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二章 抓捕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杨大人,目标自别院返回,就与孔氏族人共进晚餐,后进书房密议。因他一开始级别不高,锦衣卫在他们家并无内线,故此不知他们议论何事。”

“一个小角色,要不是仗着孔家,谁会注意他。”杨章德干了杯中酒,说道:“时辰不早了,我也该回家了,有什么事直接到家中告知于我。”

杨章德站起身,其他几个锦衣卫的镇抚使,千总也都连忙跟着站起身来。

众人刚下酒楼,就见到一个锦衣卫总旗骑马飞奔了过来,隔着老远就喊道:“杨大人,情况有变”

杨章德楞了一下,一边让人过去牵马,一边来到了酒楼旁边的僻静处。其他几人分散四周,不让人听了他们的话。

“发生什么事明知道都城不让驰马,竟然还敢违例。”

“大人,太子殿下又吐血了,情况危急。”

杨章德不惊反喜,问道:“发生何事不是说太子殿下已经好了吗”

待听到下属将下午之事说了清楚,杨章德立即说道:“加派人手去孔府盯着,今日之人,一个都不要让他们跑了。文三,你去我府中跟玄寂师兄说一声,我要晚点回府。赵路,你跟我一起去东安门,想必殿下很快就会有吩咐下来。”

朱瞻基比杨章德还要早一些知道别院发生的事情,听到朱高炽吐血的消息,他的心里闪过了一丝不忍。

这种不忍不是儿子对父亲的不忍,而是对他命运的不忍。

论感情,在这个父不抱子的年代里,他跟朱高炽并没有太多感情。

他前世就是一个无情之人,这辈子虽然占据了朱瞻基的身体,但是一直都在为改变大明的命运,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努力。

他会因为朱棣对他毫无保留的信任而产生感情,会因为徐皇后和张氏对他的宠爱产生感情,但是对朱高炽这个身体的父亲,他一直有一种隔阂。

父子之情,或许朱高炽有一些,但是他没有。

所以他为了权力,可以没有顾虑地对他进行幽禁。

在原本的历史中,朱高炽虽然在年轻的时候受到两个弟弟的威胁,自己的一帮文臣全部被抓进大牢,直到他登基才被放出来。

但是,因为有朱瞻基的关系,他的地位从来没有真正动摇过。

可是在这一世,朱瞻基虽然一开始替他挡住了不少攻击,却直接抽掉了他的根基,让他失去了登上皇位的可能。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吐血了,哪怕朱瞻基对他没有什么感情,也有些不忍。

沉默了半晌,他下令说道:“召集羽林卫两卫,准备出城。另,命锦衣卫将孔乐南拿下,罪名是勾结内侍,陷害太子。王彦”

“内臣在。”

“待我出城,封锁宫门,我不回城,不开宫门。”

“是”

朱瞻基站起身来,又说道:“通知太子妃,太孙妃,更衣,出城。”

不管怎么说,那是自己这个身体的父亲,他知道了父亲病重,是必须要去服侍的。太子妃是正牌妻子,当然也不能不管。

皇宫建在应天府的东南角,东南都没有民居,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当皇室出宫的时候,不会影响百姓的生活,大部分百姓根本不知道朱瞻基要出宫。首发

只有那些时刻关注着皇宫动静的大臣们,能知道一些。

天黑了出宫,在大明极为少见,因为这个时代的人大部分都还是夜盲症,如果没有光线,简直是什么都看不见。

这个时候出行,动静太大,光是火把,都不知道要点多少根。

而且面对危险,也来不及反应。所以到了晚上,皇宫就会紧闭城门,即便是有再大的事件,也只是通过吊篮来传信,不会开门。

但是现在朱瞻基是因为探望病重的父亲,没有人敢阻拦他。

何况温泉距离皇宫也就六十里地,修了水泥路,一个时辰就能抵达。

等朱瞻基安排好了所有环节,张氏和孙娴两人,包括朱瞻基的弟弟,妹妹们也已经准备妥当。

他们三人上了一辆马车,而十几个弟弟妹妹坐上了四辆马车。

张氏对朱高炽的身体并不担心,或者说,她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什么样的结果都能接受。

这个丈夫本来现在就等若于无,她的希望,已经完全放在了儿子身上。

但是弟弟妹妹们一个个都惊慌失措,陷入了要是去父亲的惶恐之中,几个妹妹都忍不住哭了起来。

朱瞻基坐上了马车,掀开窗帘,沉稳说道:“出发。”

三山门内秦淮河畔的孔府,孔乐南从别院回来之后,就一直有些心神不定。

原本他的指望都在朱高炽的身上,但是现在朱高炽形同被软禁,让他清楚认识到了自己的靠山现在是自顾不暇。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必须另辟蹊径,寻找另外的依靠。

但是,不论是过去的皇上,还是现在的监国太孙,对他们孔家都们缺少尊重。

皇上,前年刚削了他们孔家的衍圣公爵位,至今没有宽宥的意思。

而太孙这次针对山东的贪腐,更是紧盯着孔家不放。

为了一个把总的祖坟,孔家现在的名声被朝廷败坏殆尽,这哈不算,孔家这些年的一些阴私,也都被朝廷宣扬的人尽皆知。

上个月的暴乱,乱民冲撞孔府,差点一把火将孔府烧完了。

但是朝廷至今不痛不痒地抓了几个主犯,并没有惩治的意思,似乎只是准备把他们流徙漠北。

而这些乱民,本来就是想到漠北去寻个出路的啊这种惩罚等于是奖励。

只是从这件事上,孔家就能感受到如今的太孙跟以前的皇上并没有区别。

更可恨的是,因为孔谋为了拯救孔家,以身殉死。朝廷更是抓住这一点,大力宣传孔谋,落实了孔家的罪责。

孔家有良心的后背都自杀谢罪了,你还敢说孔家没错

面对这一环接一环的打击,孔家根本应接不暇,如今名誉扫地。

但是,孔家人还不能说孔谋做错了,因为当时生死存亡之际,没有孔谋的自我牺牲,孔府恐怕要被烧光了。

这一切,都源自于当初下注下错在了朱高炽的身上,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过,身为神州的唯一千年世家,孔家远比任何人认为的更能忍辱负重。

大不了逆来顺受,低调做人,只要人还活着,有祖宗的招牌在,孔家就灭不了。

再过几十年,一百年,换了皇帝,想要治理国家,统一人心,还是要用他们孔家这扇招牌。

虽然忧虑,但是孔乐南的心里并不是很担心。身为圣人后裔,不管面对谁,他都有足够的优越感。

哪怕如今的皇族,往前推三代,也不过是一个放牛郎而已。

“快宵禁了,今日就散了吧。明日我再去一趟大理寺,看看能不能为两家族人谋一个好去处。”

孔乐南的话音刚落,就听见前院那边传来一阵吵杂声,只是离的远了,有些听不真切。

京城的孔府就在夫子庙的西北,是在太祖时期赏赐给孔家的。这座庭院原本是蒙元将军府,后改为衍圣公府,占地广阔。

孔氏族人凡是在京城的,基本都是住在这里。

朱棣当初虽然削爵,但是并没有收回这些赏赐,衍圣公的招牌,依旧挂在大门口。

从山东过来的孔公权捋须说道:“这京城孔府也该好好清理一下,何至于大呼小叫,吵吵闹闹。”

话音未落,只见一个孔府分支的年轻人惊慌失措地推开了书房的大门。“不好了,锦衣卫来抄家了”

端起茶碗,正准备喝茶的孔乐南心里一惊,茶碗掉在了地上,摔的四分五裂。

几人面面相觑,还没有反应过来,只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壮汉阔步走了进来,看着屋内的几人嘿嘿笑道:“还没有散啊,刚好省事了,全部拿下。”

一阵震耳的脚步声,从他身后出来了两队手握绣春刀的锦衣卫,很快就将钢刀架在了他们的脖子上。

原本淡定的孔公权,方才好整以暇,像个世外高人,但是这个时候身子一软,一股尿渍顺着红木椅子就流了下来。

原本正准备去绑他的一个小旗被熏的捂住了鼻子,嫌弃地说道:“这才哪是哪儿呢,就吓尿了。真是晦气。”

孔乐南虽然只是一个五经博士,声名不显,但这是因为朱棣不肯重用孔家人。仗着孔家的声名,他在京城也算交游广阔,并不把锦衣卫放在眼里。

他一拍茶几,站起身来怒道:“杨章德,这艘衍圣公府,不是你锦衣卫可以撒野的地方。”

杨章德嘿嘿一笑,不紧不慢地走到孔乐南的面前,居高临下地盯着他的眼睛看了半晌。

孔乐南色厉内荏,内心惶恐不已,但是这个时候也只能强撑着跟他对视。 ǎng

他还幻想这能让杨章德知难而退,却不防杨章德抬手就是一巴掌,重重地打在孔乐南的脸上。

孔乐南哪里会想到杨章德会对他下手,只觉得脑中一震,眼冒金星,天旋地转,身子被这一巴掌抽的一转,重重摔倒在地上。

他的手恰好落在刚才碎裂的茶碗瓷片上,又是一疼,完全失去了反应能力。

坐在孔乐南身边的孔乐建也是在京城负责孔府联络的,他的手臂被扭在身后,但是这个时候犟着冲杨章德叫道:“杨大人,何至于此做人留一线,以后好见面。”

杨章德手一伸,一个千户立即将手中的明黄圣旨递到他的手中。杨章德打开圣旨,念道:“兹有山东曲阜孔氏乐南,身居国子监五经博士,不思报国,却勾结内侍,陷害太子。着锦衣卫将孔府上下拿下,清查缘由。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孔乐南原本觉得脑袋沉重,牙齿松动,还欲再去瞪那杨章德,但是听到他口中念出的话,立即吓的魂飞魄散。“这是诬蔑,这是冤枉的啊”

“冤枉不冤枉,先跟我到刑部大牢走一遭。别以为你们在京城的行动就没人知道,只不过你们这些小角色,老子懒得搭理罢了。全部给我绑起来,只有十岁以下,六十岁以上,可免捆缚。”

孔乐建大惊失色道:“杨大人明鉴,我孔府一门,数千年来俱为华夏正宗,怎会陷害太子啊”

杨章德不屑地一挥手道:“你一个小小的九品舍人,还能代表华夏正宗真是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孔乐建再也受不了这种眼神,扯着嗓子喊道:“我乃圣人之后”

杨章德本欲转身出去,闻言又扭头说道:“我杨姓源自周王,乃是周王之后,也不见卖弄。祖宗是祖宗,后代是后代,你连这点都分不清楚,枉为人”

他转身走到门口,大声呼道:“不要给老子走脱一人,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一众孔姓族人听了杨章德刚才那句话,仿佛被抽了脊梁骨,再也没有一点反抗的想法。

祖宗是祖宗,后代是后代,那他们这些天天沉醉在祖宗荣耀里的后代算什么

离了祖宗,他们什么都不是啊

京城孔府,几乎全部都是孔姓族人,一共六十七口。但是现在,所有人被反缚之后,又被一条粗绳连成五人一串。

只有那些老人和孩子没有被绑,但是也被一起押解。

杨章德清点了一下人手,刚准备出发,只见门口传来一阵喧闹,解缙怒气冲天地推开了两个锦衣卫的阻拦,走了进来。

解家距离孔府不远,都在夫子庙周边。解缙听见了动静,其他人不敢阻拦,他这个二愣子却没有太多的顾忌。

“杨指挥,你这是做甚”

杨章德自然知道解缙是太孙老师,不敢怠慢,抱拳道:“大学士在上,章德有礼了。”

解缙看着一众哭天喊地的孔氏族人,心中不忍问道:“究竟发生何事,这阖府都被抓了起来”

杨章德叹了口气说道:“若是一般罪责,章德也不敢如此。不过这孔家勾结内侍,明知太子殿下有疾在身,却窥伺左右,害的太子殿下今日又吐血危急。”

解缙情商再低,这个时候也知道这件事自己掺和不得,萌生退意。“太子殿下病危”

“是,监国太孙心忧太子殿下,已经出发前往别院。取消明日早朝的信使,恐怕现在已经登府。”

解缙连忙说道:“缙这就回府,不打扰杨指挥办案了。”

孔乐南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没有想到今日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冒失,害的太子殿下吐血。如果他没事还好,要是有事,这京城孔府六十七口,可都要给太子陪葬了。

他根本没有想到太子会病的这么重,前些时日见到太子,看他似乎恢复健康了呢

要是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他怎么敢去惊扰太子

这个时候,他后悔至极。

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啊

回到解府,果然鸿胪寺已经派人来通知他,明日免了早朝。

解缙坐在堂屋里,依旧五心不定,担忧着几十里外的太子。

如今陛下恐怕还没有到宁波,若是太子薨了,陛下还会御驾亲征吗

他觉得自己不能置之不理,跟大哥解纶,还有两个子侄说道:“祯期,你去吕尚书府,将事情跟他分说清楚,这事事关重大,礼部要及早准备,为太子祈福。

桢亮,你去夏尚书府。如今户部在清查孔家田地,设法替孔家掩饰一二”

解桢亮不解地问道:“父亲你一直教导我们立身要正,为何现在却要反道而行”

解缙叹了口气,望向了解祯期问道:“祯期,你可明白我的用意”

解祯期笑道:“叔父乃大明数得上的宿儒,如今却被殿下作为改革的象征。我解家如今协助殿下推广字母,数字,几何丛书,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

解桢亮一脸正气地说道:“引进数字和字母,几何,将以往的复杂算法变的简单,这是利民之举。既然如此,吾辈当不畏险阻,奋勇向前。”

解缙笑着摇了摇头,这个儿子就是随他的脾气,一点不知变通。自己走了那么多的弯路,对他却没有一点启发。

相比之下,侄儿解祯期就要更胜一筹,更加聪明和圆滑,懂得妥协和忍让。

解祯期说道:“二弟,我们要做的是让更多人接受我们的学问,而不是党同伐异。大多数人不接受,不代表他们就应该被打倒。如今殿下致力推广各种学术,弱化儒家思想,但是儒家,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解缙点了点头说道:“孔家好歹是圣人之后,哪怕殿下不喜,也不应赶尽杀绝,还是尽量留一份种子。”

解桢亮不赞同地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孔家强占良田,动用朝廷劳役为自家服务,刨人祖坟,抵制南洋粮食赚黑心钱,不顾百姓死活,有哪一点像圣人之后”

解缙怒道:“那些妇孺何罪那些孩子不过几岁,懂得什么难道你就没有一点怜悯之心”

见父亲动怒,解桢亮才连忙告罪。“父亲,切勿生气,是孩儿思虑不周。”

解纶笑道:“夏尚书那里还是我去吧,让桢亮在家守着。”

解桢亮这样的态度,解缙还真不放心让他去跟夏元吉沟通,要是哪里让夏元吉误会,岂不更糟。

解纶肯出面,那解缙也就更放心了。

他要去蹇府见蹇义,这位朝中第一人,也必须他亲自登门,才能代表诚意。

亥时时分,带着六千侍卫的朱瞻基才抵达了温泉别院。而这个时候,朱高炽已经在太医的救治下,暂时脱离了危险,只是还在昏睡之中。

看着手臂上被打了夹板,一副虚弱模样的朱高炽,朱瞻基心里却有些好笑。这朱高炽还真是打不死的小强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三次吐血,却依旧能坚持了下来。

这里面,几个太医是有大功劳的。

朱瞻基当然不希望他现在死,即便他现在监国,要是朱高炽薨了,他也要最少守孝49天。

他更担心会因为朱高炽的去世,导致朱棣改变计划,毕竟现在朱棣还没有离开大明。

见朱高炽在昏睡,朱瞻基留下了母亲和孙娴照顾,来到了别院大殿。

温泉别院这里,这座大殿和众多衙门都是朱元璋时期就开始修的,很有大明的风格。

但是在朱瞻基根据温泉的出水,修建多栋舒适的木屋之后,这里就有些荒废了下来。

这里规制森严,远不如木屋住的舒服。就连朱高炽搬到这里来住,也选了一栋大一点的木屋居住,而没有选择这里的大殿。

不过如今朱高炽身体不好,朱瞻基不管是为了作戏,还是因为真心,都要伺候他一些时日。

所以来大殿这里的时候,朱瞻基就交代刘万,让他派人将这里收拾一番,以后就要在这里处理一段时间国事了。

进了大殿,朱瞻基看了一眼有些心虚的何纯,主动安抚说道:“孤已经了解清楚了,今日之事只是意外,怪不了你。去将李春押来,孤要亲自审问于他。”

何纯如蒙大赦,立刻低头出去押人。

朱瞻基这才又跟李彬说道:“丰城侯做的不错,今后再接再厉,不要让人惊扰了父王。”

李彬因为朱高炽吐血,原本也有些惴惴不安,听到朱瞻基并没有怪他才放下心来。“此乃臣之本分,当不得殿下夸。”

“府军前卫做的不错,但是这些内侍却要好好管管了。宫中内侍派系众多,人员复杂,如今这别院这里的内侍,也应严格监管起来。从今往后,这里的内侍不得外出,需要的物资,自有宫中内侍送来。不过两方内侍不得交接,全部由府军前卫负责转交。”

李彬有些担心地说道:“臣怕殿下一片好心,却会引得众说纷纭。”

的确,如果把别院这里变成一座大监狱,身为人子,却圈禁父亲,会让朱瞻基名声不好听了。

朱瞻基晒然笑道:“本来孤也有些顾虑,可是现在,机会不就是现成的嘛孤并没有限制父王和那些文臣,限制的只是内侍啊”

何纯带着几人押着李春来到了大殿门口。“殿下,李春押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62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