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六九章 态度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朱瞻基将火枪递给了柳升说道:“安远侯,这把火枪虽然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仍然有两个地方需要改进。”

柳升今日本来是为了震撼住朱瞻基而来,想要凭对火枪的了解让朱瞻基认可他,没有想到,他竟然还不满意。

不过这个时候,他当然不会反驳朱瞻基的意见,谦逊地说道:“殿下请指示”

“如今的枪管既然已经能够粗细一致,那么就该研发出单独的一颗子弹,如今的五颗子弹在射出去之后就四分五裂,很难对一个敌人形成致命的威胁。”

作为一个火器专家,柳升很快就想到了这里面关键的问题。“殿下,闭气太紧容易卡壳,闭气不紧,子弹太重,就射程不远。所以哪怕一颗子弹是研究的方向,但是最少如今很难实现。”

朱瞻基当然知道这一点,在火药的威力只有这么大的时候,为了增加射程,不得不把枪管设计的超过了一米二以上,甚至超过一米五。

换成一个子弹,重量其实还是小问题,因为子弹还有惯性和撞击力,并不是越重的子弹射程越近,这个里面还需要进行各种试验。

影响射程最大的关键还是闭气作用力,闭气不紧,射程就近,闭气太严实,子弹直径设计的太粗,不仅会对枪管磨损,也会容易卡镗。

在加工精度还没有达到相应的程度,这件事的确不需要太急。

朱瞻基点了点头又说道:“虽然火铳的威力现在已经不小了,但是依旧不能忽视可能出现的贴身肉搏。如今火铳队为了减轻负担,只配备了匕首,如果遇到肉搏,就非常吃亏。所以,我觉得,应该在枪管下面安装一支刺刀。这样遇到敌人,安装在枪头的刺刀加上枪管的长度,就不怕对方的刀枪袭击。但是要注意,不能影响通条的安装。”新 手机端:

这不是一个大问题,柳升随口就应了下来。“是,臣领命。”

现在的火枪每放一枪,都会在枪管里遗留下火药的残余,必须清镗。通条的作用是最少几十年间,都不能取消的。

真要像后世的那种铜壳子弹,暂且不说火帽,无烟火药,加工能力。光是资源的耗费,对铜的需求,都是现在的大明消耗不起的。

而且,如今有了燧发枪,已经站在了全世界的前列。无谓地耗费更多的资源,对发展来说,其实并没有好处。

听到柳升痛快地答应了下来,从他的回答,朱瞻基也确定了他投靠的心思。笑道:“我知道你将如今生产的枪管全部据为己有,我也无心跟你清算,只要你不妨碍我羽林卫的换装,其他的枪管本来就是以你神机营为先。”

柳升大喜道:“臣定当再送一千五百支新枪到羽林卫,绝不耽搁羽林卫的换装。”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三千支新枪,还必须是这种双管的燧发枪。”

羽林卫两卫六千人,但是不可能所有人都是枪手。根据人员的分配,这六千人,有一半枪手,然后还有辎重营,盾牌军,炮手,而且这里面还留一部分预备队。

所以六千人的队伍,有三千支新枪已经完全足够了。

柳升露出了一丝难色,不过还是没有打折扣,答应了下来。“我会督促工匠们新年期间也不停工,正月十五之后,提供给羽林卫三千支新型的双管燧发枪。”

现在虽然每天能制作出五百支枪管,但是在淬火的过程中,还是会有最少三四成的次品。

如今的冶炼技术不够,枪管的钢纯度不高,这种问题谁都无法解决。

想要把冶炼温度提高到融化钢水的程度,这将会是工业革命最大的门槛,一直到后世的十九世纪,才真正解决。

所以,现在每天得到的合格枪管不过两三百根,朱瞻基要三千支枪,六千跟枪管,需要差不多一个月的产量。

见柳升如此小心奉承,朱瞻基也给了他一些希望说道:“孤明白你的意思,不过安远侯身为皇祖父最信赖的大将,如今掌管大明最重要的神机营和火器营。所以孤也不好在安远侯的事情上置喙,不过,大明未来几年不会少了神机营立功的机会,希望安远侯能紧紧抓住。”首发

说的虽然只是众所周知之事,但是这个时候说出来,那就是表示朱瞻基已经记住了柳升,认可了他。

柳升喜出望外说道:“臣绝不辜负殿下期望。”

柳升开心,朱瞻基更开心。

柳升可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武将或者是侯爷,他被朱棣任命组建大明的火器营之后,就成为了地位最特殊的一个。

大明的火炮,火铳,最好的工匠,几乎都控制在柳升的手中。

有了他的帮助,整个大明的火器推广计划,最少可以加快三成。

而又有了这个臂助,他在军营中的权势又盛了三分。再这样发展几年,哪怕朱高炽对他这个儿子不满意,想要易储,也根本动不了他。

今日是承徽刘镕徽的生日,朱瞻基昨日已经答应了她,今日会为她庆生。

所以不到正午,就从海军总部启程回宫。

刚走出海军总部,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看见骑在马上的朱瞻基,就在路边跪了下来。“草民纪云,纪雨,拜见太孙殿下。”

纪纲离开的时候,朱瞻基在纪家也见过这两人,知道他们是纪纲的侄儿。

不过身为一个太孙,朱瞻基是不会直接跟他们这种没有官职,勋爵的年轻人说话的,偏向跪在他们一边的小太监粱冲问道:“发生何事”

粱冲有些似笑非笑地回道:“殿下,不是奴婢不想管这件事,实在是有些不好管。”

朱瞻基急着回家,哪有时间打哑谜,说道:“如实禀来。”

粱冲双手高举着一张喜帖,说道:“阳武侯薛禄回京述职,今日向二人寡母求亲,想要纳二人之母为妾”

朱瞻基楞了一下,看了一下年纪都有二十多岁的纪云二人,楞道:“你确定不是二人姐妹,而是寡母”

“确是二人之母。不知道阳武侯从哪里得到了二人寡母的生辰八字,上面写的清清楚楚。”

朱瞻基也有些想笑,使劲憋住了。李亮他们一帮人却没有憋住,好几个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听到众人的笑声,两人忍不住哭了起来。“还请殿下做主”

这个时代的人可不像后世,六七十岁还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男人们一般过了五十,就比后世六十的人还要苍老。女人的保质期更短,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重体力干活,养儿育女,老的特别快,过了四十基本都能自称老妪了。

二人都二十好几了,他们母亲再年轻也不会小于四十岁,能不能有一口牙吃饭都说不准。

这个薛禄也真是胡闹,为了羞辱纪纲,竟然要纳纪纲的嫂子为小妾

朱瞻基用手掩住了扬起的唇角,说道:“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二人回去吧。”

两人停住了哭泣,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朱瞻基。李亮忍不住提醒道:“殿下已经应下了此事,难道还要殿下亲自陪你们去找阳武侯吗”

朱瞻基压抑住笑说道:“你去阳武侯府,让他午后到东华门处情报司见我。真是胡闹”

待朱瞻基率领众侍卫离开了还在纳闷的二人,他再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就好比两人相互骂娘,其中一人拉出了自己八十岁老娘说:“这是吾娘,你真要操吗”

另一人毫不嫌弃,真要下手一样。

有些事,你只能说不能做,就好比你骂娘。

有些事,你只能做不能说,就比如你杀人。

或者是跟老婆做的那些不可言喻之事,真的你自己说出来,那就是傻瓜了。

不过,朱瞻基的笑声很快就停了下来。他突然想到,会不会这个薛禄也跟柳升一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他已经发现了,自从东瀛回来以后,文官们对他尊敬了许多,而武将,勋贵们,对他更是亲近了许多。

马上就是永乐十四年了,也就是14年的朱瞻基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满十九岁了。

十八岁就成年了,十九岁的太孙,掌管天下水师。加上皇上另眼相看,连许多太子都不让沾手的权力,他都交给了太孙。

这也让自己成为了一个香馍馍,不管是谁,只要有机会就想要捧一下他的臭脚。

进宫了之后,他没有率先回兴庆宫,而是直奔朱棣如今所在的谨身殿。

朱棣这个时候已经处理好了公务,准备去休息了。见朱瞻基寻来,问道:“发生何事”

朱瞻基左右看了一眼,朱棣挥了挥手,所有的宦官和宫女都退了出去。

朱瞻基这才把最近许多大臣向他示好跟朱棣报备了一番,这件事是不可能瞒过朱棣的耳目的。

不管朱棣知不知道,朱瞻基这个时候都不能隐瞒,因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我都还没有下台呢,你就一点不在乎地大肆培养自己的势力,还有没有把我放在眼里呢

所以不管怎么样,朱瞻基这个时候都该跟朱棣汇报一下,反正这件事,怎么他都是得实惠的。

因为这些都是武将勋贵,不是文官。朱棣也不可能不让朱瞻基接触这些武将勋贵。因为这本来就是他权力交替过程中的一步,只是现在步子迈的快了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62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