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一章 根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把总,看这天色,像是又要下雪了啊。”

看着一张山东地图的马德钟嗯了一声,小心地将地图收了起来。“测试过风力了吗”

“大致是五级风,但是船速依旧达到了大约每个时辰二十里。”

“殿下那个船舶研究院还是有点作用的嘛,这船比我们下西洋时候的船好用的多了,那时候要是都是这种船,我们在路上最少能快半年。”

迎着寒风,马德钟登上了甲板,几个研究院的工匠根据风速,正在指挥着船员们调整软帆的角度,然后记载船速,寻求最吃风的角度。

他们只有一个年纪超过三十岁的工匠,其他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但是马德钟对他们不敢怠慢,对这种有本事的人,他一直非常尊敬。“姚主事,天寒风大,你们受苦了。”

那位工部的姚主事搓了搓手笑道:“都是为了混口饭吃,相比船员,我们享福的多了。”

马德钟点了点头说道:“今日抵达胶州,诸位大人在胶州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我到胶州会回乡探亲,试航的任务就交由这位褚玉明为诸位大人打下手。”

姚主事笑着说道:“来到胶州总要歇息几日才会再出海试航,据说诸位大人要在山东待一个月”

“查案子,时间没有一定。总之半个月内可以随意出海,但是半个月后,就必须要留在岸边待命。”

“好,那我心里有数了。”

这是一艘大明船舶研究院刚刚研发出来的新式海船,不同于以往的硬帆,新船不仅是软硬帆并存,而且经过福船改造的新式船体,逆水也更加犀利。

原本的海船在逆风的时候,必须要走之字形,这样才能航行,并且速度奇慢。

但是现在,他们只是改变了风帆的悬挂,加上了几片软帆,逆风航行,一个时辰竟然也能走二十里路。

虽然还没有试过顺风状态,但是仅凭如今的速度,他相信顺风状态下,一个时辰四五十里都是可能的。

从甲板上回了船头的指挥舱,马德钟将指挥舱里面的一些海军军规,航行日志这样的军事机密的文件都收了起来。

他要离开船只一段时日,研究院和他的大部分下属会依旧留在船上,这些东西也要锁起来。

等他将东西收拾好,看到锦衣卫的人他们都已经起床了,一个个跑到船尾那里去撒尿。

那几个同乡也已经起来了,他们没有去跟锦衣卫抢位置,而是等锦衣卫的人都方便了,然后才过去。

他们有个女人,在船上不方便,只能避开人多的时候。

几人也都方便了,他们就靠在栏杆边,望着不远处的大陆。

马德钟顺着他们的目光望了过去,心中却没有那种面对故乡的亲切感。

山东对他来说是故乡,但是也是伤心地。要不是牢记着自己的父母还葬在这里,他根本没有想过回来。

对故乡的一切记忆,恐怕也就只有那山坡下的两个坟头。

自从九岁就离开了家乡,到被迫加入水贼队伍,后来又加入海军,他已经有十五年不曾回来过。

对他来说,下马桥那里殿下赏的房子,才是自己的家。

对这四人,马德钟也没有太多的亲切感,不过有同舟共济之谊,马德钟也不会在他们面前摆出把总的架势。

他走向了四人,林三四人看到马德钟径直走了过来,连忙抱拳行礼。“把总大人。”

马德钟嘿嘿笑道:“一个小把总而已,当不得大人之称。这船上,比我官职大的多了去了。”

话虽然如此说,但是四人也不会当真。这船上虽然许多人的官职都比他高,但是他是这艘船的船长,任谁都要给他几分面子。

马德钟又说道:“今日抵达胶州,我们就要分道扬镳。这次一别,又不知何时得见。我再次也祝四位马到成功,到北地做一番大事。”

唐赛儿开口说道:“马把总老家是泰安府,这次回乡探亲,若遇到山匪,可以报上泰安府刘俊名号,应该还是有些作用。”首发

马德钟笑着说道:“先在此谢过林娘子了,不过我会带两卒卫兵一起回乡,要是真遇到不长眼的山匪,也要看他们有没有我的火枪利。”

唐赛儿也就是一说,她知道马德钟他们一行骑马穿乡,又没有行李,基本没有土匪敢对他们动手。

只是他身为太孙亲军,又是住在太孙殿下的农庄,显然是太孙殿下最亲信的将领。

以后她们远赴北地,在京城要是能留下一些关系,以后也有人能替她们说句话。

马德钟是知道她们今后要远赴北地的,去过一次海外,马德钟的眼界也宽了不少,知道海外也有不少好地方。

他们要是运气好,去的地方真有大金矿,以后说不定能成为一股大势力。

所以双方都有些心照不宣的想跟对方留下一丝香火情的想法。

几人闲聊了一番,看到内侍陈宣走了过来,这可是朱瞻基身边亲近太监,他们不敢马虎,一一行礼。“见过太监。”

陈宣摆了摆手说道:“我一个小小的长随,不敢当太监称呼。这次只是跟大家伙一起出来见见世面,诸位请便,咱家找马把总有话要说。”

林三四人连忙告退,让出了这里的位置。待他们离开,马德钟向着陈宣抱拳道:“不知中官大人找属下有何吩咐”

陈宣的年纪跟马德钟差不多,笑着说道:“你我之间不用如此客气,我是殿下亲近之人,你更是得了殿下赏房子,赏老婆的亲军,说起来你我都差不多。”

马德钟笑道:“属下如何比得过中官,我能有今天,都是托了殿下的福气。”

陈宣点了点头,将帽兜拉紧了一些,背着风轻声说道:“咱家听说你是要回兖州府探亲”

马德钟长叹一口气说道:“所谓探亲不过是光堂话,我父母双亡,就是有几家亲戚,也是曾经抢了我家几亩地的仇人。这次回乡不过是想给亡父母上坟,告诉他们,他们的儿子活的好好的,今后会给马家开枝散叶。”

陈宣当然知道马德钟的家境,他们都是殿下的亲近之人,他也就直话直说道:“殿下日理万机,但是数次提起兖州府的孔家。你是兖州府的人,回乡之后注意打听一下,有没有孔家为非作歹之事。”

马德钟大惊道:“可是衍圣公孔家”

陈宣不屑地说道:“陛下已经除了他们的衍圣公名号,孔夫子是孔夫子,孔家是孔家,不可混为一谈。”

因为出身草莽,马德钟虽然为人粗豪,但是格外佩服读书人。他轻叹道:“这孔家乃圣人之后,不至于给祖宗抹黑吧”

陈宣笑道:“只是让你回乡的时候注意一下,殿下也没有提起这事儿,一切都是我自作主张。作为殿下的身边人,总要想着替殿下主动解忧。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马德钟抱拳说道:“属下明白了,这次回乡,一定会多注意这方面的事儿。”

陈宣点了点头笑道:“这就对了,要是有什么消息,等我们回到胶州,再一起合计合计。”

话虽然接下了,但是马德钟总有些不敢相信。这孔府从小在他心中就是一块圣碑,总不至于也会被蛀虫啃噬吧

早上的时候天还阴沉的厉害,以为要下大雪,但是等船进了胶州湾,太阳竟然出来了。

虽然现在风势更大,但是船不再直接逆风,这船速反倒更快了一些。

待到午后,船只就抵达了胶州大沽河河口,这里海船是进不去的。

众人在这里换了河船,低级官员前往胶州县城,而这艘海船将会载着高级官员前往胶东停泊,双方分开行动。

这次的调查团人员复杂,不仅有锦衣卫,都察院,刑部,还有海军派出的调查组,以及內监的调查组。

所以在大沽河河口这里,迎接众人的官员也是数量众多。众人好一番折腾,才相互见礼,分乘了七艘船,才一起前往胶州。

唐赛儿他们几人自然是不受关注的,这也让她们几人有闲心观察四周的环境。

看到大沽河里来往的河船众多,许多船上都装满了粮食,她们惊疑不定起来。

去京城的时候,他们自然没有搭乘朝廷船只的权利,所以只能靠步行走到运河,然后通过运河进京。

他们以为,整个山东都没有粮食,但是现在看来,应该只是青州府那里没有粮食。

但是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他们也不敢胡乱猜测。

而马德钟带着自己的一帮下属,坐在了第二舰队胶东水寨派来的一艘迎接船上,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欢迎。

如今大明的四大舰队,虽然名义上是平级,但是第一舰队因为是殿下亲军,所以自动高了半级。

而马德钟虽然只是一个把总,却大名鼎鼎,被太孙殿下亲自授予英雄称号,关于他们三人斗智斗勇,抓获东瀛王室的故事,随着朝廷专门印制的图书的出版,早就传遍了全国。

他这个小小的把总,能住在殿下的农庄,沐浴皇恩。不要千总,就是一些守备,也对他羡慕不已,恨不得跟他换个位置。

他这样的英雄得到了朝廷的大力弘扬,不出意外,今后绝对能荣升高位,富贵荣华享之不尽。

所以他护送调查团到山东,顺便回乡探亲,第二舰队这边也是安排周到,不敢慢待。

来迎接他的是胶东水寨的一个千总,名字叫做郑宝,乃是胶东当地人。

他对马德钟这个大英雄仰慕已久,见面不仅没有丝毫倨傲,还将马德钟高高捧起,让马德钟惭愧不已。

“自从得知马兄弟要回乡探亲,途径我胶东水寨,水寨的兄弟无不期待。只是如今先要护送各位大人,待兄弟探亲归来,一定要到水寨盘桓数日。”首发

“好说,好说。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马某受此盛情,惭愧不已。”

如今的胶州是主城,但是水寨建在胶东,也就是后世的青岛。但是后世的青岛现在只是个小县城,归属胶州管辖,而胶州这里,又统一属莱州府管辖。

郑宝拿出了一份文书,递给他说道:“这是跟转运使司的公文调函,有此公函,可以借用十一匹马,入住各大驿站。”

“马某多谢大人了。”

“不用客气,这是应有之理。待哪天郑某有幸到京城一行,还要指望马兄弟能多多照应。”

马德钟立即打包票说道:“一定,一定。到了京城,可以定要去找兄弟,也让兄弟尽一番地主之谊。”

一番应酬下来,双方的关系似乎融洽了许多,这河船狭窄,几十个人只能挤在一起。

看到不时超越的运粮船,马德钟想到这次来山东的主要任务,随即问道:“我看这河里运粮船不断,一直都是如此吗”

郑宝奇道:“当然了,这三年多以来朝廷运过来多少粮,全部都是通过大沽河进入内陆,然后进入胶莱运河,送入腹地。”

不是专业人士,马德钟也不敢多问,岔开了话题,只跟对方谈起了军中生涯,以及跟太孙下西洋的一切经历。

这次下西洋,只有第二舰队没有派兵前去,主要是因为朱瞻基安排了第二舰队一直在探索北方诸岛。

而且在东瀛以北的虾夷岛建城,也耗费了易信大部分精力,第二舰队的军务繁重,所以没有派人跟着朱瞻基一起下西洋。

如今他们沿着东瀛北部的小岛,已经深入的上万里,找到了数百个小岛,最北已经抵达了中洲大陆与北洋的交界处,也就是后世的白令海峡。

而如今,易信就在胶东水寨筹集人马和粮草,只等天气稍暖,就会进行又一次的探索行动。

不过他这样的舰队总兵,当然不会亲自来迎接他们这些人,相反,几个主将还要专门去拜见他。

船队抵达胶州城南,一行人等在当地县令孙耀祖的亲自迎接下,进了县城。

当晚,孙耀祖在县城最好的酒楼款待众官员,面对来势汹汹的众人,他这个县太爷大冷天一头汗都没有干过。

一千全副武装的海军士兵昨日就抵达胶州,全城人无不人心惶惶,哪怕没有贪污受贿,也不敢面临凶神恶煞的锦衣卫啊。

酒足饭饱,一千士兵就在冯小年和海军守备武顺的带领下,封存了胶州內监转运司的账房。

那些內监虽然不怕锦衣卫,但是面临陈宣拿出来的陛下亲笔手书,根本不敢反抗,一个个乖乖地留在房中,等待查账。

而在胶东水寨,转运司的胶东总部,所有的海船在这里卸货,这里也是整个山东半岛南部的转运中心。

这里却是海军第一舰队的副总督保定候孟瑛亲自出马,拿出了朱棣的圣旨。

以第二舰队总督易信为主,立刻带兵封存了內监转运司,不敢有半点马虎。

看到圣旨,易信的心中其实比谁都惶恐,身为第二舰队的主帅,在他的地盘发生了如此大规模的贪腐行为,哪怕他没有参与其中,也有用人不察的罪责。

“保定候,这次还要你多多斡旋,在下这次可真是受了无妄之灾。”

孟瑛是老牌侯爷,易信还是三年前东征东瀛立功,获封中联伯。所以在孟瑛面前,易信并没有丝毫底气。

孟瑛笑着说道:“来的时候,殿下就交代了。第二舰队掌握东瀛的金银,哪怕下面有人贪腐,也跟中联伯没有关系,因为想要银子,从东瀛的银山下手更容易一些。”

易信心头大安,长揖道:“确实如此,在中连岛以北的金银岛,那里如今金银产量大增,在下不才,蒙殿下恩宠,能独得五分,有这些金银,在下实在没必要从哪些灾民嘴里扣一点要命的粮。”

孟瑛当然知道这件事,这也是他对易信最嫉妒的地方。掌握了第二舰队的易信,控制了整个大明北部的海域,连朝鲜和东瀛都在他的势力范围之内。

东瀛本国的石见银山被纪纲控制,如今在东瀛当他的土霸王。

而原名佐度岛,现在被改名叫金银岛的那个孤岛,谁也没有想到那个岛上的金银竟然不下于石见银山的产量,一年出产的金银算起来足有五十万两。

整个海军舰队能得五分,易信独得五分,这就是一成。等于易信什么事都不干,一年就有两万多两银子。

靠着这笔收入,易信在中连岛上修建了奢华的中连伯府,比他们许多人的侯府都要大的多。

当然,这笔椅子不是那么容易拿的,想要拿这笔银子,要拿命去拼。

皇上和太孙对大明开发东洲急不可待,易信负责打通航道,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次能成为调查团的负责人,孟瑛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宰肥羊的机会,即便是易信的卖命钱,自己也不要多,五千两银子不会让他伤筋动骨,他应该还是要出的。

所以,孟瑛宽慰了他一番,又说道:“但是,弹匣对你大力营造中连伯府的行为很不满,一个伯府,修建的比公爵府还要奢华,这算什么回事而且你的驻地在莱州,你却又大半的时间都待在中连岛,这让皇上和殿下都很为不满。

何况现在又除了这样一件大案,虽然不知道海军在这里面参与多深,你也脱不了不察之罪。如今,你受邀任务是配合调查团将这件事调查清楚,然后再跟我去京城主动请罪吧”

这就是孟瑛在危言耸听了,只要易信没有直接参与进贪腐,朱瞻基还指望他尽快抵达美洲,打通前往美洲的航道,怎么会因此处罚他。

不过朱瞻基一出门就是三年,易信三年没有见过朱瞻基,自然不知道他现在的想法。

听了孟瑛的危言耸听,他只感觉天都要塌了,此事也无法探知朱棣和朱瞻基的想法,只能向孟瑛求计。

见他相询,孟瑛就越发温和地笑了起来,他知道这次不虚此行了。

而原本以为自己对家乡毫无留恋的马德钟,等到登岸以后,看到这与自己家乡并无二样的县城,听到虽然有些差异,但是绝对算得上乡音的声音,他的心里不知道为何,就变的有些惶恐了起来。

一个晚上,他都没有睡好,心里总是浮想联翩,曾经年幼时被他遗忘的许多事情,都浮现在心头。

故居门口的那棵大枣树,他还记得他娘每到枣子快熟的时候,总要把纺车搬到枣树下看着枣子,然后枣子熟了,跟他爹一起去兖州县城卖枣。

他还记起了有一次上街,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问他要一个枣子,他恋恋不舍地给了,对方却给了他一个糖人。

那是他第一次吃糖,那种甜真的要甜进他的心里去。

还有他母亲生病,却因为兵灾,医师都被军队掳走了,他母亲最终咳血而死。

还有他父亲为了埋葬他母亲,向一个族公借银子,对方脸上那鄙夷的笑,这些曾经遗忘的一切,突如其来的充斥了他的脑袋。

一直到天亮的时候,他似乎迷迷糊糊地睡了一会儿。

可是却梦到了父亲为了争水,一个人打的邻村几十人望风而逃。

邻村为了报复,派人暗害了他的父亲。

而这个时候,那些族人却似乎忘记了地里有水是他父亲争来的,反而以埋葬他父亲的理由,占了他家的地,占了他家的房子。

他彻底清醒了过来,自己也分不清那是梦,还是自己的回忆。

“头,你醒了”

“嗯,睡不着了。你再睡一会儿,今天还有几百里地要赶。”

在军中的横祸,让马德钟有了一帮值得信赖的兄弟。以他的身份,当然不可能回乡探亲还带一帮侍卫。

他们都是跟他一起休假,然后陪他回乡迁坟的兄弟,所以他从来不以把总自居。

他看了一眼窗外,隔着一层纸也能感觉到天色渐明。他睡不着了,索性也不再睡,起身穿起了衣服,来到了院子里。

酒楼的一个打扫院子的老人看他起来,轻声笑道:“后生,这么早就起来了。”

听到他的声音,马德钟不知道为何突然有一种感动的感觉。

他突然明白了过来。

这里再不好,留给他的印象再差,但是这里也是他的根啊

因为有根,他才有一种归宿感,自己不是一个孤魂野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33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