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九十九章 构架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刘江原本还有些自矜,自认在水师统率,军伍编制方面,有着他人不及的能力。大明众将能与他相比者,也不超三五之数。

更重要的是,他资历够老。从追随魏国公徐达战灰山、黑松林之战,就已经声名鹊起。后来更是在当今皇上潜邸时期,就追随麾下。

但是,李亮拿出的这一套据说是出自太孙的方略,却从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角度,详细规划了海军组建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看到这份方略,他自认自己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方略,已经可以烧掉了。

没有了自矜的资格,刘江的心里又变得患得患失起来。既然太孙已经有了如此详细的方略,那么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自己又在什么方面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呢

从兵部出来,刘江再也忍不住言语试探道:“李少监,江观此份方略,较江之所著,高出数筹。若按此份方略,我大明水师,不海军,将成天下第一海军,无人能挡。”

李亮这个时候也颇有些自得地说道:“殿下生而知之者也,自然非我等能及。不过殿下常说,大明由太祖以来,国势强盛了,但是制度却还跟不上大明的国势。故需重新建立一套新的制度,以便对大明进行更有效的管理。但是,制度再好,也需要得力的人来执行。天下这么大,仅靠太孙殿下一人是管不过来的,所以,这也是刘都督的机会。”

刘江立刻明白了过来,抱拳说道:“江愿为殿下马前卒也。”

李亮满意地说道:“待会儿见到殿下,不管都督有何高见,都可畅所欲言。殿下从不以言辞罪人,只要都督胸有丘壑,殿下自会重用。”

故意不给刘江足够的时间,让刘江方寸大乱,然后再言辞指点一番,自然就能获得刘江的感恩。

李亮虽然并无高才,在其他方面帮不上太孙,但是在为人处世,拉拢人心方面,却颇得其中三味。

也因为这一点,朱瞻基现在用他是越用越舒心,虽然金阔现在又东山再起了。但是金阔权势虽大,更多偏向于做事,朱瞻基身边的这些琐碎事务,还是李亮用的最顺手。

自承天门进端门,午门,又自左顺门入文华殿,绕过了文华殿,就来到了兴庆宫。

一路上,李亮拿出的太孙腰牌畅行无阻,不管是锦衣卫,还是其他內监,绝无二话。

看到这一幕,刘江也能知道太孙在宫中的威势,不管是內监,还是锦衣卫等人,都已经将太孙当做了这个宫殿未来的主人。

文华殿是东宫驻跸,但是在规制上,却远远小于兴庆宫。

特别是当今圣上现在并无公主,兴庆宫旁边的永福宫,永寿宫也都跟兴庆宫同属于一片宫殿,让兴庆宫的规制更显庞大,较之文华殿,要大出数倍。

光是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当今圣上对这位太孙的重视。

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太孙上有皇上照拂,下无相争之兄弟,这个皇位,能与之相争者,一个也无。

若是自己帮助太孙掌控好了海军,太孙的手里就又多了一把利刃,更无对手了。

突然之间,刘江就明白了过来。干出成绩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要把海军变成太孙的海军,这才是他的最大价值所在。

不得不说,李亮的这一番作态,让刘江误会了朱瞻基的意思。

作为朱瞻基来说,他从没有把任何人当做对手,唯一能当他对手的,只有固化阶级。

找刘江来,他其实还是想要让刘江做出一些成绩的。

任何制度,都需要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否则再好的制度,最后也可能因为执行力变成坏制度。

就好比宋代的王安石,他的初衷绝对是好的,但是就因为缺少执行力,好的政策最后都变成了害民之法。

得到了内侍的通传,朱瞻基并未亲自迎接刘江,依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直到刘江进门,他才从案几后面站起身来。不等刘江行礼,就笑道:“孤日盼夜盼,终于等到了刘都督入京。来人,赐坐。孤闻刘都督嗜酒,今日也陪刘都督痛饮三杯。”

被朱瞻基打乱了节奏,刘江有些手足无措地呆立了一瞬,然后才反应过来,匆忙抱拳行礼,然后被一个小太监在案几前面摆上了一把椅子。

这不是如今大明的宫例,而有点像后世的在办公室款待客人。跟太孙面对而坐,更让刘江有些拘谨了。

朱瞻基率先开口笑道:“刘都督自履任辽东,不以辽东苦寒为罪,兴修水利,圈地造田,加强海防,实乃将帅之楷模。孤闻知都督熟读兵法,擅长水战,并治军严谨,故特召都督回京,襄助孤组建海军,还望都督能不吝于教。”

刘江慌的又立刻站起,抱拳说道:“江一介武夫,蒙殿下厚爱,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孤不要你死,只要你用心做事就足矣。来,先来看看这个天下地图”

第一次见地球仪,任何人的震撼都是一样的。虽然经过数百年的潜移默化,世人对天圆地方已经有了一些怀疑,但是想要让大部分人接受自己只是住在一个大球上,还是很艰难的。

刘江站在硕大的地球仪前面,看着辽东和大明的地图,久久不能言语。

朱瞻基问道:“都督见了此地图,有何感想”

“天下集于一球,臣不敢想也。不过臣观辽东距朝鲜,东瀛不过,咫尺,就已是远在天涯,那其他地方,岂不是距离我大明更远若我大明兴兵讨伐,一去岂非要三五载”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此乃以后之谋,现如今,我大明水师要做的就是整顿军备,厉兵秣马,只待时机成熟,马踏天下。孤今日让都督观看此地图,只是想要都督能心怀天下,我们现在将水师改组成为海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让大明舰队四海扬威。”

刘江俯首应道:“愿为殿下效劳” ǎng

引着刘江回到了座位上,朱瞻基这才又说道:“海军改组方略,李少监已经给你看过了吧”

“是,殿下学究天人,方略包罗万千,江不能及也。但臣愿为殿下马前卒,协助殿下整顿大明水师。”

朱瞻基笑道:“水师诸将已在应天府耽搁了许久,只等都督前来。所以都督时间紧急,必要在三日内先熟悉此方略,在加以改进,然后才能教会诸将适应这套新的管理系统。”

刘江点头问道:“请问殿下,何为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不同功能的部门,组成一个有效的管理方略,形成一个整体性,就能称作系统。大明上有天子,中有朝臣,兵主外,臣主内,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一个大系统。口管吃,眼管看,耳管听,心管思,手管拿,脚管走,这也是一套系统。

精确到海军方面,军事体制,舰队编制,作战编组,战略规划、经费预算、政策法令、军官晋升和后勤管理都是不同的部门,组成一套有效的管理层次,这也是系统。”

“那就是法”

朱瞻基想了想,点了点头说道:“此说法虽然如同盲人摸象,不能概全,但也有此意。要让海军上下团结一心,上有所令,下必所依,所以法很重要。但是形成有效的管理系统,不仅仅是遵纪守法就能解决问题的。一支军队,最主要的是如何发挥出军队的战斗力。”

听到朱瞻基这样说,刘江最后一丝担心也没有了。因为自古以来,外行领导内行,他们最重视的就只有服从。

为了让将士服从,他们自己破坏规矩,打乱军队的管理。虽然换上来的人会更服从,但是军队的战斗力直线下降。

作为一个老将,刘江最担心的就是太孙为了掌权,制定一些不符合现实的制度,但是现在,他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刘江也就不再担心了。

但是三天之内,要揣摩透这份方略,还要把这份方略与现实情况结合起来,刘江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因为这份方略里面,他都还有许多地方没有看明白。

朱瞻基的这份海军方略,大量借鉴了美国海军的组建构架。因为现在的大明,跟后世的美国一样,实行的是典型的军政,军令分开体制,其行政管理和作战指挥系统各自相对独立。

所以这不是美国的海军制比英国,法国更好,而是更适合现在的大明。

在朱瞻基的构划中,兵部最高行政领导机构,拥有人事大权,财政大权。

而海军司令部初期拥有的权力会更多,能制定战略规划、作战计划,政策法令,日常训练和后勤管理等事务。

不过这是因为如今的海军是他朱瞻基当权,如果他不在海军领导的时候,一些权力依旧要移交到兵部去,对海军司令部形成有效的制约。首发

所以,如今的一些机构设置,机构职能,权力还有些混淆。

这是因为这些权力要掌握在他朱瞻基的个人手中,而不是海军司令部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39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