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九九章 错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德岛市只是一个人口不到两万的小城市,驻守的兵士也不过数百人,只是最近为了应对可能来的大明人,才从其他地区又调来了一千五百余人,凑到了两千士兵。

但是这些只有倭刀的士兵,面对手握新式火铳的大明士兵,根本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就被击溃。

看到城市已经燃烧起来,朱瞻基不相信他们还有后力反抗。这里不是攻击的重点,即使要肃清这里,也要等到大明军队烧光了大阪府再说。

兵贵神速,烧光大阪府,甚至是直接攻入京都,抓住足利义持才是正事。

当然,还有那位退位不久的后小松天皇,传说中一休和尚的父亲。以及现在被推上傀儡地位的称光天皇,他们都是所谓的永世神继的天赋神权之人。

在朱瞻基看来,从和身体上消灭他们,才是真正打破东瀛稳固统治的主要手段。

除了大明,天下将无人再能称皇,这才是对大明皇家最重要的。新 手机端:

大军留下了守卫后路的四千士兵,继续向大阪进发。

两百多艘船,排成了两排,鱼贯而入,进入了大阪湾,然后按照预定的计划,在距离大阪近五里的海面上,组成攻击阵型。

而这个时候,整个大阪湾已经沸腾了起来。

幕府在大阪湾也有着自己的防御阵线,从大明舰队进入海湾,他们的烽火台就已经将信息传到了大阪府。

他们心存的侥幸在见到威武雄壮的大明舰队之后,彻底不复存在。

论船只,东瀛倒也能凑出一支舰队来,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四百石到一千石的货船和快船,跟大明舰队这种专门为打仗设计的战舰完全不是一回事。

即使用尽东瀛的洪荒之力,他们也凑不出一支这么大的舰队。

大部分的东瀛百姓开始向内陆逃窜,大明舰队这么大的阵势,没有人相信光是依靠这里的几千武士和数万草头兵,就能挡住他们。

那些武士还好说,而大部分草头兵,他们甚至连一把武器都没有,能有一把菜刀的,都已经算是精锐了。

旗舰上,刘万在甲板上沿着护栏摆出了一排座椅。朱瞻基坐在正中间的位置上,坐在他左手的是大军副帅郑和,右手边则是大明文官使团的礼部尚书金纯。

在他们的旗舰左侧,就是各国使节的观礼团的使节们,看着大明舰队如此的威势,无不为之恐惧。

如今的世界,只有大明能够有如此的实力,摆出这么庞大的一支脱产水军。他们那些国家,不要说水军了,就是陆军,也很难一下子摆出这么大的阵势。

甚至有一些国家,连十万的男人都找不出来。

大明此举,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哪怕他们远在千里之外,只要大明想要对付他们,他们也逃不掉。

大明想要制定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光靠笼络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以震慑。

朱瞻基靠在宽大的座椅中,手边的桌子上面,还摆着新鲜的瓜果。碧海蓝天,春风拂面,阳光明媚,很有一派悠闲度假的感觉。

唯一不同的是,他的两个妻子都待在房中没有出来,不能红袖添香,让他享受温香软玉的伺候。

在这场大战之前,她们根本不敢登上甲板,这个时代的战争,对女人的忌讳还是很大的。

这场战争胜利了还好说,要是假如失败了,恐怕所有人都会将大半的责任推到她们的身上。

抛开主帅们的悠闲,所有人的神经其实都在紧紧绷着。特别是那些传令兵,时刻紧盯着朱瞻基他们的表情和说话,不会漏掉任何一句话。

这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朱瞻基他们太多事情了,他们的存在,除了鼓舞士气,最主要就是给所有人一个明确的指挥系统的确定。

但是这个时候,真正的作战,还是需要依靠各舰队,各登陆部队的临场发挥。

午时三刻,随着各舰队的准备就绪,各种信息就汇集起来,通过旗语和传令营,汇总到旗舰上。

郑和在朱瞻基面前的沙盘上,摆出了出战的阵型和各军的布置,如今的布置也基本符合了作战之前的计划。

朱瞻基这个时候却关注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军进食了没有”

“巳时已经进食,临战之前,进食会影响体力。他们随身携带的都有一天的口粮,不会饿着肚子。”

朱瞻基点了点头,看了看太阳问道:“现在何时”

“午时三刻。”

“那就传令,按照预定计划,未时正,展开炮击,随后,出动火器营。”

这个时候,柳升率先站了起来,抱拳说道:“殿下,末将愿为先锋,为大军争夺阵地。”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安远侯稍安勿躁,海军出战,非比陆军。且让海军健儿给东瀛人来点见面礼,壮我国威。”

柳升自动请缨也不过是表态而已,这次大明舰队携优势兵力出战,还全部都是火器营,哪里用的上他这个侯爷上阵。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也是大明军队吃了败仗的时候了。

如今的各部指挥体系虽然还有一些混乱,但是有朱瞻基的旗舰在这里统管全局,就是有些偏差,也会自动纠正过来。

随着朱瞻基的命令下发,大明舰队从最东侧顺风开始了攻击阵势,所有的战舰全部起锚扬帆,向着大阪驶去。

在距离大阪大约一里地的时候,船只摆成了一条长龙,侧舷的炮位全部露了出来,随即便开始了攻击。

这个时代的炮速很低,但是每艘船首尾相连,与大阪形成了一条平行线,毫不停顿就开始了炮击。

如此密集的炮击,根本不在乎攻击的目标,所有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将大炮射距之内的每一栋建筑全部摧毁。

从旗舰上望过去,原本清晰的东瀛大阪被烟雾全部遮挡住。每一艘船,射完了之后,绕着海岸线又向西航行,绕回到舰队的后方,然后停在原本的位置上。

朱瞻基喝了一口热茶,浑身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经历过了那个屈辱的年代,没有人知道他的心情有多么激动。

在原本的历史中,东瀛只是在十九世纪才经历了黑船事件,遭遇了第一次侵袭。

但是他们随后卧薪尝胆,开始了明治维新,成为了世界上数得上的强国。并且他们将黑船事件施加给了其他国家,还以此为荣。

一直到朱瞻基穿越的年代,虽然他的祖国在整体实力上已经超过了东瀛,可是在民间,还与东瀛人相差了不止一个等级。

没有人知道以后的东瀛会成为一匹恶狼,一条反噬的毒蛇,一个丝毫不念旧恩,反过来狠咬了他的国家一口,却丝毫不认错的恶邻。

不要说这个时代,哪怕就是六百年后,这个世界虽然被赋予了很多和平色彩,可是依旧实行的是强者为尊的丛林法则。

大名如今拥有如此大的优势,要是不能确定一种符合自己利益的社会法则,那他的穿越就是毫无意义的。

其他将领或许会不忍,或许会因为军功而激动,而他只有单纯的快感,一种发自内心的快感。

出动将近一百艘炮船,每一条船炮击一次,就耗费了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当轰隆的炮声终于停下,船队回到原位,海湾里那浓郁的烟雾也逐渐散去,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就是一个破败的港口城市。

修建于大唐时期的古城已经被炸毁了小半,靠近海边的一面城墙已经彻底损毁。

朱瞻基放下了望远镜,有些遗憾地说道:“如今的炮弹威力还是有些小了,这足足两千炮,对这个大城来说,造成的打击却还太小。”

柳升有些疑惑地说道:“殿下,这种威力已经是难得一见,我不信有谁的武器能比我们大明有更大威力。”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假如将这种石弹换成炸药的,碰到了目标才会爆炸,或者燃烧,你认为,现在的大阪还会存在吗”

柳升楞了楞,沉吟了一下说道:“殿下所言总是让人振聋发聩,升这些年一直奉旨督促火器,却未有如此之想,而这些,都有实现的可能。”

大明的火器营虽然没有燃烧弹和爆炸弹,但是在攻城营,却是有这方面的试验的。

不管是金汁攻敌,还是用火箭烧敌营,这种攻击方式与火器只是存在技术上的差异,原理上其实是一样的。

现在只是因为火器是用炸药作为动力,除了石弹,其他炮弹还有一些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只要往这方面发展,谁也不敢说未来这些技术不能实现。

朱瞻基反过来安慰说道:“安远侯忙于案牍公务,自然对技术方面的研发没有太多的时间,我确实闲暇时间多,所以喜欢胡思乱想。”

他看了一眼两侧的战舰,又一次请缨道:“升愿为殿下先锋,夺下此城。”

朱瞻基仍然摇头道:“非是孤不愿安远侯出战,只是我大明占据天时地利,这个时候,根本无需安远侯亲自上阵,且让我们静候佳音。”

他左臂一扬,大声说道:“登陆舰出征,辅助舰随后测试水深,全军逼近。”

随着朱瞻基旗舰上的一面红色大旗被升上第三根桅杆,所有人都明白了现在将会按照预定的第三套方案进行登陆作战。

这个时候,两万随军的陆军火器营是最为激动的,因为此战他们将会是首先登上大阪土地的,若不出意外,首功必定是属于他们的。

朱瞻基的羽林卫在上一次作战中,以两千将士,堵死了上万倭寇的反攻,杀死杀伤数千人,俘虏数千人。

当时的指挥官赵永亮因此战一举成名,并且直接封伯。这一战的过程也被几乎的所有火器营认真研究过,并且学习了其中的先进经验。

时隔半年,现在的将士手中拿着比半年前更先进的火枪,射速更快,人数更多,他们都有信心面对更多的敌人。

但是,大明舰队的登陆并不是一帆风顺,见到大明舰队靠岸,从废墟中就冲出了无数的东瀛武士,还有更多的平民。

他们手举长刀短刀,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也为了报仇,奋不顾身地冲向了登陆的大明将士们。

去年以来,战争的模式已经改变,他们的攻击还没有到近前,就已经被还留在船上的大明将士们用火枪堵住。

人员密集的东瀛人们原想凭借着人数的优势给大明人一个下马威,但是他们根本冲不过散弹组成的枪林弹雨。

在这些将士的掩护下,其他的大明将士甚至根本没有面对任何的压力,就在码头上组成了前面盾牌军,后面火枪手的攻击阵势。

当他们站稳了脚跟,随着鼓点的节奏,他们开始了一步步的向前推进。

面对这么长距离的攻击,东瀛人根本没有任何的抵抗手段,他们冲上来的人越多,倒下的人也就越多。

这种冷兵器与热兵器的冲撞,武器之间的差距,让东瀛的人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他们只能以更快的速度退了回去,同僚们的惨叫,让所有人都失去了与敌人拼命的勇气。

在大阪府天王寺的矮山上,驻扎在此地的南波将军已经完全失去了主张,虽然这次的大战会让他变的一无所有,但是这个时候他也没有了想要跟大明军队拼命的决心。

在他身旁的是一个年轻的将军,这位是如今的幕府四代将军足利义持的同胞弟弟足利义教,今年才二十出头的他原本以为凭借着东瀛人的团结,能让大明人灰头灰脸地无功而返。

但是,这样的战争他根本看不懂了。

勇气和武力不再成为决定性的力量,可是如果没有了这些,东瀛的武士阶层凭什么还能凌驾于平民之上

这一切的变化,不仅仅是战争的输赢,更是为整个东瀛都挖开了被埋葬的坟墓。

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哥哥做错了,他不该为了笼络激进势力,去冒犯大明这个凶猛的雄狮。

以前跟大明战斗他们还能占一些便宜,但是现在,他们只能被动挨打。

在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之前,东瀛应该做的就是卧薪尝胆,学习大明的经验。新 电脑端:

可是,一切似乎都晚了。

本书绝对不会太监,我知道这段时间更新不力,待回家之后,一定加更补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98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