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被分配到称光王府的內监都是在权力斗争中的失意者,他们一个个跪拜在道路的两边,恭候着朱瞻基的到来。首发

朱瞻基这个时候不需要宣扬自己的亲和,在这个阶级固化的年代,过分的亲和是自掉身价。

在整个內监系统,除了明面上的级别之分,內监们在潜规则下划分出了比明面上级别更多的等级。

能够近身伺候皇上的,能够近身伺候朱瞻基这个太孙的,能够近身伺候太子的,后宫各级嫔妃的,这就分了好几个等级,并且这些都属于是上层阶级。

中层阶级主要是以內监在各地的采买,镇守使,税使,监军为主,他们大多有一技之长,能力出众,可能随时就能成为皇上的心腹。

而被发配到各家王府的内侍,大多已经远离了权力中央,甚至根本碰触不到向上的台阶。

这些人,也是对皇权最为畏惧的。

在他们这些人之后,才是一众东瀛王室的成员,此刻也都战战兢兢地跪在主殿的门口。

朱瞻基的眼睛在院子里一颗光秃秃的柿子树上凝望了半晌,此时已是隆冬,树上变的光秃秃的,下面的柿子都已经被摘掉,只剩下了树顶还挂着三个黄橙橙的柿子。

“称光王何在”

跟在他身边的王府总管毛虎连忙禀道:“称光王在后殿偏殿”

朱瞻基打断了了他的话问道:“称光王虽然被囚于王府,却是东瀛一国之君。大明与东瀛乃兄弟之国,怎可如此轻待,直至称光王病重才由东瀛臣民上告陛下得知尔身为王府总管,上不能尽心尽责,恪尽职守。中不能平等相待,服侍称光王,下不能安抚东瀛臣民,让他们惊扰陛下。实乃无能来人,将毛虎拉下,重打二十大板,以儆效尤。”

那毛虎本就如丧考妣,今天惹出这么大的麻烦,就是朱瞻基砍了他的脑袋,也不会有人认为过分。现在只是被打二十大板,已经是喜出望外了。

他不敢反抗,被褚松和两个锦衣卫护卫押了下去,在一众东瀛王族面前就开始行刑。

那些东瀛王族看到朱瞻基这样做,一个个委屈的哭声更大了,甚至还有人喊出了“太孙英明,陛下英明”这样的口号。

显然,他们是被这帮内侍给欺负的很了。

当然,如今东瀛王室这些人成了囚犯,想要继续过养尊处优的日子,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每年虽然有二十万两银子的生活费,但是被分成了两批,他们这一支也只有十万两银子。

这些银子想过好日子还是够的,但是他们身为王族不能出门,吃的,用的都要通过这些内侍来采买,这些内侍当然是坑他们没商量。

这才几个月的时间,这帮内侍就已经把他们今年的年金给敲诈的差不多了,他们这些人是真委屈啊

朱瞻基当然也知道这一点,这个王府发生的一切都瞒不过他的耳目,不过他也无心替东瀛人出头,恨不得这帮内侍将他们的脾气和勇气全部磨的一干二净。

但是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闹出事儿来。

现在他们的吃相太难看,闹出了事,那也就别怪朱瞻基打板子了。

几个东瀛王室成员间朱瞻基替他们出头,就大着胆子将这帮内侍的可恨之处全部讲了出来,让一帮内侍面如土色。

朱瞻基也从善如流,化作了“刚正无私”的判官,不仅要把这些内侍全部驱逐,换一批,还要着这些内侍将侵吞的银子全部吐出来。

说的是全部,当然不可能是全部,因为任何一条链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这些内侍敲诈了东瀛人的银子,也不可能是自己全部得,他们还有上司,还有外围的锦衣卫都需要打理。

但是即便如此,已经足以让这些东瀛人感恩戴德了。

处理好了这些事务,朱瞻基才转身进了后院。

这里对其他人当然是禁区,不要说这是王府,就是一般的百姓家里,朱瞻基也不能直接闯人家的后院,那里可是女眷的住所。

但是这个时候显然没有人会指责朱瞻基,毕竟朱瞻基是来替他们出头的。

何况,他们已经送了两个公主给朱瞻基,也不介意多送两个给他,只要他要。

后殿的偏殿门口,以十五岁的秋子为首,一众女眷也都跪伏在地,大礼参拜。

除了秋子,王室的两个漂亮公主都已经送给了朱瞻基,这里面已经没有什么漂亮女子。对这些小鼻子小眼,个头也矮的女人,他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身边都是自家人,朱瞻基也没有什么顾忌,上前扶着秋子的肩膀,将她的身子扶了起来。“是我疏忽了你们,让你们这些时日受恶奴欺负,从今往后,自然不会再让他们无法无天。”

秋子身材娇小,被朱瞻基的大手扶着臂膀站起来,感受到对方的气息,大脑里一片空白。

称光与她同龄,比她还要小月份,还像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需要她的照顾。

感受到朱瞻基的气息,加上身子被朱瞻基的大手捧在手里,又听到朱瞻基如此暧昧的话,她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只觉得身子一阵阵发软。

幸好,朱瞻基很快又放开了她,才让她不至于当众出丑。

进入了偏殿暖房,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煤气味道,因为称光生病,如今门窗紧闭,让劣质煤炭燃烧的气味挥之不去。

朱瞻基心头一愣,不会是煤气中毒吧

一张宽大的床上,身材瘦弱的称光王躺在里面,被子上面几乎没有隆起,朱瞻基看了看他赤红的脸,还真有点煤气中毒的征兆。

朱瞻基正欲问一下病情,却听见院子里有人高声禀报:“太医院张士冲,伍德召,韩玉林到”

好吧,专业的人士过来了,自己也不用插手了。

不管称光是死是活,对他的影响都不大。不过就目前两国的稳定来说,他或者自然是比死了的好。

朱瞻基宽慰了秋子几句,出了门来,三位太医在廊下躬身拜道:“拜见殿下。”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称光王身体有恙,你们先去诊治。不论何疾,在贵重的药,不吝于他。”

他很想将秋子带到正殿那边去调息一番,但是想到外面一大帮王室成员,在那么多人面前调戏她,实在有些太难看了。

他跟秋子说道:“和子与贞子在宫中寂寞,待称光病体痊愈,你也多到宫中看看她们。”

秋子不敢看朱瞻基,微微屈身拜道:“贱妾遵命。”

她的头低着,看不出来她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回到了前院,朱瞻基还在想着秋子,这个小妞的确是个绝色,但是也不至于让朱瞻基念念不忘,他更在乎是她王妃的身份。

也不知道称光能不能满足她,这样一个小妞,一辈子独守空房未免太残忍了。

而且,她的这个身份,似乎可以做一些文章。

一开始,他对王族血脉是格外重视的,认为不该混了血脉,所以给了那些外族女子绝育,但是现在想起来,这有些偏颇了。

像这个秋子,如果自己让她怀孕,那她生下的孩子,就是以后名副其实的倭王啊

只需要将她弄上床,就比千军万马去征服东瀛更好。

而且,哪怕东瀛人就是知道这个孩子是他的种,也不敢声张。

只要大明强势一百年,控制东瀛一百年,就能将整个王室的血脉全部换一遍。

这比动用大军去征服,省事的多了。

一边跟那些东瀛的王室成员问话,朱瞻基在心里逐渐将这个计划就丰满了起来。

不一会儿,三个太医也来到了主殿这里,面色有些沉重,欲言却又止。

朱瞻基看了一帮担忧的东瀛人一眼,说道:“三位有话就说,不要做任何隐瞒,尽量将称光王治好。”

领头的张士冲说道:“殿下,称光王前几日就染上风寒,由于已经感染几日,如今高烧不止,已经传染到肺部。想要治好,恐怕最少需要月余。”

那些东瀛人的脸色登时好了许多,称光王不论怎么说,也是他们的堂兄弟。而且,如今这个王爷可是大明最重视的人,被苛责的也最厉害。

他们哪怕就是对这个王位有兴趣,也不敢现在表达出来,想让称光王继续盯在前面当靶子。

反正称光王年幼,如今的财政大权都在他们的手里,让称光王顶在前面,他们落了实惠。

“能治好”

张士冲点了点头说道:“只是如今他高烧不止,风邪入脑,以后恐对智力有碍。”

他这么一说,所有人的表情就更轻松了,如果称光王变成了一个傻子,对所有人来说,更是一件好事。

朱瞻基恨不得直接下令,哪怕下药,也要把他变成一个傻子。他要是变成了一个傻子,自己对秋子下手,那就更没有顾虑了。

当然,这个话他现在不能说,最多以后暗示一下张士冲他们。

当朱瞻基从称光王府离开的时候,毛虎他们几个领头的太监已经被发配回了皇宫,换了几个主事之人。

被內监敲诈过去的银子,也被退出了几千两,摆在了主殿门口。

朱瞻基对现在负责整个王府的伏见宫家建仁郡王说道:“以后受了委屈,不要再忍着。孤一定会帮你们撑腰”

能那会几千两银子,建仁郡王也觉得是意外之喜了。

他更高兴的是跟如今的大明太孙终于拉上了关系,捱过这十年,以后回了东瀛,一个傻子当然不能当天皇,那个时候,还不是他说了算

只是他不知道,朱瞻基从来没有想过还放他们回去,即使放回去,到时候也是让自己跟秋子的儿子过去给他们当国王。

这天回到了皇宫,他难得地来到了四个东瀛女子住的小院。四女现在跟在他身边并没有名碟,带回皇宫以后,就被单独放在这个小院里。

她们身为敌国女子,也颇为自卑,这几个月都没有出小院一步。

这一夜,他又将四个女子一起弄到了床上,享受了四女的贴心伺候。

第二日一早,跟太子妃张氏提出来了要给和子与贞子授予奉仪的名分。

张氏对此有些不愿,说道:“你后宫中还有十余人都没有授予名碟,为何要对两个异国女子另眼相待”

朱瞻基回道:“孩儿此举非为女色,而是为了笼络东瀛民众之心。授予他们的公主奉仪之位,成为孩儿的正式嫔妃,也有利于收拢民心。”

张氏这才不反对了,点头说道:“既是涉及国家大事,我自当为你安排好,只是她们已经绝育,再不能为你诞下麟儿。”

有了张氏的支持,这件事宗人府当然不会反对。朱棣在知道朱瞻基的计划后,也表示了支持,所以过了几日,宫中就传出了消息,太孙殿下立两位倭国公主为奉仪。

虽然这两位公主还是两代人,一位是称光的小姑姑,一位是他的妹妹,但是这个时候,没有人在乎合不合礼法。

那些东瀛商人和学子们就激动了,连续好几天,都有许多人向宫中送了礼物。东华门处,送给两位公主的礼物堆了一间屋子。

既然是被正式纳为嫔妃,东瀛王室这边自然也要表示一番。虽然他们的手头紧,却也凑了一万两银子,当做两位公主的嫁妆。

只是纳最低等级的奉仪,倒也不必单独举办婚礼。只是在消息传出五天后,就在几人居住的小院,举办一场小型的仪式。

婚后的第三天,宫中本来没有回门仪式,但是朱瞻基也让一帮內监和宫女将她们几人送到了称光王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让这些东瀛人安心。首发

而称光高烧退下之后,却没有如同朱瞻基所想的那样变成傻子,只是木讷了许多。

不过他原本就体弱多病,沉默寡言,现在跟过去的区别并不大。

在病床上,他也向自己的姑姑和妹妹表示了祝贺,但是一举一动,都像是有人教的。

得到这个消息,朱瞻基已经决定,在过年之前,就把这件事给搞定。

删删改改,最后还是把后面的情节给删除了。因为曾经得罪了一批人,我的几本书一直被恶意举报,要是写出这样的情节,恐怕又会被举报了。历史上的称光天皇本来就是体弱多病,没有子嗣,后来才立了伏见宫家的彦仁亲王为皇太子,也就是后面的后花园天皇。思路被打断,今天先更新四千字,明天补回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68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