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团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听到对方自报家门,朱瞻基楞了一下,想起对方的身份。他有些诧异地问道:“竟是陈员外郎当面,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陈诚抱拳与李亮他们长揖一圈,这才说道:“臣今日方返京城,李中官回宫回奏,臣本欲归家,却得知金大人竟然在今日仙逝。诚前些年拜金大人为师学道,身为弟子,当行弟子之礼。”

朱瞻基有些兴奋了起来,中官李达是前年九月护送帖木儿国国王沙哈鲁派遣的使者回国。随行使者包括副使李暹,典书记陈诚、杨忠等人。

得知李达归来,朱瞻基就有些待不住了。不过看着面前的陈诚,他还是开口邀道:“孤对西域局势也颇有兴趣,不知员外郎可否以教”

陈诚为难地犹豫了一下,说道:“能得殿下厚爱,臣感激涕零,只是家师无后臣欲以弟子”

朱瞻基打断他的话说道:“不,金大人如今留有一幼子”请了赵氏抱着金达上前来跟陈诚见礼,朱瞻基也明白了陈诚的意思,所以说道:“那今日孤就不打扰员外郎了,不过明日申时,孤在集贤楼为你洗尘。”

朱元璋定都应天府的时候,就命令工部在应天府兴建的十六座官办酒楼,以长安街的集贤楼为首。虽然现在应天府的酒楼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但是集贤楼仍然是朝廷官员主要的聚会场所之一。

陈诚看着赵氏怀里的孩子有些诧异,被身边的人提醒了一下才连忙说道:“臣定当准时赴宴。”

被众人送出,纪纲也带着庄敬告辞离去。他官誉不佳,一直跟在朱瞻基的身边不仅没有好处,对朱瞻基的名誉还有影响。

所以两个人虽然可以一起出入,但是还是要注意一下影响。

待纪纲离去,朱瞻基也没有了返回海军总部的兴致,有些兴奋地跟李亮说道:“摆驾回宫。然后你去将李达给我叫来。”

这件事由不得朱瞻基不兴奋,他现在除了关注出海事务,最重视的并不是东瀛,而是西域。

东瀛在明朝一代,都没有给大明造成根本上的威胁。那些倭寇再猖獗,也不过是皮毛之癣,没有伤及根本。

但是西域不一样了,整个中亚地区后世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在这个时代遗留下去的,西域的稳定,也直接影响到了大明的稳定。

如今的青藏一带,已经在候显的出使下,归顺了大明,但是如今西域仍然有两只恶狼不得不防。

其一是曾经窥伺大明的帖木儿王国,帖木儿虽然在想征略大明的途中去世,但是这个国家的实力不可小觑。

后世的中亚五国,包括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以及印度的北部区域,都是帖木儿王国的地盘。

这些地区的民族格局,都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形成的。

其二是被帖木儿王国灭了一大半的察合台王国,遗留下来的东察合台,也就是如今的奕力把里,吐鲁番,叶尔羌三国。

他们是察哈台汗国分裂以后,西察合台被帖木儿王国占领,幸存下来的东察合台。

这三国虽然势力稍弱,也向大明俯首称臣,但是却与如今的北元鞑靼和瓦剌勾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大明的威胁。

虽然知道那里如今对大明的威胁并不是很大,但是朱瞻基也一直在考虑如何改变那里的格局。

以宗教信仰为例,如今的西域,其实如今都是信仰佛教的。朱瞻基最开始知道这些的时候,还非常诧异,但是这是事实。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绿绿成为了这里的主要宗教信仰。

现在的大明想要移民过去非常困难,首先就是大明的人口本来就不多,现在可不是后世几亿人的时代,如今的大明,总共也没有一亿人。

其次,交通条件的限制,也让大明对那里的区域实际上很难做到完全统治,一次行军都要大半年一年的,光是补给就能把大明的经济拖垮。

所以想要治理西域,还是要依靠其他策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开战。

现在,他正在考虑如何利用西域的土地来种植棉花,利用经济控制西域,就遇到了西域的使团回国,这还真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在宫中,朱瞻基也见到了这次出使西域的使团正首领 手机端:

身为家臣,李达一见面就大礼跪拜,磕了三个头才说道:“内臣李达叩见殿下。”

“快快请起,李少监,看座。”朱瞻基亲自扶起他说道:“自你们出使西域,孤就望眼欲穿。去冬十一月得知你们抵达帖木儿国国都哈烈,此后数月就杳无音信,不知一路可还顺畅”

李达半坐在朱瞻基的下首,笑道:“此行前期并不顺畅,像别失些马匹也推三阻四。不过待陛下于漠北击溃瓦剌部的消息传到西域,所有小国无不震撼,就别有一番姿态。”

“此次回返,哈烈、撤马儿罕、俺都准、八答商、迭里迷、沙鹿海牙、右宾塞蓝、渴石、养夷、别失八里、火州、柳陈、土鲁番、达失干、卜范儿等十七国都派了使臣来我大明朝贡。”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那我交待你的任务可否完成” ǎng

李达笑着从袖子里掏出了两本装订成书的竹纹纸笑道:“吏部员外郎陈诚乃是难得人才,此去两年,他在途中成书两册。一本是西域番国志,此书主要介绍了西域各国的具体情况,包括朝内诸大人,诸势力,包括军力,民力。另一册是西域行程记主要描述了西域各地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物产产出等。”

“臣得殿下嘱托,自然不敢马虎,虽能力有限,但也知知人善用。此两册书主要乃陈诚一人所著,臣等其他人等都是辅助,不敢居功。”

话虽然这样说,但是言语内外都是自夸。不过这也难免,他是主官,不管陈诚有多大的贡献,都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劳。

而且他也知道朱棣和朱瞻基的脾气,不敢隐匿了陈诚的功劳。要不然,待朱棣,朱瞻基找他讨论书里面的内容,他却回答不上的时候,那就是欺君之罪。

他们这些内臣都是家臣,不受国法保护,就是朱瞻基直接把他杀了,也没有任何人替他说话。

自己如获至宝地接过了两本书,对一边的孙林说道:“将吕宋国上次进献玳瑁,赏李中官一盒。李中官稍坐,我先看看此书,再与你说话。”

李达陪笑道:“殿下请便,内臣自当恭候。”

朱瞻基先大致翻看了一番,西域番国志这本书因为写了许多各事内情,所以不宜为外界知晓。

但是西域行程记这本书,描写了西域各地的风土人情,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倒是适合传播出去。

不过,既然要传播,里面的一些敏感内容也要删除,当然也可以加进去一些私货。

看了大约半个小时,朱瞻基大致知晓了书里面的内容,问道:“皇祖父可曾看了此书”

“此书一式两份,另一份已经呈交陛下。陛下粗览此书后吩咐内阁将此书内容抄录,发于众大人。”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此番来回万里,李中官也辛苦了,且先休息几日,必不会亏待了你。另,孤已见过陈员外郎,约了他明日在集贤楼晚宴,你也将使团人等唤来,孤一并款待。”

见孙林拿来一个小盒子,李达也听出来,知道朱瞻基这是送客了。连忙又说道:“殿下即将大婚,臣无以为贺,此番帖木儿国进献未经骟过的汗血宝马公马两匹,母马六匹,波斯美女八人,陛下已经吩咐着你先挑,故此臣斗胆请殿下移驾至鸿胪寺,先挑两个美人,待教会了他们规矩,就安排进宫。”

朱瞻基哪有兴致去看什么波斯美人,现在宫里就一大堆美人,他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办呢

现在他一心在策划东瀛攻略,待东瀛事了,就准备出海,再多的美人他也没有时间调教。

所以宫里这些美人,他近几年肯定是没有时间搭理的。

也不能就让这些美人在宫中枯萎,所以朱瞻基还准备跟朱棣商议一番,将良媛以下的妃子再遣返回家,或者是配给军中将领。

所以他只是跟李亮说道:“你知道孤的喜好,就去帮孤挑两人。至于汗血宝马,孤已经有了四匹,还是交于御马监培育良种。”

待李达离去,朱瞻基把身边的人都赶了出去,一个人安静地在案几前看着西域行程记。

这本书对西域的描叙还是很清楚的,将西域各国之间的关系,包括民族矛盾也分析的十分清楚。

但是这本书也有现在大明通常有的问题,那就是重政治,轻经济。

在关于各地的物产产出,基础民生方面的着墨并不多,其中虽然写的有一些,恐怕也是因为李达知道朱瞻基的偏好,特意让人加进来的。

不过这样一来,也能方便他添加一些私货进去,待明日见了陈诚,跟他好好商量一下这件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0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