程。

他点了点头说道:“三日之后我每日就会派兄弟到这北门渡口等你,但是最多只能等你三日,半月内必须回胶东复命。”

“晓得了,你也无需派人到这里吹寒风,只需要安顿下来,交代城门令一番,他们是不敢怠慢了我们锦衣卫的公务的。”

双方约好了见面的方式,唐春他们也不进城,直接绕向了城西的官道,向着兖州飞奔而去。

目送他们离开,马德钟才又回头看了看远处曲阜的城墙,轻轻叹了口气。“先进城找一家客栈住下吧。”

“头,那马呢”

“自己花钱先养着吧,不用去给驿站添麻烦了。”

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马德钟对家乡的印象已经很模糊。

在城门处进行勘合登记,城门小令见马德钟是本地人,格外惊讶,不过也变的格外热情。亲自带着他们找了一家大型客栈,让小二把马伺候起来。

此时天已傍晚,这小令也不怕有官员进城,带着他们忙东忙西。他是个嘴巴极为利索之人,几乎没用马德钟说几句话,就把一切都办妥了。

马德钟却之不过,拉他一起共进晚餐,以示感谢。

这小令也不推辞,按照人数点了一顿不算丰盛,却也不掉面子的酒席,这才跟他细细分说起来。

得知马德钟少小离家,这次乃是回乡探亲,还想将父母之坟迁往京师。

他让马德钟拿出了一枚当五十的铜币,塞给了小二,让他直接去棺材铺买回了香烛草纸。

而马德钟记忆中已经模糊的村子,他这个当地人很是清楚,三言两语就帮马德钟回忆起来了一些细节,确定了位置。

马德钟不怕他起歹心,这是县城,有县衙,巡捕。这里是孔孟之乡,更有一个千户所驻扎城北。

他们十一个大汉,还携带火枪,一般势力也根本不敢动手。

马德钟怀疑对方是县衙的包打听,加上自身光明磊落,所以也就实话实说,跟对方杯来盏去,也问清楚了自己想要知道的。

在宵禁前送了对方离开,他们留下了一人值夜,其他人就都上了炕,然后相互给对方上了伤药。

他们是海军,虽然有教过骑马,但是骑术都很一般。这连续几日下来,一个个的大腿内侧全部磨破了皮。

奔波四日,今日抵达目的地,松懈了下来,众人又喝了酒,登时觉得困乏不堪。

而且这几日住驿站,那驿站的条件甚差,大多都是泥炕上面铺了柴火,被子破旧,跳蚤成群。

今日住了酒楼,这条件要好的多,几个兄弟衣服都没脱就睡着了。

第二日一早,马德钟带着一帮兄弟先吃了早餐。

小二昨日帮他们买了香烛,今日一早从屠夫那里又帮他们买回了一个猪头,还有祭祀的点心干果。

马德钟付了钱,怀着一种衣锦还乡的情绪,得意地出了城,向着城东行去。

他老家的村落叫黄庄,距离县城也就五六里地,小时候,他觉得这段路遥远无比,但是现在,不过一刻钟就已经赶到。

有了昨日小令的指点,他没有摸错位置,一些印象里面的记忆,也被眼前熟悉的景致勾引了起来。

黄庄不小,这个村落有上百户,五六百人。村子叫黄庄,自然是以黄姓为主,他们马家不过只有十几户,算是一个小姓。首发

不过马家祖上是习武出身,他们这十几户都是以卖艺为生。不管男女老少都是自小习武,倒也没有谁敢随便欺负他们。

要不是因为从小摸爬滚打,他一个小孩子,还曾经被带进了水贼的窝里,早就连骨头渣都不剩了。

他没有进村,而是直接从村子旁边的一条小路向南直行,来到了一片山坡下。

山坡上是黄家的祖坟,他们马家是外来户,没有祖坟地,死了人也就是随便安葬。

他娘死的时候,埋在了山坡下面的一处角落,这里不占耕地。等他爹死的时候,就直接葬在他娘的坟边。

眼前的景致越来越熟悉,这是他记忆里最熟悉的景色,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路越来越窄,再向前已经没有路了,马德钟跳下了马,将马缰绳拴在了匕首上面,然后将匕首插在了路边的田埂上。

其他人也都学他一样,把马拴好。“米饭,别把马拴在麦地边,吃了麦苗要赔,马吃了还会拉稀。”

米饭姓米叫饭,他爹当初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他长大了不挨饿。现在他一顿能吃三大碗米饭,也算是梦想实现。

从马上取下了香烛,猪头,干果,众人一起向前走去。

可是眼前的景色却变了,这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修了一条沟渠,将大片的良田都圈了起来。

马德钟开始并没有在意,但是越走越感觉不对。

山坡还在,那片小树林也还在,可是坟呢

他手中的猪头掉了下来,可是他根本没有在意,又丢下了另一只手里的东西,飞快地向前跑去。

原本位于山坡角落的坟头不见了

不见了

马德钟心中一痛,双眼有些发花,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的确没有了坟头,原本他爹娘下葬的位置,变成了一条沟渠

他一下子跪在了地上,双拳杵地,眼泪流了出来。“爹,娘”

其他人也发觉了不对,原本轻松的气氛变得压抑了起来,连忙跑了过来。“头,怎么了”

马德钟长臂一挥,扫开了眼前挡住自己视线的兄弟。他站起身来,跑到了记忆中原本父母坟茔的位置,来回走了几圈,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嘶吼。“啊”

在马队绕过村子的时候,村子里面就有人发现了他们这支队伍。

如今天下太平,只有少数山贼出没。但是曲阜乃是孔孟之乡,历朝历代的皇上都格外重视维护这里的祥和。

其他地方还有山贼出没,但是曲阜多年不见山贼。

而且山贼大多是穷哈哈,哪里能一人一马这么奢侈。

里正黄舒庸听了村民报信,就打发了两人来看看情况。

当两个村民畏畏缩缩地来到近前,还没有想好怎么上前问话,就见到领头的那个像发疯了一样叫了起来。

他们向回跑了几步,但是又看到村口的老少爷们,只能鼓足勇气,胆战心惊地靠近。

虽然眼前的是兵,但是兵有时候比匪还可怕啊

在东方以祖先崇拜为伦常的社会结构里,民间一直有两大仇恨是无法化解的。

一个是对其祖辈的欺压和伤害,比如刨祖坟,杀父之仇。

还有一个是对其传承的欺压和伤害,比如断子绝孙。

这两大仇恨贯穿了东方的历史,演化出来了无数或大或小历史故事。

在大明,不论是刨祖坟,还是断子绝孙,因此演化出来的仇恨都是不死不休,就连官府对此种仇恨的审判,也都是根据人性来的。

在大明,哪怕是偷窃都有死罪,但是假如其父被杀,其子报仇,是没有死刑的。

刨祖坟同样如此。

因为如今的社会,依旧是信仰死后成神,成仙,成鬼的。

掘了坟茔,就等于断了另一世的生命。

马德钟在发泄之后,一时之间有些茫然失措,在他的心里,家乡他唯一牵挂的就是父母的坟茔,他一直还在想要不要将父母的坟茔迁到京城去。

但是他现在回来,竟然连父母的坟茔都没有看到

而他的一帮下属,都是跟他出生入死的兄弟,要不然也不会浪费自己的休假,陪他一起来山东。

他们原本想让自己的头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但是现在却连祖坟都找不到了。

所以他们现在比马德钟还要激动,一个个口口声声地安慰他,更叫嚷着要替他报仇。

听到报仇,马德钟逐渐清醒了过来,这件事还没有定性,到底是因为挖沟渠直接毁了坟茔,还是给自己爹娘又迁坟了

他振作了起来,起身擦干眼泪,又回到了记忆中父母坟茔的地方,只见祖父的坟茔因为位置略高依旧还在。

他的心里涌起了一丝希望

“喂,两个老乡,你们过来。”

马德钟听见下属庞大智的叫声,扭头望去,两个村民畏畏缩缩地走了近来。

这两个人马德钟都没有什么印象,其中一个大着胆子问道:“各位军爷,你们到我们这穷乡僻壤的,有何贵干”

马德钟深吸了一口气,问道:“前些年这里还有两座坟的,如今为何不在了”

面对一帮军爷,两个中年男子都不敢倨傲,那个问话的男子说道:“修水渠,挖了呗。”

马德钟心中一凉,问道:“没迁坟”

“他家死绝了,又没有后人,谁给他迁坟啊”

“那这水渠是谁家修的没有出钱迁坟”

另一个男人见马德钟一脸平静,不像恶人,这个时候胆子也大了起来,抢着说道:“衍圣公府知道吗这可是我们曲阜,不,整个大明的一等世家。这曲阜一多半的土地都是衍圣公家的,在这山东,到处都有衍圣公家的土地。也只有他家,才能有这样大片的土地,还能专门修建水渠浇水。”

马德钟的语气越发平静,问道:“既然是衍圣公家,为何行事却不顾礼仪道德”

“你这个军爷,衍圣公府也是你能说的慎言啊这官府,这满朝文武,就连皇上都是向着他家的,千万不要惹祸上身。”

另一个男子说道:“据说他家是出了钱的,不过这修水渠是官府组织衙役征集民夫干的,就是出了钱,又怎么能落到下面来”

马德钟却听出了一丝异样,问道:“你说水渠是官府修的”

“那当然了,这衍圣公可是一品勋贵,想修水渠这官府当然要出力了。我都还为此上了一月的工。”

米饭在一边说道:“这官府劳役是为了修水渠,修路,运送粮草,岂能为一家修水渠”

虽然许多细节还没有说清楚,但是马德钟只觉得心中那高高在上的衍圣公府,已经哐当一声跌落尘埃。

以前,他每次能得意洋洋地跟其他同僚说自己与孔夫子是老乡,但现在,他只觉得茫然,丝毫没有引以为荣的光荣。

为什么孔夫子这样一个被尊为亚圣的圣人,其后人堕落至此

而他应该怎么办

要不要去孔府寻个公道吗

想到苏南常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马德钟下定了决心。

这是他父母的坟茔被挖,岂能因为孔府势大,就当了缩头乌龟

如果自己愧为人子,以后怎么去为人父

不过,他不是没有见识的村民,自己都是走遍了大半个世界的人了,当然知道要先查清楚事实。

他看了看不远处的村子,原本他并不想跟自己族人接触。从自家的房子被占去,地也被占去,他就不认为他们是亲族。

但是现在,还必须要跟他们问个清楚。不管怎么说,他们对这件事应该更了解。

自己父母的骸骨,要是能找到,也要尽量找到。

他抬头望天,平静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我们进村。”

不敢写,又想写,心里纠结,导致了卡文厉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22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