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十七章 文明与愚昧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麻喇迦城,这是在港口区城墙外的一大片区域,借助大明转运港的优势,这里逐渐形成了一座繁华的小城。

来自南亚各国的使节,商人,将这里发展成为了南亚首屈一指的商业中心。

而这里的当地人,也大多依托商业为生,形成了浓郁的商业氛围。

差旺今年十六岁,但是却已经在官厂工作了五年。作为一个“老资格”的学徒,他如今还不到能领取薪水的时候。

但是能在官厂干活,不仅衣食无忧,还能跟着师父的后面学大明话,学大明字,还跟着学算账。

等干满十年,他就能直接到官厂当一个文书,或者是当一个管事的掌柜,所以他的前途还是还是很光明的。

跟其他人相比,差旺最幸运的是有一个好师父。

他的师父是来自大明的一个当差太监曹随,这个曹随与其他太监不同,是个性格温和的年轻人,对待他们这些学徒几乎从来不打骂。

当初一共有十个学徒跟着曹随学做事,两个年纪大一点的,成了曹随的亲随,剩下的八个小的,这些年有三个不堪教诲,被曹随赶了回去。

还剩下的五个学徒,曹随都是用心教诲,现在他们都你能够读写大明字,能算账,也都能慢慢独当一面。

差旺刚过十岁,就被父母送到了官厂这里当学徒,这五年多,他已经把曹随当做父亲一样的人物。甚至对待父亲,他都没有如此敬重。

他的家是麻喇迦附近的一个小村子,家中兄弟姐妹五人,他恰好位于中间。

在他还小的时候,父亲与族人一同出去打渔,那一次去的太远,结果遇到了暴风雨,就再也没有回来。

大哥也在一次外出的时候,被鳄鱼吃了。

他的母亲又嫁了一个有三个孩子的父亲,他们四个孩子虽然有了一个家,但是日子过的很苦。

所以他的母亲才会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把他和二哥送到了官厂来做工,学一门手艺。

二哥跟了一个有些变态的老太监,那个老太监以折磨人为乐,二哥的身上总是多了很多伤口。

有了比较,他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运,所以更加用心学习和做事。

他聪明伶俐,乖巧懂事,曹随也格外喜欢他。他身体有些瘦弱,曹随经常将自己吃剩的美食赏给他,有病了还会给他抓药,让他健康地长到了十六岁。

对父亲的印象他早已经模糊了,继父对他不冷不热。也就最近两年,他经常能带一些东西回家了,才对他和哥哥,妹妹亲近一些。

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早就把曹随当做了父亲了一样的角色。

他不管说话,做事,都学着师父的样子。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有机会去一趟大明,去看看那个天朝上国,有多么繁荣。

从年初开始,港口这里就在准备迎接太孙殿下的到来,港口这里每日都清理的干干净净,还为迎接太孙的到来,新建了一栋豪华的庭院。

他知道太孙是谁,从最开始学大明话,写大明字,师父就教导他们,皇上是天下所有人的主子,而太孙是皇上的孙子,以后也是要当皇帝的。

所以很多土人都认为只是为了太孙来住几天,就建一套别院太奢侈,他却觉得这是理所应该的。

大明的皇太孙,本就是拥有整个天下,再大的耗费,也都是值得的。

而他今日也终于见到了大明的太孙殿下,好高,好壮,这是差旺的第一印象。

他在心里无数次想过大明的皇太孙应该是什么样的,却总是没有一个清晰的形象,今天见到了,才明白,大明的皇太孙就该是这个样子。

那浩浩荡荡的仪仗,威武雄壮的士兵,还有那犹如一座宫殿一样的龙辇。让差旺终于见识到了,这就是天朝上国的气派。

他们的国主,在大明太孙的面前,就是一个乡下的小地主。

不,现在应该该叫苏丹了,从三年前,国主皈依绿教,国主改叫苏丹。

大部分百姓,包括他的继父和母亲也都开始信仰绿教。

可是差旺不信。

在他看来,那是愚昧的表现。大明都不信绿教,只信仰学识,所以发展成为了天朝上国。

师父也常教导他们,任何神都不会给他们带来好生活,只有自己奋斗,才能改变自身的处境。

他们应该相信祖先,因为是祖先的存在,才有他们的存在。

他们应该相信皇上,因为是皇上的存在,才给他们稳定的生活。

今天太孙殿下到来,不仅人人都有奖赏,还给每个人都放了三天假期,普天同庆。

当太孙进了那座新修的别院的时候,他也被师父放了假,带着今日发放的奖励,准备回家。

他们官厂干活的学徒,每个人都领了十尺布,一双鞋,一顶网帽,还有一斤糖。

鞋子他已经穿在了脚上,这种布鞋,穿起来真的好舒服。

还有许多学徒也都学着大明人一样,用网帽将自己的头发盘起来。要不是还穿着小厮的衣服,看起来真像一个大明人。

这十尺布足够给弟弟和妹妹做两身新衣裳了,弟弟从小到大,就只穿过大衣改的短裤,还从来没有穿过全套的衣裳。

其实他以前也是,十岁之前,他从来没有穿过衣裳。也就是从来到官厂当学徒,才每年会发四身衣裳。

一开始,他还不习惯穿衣裳,觉得难受。但是现在,他已经习惯了。在他看来,穿衣裳和不穿衣裳,就是文明与落后的差别。

麻喇迦是落后的,大明是文明的。

欢迎仪式结束了,差旺就快速地回到了自己住的小屋子。这里是曹随的小院,因为深得师父喜欢,他也在这个小院里住了下来,跟两个长随住在前院。

这两个长随都已经成家了,他们也成了师父的管家,他们的家人也在集市上做些小生意,日子都过的很不错。

曾经这种生活也是他渴望的,在主城内有一个家,给大明人当随从,从此也不会受到罗阇的剥削。

但是现在,他更想去大明,想去见识一下那个繁荣的天朝上国。 ǎng

据说在那里,哪怕是穷人们,也都有衣裳穿。

他也想学着那些大明人一样,将自己的头发用网帽兜起来,可是弄了半天也弄不好,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将发的布跟糖用麻绳绑了起来,提在了手里。

刚走出门,他突然又想起来自己床底压的铜板,赶紧转回来,掀开了草席,下面有一串近百个铜板。

作为学徒是没有工钱的,但是曹随喜欢吃一些小吃,还有水果。有时候他的长随不在,就会让差旺去买。

而找零的铜板,师父一般都会让他留着,更主要是差旺每次送蛇过来,曹随都会多少不等打赏一些,也让他有了一系收入。

将铜板揣在怀里,他拍了拍。现在他该去找二哥了,喊上二哥一起回家。

沿着大明人住的小区又回到了官厂区,在入口处,是官厂的学徒们住的几座仓库。

这里的条件就要差的多了,一间屋子里面,只有上下两排床,每间屋子要住二十个人。

所有人都没有自己的空间,睡觉都是滚在一起睡。要是有人生病发烧,才会被隔离开,到单独的小院去住。

一路上,他看到了很多人都已经戴上了网帽,有些后悔没有把网帽带上,可以让二哥帮自己梳头啊。

“差旺,你来找你二哥啊”

“差旺,明日我们去抓蛇吧”

曹随特别喜欢吃蛇肉,差旺经常会在每个月的休沐日,去野外抓蛇回来给师父煲汤。

差旺一边跟熟悉的学徒们打招呼,遇到关系好的,还会聊上几句。

学徒也分三六九等,学习好的,受师父喜欢的,在这里面的等级就会高一些,也没有敢欺负。

差旺以前的身体瘦弱,经常被欺负。但是有一次被曹随发觉,就带着他把那个其他他的学徒绑了起来,打了十鞭子。

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了。

而且现在他已经认识了很多大明字,能看懂公文,能算账,受到了许多太监的重用。现在他也是老资格学徒了,就更没有人敢欺负他,只有他欺负人的份。

来到二哥住的仓房窗口,窗口太小,又被晒着的衣服挡住了,他喊了一声二哥,没有听到回应,他才进了臭烘烘的仓房里面。

一个皮肤黝黑的小学徒看到他,说道:“亚叻去港口看大马去了,太孙殿下有好多大马,现在被运下船。”他压低了声音,笑嘻嘻地说道:“还有太孙的妃子,好美”

差旺笑着揉了一下他的头,说道:“小家伙,你知道什么是美啊”

来到了港口这边,许多学徒都待在大路边的树荫下看热闹。川流不息的内侍们,从船上运下来了许多马,还有各种各样的器具用品。

许多东西他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那里七嘴八舌地猜测着。

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二哥,喊道:“亚叻,都晌午了,妈妈知道我们晌午回去,还等我们回去吃饭呢”

亚叻脑子笨,学习不如他快,也不得师父欢心,到现在都还没有被重用。

他笑嘻嘻地说道:“一顿饭不吃死不了,可是太孙驾到这样的盛事可是百年难遇。你来晚了,刚才有伺候殿下的宫女们经过,让人看的都流口水了。”

差旺笑道:“妈妈上次不是还说给你娶虾蒂为妻嘛,以后你有的看。”

亚叻撇了撇嘴道:“虾蒂那么黑,怎么比得上大明来的女人。伺候殿下的侍女都这么美,那些妃子岂不是都像女神一样美”

旁边一个跟亚叻关系比较好的叫糜粥的学徒遗憾地叹道:“可惜隔着马车布幔,看不到啊”

又在这里看了一会儿,差旺才终于说服了亚叻,两个人告别了其他学徒,一起走出了港口区,出了内城,中城,向东南方走去。

他们的家距离麻喇迦城也就只有五里地,是一个靠近海边的村子。

七年前,村子搜光家底,一起买了一艘四百石大船,想要去远洋打渔。但是船资还没有赚回来,就在北海那里遭遇了暴风雨,船沉了,还死了几十个人。

男人死了一半,这以后,村子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后来村子被邻村兼并,但是人们再也不敢去远洋,只敢在家门口海峡这里打渔。

差旺的家原本是比较苦的,但是两兄弟在大明官厂干活,隔三差五能补贴一下家里,如今的日子还过的下去。

回到了家里,这是两处窝棚,大的是人住的,小的是厨房。

整个村子只有不到十口铁锅,差旺家就有一口。所以许多村民经常会到差旺家来借用铁锅做饭。

他们道家的时候,厨房那边依旧还排着队。

弟弟迎就出来。有些埋怨地叫道:“二哥,三哥,你们太慢了,我都要饿死了。”

妈妈给了他一巴掌说道:“就知道吃,去把你摘的椰子砍开,给二哥和三哥喝。”

最小的妹妹今年也十岁了,刚在掉牙,最近不敢笑。但是她跟三哥最亲,看见差旺回来,就上前抱住了他的手臂。“三哥,你们拿的什么哇这么多布,还有这个是什么”

继父带着的最小的儿子今年八岁,这个时候也用渴望的目光看着他们提着的纸包。

还有继父和他们母亲又添的两个小妹妹,这个时候也都扑了过来,嘴里喊着哥哥。

差旺笑着打开了一个纸包,露出了黑褐色的粘结在一起的糖。他用手指掰了一小块,塞进了妹妹的嘴里。“这是糖,甜不甜”

妹妹品尝了一下嘴里的糖,眼睛笑的都眯了起来。“真甜”

他又给两个小妹妹,还有继父的那个弟弟一人一小块糖,几个孩子都心满意足地笑了起来。

他们的妈妈有些心疼地连忙收起了糖,把纸又包了起来。“一斤糖三十个铜板呢可不能浪费还有这么多布,够做几身衣裳了。”

差旺笑着说道:“这都是大明殿下赏的,我跟二哥一人一份。”

他们的继父笑着说道:“大明的殿下真好,还给我们发东西,不像我们的老爷,只会问我们要东西。”

他们小的时候,日子太苦,这继父对他们态度一般。但是现在他和二哥都不指望家里了,还能补贴家里,继父对他们的态度也越来越好了。

差旺笑着说道:“这次官厂要忙一些时日,师父说了,等忙完,还会给我们都发东西。的能够完美把这些东西都换成钱,回头也建一座木板房。”

听了这话,继父脸上的笑纹更深了。

他们现在住的房子就是一个茅草顶的破窝棚,并不比外面地基高,四面透风。下雨的时候,里面也会泥泞一片。

这些还不算什么,最怕的就是蛇虫进来,咬到了人,能保住小命就不错了。

如果改成了木板房,会比地基高一大截,不怕下雨,也不怕蛇虫进来。

继父笑了笑说道:“今日太孙来了麻喇迦,村子里面就多了不少大明人,他们挨家挨户问话,也不知道是想干什么。”

差旺说道:“应该是清查逃犯和做防护,太孙殿下在此,防护要森严的多了。”

妈妈端出了一个大木盘,里面装着一堆米饭和咸鱼干。“吃饭吧,肚子都饿了。”

几个人都去洗干净了手,然后就用右手抓着米饭香喷喷地吃了起来。弟弟用一个断掉的铁刀,费了很大的力气,打开了两个椰子。

吃着咸鱼饭,渴了喝一口椰汁,别提多惬意了。

第二天一早,差旺刚起来,准备带着一个网袋去抓蛇,却听见了锣鼓声。

全村人赶紧来到了村子中间的一个小广场,这里是一片空地,旁边有一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是许多孩子喜欢的据点。

周边几个村子都是归苏丹的小儿子,康嚓拉加罗闍管辖,今日他也亲自过来了。

但是今天的主角却不是他,而是一队穿着鲜亮铠甲的大明人,领头的是穿着红色衣裳的内侍。他们在大树上贴上了一张大字报,然后就开始念了起来,旁边自然有翻译开始向村民解释。

康嚓拉加的脸色很阴郁,就是笑也是挤出来的。但是差旺的心情却非常高兴,因为公文上说,今后的孩子说话,写字,都要开始说大明话,写大明的方块字了。

只是要把愚昧,落后的村子,开始向文明发展了啊

但是在罗闍面前,他不敢笑出来。罗闍在大明人面前不敢发脾气,但是面对村民,他就是王

等罗闍和随从,带着大明人离开了他们村子,前往下一个村子,村民们一个个都开始议论了起来。

他们这些人,不识字,根本听不懂公文说什么。虽然有本地人的解释,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有些不明所以。

“差旺,你懂大明话,跟我们说说,这大明究竟是要干什么啊”

差旺大声说道:“简单来说,就是大明要在城里开大学堂了,所有的孩子都能直接进大学堂学习,大学堂还会管晌午的一顿饭。”

有人又问:“那就是说,都能像你一样以后当个掌柜了”

差旺笑道:“不仅仅能当掌柜,还能当官呢”

“当官”人群又沸腾了起来。麻喇迦这里依旧是宗族社会,以血缘统治。也就是说,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贵族的孩子永远的贵族。

官员都是贵族的子弟担任,平民学识再高,也是根本没有这个机会的。

看着脸色有些不好看的村长,差旺又说道:“猛猜村长,你家里的古兰精要上缴上去呢大明人说了,今后所有人都只能看大明的书,写大明的字,梵文,回文都不能学,不能看。”

猛猜的脸色难堪地回应道:“要你管”

一个跟猛猜有仇的村民说道:“你不上缴,我就去大明人那里举报,还有二十个铜板的报酬呢”

差旺也不知道大明人为什么会突然下这样的一个命令,从今以后,除了大明的书,麻喇迦不允许又其他的书出现。人们学字,也都只能学大明字。

但是他对这个命令是支持的,这些贵族们依仗着自己精通古兰精,就作威作福。从今以后,他们就再也不能享受这种特权了。

而且他们也必须要学大明话,因为不懂大明话,不会写大明字,以后就不能当官了。

差旺这个时候很想回城去,问一问他的师父,以后这个政策就定下来了吗

他会说大明话,会写大明字,还会算账,是不是也能当官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先去抓蛇。师父常说,已经决定好的事情,就不要轻易改变。

今日的运气不错,还不到午时,他就抓到了一条两米多长的剧毒扁头蛇。

将蛇装进了网袋,他就提着进城了。

不过他没有去找师父,而是先来到了港口的药铺。这里常年都都收毒蛇的毒液,并且价格给的合理。

只是本地人大队不能进港口,所以赚不到这个钱。

药铺的一个年轻太医见到这条扁头蛇,就兴奋地笑道:“差旺,今日这条是王蛇,回头我给你十个铜板。”

“这么高那我以后专门就抓这种蛇。”

“那要看你运气咯”

等这个太医出来的时候,已经挤出了这条蛇的毒液,然后把蛇和十个铜板递给了差旺。新 电脑端:

差旺这才开心地提着蛇来到了师父的家里。

但是师父却不在家,他一直等到了晚些时候,才等到了曹随回来。

而曹随的心情显然也非常好,知道差旺是给他送蛇过来。从怀里摸出了一枚银币,拇指一弹,就到了差旺面前,差旺连忙接住。

曹随笑道:“便宜你小子了。好好看看,这是我大明的新银币,今后的交易,就要以银币为计量单位。”

“这是给我的”

曹随笑道:“今日殿下大赏,为师我赚了不少,心情好,就赏你一块。”

“谢师父赏”他将银币揣进了怀里,迟疑了一下,还是把今天的目的问了出来。“师父,今日大明的士兵到我们村了。说要在城里办大学堂,还要招懂大明话的人当官,你看我怎么样”

曹随楞了一下,坐直了身体。“你想当官一个破村长,哪有当个官厂的文书好”

差旺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想教会村民们说大明话,写大明字,让我们村子也像大明一样繁荣,文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26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