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十七章 师弟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朱瞻基的外祖张麒,原是卫指挥使,因为女儿成为了王妃,才授予兵马副指挥。

朱棣登基之后,永乐二年,朱高炽被册立为太子,张麒升任京卫指挥使。但是他不久就去世了。

朱棣对朱高炽不喜欢,但是却很看重这个儿媳,特别是她生了朱瞻基这个孙子有功,所以让张氏的大哥张昶不减等承了彭城伯的爵位。

张氏一族的人朱瞻基也都见过,没有多少才华,好在忠厚老实。朱瞻基不怕遇到一堆猪队友,关键时候只会拖后腿。

所以不管做戏也好,真心也罢,朱瞻基跟这几个舅舅相处的还不错。

他的大舅舅张昶也因此被朱棣看重,如今升任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整个大明只分了前后左右中五个都督府,这个职位相当于是军分区的司令员,可一点也不低。

中军都督府掌管了应天府的所有军事调动,同时还掌管了从河南,安徽,江苏一直到浙江北部的所有卫所。

从权力上来说,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听命于皇帝。五军都督府调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

这两个部门相互节制互不统属。

不过这只是这个时代,到了土木堡之变之后,勋贵势力被一扫而空,五军都督府就变成了兵部的附庸,没有半点权力了。

不过现在还是明初,五军都督府还是节制中外诸军事,掌天下兵马大权,主导国家军事建设的实权机构

特别是如今安南不稳,草原不稳,朱棣又是一个战争狂,五军都督府的权力大的惊人。

朱元璋时期,全国共有17个都司,329个卫,65个守御千户所,军数约为120万人。

到今年冬季为了准备明年与瓦剌人开战,全国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两百八十万人,军马五十万匹。

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朱瞻基吓了一跳。

后世十几亿人,士兵这么多人。现在的大明刚稳定,人口才几千万,这么多士兵是多么沉重的负担啊

马车慢悠悠一路北行,很少出宫的三个小家伙好奇地看着外面热闹的市井,看到一些好吃,好玩的东西,立刻喊着朱瞻基要买。

朱瞻基干脆让李亮带着两个小太监跟在车旁边,他们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买什么。

经历过这个时期,朱瞻基很清楚,还没有成年的皇子皇孙们想要出一趟门有多难。

他是缺少安全感,所以在没有自保能力的时候,能控制自己的心。但是他们都是真正的孩子,自然渴望能有机会见识这外面的繁华。

朱瞻基不喜欢坐车,首先坐车颠簸的厉害,其次没有安全感,遇到危险,躲都没处躲。

骑在马上,虽然看似危险,但是防卫网有三层。

最外层的步兵队伍早就将路线都清理了一遍,远程攻击线路几乎都被专业的士兵给截断。

外面一层的骑兵两百多人,防止街上的行人冲撞,也同样隔绝了进攻路线。

最里面,还有随身的太监和羽林卫,以及两个武艺高超的道长师父。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的实力虽然还不到前世的一半,但是主要有空间,他不会畏惧任何攻击。

所以除非下雪,下雨的时候,他很少会选择坐在车里。

张家住在城北的太平坊,距离皇宫并不算远。太平坊东侧紫金山,西侧是九华山和鸡笼山,出了城门就是著名的玄武湖。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上距离皇宫不远,所以成了达官贵族们聚集最多的一个社区。

在东晋时期属于市贵族聚居地的乌衣巷那里,因为距离现在发展起来的秦淮河红灯区太近。虽然是繁华的市中心,却很少有大贵族和高官住在那里了。

至于秦淮河,对周南这个享受过世界各地美女的男人来说,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大。

何况,那里的很多女人还是小脚。

小脚是朱瞻基在这个时代最恶心的事物,没有之一。

他原以为自己讨厌佛教,讨厌儒教,讨厌道教,但是这些其实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儒,释,道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三教合一,与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分割不开

而且儒释道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在教化,信仰,生活安定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小脚,这是绝对的陋习。

裹脚的历史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在隋朝就已经流传开来。

有唐一代,女人地位的提高,参与社会活动的增加,所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儒教的兴起,让裹脚真正传播开来。

蒙元入主中原,为了便于统治,甚至是鼓励女子裹脚。

到了朱元璋时期,朱元璋草根出身,小时候受过很多苦。所以执掌天下后,往往能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看问题,自以为办了许多一心为民的好事。

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也干了一些令人非议的奇葩事。

明朝之前,缠足只是一些贵族“圈子里游戏”,男人们欣赏的是种畸形美,受害的却是无辜女子。

到了明朝,朱元璋却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全国妇女必须缠足。

在先秦法律中,是允许女人私奔嫁人的,而在明朝大明律中,私奔却是重罪。首发

朱元璋在洪武十六年颁布的衮冕制度中规定,“命妇复杂繁盛冠饰和缠足”。

此举意图使女人行动不便,奔跑不能,当然也就私奔不得。

女人不能乱跑了,男人当然也得安心家事,不至到处惹是生非,给朝廷添麻烦。

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本来就低下,再将一半的人变的弱不禁风,更是让生产力解放不出来。

朱瞻基曾经跟朱棣分析了缠足的危害,但是,即使是朱棣也以江山统治的安稳为重,根本不愿意解放女性。

何况,此举还会遭到全社会的反对。

朱棣手握大权,可以随意对付任何一个阶层,却也不能跟整个社会作对。

看着街边那些颤巍巍的女人,朱瞻基知道,这件事比改革还要艰难。

“师兄”

“退下”

“大胆”

朱瞻基抬目望去,两个羽林卫的卫士拦住了一位身着飞鱼服的雄壮男人。此人约摸三十左右,深目挺鼻,肤色黝黑,上唇留着一撮不长的胡茬。

虽然长的不算英俊,但是别有一番气势。

“诸位大人,我乃锦衣卫总旗杨章德,非有异心之人。只是玄真道长是我师兄,所以一时欣喜失态。请赎罪。”

朱瞻基自己长的也不算很帅,很喜欢这种很有男人味,或者说有虎狼之相的男人。

在别人看来,这种人肯定心思狠厉,繁杂,难以控制。但是对他来说,只欣赏有能力的人,没能力的人,长的再好看也是废物。

能不能控制一个人,看到是自己的手段,而不是靠仁义道德。

他回头看了看跟在身边的玄真。“此人所言可否是真”

玄真有些尴尬,也有些羞恼,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说道:“回禀殿下,此人姓杨名章德,算起来的确算是贫道俗家师弟。”

朱瞻基看了看他身上的飞鱼服,笑了笑说道:“倒不知你在京师还有这样的关系,看来你这个修道之人,也有俗事缠身啊既然是师弟,以后大可不必顾虑我,多交往一二。”

跟在朱瞻基身边十年了,玄真虽然觉得朱瞻基做事心机较深,难以揣测,但是总比别人要了解的多。新 电脑端:

听朱瞻基这么说,就知道他又有其他心思。但是“殿下有所不知,此人虽与我武当牵扯甚多,却因心思不正,已在七年前就被驱逐出山门。”

朱瞻基问道:“此人能力如何”

玄真犹豫了一下说道:“还算是颇具能力。”

朱瞻基笑道:“今日不便,二十五日我要去皇庄,让他那天去皇庄见我。”

玄真无奈应下,驱马过去处理此事。

车队继续前行,朱瞻基骑在马上,看了一眼杨章德虽然迎向玄真,却仍然不时望向自己,忍不住笑了起来。

此人既然费尽心思想要搭上自己这条线,也看看他能不能吃到自己这碗饭。

不管他是纪纲派来的,还是想投靠自己,能力是最主要的。

自己马上也就十七岁,这次北征回来,恐怕就要娶老婆了。

也该到了发展自己势力的时候了,锦衣卫不算外臣,只能算是天子爪牙,从这方面培养自己的势力,再合适不过。

车队到了张家门口,张氏一族的所有人都迎在大门口。

待得朱瞻基跳下马,先迎下了自己的母亲,又让太监搀扶下来了行动不便的朱高炽。

张氏一族以彭城伯张昶为主,除了自己的外婆老封君年岁已大,被张氏搀住,不让下拜,其他人都跪了下来。“臣张昶,张升携家眷恭迎太子,太子妃,太孙殿下大驾莅临。”

看着上百人跪在自己的面前,朱瞻基忍不住暗叹了一口气。朱元璋这个土老帽因为出身低,所以格外讲究这些虚礼和排场。

这些本来是亲人,却要跪拜的陋习还算好的。那些早已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殉葬制度,就是他又翻出来的。想着活生生的人要陪葬,就让朱瞻基想要把这大明的陋习好好改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09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