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八章 对比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对大明来说,明古鲁之战只是一场威慑之战。

但是对明古鲁部落来说,这却是一场灭顶之灾。

将明古鲁部落从几个小村子,发展成为占地数千里的大型部落,万茂一直是明古鲁部落最为德高望重之人。

但是最近这些时日,这位曾经的霸主,却成为了整个部落的罪人。

当拉哈特刺死一位大明士兵被抓,他的两个下属就连夜赶回了部落报信。

万茂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他,大名不会因此大动干戈。

曾经他们在满者伯夷死了一百七十个士兵,最后西王花了六万两金子就把这件事摆平。

而后的十几年,大明虽然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起了自己的势力,但是一直都与各民族和平相处,从来不会仗势欺人。

那位大明的特使他也曾经见过几次,是一个非常和气的人。在南洋各国,他一直尽心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和平,是一个值得相信的朋友。

但是第二日传来的消息让他完全不敢相信,为了一个士兵,大明竟然就处死了他的儿子,这个部落的继承人。

更为过分的是,大明竟然还让他亲自过海去赔罪,这简直是异想天开。

他在满者伯夷的使节面前就强硬表示,明古鲁部落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以后也绝对不会再视大明为宗主国。

但是没过几日,事态的发展就让他失去了方寸,大明竟然出兵了。

当大明的舰队还没有抵达,部落东北方的村子,就遭受到了倭人的袭击,三个村子被屠杀,一千多人被杀,逃出来的人寥寥无几。

还没有等到他们想好对策,大明的舰队抵达了海边。

虽然他们在海边设置了好几道防线,但是这些防线如同虚设。

他们部落这些勇猛的士兵,曾经让满者伯夷都无可奈何,只能与他们媾和。

但是现在面对大明的火枪,冲的越快,死的越惨。

整个明古鲁部落只有十一万人,壮年男子也不过两三万人,短短的一天半,就死了两三千人。

而在部落的东北方,那里也死了超过三千人,壮年男子超过一千。

如今似乎四面团,所有人对他这个族长,似乎也不怎么信任了。

因为流言都在传,大明这次只想惩罚首恶,也就是交出他们家族的人。

虽然万茂一直在告诫族人,这些只是大明人的阴谋,但是现在他已经能感觉到,族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了,并且将他视为部落的罪人。

特别是当大明人举着火枪进攻的时候,那火枪的声音都被视为安拉在咆哮,那冒出的白烟,都被视为安拉的怒火。

这些愚昧的族人让万茂感到了无力,更感到了悲哀。

现在他还要防备被这些无能之辈出卖,短短的几日,他就体会到了从天堂到地狱的感觉。

满者伯夷愿意为他提供庇护,从北方的克塔温部落坐船前往满者伯夷。现在,万茂已经有了抛弃这些族人的想法。

但是还没有等他做出决定,大部分族人已经选择抛弃了他。

越来越多的族人选择了向大明投降,或者是干脆与他分道扬镳,准备躲进山里,待大明人离去,然后再出山。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万茂也下定了决心,准备潜逃到克塔温部落,然后从那里伺机逃往满者伯夷。

“报,明古鲁大军加紧速度向西北山区撤退,其中万茂家族除少部分向东北逃窜,大部人马皆逃往西北。”

树荫下的张凤山精神一振,大声说道:“将地图拿来。”

亲卫迅速找出了一张卷起来的苏门答腊地图,在他面前的草地上展开。

张凤山仔细看了一遍明古鲁部落北部的山形和河道图,吩咐说道:“派十人奔赴明古鲁都城,要求海军沿海岸线向北设置阻击线,逼着万茂只能远离海岸进军。通知庄敬的倭寇营,撤往拉斯河,在河对岸设立狙击点,尽量拦住万茂大部人马。即使拦不住,也要拖延他们的行程。羽林卫学各部,密切探听最新情报,要把万茂等人的行进路线第一时间告知庄敬。”

一个亲卫低声说道:“山长,倭寇营连日恶战,没有时间休整,如今粮食不足。”

张凤山迟疑了一下,站起身来,吩咐说道:“去将张武张威兄弟唤来。”

羽林卫学的临时指挥所位于明古鲁都城的东北方,与都城,北方重镇朱鲁普形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

这里的位置刚好卡在平原与山区的森林边。因为雨后初晴,这里的气候炎热,羽林卫学的士兵也不敢再贸然进入森林。

虽然他们携带的有防瘴气的药物,但是瘴气种类繁多,谁也不能保证药物有效。

而且除了瘴气,最大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毒虫和毒蛇,甚至连十米长的大蟒蛇,他们就见到了不少。

若不是幼军十人一组,互为照应,想要在这环境恶劣的热带雨林生存都是一个大问题。

从旧港出来已经十天了,他们携带的各种物资消耗本来只有七天的。还是倭寇营在最开始的时候,抢劫了几个村子,他们补充了一些补给,才坚持到这个时候。

如今他们身处敌营之中,为了阻拦明古鲁大部,监视他们的逃窜情况,不可能去舰队那里获得补给,那么,就只有从敌人那里获取了。

顷刻,张武张威两兄弟结伴而来,他们一个今年二十,一个十八,都是身强力壮的棒小伙。

虽然他们两兄弟都不算精明,在领军作战方面也没有什么天分,但是两个人的性格耿直,在执行命令的时候,比其他人更值得信赖。

望着这两兄弟,张凤山沉吟了许久,才开口说道:“下面的命令你们两人可以拒绝,我不会记入战事记录,但是我个人希望你们能接受。”

这两兄弟是太孙殿下的表兄弟,张凤山虽然认为他们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这种命令却不能强制下令,因为秋后算账,他绝对抵抗不了张家的反扑。

疏不间亲,殿下就是再重视他,保得了他一时,保不了他一世。

他也知道这两兄弟心思单纯,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所以故意用激将法,让他们主动接下这个任务。

张武年幼之时,还记得自己家只是永城的一个小角色,只因为姑姑当了太子妃,张家才从此飞黄腾达起来。

祖父,父亲,包括姑姑都从小教他,要本分做人。身为外戚,不说能为大明做贡献,最少不能为皇室抹黑。

身为彭城伯府的世子,他只比宫中的大表弟大半岁,六七岁以后,还经常入宫陪这个表弟。

虽然是表弟,但是这个表弟却像他的哥哥,从小就是带着他玩。

他对这个表弟也是敬重万分。

他知道自己只是不成武不就。入了羽林卫学,他刻苦训练,为的就是不给表弟丢脸,不给彭城伯府丢脸。

听了张凤山的话,他正容回道:“请山长下令。殿下一直教导属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张凤山听了这样的回答,心里自然开心,但还是装作迟疑了一番问道:“倭寇营的所作所为你也看到了。如果我要你跟他们一样,去烧杀抢掠,给我大军抢来足够五天的粮食”

张武愣住了,他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命令。他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从明古鲁部落开始北逃,他们就再没有时间去抢粮食。

实际上,最开始的粮食,也是倭寇们抢来的,他们却理所当然地享用了起来。

张威看了看自己的大哥,碰了碰他,轻轻点了点头。张武抱拳问道:“山长,我们不杀人,只抢粮可以吗”

张凤山笑道:“只要你们能抢来粮食,还不让那些土人暴露我们的踪迹,想怎么样都行。我们在这里只有两百多人,可抵挡不了敌人的反扑。”

张武虽然不算聪明,但也不是沙场新丁了。他很清楚自己这些人的任务虽然不是杀敌,但是比杀敌更重要。

没有他们,倭寇营就会寸步难行,根本不能在敌人的包围圈里屡屡逃脱。

而且他们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各家勋贵子弟,死一个,都会引起轩然大,波。所以他们才一直只是在战场上流窜,避开敌人的主力。

要是因为自己的行动害的其他人被包围,甚至丢掉性命,那他绝对逃不了军法处置。

他迟疑了一下,不过看到弟弟张威的兴奋神色,他狠下心说道:“属下愿意接令。”

张凤山笑了起来,说道:“好,除你麾下一旅,我再给你拨一卒,凑够一百五十人。你们的任务是前往克帕星村,在那里劫获最少一百石粮食,然后装船运往拉斯河下游。

此后,你率领这些人前往拉斯河下游区域,寻一隐蔽区域,埋锅炒米。将这些粮食全部变成干粮,届时供应倭寇营,还有我们其他同袍,能做到吗”

张武大声回应:“能做到”

“那好。来,我跟你介绍一下详细情报,在克帕星村,目前有超过三千人,他们据守村寨,有河船十余艘”

克帕星村是明古鲁境内主要河道拉斯河上游的一个村落,这里位于卡巴火山脚下,土地肥沃。

三千人的村落,在明古鲁境内,已经算是一个较大的村落了。

因为三面环水,易守难攻,这里的村民虽然知道倭寇横行。但是知道了对方人数不多,所以不忍放弃家业,据险而守,保卫家园。

可是现在,他们面对的不是大刀长矛的倭寇,而是装备了新式双管燧发枪的羽林卫学的士兵。

在过去的战役中,羽林卫学作为种子,一直担任的是辅助任务,这还是他们第一次面临攻坚战。

为了这次的攻坚战,他们也做足了准备,将村落的情况摸的一清二楚。

虽然这个村落有三千余人,但是壮年男子不过千人,他们虽然只有一百五十人,但是人人有火枪,并不惧怕对方人多势众。

何况,他们这次主要只是为了粮食,只要对方不是坚决抵抗,他们抢夺了粮食,就不会多造杀孽。

这日一早,辰时起,一百五十名学员兵就已开始检查各自的装备,他们拿掉了各种测绘装备,交给其他同袍携带,随身只携带了一顿的干粮,还有各种药物,火药,子弹,短刀。

检查了各自的火枪之后,他们就从临时营地出发,从山间穿行到克帕星村唯一靠向陆地的一面,准备从这里直接进攻克帕星村。

这个村子虽然易守难攻,但是这种易守难攻只是相对于那些与他们有着同样武器的人。

当面临火枪阵的时候,这个连城墙都没有村子,根本没有任何阻挡火枪进攻的设施。

午时正,所有人都安全抵达了预定位置。除了一个倒霉蛋被蛇咬了一口,其他人都安好无损。

虽然被毒蛇咬了一口,但是已经有所准备,在一分钟之内,其他队员就帮他划开伤口,挤出毒血,然后上药包扎。

这点伤势,没有了毒性的侵袭,甚至都不影响他的正常赶路。

众人纷纷吃了一点干粮,休息了半个时辰,然后就开始编队,十人一个小组,开始向村落进发。

他们就是要趁对方刚吃过午饭的时候进攻,人在刚吃完饭的时候,因为大脑供血不足,会有短暂的困顿现象。

而这个时候,村子里的人几乎也都在家。

当全副武装的羽林卫学的士兵出现在村口,村子里值守的人员就发现了他们,敲响了村口的一口铜锣。

但是,这一次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东瀛武士,而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穿着一种花花绿绿衣服的士兵。

这实际上就是后世的迷彩服,虽然布料不一样,但是用棉麻混合纺织织成的厚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耐磨性。

蜂拥而来的村民们堵住了进村的要道,他们的手里拎着大刀,镰刀,还有锄头,铁锹,一个个用仇恨的目光看着逼近的大明士兵。

张武此刻的内心也是忐忑的,虽然对自己的力量非常相信,但是第一次需要他在战场上面临不同的情况做出决定,还是有些难为他了。

他走向了最前方,大声喊道:“有人懂大明话吗”

一个穿着大明服饰的土人走向了他,大声说道:“大明人,这里不欢迎你们。都城的官老爷得罪了你们,但是我们这里的村民并没有冒犯任何人。”

他的口音虽然有些偏向粤语,但是羽林卫学里面有地方语教学,简单的交流难不倒张武。

张武也觉得有些理亏,他的语气就有些不足了。“如今我大明与明古鲁已经敌对,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力量消灭所有反对力量。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果你们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可以放过你们。”

这个土人与几个首领模样的人低声说了几句,大声说道:“说出你们的条件。”

“我们需要一百石大米,并且需要三条大船,将这些粮食运走。如果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我们就不会进攻。”

那个土人直接说道:“一百石粮食可以,但是船不行,船是我们村民的赖以生存的工具。”

克帕星位于赤道以南,这里的水稻是一年三熟,粮食对于本地人来说并不稀奇。一百石粮食,只不过是十几亩地一年的收成,他们并不看在看在眼里。

但是船就不同了,他们与外界接触,主要就是依靠船只,每艘船都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张武想了想,从怀里摸出了三枚金币说道:“我可以用金币买,这是最后的条件。”

对方几人又低头讨论了几句,那个懂大明话的土人说道:“好吧,我们可以答应你们的条件,不过你们不能进村,到下游等着,我们很快就会把船划到下游去。”新 电脑端:

张武看了看日头,说道:“我们给你们半个时辰,只有半个时辰。”

不用打仗就能获得粮食和船,让一帮学员兵的精神都轻松了起来,没有想到,这次的任务如此容易就完成了。

但是张武不敢马虎,回头说道:“安排三个小队监督村子里面的动静,要是看到有人出村去报信,就立即进攻。”

幸好,他们的担心并没有出现。

可能是倭人的出现让这些土人胆寒,他们并没有反抗到底的决心。现在只需要微小的代价,就能换取和平,他们就更不愿跟现在看起来温和的大明士兵们来打个你死我活了。

未时三刻,三艘简陋的大船就被十几个村民划了下来,船舱里面装满了已经脱壳的大米。

张武痛快地将自己仅有的三枚金币给了对方,然后就让人检查船上有没有动手脚。几个士兵跳下了河,将船体检查了一圈,点了点头。

张武这才招呼所有人上船。“等仗打完,你们可以到下游去找一找船,我们不会把你们的船划走的。”

一百五十人,平均每艘船装了四千斤大米,然后再上了五十个人,将船舷压的都快要贴近水面了。

不过现在是顺流而下,他们人又多,很快就划着船离开了村民的视线。

一个村民疑惑地说道:“不是说大明人来了,就会杀人吗为什么现在他们还给我们金子”

那个穿着大明服饰的土人说道:“大明是礼仪之邦,今天这些就是大明的士兵,而那些杀人的是倭人,他们畜生不如。”

而在据点处的张凤山得到了张武他们已经运回粮食的消息,得知根本没有打起来,只是花了三枚金币,就办成了这件事。

他突然意识到,原来大明的身份,在这里并不是不被认可。

沿着河道顺流而下,在河道转向东西向,流向大海的时候,他们终于发现了接应的人。

在河道边上,事先到此选点的士兵们已经在地上挖了几口浅井,并且架起了三口大锅。

这三口大铁锅已经是他们力所能及携带的最大的家什,虽然相对两千五百人来说,这三口锅远远不够,但是最少能煮开水,煮了汤,也能给大伙解决一下伙食问题。

众人分工合作,在井中垫入了青草,然后就将大米倒了进去。

大米浸泡两个时辰,这个时候天就已经黑了。不过这些士兵们还不能休息,一些人负责扩大防卫线警戒,剩下的人就开始将米捞出来,直接倒在铺了青草的地上阴干。首发

随后,他们将大锅点燃,用携带的猪皮在大锅里面过一遍油,然后把阴干的大米倒进锅里,加上少许盐和糖,用砍伐的木块当锅铲,就开始炒米。

只有三口锅,一口锅一次可以炒米大约五十斤,一次也只有一百五十斤。

而一百石大米差不多是一万两千斤,每口锅需要炒米锅米需要大约两刻钟,他们这些人日夜不休,也需要三天多的时间才能把这些全部炒完。

但是没有人嫌苦嫌累,相比那些倭寇要面临生死一线的战斗,相比幼军的士兵要跟敌人进行追逐和厮杀,他们这些人已经足够幸福了。

明古鲁的都城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但是刘安他们还需要用两天的时间,在这里设立一个有效的运转系统。

打仗从来都不只是战场厮杀,更多的是考验一个将领的统筹帷幄的能力。每个士兵的衣食住行,发烧拉稀,战区下雨刮风,开路架桥,这些东西全部组成起来,才能形成除了武器之外最重要的胜利基础。

不过,大军虽然还没有出动,两支前锋部队和数支骚扰部队已经被派了出去。

倭寇的人数太少,现在只剩下了一千六百多人,但是向北逃窜的人却有数万。

他们又不像大明士兵,还有火枪这种武器,只能靠倭刀御敌。所以,如果不想看到这支队伍的人全部伤亡殆尽,就必须救援。

至于羽林卫学的那五百人,不管是谁都没有把他们算进去。这些人是军队发展的种子,在这种战场上面死一个,就足够让人心疼了的。

哪怕是为了他们,刘安都不敢怠慢,直接派了一支纯火枪营前去援助。

庞瑛在这里等了几日,终于带着援兵向回赶,不管这些人主要是为了谁前去救援,只要肯去,就足够了。

战争也就在你追我赶,你跑我堵的局势下,进入到了真正的决战阶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82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