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十六章 铁竹铁木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朱棣此行本来准备留在农庄进餐的,不过他要回去,也无人敢说不行,所以一并人员又都匆忙收拾了仪仗,启程回宫。

虽然朱棣看起来有些难受,但是朱瞻基却很清楚,科技的发明与他这个皇孙的未来,在天平上已经压倒了朱高煦。

他既然不惩罚自己,那么显然是相同一些事,朱高煦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经过这件事,朱棣绝对不会再任由朱高煦在京城当搅屎棍了。

他们走后不久,纪纲就轻车简从地骑着一匹马来到了农庄。

见到朱瞻基依旧若无其事地在案几前面填写表格,他才长舒了一口气问道:“殿下,据闻陛下今日不甚高兴”

朱瞻基知道他是来试探的,笑了一下说道:“汉王闹出这么大的丑闻,他能开心的起来吗”

纪纲为之一囧,知道朱瞻基不喜欢绕圈子,所以干脆直接问道:“陛下原准备是农庄进餐的,为何却又离开了”

朱瞻基现在虽然把纪纲当做心腹,但是有些事情是不会告诉他的,只是说道:“放心好了,皇爷爷已经说了不再追究,就别担心了。”

纪纲也是个老狐狸,明白了朱瞻基的话背后的意思,赔笑着说道:“也就是说,陛下明知道这件事是你指使,却不愿追究,那也就代表汉王要倒霉了。”

朱瞻基嗯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你来的正好,有一件事孤想让你派人去查一下。”

“殿下请吩咐。”得知自己不会有是,纪纲长舒了一口气,心情也轻松了许多。

“辽东总兵刘江此人孤很中意,资料上对此人褒誉甚多,孤想让你派人去辽东,将此人自永乐九年上任后的一举一动都确认一番。”

纪纲立即点头应下:“臣回去就让人去查,恰好辽东暗探又到了换班季节,此举也不会引起他人注意。”

明朝水师的编制混乱,有些归五军都督府管辖,有些归地方管辖,又属于归兵部管辖,所以军令不一的情况很严重。

像辽东地区,水师就归总兵管辖。

刘江永乐九年上任伊始便巡视海防,加紧海防设施建设。于旅顺口、望海埚、左眼、右眼、西沙洲、三手山、山头等地修建烽台七座,派兵防守,以防倭寇。

望海埚地处金州腹地,位于金州城东北3公里金顶山上,这里地势平缓高旷,小黑山屹立其背后,大和尚山雄踞其西南,登临其上,沿海诸岛,尽收眼底,故称望海埚。

望海埚山下是金皮大道金州至九连城干线,是古时沿海通内地的必由之路,可谓咽喉要塞。这一带得益于青云河之利,耕田肥沃连片,村落密集富庶,是明代金州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因此,这里成为倭寇抢劫的“重灾区”,洪武年间多次受到倭寇洗劫。经过整治,修建了以金州城为中心五条烽火联络线,望海埚为一方中心台,下隶十八处墩、架。

此人不仅能干,还善于协调各方关系,在他的带领下,这几年辽东上下团结一致,没有其他地区各兵种之间互相竞争的局势。

朱瞻基组建海军,中层干部不缺,因为水师的组建本来就是以中小型散兵政策为主,能率领四五千人打仗的将领很多。首发

但是因为水师的规模一帮都是四五千人为一个战斗群体,所以高级将领却非常缺乏,这个刘江就是他看好的副司令人选。

如今的总兵并无品秩,属于是派遣官,大部分这个职位属于是兼任。比如提督兼任,或者是领了将军印的将领兼任,刘江就是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兼任总兵官。

这次北伐,刘江就担任了大军的先锋官,虽然没有取得太大的战绩,但是行军作战自有章法。

光凭这一点他当然也进不了朱瞻基的眼,更主要的是,这个不仅能陆战,还善水战,更善于协调。

所以,几个优势集中起来,他成为了朱瞻基最欣赏的一个将领。

海军初建,没有敢给朱瞻基穿小鞋,但是五军都督府,甚至地方上,肯定会给海军穿小鞋。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位有资历,有威望的老将来从中斡旋。

因为朱瞻基本身就对后世的更有效的军制熟悉,所以建立制度并不难。但是再好的制度都要有人来执行,刘江就是他挑选的执行者。

陪着朱瞻基共进了午餐,纪纲才又离开了农庄。

杨章德在幼军的课堂里,远远地看着纪纲潇洒地离去,嫉妒不已。不过,他也只能长叹了一口气,又把注意力放在了手中的街市区域特种作战手册上来。

这一辈子,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坐在课堂里,竟然抱着一本书认真研读。

但是,太孙说了,不读书,以后永远都会没出息,想要做官,做大官,就必须要好好读书。

而且,幼军里可从来不会教授四书五经,而是教士兵们如何夜行军,如何在不同的环境执行不同的战术,还有军队领导才能,天文地理等常识。

而幼军的乙字连已经基本出师,他们更多担任教导任务,杨章德也只能跟一帮十五六岁的孩子,一起学习。

他还不能不用功,因为真的考试起来,他除了身手厉害,其他各方面都还考不过一帮小孩子。

相对于极不习惯的杨章德,马迪在幼军却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在课堂里,学到的全部都是他感兴趣的知识,他还充当了数学老师,教幼军数学。

而下学之后,跟着伯父一起做手工,更是他最喜欢的,看着一个个零件被制作出来,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台机器,他就有无与伦比的满足感。

最近几天,他就把注意力放在了那个滑翔翼上面,一心想着到底用什么材料才能让它飞起来。

要轻,还要结实,并且这种结实不仅仅只是坚固,还要兼具柔韧性。

虽然太孙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风阻他还有些不明白,但是不妨碍他知道,这个滑翔翼的骨架,一定要能承受人体最少三倍以上的重量才行。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在苏州乡下见过的茶秆竹。这种茶秆竹又被称为铁竹,原产南粤一代,结实无比,而且还很轻。

能够被称作铁竹,自然是很结实的,而且据说苏州这边因为水土不服,这些茶秆竹还退化了,要是在南粤,生长三五年以上的茶秆竹,能够直接用来盖楼。

苏州的许多酒楼,就是用茶秆竹当筋骨,盖起了两层的,甚至三层的房子。

有了茶秆竹,又有了莨绸,这个滑翔翼应该可以起飞吧

他也多想能跟一个鸟儿一样,在天上飞翔。新 手机端:

朱瞻基一直在房间里面待到了下午三点多,才准备回宫。回宫之前,他照例又来到了仓库,查看了一番马致才的工作进度。

今日马致才的任务是改进夹具的可调整范围以及紧固度。现在的木头容易固定,但是以后如果真的要加工钢铁,那夹具就必须能牢牢夹紧铁棒才行。

朱瞻基对这些精细的加工,并没有多大兴趣,看了一会觉得没意思,就准备回去了。

出来的时候,马迪跟在了他的身后,直到马致才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了,马迪才说道:“殿下,小民闻听南粤产的一种铁竹,坚固无比,虽然只有三四米长,但是却能建高楼。”

“铁竹”听到这个名字,朱瞻基就心中一动。因为只要是历史上被冠以铁的物种,肯定坚固无比。

比如铁木,都能够制作飞机螺旋桨。想到这里,朱瞻基又被勾起了记忆深处一段记忆。

在水手学校学习古代船舶史的时候,就有提过铁木在古代船舶史中的作用。铁木不仅可以制作螺旋桨,还能制作船舶的螺旋桨轴的轴承和轴瓦、滑块,各种工业机械的轴瓦,模型材,滑轮,轴子,柄把,框锯滑块等。

在古代材料短缺的时候,不管是铁木,还是铁竹,都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他赞赏地拍了拍马迪的肩膀说道:“你的提议甚好,我这就安排锦衣卫在全国范围内搜寻各种铁竹和铁木,届时,我给你记上一个大功。”

马迪有些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起来,说:“只要到时候能上天,我不要功劳也可以。”

让李亮叫过来了杨章德,让他回锦衣卫一趟,把这个任务发布下去。

为此,朱瞻基还专门调拨了两千两银子,作为锦衣卫的活动经费。

到年底了,银楼的利润又会分润一大笔,既然不缺钱,就不能苦了下面做事的人。

回宫的途中,朱瞻基就一直在想着自己手头上的事务。组建海军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组建一个工业发展小组,建立一个新型的工业区。

明年他还要选妃,大婚,谋略石见银山,这时间真的有点不够用啊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这些事都是别人不能替代的。没有他的出面,海军就是组建起来,恐怕也是一个大型的水师。

没有他的推动,想要建立一个新型的工业园区,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

而大婚更不可能让其他人替代,谋略石见银山,在成功之前,也不能让出了纪纲之外的其他人知道。

所以,再大的困难,他也要一步步地继续亲自推动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29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