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三章 出海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三月的最后一日,应天府最轰动的话题。从皇上御驾亲征,一下子就转到了孔府六十七人全部被抓进內监大牢的事情上来。

孔家是谁即便是不识字的老农,不知道他们是大明唯一的千年世家,也听说过孔夫子。

虽然这个世家在官场上面并没有多少势力,但是能流传千年,已经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了。

而在朝中,这件事引起的轰动更是远远大于民间。这日一大早,就有大臣和监生想要到承天门跪拜,想要请殿下释放孔家人。

不过,因为朱瞻基并不在应天府,而且这件事因为孔家人一股脑被抓走,没人牵头,才没有实施。

等到了中午时分,孔府被抓的缘由就被锦衣卫宣扬了出来。听说太子殿下又吐血,而且就是孔家人引起的,那些想要替孔家说话的大臣们一个个就偃旗息鼓了。

开玩笑,他们这些大臣什么事都能掺和,唯有皇家事务不能掺和啊

也难怪孔家人不是被关进刑部或者大理寺,被关进了內监监狱,因为这是直接惹上了皇家啊

蹇义这些天因为孔家的案子,被人烦不胜烦,心里厌倦。但是昨夜孔府的人被抓了个干净,他的心却变的空荡荡的了。

从他学认字的第一天开始,就在孔夫子的像前参拜,他能眼睁睁地看着孔夫子的后人被抓个干净吗

不能

昨夜里解缙的来访,更是让他坚定了这个决心。

看朱瞻基的动作,他很清楚朱瞻基这是在软刀子杀人,温水煮青蛙。

从山东粮食案件,孔家被牵连进来,如今孔家大江南北的粮铺全部被查封,数十万石的粮食被充公。

借着马德钟的案子,殿下直接揭开了孔府蒙在身上的锦衣,露出了他们肮脏的躯体。

先从名声上将孔家完全抹黑,没有了名声,孔家就什么都没有了。

户部清查山东田地,这又是在挖孔家的根脚,他们这几百年来强取豪夺,成为山东最大的地主。

没人调查的时候干干净净,但是真的查起来,绝对不会那么干净。

而孔乐南也是个蠢货,看不清这背后的危机,还在为两家分支的流徙奔波,这完全是本末倒置。

不管怎么样,要给他们保留三分元气,不能让年轻的殿下,直接将孔家铲除。

孔家都铲除了,儒家还能没事吗

孔家是不干净,但是不能因为孔家不干净,殿下就直接挖了儒家的根基。

这件事也只有蹇义能帮得上忙,因为如今的大明朝堂,只有他的权力没有受到限制。

从正月十六,大明议事法则正式实施,这两个多月来,所有的大臣们都已经完全明白了这套议事法则背后的意义所在。

的确,这套议事法则的实施,让所有人手里的权力大增。

原本,各部的事务几乎都要经过廷议才能通过,但是现在,大部分事务的处置都被分发到各部,其他人没有了插手的权力。

但是这种放权,是牺牲了廷议的公信权力,其他人都没有任何损失,包括皇上。

特别是财政放权,各部都能按月领到比以前更多的办公经费,许多事务,其他人不知道,事情就已经办了。

当权力被下放到各部的手里,想要让他们再拿出来,就不可能了。

现在唯有身为议长的蹇义,还有资格干涉各部的事务,但是他一个人,又能有多少精力

各部基本都不把一些事务拿出来廷议了,他就是干涉,又能干涉多深

所以他越来越佩服拿出这套方案的朱瞻基,简简单单的一个阳谋,就让团结在一起的朝廷大臣们分化,甚至互相提防。

而皇家,这个时候却能通过财政拨款,轻易控制住各部。

蹇义数次提出要将大明银行也置于户部管理,但是朱瞻基根本不理他。显然,这位年轻的太孙殿下很清楚,这个权力绝对不能给户部。

也正是因为这套议事法则的实施,让蹇义明白,太孙殿下的不简单。而太孙针对孔家的谋划,他也会想的更加深远。

一个孔家无所谓,但是儒家不能动啊

“大人,户部夏尚书有急事求见”

“快快有请”

蹇义的话音未落,夏元吉已经进了殿中。“宜之兄,我不请自到,实乃有万分紧急之状况。”

虽然户部和吏部是邻居,但是基本上,相互之间很少有私下往来。像夏元吉这样的不请自入,更是罕见。

蹇义忍不住站起身来,问道:“发生何事”

“三月二十四,甘肃固原地龙翻身,如今道路阻隔,死伤无数。”

蹇义眉头一皱,一个固原远在西北,不算什么大事。但是如今大军西征在即,那里扼守西北咽喉,却不能不重视。

若是因此坏了西征大计,不要说皇上饶不了他们,就是他们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

“维喆,你立即组织救援队伍拨运钱粮,我现在立刻去见太孙殿下,让他拿个主意。”

夏元吉的来意就是如此,他是户部尚书,这个时候既然知道固原地震,自然首先要组织救援。

但是太孙殿下那里却不能不通知,由蹇义过去是最好不过。

他开口说道:“固原当地银行存银有限,我欲从陕西布政司处银行调取一批银钱,还望殿下能让陈瑄处配合。”

蹇义点了点头道:“此事我会跟殿下仔细分说。”

如今的银行可是真正的银行,以存银,放银为主。也因为各处分部的规模受到银钱存放的限制,并没有后世银行的通存通兑功能。

户部的账户里面虽然有银子,但是大部分都集中在京城,各处布政司除了少量的税赋就地存放,大部分也都被银行统一存放进了大明银行的十三大金库。

所以户部想要调取银子,必须要得到银行的配合。

但是大明银行是独立机构,总督陈瑄原本是地方官员,只听皇室命令。这种制约让户部也只能经常迁就银行,否则效率就要低了许多。

蹇义的车驾出了朝阳门,随行护卫就挂出了尚书旗,急行军旗。

大明有例,尚书出行,百姓避让,急行军旗,更是要肃清道路。

有护卫开道,百姓让出水泥路,蹇义一行很快就抵达了温泉别院。

朱瞻基得知固原地震,登时在别院就待不下去了。

他很清楚,在如今这个时代,朝廷根本没有进行急救的能力。纵然八百里加急情报,朝廷得到消息已经是五日之后了,如今固原那里早就已经过了最佳救援期。

老百姓也根本不指望朝廷能第一时间抢救,他们只希望后续能得到朝廷宣抚。

明日就是大朝会,朱瞻基沉吟了一下,就说道:“蹇尚书稍待,孤去与母妃辞别,这就随你回京。”

张氏闻知西北地震,比朱瞻基想的还要开明。“瞻基以监国之身,自然当以国家大事为重。你父王如今昏迷不醒,你在近前也帮不上忙,速速回京去吧。”

“孩儿今日回京,明日大朝会后,就回来侍奉父王左右。”

朱瞻基跪下向她磕了一个头,被张氏连忙扶起。“快快起来”

朱瞻基跟她微微一笑,转向朱瞻墉他们的时候,脸就已经板了下来。“瞻墉,瞻埈,你们二人是兄长,当为母妃解忧,侍奉父王。” ǎng

二人躬身应是,朱瞻基又跟嘉兴说道:“嘉兴,你如今也大了,好生在别院待着,别让母妃操心。”

十二岁的嘉兴其实实岁只有十一,还算不上大,但是生在宫廷,自然成熟的也早。

她娇声应道:“太孙哥哥放心,小妹会照顾好妹妹们,不给母妃添烦恼。”

朱瞻基摸了摸她的头笑道:“嘉兴真乖,以后哥哥许你自己挑选一门亲事,让你一世无忧。”

听到朱瞻基说起自己的亲事,嘉兴害羞起来,躲在了张氏的身后。“母妃,大兄笑话我呢。”

张氏却知道朱瞻基这份承诺的份量,忍不住开心说道:“瞻基也不可只念着嘉兴,瞻墉他们如今也该说亲了。你父王如今身体不好,要是大行,又要耽搁了他们的亲事。”

朱瞻墉和朱瞻埈两人都是虚岁十六,到了该说亲的年纪。但是朱高炽身体不好,若是真的薨了,他们的亲事也要耽搁下来。

他们可不像朱瞻基,朱瞻基身为监国即使父王薨了,最多也只是守孝49天,但是他们却要足足守孝27个月。

“母妃放心,明日大朝会上,我就会安排下去,为瞻墉他们五人选妃。”

除了朱瞻墉,朱瞻埈两人十六岁,朱瞻垠,朱瞻墡,朱瞻堈,他们三人也都十五岁了,这次为他们选妃,可以一次性办了。

张氏满意地点了点头,几个小的弟弟也都有些害羞地笑了起来。

朱瞻基这才又跟孙娴说道:“你代我在此尽孝,不可荒废了礼节。明日我会让金阔来别院,肃清别院内侍,你也要跟着学学如何管理内侍。”

孙娴乖乖应是。

李亮进来统治,羽林卫已经准备妥当,朱瞻基有再次向张氏拜别,出了别院。

马车上,朱瞻基当中座靠,对面坐着表情严肃的蹇义。

蹇义开口为孔家求情,这在朱瞻基的意料之中。朝中大臣们即便不信奉儒家,却也不会坐视中华大地的千年体统在朱瞻基的手里消失。

朱瞻基将孔乐南所作所为跟他说了一遍,又说道:“他此番作为犯了大忌,不可轻饶。爱卿不必忧虑孤会直接断了儒家的根基,这儒家,孤还是会用的。”

蹇义道:“殿下,天下人皆知,这孔家就是儒家代表,殿下如此步步为营,咄咄逼人,是在让人不能安心啊”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所以孤才要改变,这孔夫子是孔夫子,儒家是儒家,孔家没有那么大的脸面,能代表儒家。”

“千年之道统,殿下一朝一夕就想改变,怕不是那么容易。殿下略有操之过急,以臣之见,这如同痼疾,当缓用药。”

朱瞻基笑道:“轻重缓急,孤自然是知道的。若是孤不做出这番姿态,万民又如何知道孤的态度若是孔家不因此大伤元气,世人又如何知道他们表面道貌岸然,实际上男盗女娼”

“殿下,慎言啊。这孔家何至于如此,即便有些失了道义,却也却也”

蹇义没有想到朱瞻基竟然会用如此恶毒评语来评价孔家,这已经不是厌恶了,完全是憎恨。

孔家在殿下的心里竟然是这样的印象,那他们的结果注定好不了。

可是蹇义发现,朱瞻基完全不是临时起意,想要对付孔家,这完全是早有预谋。

殿下的成长轨迹他也是很清楚的,虽然他从小不喜儒学,但是也接受了儒学教育,何至于用敌人的态度来针对孔家啊

只有皇上,除了他,没有人会给殿下灌输这样的教育。可是皇上以往也没有表现出对孔家的憎恨啊

而朱棣不知道,自己又给朱瞻基背了一次黑锅,他这个时候正踌躇满志,准备去征服世界。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刚一出海,他就被海浪给打败了。

他以前不是没有坐过船,从来没有出现过晕船的现象。

不过那是在运河里,江里面。出了松江的入海口,进了大海,这跟江里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虽然他乘坐的巨舟已经比那些战舰稳的多,可是这船整日晃晃悠悠,人都好像飘在空中,脚不落地。

然后他就吐了个天昏地暗,不仅是他,跟他一起出海的内侍们,一些大将们,无不吐的天昏地暗。

他年纪大了,吐了两日,人就变得萎靡不振,不过这没有让他畏惧,反而更激起了他的好胜之心。

船到宁波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些习惯了下来。他原本还准备在宁波耽搁几日,但是今年的春季变的很短,气温上升很快,如今北风已经小了下来。首发

他不想耽搁行程,加上又跟晕船在作对,所以他决定了不在宁波耽搁,趁着北风未停,直接前往吕宋。

在宁波,他连船都没有下,只是召见了宁波的一众官员上船,交待了一番,便下令南下。

四月初一,在应天府举行大朝会的时候,他的船队浩浩荡荡地驶向了南洋。

今日母亲生日,先更新四千字,若是没醉,尽量更新一点,要是醉了,明日更新八千以上。谢谢大家的正版支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248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