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二九章 陈诚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至元二年,埃米尔帖木儿生于撒马尔罕以南的碣石。他的母亲是布哈拉人,他的父亲埃米尔塔拉盖是突厥化蒙古贵族,其祖先做过察合台的大臣。父亲死后继为碣石的封建城主。帖木尔是突厥化蒙古人,信仰绿绿,接受了波斯的影响,所以在思想上倾向波斯文化。”

“帖木尔26岁那年在故乡附近地区反察合台蒙古人贵族的统治。作战时,被打伤成了瘸子,因此敌人称为跛子帖木尔。为了巩固政权,采取婚姻关系,因为他将西察合台汗国可汗的公主纳为妻妾,成了察合台汗国的驸马,所以又称为驸马帖木尔。” ǎng

“洪武二年,他杀死具备兄弟情谊的西察合台汗侯赛因,建立了帖木尔国。但是,当地如同我华夏春秋时期一样,我们尊周王朝为主,他们必须尊蒙古为主。不管是帖木尔还是侯赛因,以及河中的任何一个地区突厥贵族,离开了察合台系的君主,都不能够统治河中。成吉思汗的合法性无疑要保留,至少在形式上要保留。”

“在找了一个傀儡当国王之后,帖木儿随后征服波斯、花拉子模。洪武26年征服伊尔汗国和阿富汗国,而后北上进攻金帐汗国。随后波斯萨拉伯卡发生外族叛乱,使其一改恢复突厥帝国光荣之进军方向,将征服目标由蒙古各汗国转向周围各国。”

“从此以后,他师法成吉思汗的屠城策略,将叛乱之萨拉伯卡屠城,他随后远征藏南时,也维持同样的策略。最著名一战是与白帐汗国的脱脱迷失汗于昆都尔察河谷大战,彻底击败金帐汗国。”

“在立国之初,帖木儿对大明畏之如虎,从洪武二十年起,帖木尔曾多次遣使进贡,是西域各国第一个向大明臣服的外藩。但是随着他的势力越来越大,他对我大明的态度也开始改变。”

“洪武28年,帖木尔扣押各国使节,包括我大明与奥斯曼帝国使节,开始第二阶段的扩张,随后占据藏南印度北部又于次年西征小亚细亚土耳其。”

“在小亚细亚,帖木儿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其苏丹巴耶塞特一世,使其帝国成为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小亚细亚、阿拉伯的大帝国。”

这一点朱瞻基倒是很清楚,因为前世欧洲人除了俄罗斯都对帖木儿很崇拜。他击败当时如日中天、扩张中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相当于是间接地保存了基督宗教文化与整个欧洲。因为当时的奥斯曼帝国只差要灭了马其顿了。

而后来虽然奥斯曼帝国灭了马其顿,但是当时的欧洲已经发展起来了,有了火枪火炮,奥斯曼帝国也就无力西进了。

至于俄罗斯人,那是因为被帖木儿杀的太狠了,一直到后世,俄罗斯人还很帖木儿不已。

而帖木儿从小亚细亚带回的艺术家、工匠与学者,留给撒马尔罕无数无价的传世建筑,成为了化的重心。

也就是说,是帖木儿的抢劫,才让绿教发展到了中亚来。

“永乐二年,帖木儿妄图来攻我大明,并且聚拢了二十万大军。但是出了撒马尔罕不到千里,就一命呜呼。帖木尔一生征战四十余年从无败绩,堪称是一代枭雄。”

“帖木尔死时,他的国家危机四伏。四个儿子,长子、次子早逝,并且帖木尔没有正式选定继承人。三子在帖木尔逝世后不久也相继去世;帖木尔两侄子为争夺王位互相厮杀。此时勇武有为的四子沙哈鲁平定内讧,继位为王。沙哈鲁也一反帖木尔对明朝的敌视政策转变为与明朝友好,在永乐十一年又向我大明进贡。”首发

陈诚的确有才,短短一番话就把中亚的局势介绍的一清二楚。

朱瞻基问道:“那如今的帖木儿国与亦力把里等国,相互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我看了你写的西域番国志,里面虽然写的比较详细了,但是仍然让人看的一头雾水。”

陈诚摇头叹道:“西域各国的复杂性,远不是臣能分清楚的。他们相互之间不是一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通婚,同民族之间有各自征战。而且,今天和好,明日就又战,打完之后又和好,并且如今的各国之间都还有些亲戚关系,但是信仰有不同,文化有不同,实在不能以国家来论,更多的地像一个个部落。”

“那如今的帖木儿可汗沙哈鲁其人如何,如今的帖木儿国对我大明还有无威胁那个奥斯曼帝国如今又是什么情况”

“沙哈鲁此人虽然文武双全,但是却不足为虑。如今的帖木儿国一分为四,已经远不是十几年前的帖木儿国了。”

从他的书上了解了大部分情况,现在又听陈诚详细将一些难以著述和难以确定的定论用语言解释一遍,朱瞻基也是收获众多。

不过今日使团人数来的不少,并不是提出添加私货的好时机,所以朱瞻基又跟陈诚说道:“明日午后我会让人去接你,给你看一样东西,届时我还有话与你说。今日为尔等接风,自当把酒言欢。”

众人纷纷艳羡不已,能够被太孙私下邀约,那就等于是入了太孙的眼。眼见陈诚都五十岁了,这一次,终于算是熬出头了。

陈诚却煞风景地说道:“殿下有命,臣自当遵从。只是今日恕臣不能与众共饮,金师仙逝,尸骨未寒”

朱瞻基打断了他的话说道:“我明白,不以为怪。诸卿,共饮”

虽然陈诚这样说,朱瞻基却更欣赏他了,这样一个有情有义的能臣,不可多得啊

他也查阅了一些陈诚的资料。他乃江西人,洪武二十六年中举人,二十七年贡士,得殿试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洪武二十九年出使西域撤里畏兀儿后世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在那里修建安定卫、曲先卫、阿端卫,保卫边疆。

洪武三十年奉诏出使安南,升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建文三年升广东布政司左参议。

永乐四年到永乐九年入文渊阁修永乐大典。永乐十年升吏部验封司员外郎。

从资历上看,他这个人似乎并无多大才华,一步一步按部就班,从来没有过擢升几级的经历。

但是这次出使西域,却让朱瞻基看到了此人的才华。他写的两本书,可以说是目前大明对西域最通透的介绍,光凭这个能力,就能将他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去。

朱瞻基不知道的是,陈诚此人在历史上五次出使西域帖木儿帝国、鞑靼,所做的贡献与航海家郑和齐名。

而他还有一个长处就是活的够长。他今年虽然已经五十岁了,但是在历史上,他活了九十三岁,等于他还有四十三年好活。

一个人再有才华,活不长也不行。只有活着,才能做更多的事,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二日午后,陈诚应邀来到了兴庆宫,旋即被朱瞻基带到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前面。

他比郑和还有不如,看到那副巨大的地图,再对比了一下大明的疆域,又对比了那个巨大的地球仪,虽然没有崩溃,但是足足楞了一刻钟。

朱瞻基一直等他回神才笑问:“员外郎看了此图,有何感慨”

听到朱瞻基的声音,陈诚才回神说道:“请恕臣失礼。”

“不必多礼,孤不是重礼之人。”朱瞻基有些暗叹,现在这个时代,等级观念深入人心,真是难以纠正。不过他自己是既得利益者,所以虽然腹诽,却也不想改变。

“看了此地图,员外郎有何想法”

“天下之大,非无穷大,然亦非大明之天下。”

朱瞻基笑道:“大明亦无霸占天下之雄心,不过,华夏之文化,必须要霸占天下。孤观尔著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就觉得我华夏之文化,在西域不得人心,此乃大憾。”

陈诚犹豫了一下,长揖说道:“臣愿为大明文化使者,赴西域传播我大明文化。”

朱瞻基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笑了笑说道:“你误会了我的意思,你的才华也不仅仅于此。传播华夏文化,随意一个儒生就能做到,而你应该有更大的作用。”

陈诚原本还以为自己要被发配西域了,但是没有想到竟然误会了太孙的意思。这一刻,他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却不敢再随意猜测了。

朱瞻基拿出了自己撰写的一篇棉花生长条件的述文,递给了陈诚。

这述文是他从农书上抄载,然后又加上了后世的育苗一个步骤。同时,他在里面加上了太阳的照射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陈诚看到这篇述文,更猜不透朱瞻基的想法了,他跟农业可以点边也不搭啊

朱瞻基这个时候才笑道:“孤观你记载西域的土质与气候,发现那里适合棉花的栽种。所以想要借你的笔,将这一段加进你的西域行程记,并且将由我印制两万册,一万册发给各级官衙,另一万册于书市出售。孤不仅有润笔费给你,还要让你的大名天下皆知。”

陈诚瞪大了眼睛,看着朱瞻基,嘴唇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身为一个文人,立言可谓是所有读书人的终极梦想。虽然他的这两本书都只是杂书,但是这两本书若能得朝廷赏识,刊行天下,他陈诚也是虽死无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71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