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三章 安排与送行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刘安此人是海军总督刘江的次子,但其兄早逝,虽然是次子,却是刘家继承人。

他自幼随父从军,在辽东久经沙场,虽然算不上绝世名将,但也称得上领军有方。

自刘江被朱瞻基征召为海军都督,刘安回京被安排到了神机营,担任军卫都指挥使。

接受了火器换装之后,他参与了征讨东瀛的行动,行军作战从无纰漏。

东瀛之战之后,他走了父亲的关系,也是朱瞻基为了笼络刘江,将他要到了幼军,成为了幼军四个都指挥使之一。

他这次虽然是跟随朱瞻基一起下西洋,父亲是海军总督,但是却不是属于海军序列,而是陆军序列,归薛禄领导。

天已经快要亮了,但是这漫长的会议才结束。众人都没有时间休息,要为大军出征做准备。

朱瞻基也是毫无睡意,留下了刘安和现在归属于羽林卫的陈礼和张凤山,还有庄敬和庞瑛两人。

陈礼和张凤山是跟随朱瞻基最早的将领,虽然他们当初只是羽林卫的把总和总旗,如今也只是守备和副守备。

但是他们两个身上还有另外一个职位,那就是羽林卫学的山长和总督导。这让他们哪怕是在高级将领林立的大帐之中,也没有人敢真的忽视他们。

原来的幼军,如今的羽林卫学,已经成为了大明军中的一个闪亮招牌。

从这里培养出来的士兵如今数量虽然还没有超过两千,但是十年磨一剑,每个从羽林卫学出来的士兵无一不是大明各军卫器重的精英。

甚至有不少从羽林卫学出来的孤儿如今都做到了守备一职,比他们两人的职位高,却也没有任何一个孤儿敢在两人面前自傲,更不敢忘本。

在这个时代,天地君亲师的思想依旧深入人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任何人敢忤逆两人,那都是众叛亲离,天下无容身之处。

而且,他们官职虽然不高,也要看位置。一个普通的守备,当然只是一个普通角色,但是一个太孙跟前,备受重视的守备,是任何人都不敢轻待的。

就像黄渊,如今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守备,但是那些指挥使,参将,甚至是提督,总督都不敢忽视的。

朱瞻基要是把两人外放,最少都能提拔到指挥使的职位上去。

庄敬和庞瑛两人自东瀛之战之后,已经许久没有机会到朱瞻基的面前来表忠心了。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用武之地,两个人都表现的非常积极,想要再立功勋。

大殿里除了他们几人,就只有金阔,孙林这两个內监总管,李亮守在了门口,防止有人听到他们的决策。

大部分人都是一日夜没有休息,昨天发生那么多事,精神都高度紧张,一个个都疲惫不堪。

朱瞻基自己都窝在了龙椅上,两条大长腿架到了面前的案几上。“诸卿都自在一点,天天端着个架势,也太累了。刘安”

刘安坐直了身体抱拳说道:“臣在。”

朱瞻基笑着挥了挥手说道:“自在一点,就当我们在闲叙好了。知道我为何单留下你吗”

刘安依旧一本正经地说道:“殿下另有安排要末将执行。”

朱瞻基点了点头。“我喜欢聪明的人,有能力就在我的面前表现出来,那种和光同尘,怕当出头鸟,在我面前不好用。”

朱瞻基的眼睛在众人面前扫了一圈,回到了刘安的脸上才说道:“这次以你为幼军总兵官,自然要以滇国公的意见为尊,但在滇国公的决策不符合大明利益的时候,孤要你率领幼军,可自行其是。”

刘安有些为难地说道:“臣该如何判断滇国公的行为不符合大明利益呢”

朱瞻基问道:“你认为孤为何执意要掀起这场战事”

“威慑南洋各国,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正是”朱瞻基坐起了身子,笑道:“南洋各国如今以信奉绿教为主,他们虽然名义上是我大明的属国,却不说我大明话,不写我大明字,反而以学习那西洋小国的文字为主。孤在麻喇迦已经开始要求他们汉化,但是一个麻喇迦太小了,孤不仅想要在麻喇迦,还想要在南洋各国都推行我儒家,推行汉字。

滇国公此人虽才华盖世,但其年岁已高,慈悲为怀,早失靖难之时的果敢。若是孤能长期经营南洋,当用他之才。但孤却没有时间。

待南洲暴风季过去,孤就要前往南洲,从南洲回来,孤还要去下西洋。所以孤只能快刀斩乱麻,将南洋地区全部梳理一遍,让南洋地区各国各部落,不仅要尊崇我大明,更要畏惧我大明。

只有这样,才能在南洋地区快速推行汉化,让南洋各国成为我大明真正的属国,就像朝鲜和东瀛一般,可明白”

刘安抱拳说道:“臣明白”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明白就好孤是敬重滇国公的,但是这次南洋之行,却不能以他之意,长期谋划。你作为他部下主帅,当尊重其意,却不能言听计从,要有自己的决断。孙少监”

孙林应声道:“奴婢在”

“着冯冲随刘安前往明古鲁,提供一应情报。”

“是”

金阔这个时候说道:“殿下,那明古鲁的万茂如今还未有反叛之意,何必急着出兵老奴以为,可待其知道其子已死,做出选择后我大明再出兵也不晚。”

朱瞻基虽然知道金阔的建议才是天朝上国的堂堂正正之策,但是却不愿意如此耽搁时间。他笑道:“我大明可以先出兵,只待他不来旧港,就举兵讨伐。庄敬,庞瑛”

两人立即抱拳道:“臣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那些倭寇你们如今掌控住了吗”

庄敬略带自矜地说道:“如臂使指。”

朱瞻基笑道:“好,拿地图来。”

孙林递上了一份苏门答腊的地图,摊开在了朱瞻基面前的案几上。朱瞻基招了招手,大殿内的几人就登上了台阶,来到了朱瞻基的面前。

朱瞻基指着地图说道:“大军出征需要几日筹备,舰队绕到岛西南的明古鲁,也需要时日。而且大军由海上进攻,直取明古鲁国都,难免又写疏漏,所以我要求羽林卫学派出五百精通地图测绘,丛林作战的士兵,与两千倭寇由穆西河逆流而上,可一直抵达卡巴火山北麓的卢布林高。这里有两处山谷可以接穿过岛上的山脉,抵达明古鲁。”

顿了顿,朱瞻基又说道:“进入明古鲁之后,我要求倭寇营执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让明古鲁部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痛苦”

庄敬脸色一肃,有些担忧地问道:“殿下,这样会不会让其他部落仇恨我大明”

“这些都是倭人干的,他们不过是我大明的一条恶狗。只有让敌人害怕,恐惧,才是他们的职责。我会让船队在卢布林高等你们,告诉那些倭人,所有缴获只需要上缴一半。”

“是”

朱瞻基又望向张凤山说道:“羽林卫学士兵的任务不是杀人,而是给倭人提供路线和情报支持。你们要监督明古鲁部落的大军调动,不要让倭人陷入了他们大军的包围圈,这些人,我还有大用。”

张凤山行了一个军礼道:“末将明白”

朱瞻基这才伸了一个懒腰说道:“两路大军要注意时间上配合,倭寇营从东北部烧杀抢掠,把民众都惊往都城,然后大军从西南直攻都城。细节方面你们再商议一番,孤先去休息了。”

朱瞻基长期修炼,这一日夜没有睡觉,虽然对身体无碍,但是对养生不利。新 手机端:

他可是知道原本的历史里,他自己只活了三十几岁。虽然现在他的道家养生已经小成,却也不敢马虎。

回到了后院,他也没有去惊动已经睡下的妃子们,让还在等他的青梅绿竹带他进了她们的房间,坐在地板上调息了半个时辰,然后就睡在了她们的中间。

庄敬与张凤山他们又商议了一番细节,几人一起前往薛禄的小院,向薛禄这个陆军总兵汇报军务。

薛禄这才知道,朱瞻基根本就没有想要给明古鲁部落留一点余地,借着一个大明士兵死在拉哈特的手里,就趁机想要直接灭了明古鲁部落。

他也明白,这样的事不是朱瞻基想要防着他,而是想要防着郑和。

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一句废话也没有,直接颁发令旗,作为调兵之用。

这种小规模的调兵,根本不需要虎符,薛禄作为总兵官,直接发令旗就好了。

但是像郑和他们出兵,却一定是需要朱瞻基亲自颁发虎符。

一直到午时,庄敬和庞瑛才回到了位于出海口出的倭寇营,随即就擂鼓点兵。

这些倭寇已经被大明训练了一年多,闻听擂鼓,一个个连忙丢下了手中的麻将牌和扑克牌,穿上了正装,提着自己的倭刀,来到了临时军营的校场。

他们这些人不像大明士兵军纪严明,所以除了在麻喇迦,吕宋,有过假期,在渤泥国和巨港都没有给他们放风的时间。

巨港这里的百姓大多都是华人,就更不会让他们出去祸害人了。

他们一个个憋的难受,闻听擂鼓声,一个个不惊反喜。

三通鼓毕,不到者斩。但是他们的人数不多,只有不到两千人,所以第二通鼓声响起来的时候,人就已经全部汇合完毕。

庄敬在点将台上面也是格外自得,能将这些匪类管的理理顺顺,他可是下了大工夫。

望着台下的众人,他大声喊道:“从东瀛到大明,到南洋,你们憋屈吗”

台下众倭寇不明白庄敬的心意,只有稀稀落落的回应。“憋屈”

庄敬笑了笑,又道:“太孙殿下令”

众人纷纷单膝跪下,除了衣甲的撞击声,没有一点声音。

“殿下有令,倭人营明日出征。这次出征,讨伐西南明古鲁部落。此战可不受军法约束,施行杀光,烧光,抢光政策,就是有那些小美人,你们也可以随意享用”

台下众人轰然喝彩起来,一个个情绪激动不已。

庄敬笑了笑,又道:“但是,记得要好好保住自己的小命,你们的命,不仅是属于自己的,也是属于我大明的”

庄敬不怕他们畏战退缩,这些人别的本事没有,烧杀抢掠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本性,遇敌从不畏惧。

庄敬怕的是他们太自大,因为奸淫掳掠散了军阵,丢了自己的小命。

这些人是他现在最大的依仗,他还想靠这些人,挣下足够的功劳,像纪纲一样驻守一方。

这些倭寇被憋了大半年,一个个急着想要去挣取功劳。

但是在大明各军,却是喜忧各半。

因为这次是临时出兵,而大明各卫正在积极准备竞技大赛,所以要出征的人选,就要撇开这些要参加比赛的人。

大部分士兵本来都是兴致冲冲地参加竞技比赛,却没有想到因为这个原因,自己却不能去参加战斗。所以一时之间,有人喜,有人忧。

苏南,段仁志,马德钟三人组现在就面临着分别。

苏南是新任主官,掌管了五艘船的舰队,没有时间参加竞技比赛,但是段仁志和马德钟两人却都有报名。

段仁志是第一舰队蹴鞠队的前锋,他的身体虽然不算强壮。但是速度很快,身体灵活,有很强的抢点意识,是蹴鞠队的一号前锋。

而马德钟出身曹州,那里人们自古就好武技,马家祖上家传大洪拳响彻一方,但是到了马德钟祖父一代就没落了。

其父体弱,弃武从文,有地方土豪贪图他家大洪拳,设下圈套让他家破人亡。

当初马德钟年幼,带着其父塞给他的拳谱,在一个族叔的带领下逃难到京城。

却恰逢靖难之役,山东各地打的不可开交,族叔身死,他也变成了一个孤儿。

他在淮安被一窝盗匪抓住,因为年幼,被养在了土匪窝,每日进城乞讨。

虽然日子过的苦不堪言,但是终究是一窝土匪养活大了。

后来土匪被淮安府官兵剿灭,他也有了一把力气,就投了军。

如今的马德钟刚过二十三,正式气血旺盛的时候,一身家传的大洪拳也练的炉火纯青。

这次军中竞技,他就报名了武技大赛,并且进入了决赛。

他们舰队被挑选进了征略明古鲁的舰队,但是有比赛在身的将士却不能出征。

马德钟是孤儿,对沉稳有度的苏南视为兄长,虽然看不起段仁志油滑,但是他跟段仁志的关系却更好,视他为弟。首发

三人这次要分开,格外不舍。马德钟就找到了军中典薄,想要退赛出征,却被典薄训斥了一番,只能老老实实地继续比赛。

朱瞻基重视这次的竞技大赛,他也不会出征,反倒会亲自主持这次的大赛。

上有所好,下必行焉。

军中各将当然是更重视这次的比赛,而不是去剿灭一个小小的部落。

“这次出征虽然只是讨伐一个小部落,但是战场叵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没事。我要是回不来了,你们要替我照顾端娘。”

马德钟捶了苏南一拳,想要笑,眼眶却红了。“兄长尽管放心,我定会照顾好嫂子。”

段仁志没心没肺地笑道:“我海军只是辅助战队,第一舰队却是一半士兵都装备了火枪,哪里会有意外兄长尽管去,等回来我们定会夺得这次蹴鞠大赛冠军”

苏南将一个信封塞进了他的怀里,说道:“我要是回不来,你帮我照顾好端娘,将我抚恤金一分两半,一半给我家中,一半给端娘。端娘年纪还幼,以后要是另寻他嫁,也不必阻拦。”

像这样的告别,在整个舰队各处都在发生。虽然最近的几次战争,大明都是大胜,士兵损伤也很少,但是总要防止意外的发生。

特别是下层的小兵,他们身处战场,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而在巨港城,大抓捕终于停了下来,一些被抓进农庄的嫌疑人,在被查清了并无参与哈三的阴谋之后,也被放了出来,但是更多的人被罚金处罚。

他们这些人虽然没有参与哈三的阴谋,但是明知哈三图谋不轨,却不曾举报,也就被判同罪,只是从轻处罚。

而被抓的身份最高之人,就是被押解到巨港来的麻喇迦大王子依斯干达沙。

哈三有反叛之心,就是从麻喇迦开始的,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依斯干达沙参与了这场阴谋。

但是根据哈三的奴仆所言,哈三就是因为跟他的商谈,才开始图谋不轨。

而且依斯干达沙对哈三在麻喇迦的勾连纵横不仅没有阻止,还大开方便之门,他的嫌疑是洗不清的。

其实朱瞻基更想抓的是拜里米苏拉,但是证据实在太薄弱了,因为拜里米苏拉根本都没有跟哈三单独相处过。

但是抓了他最看重的大儿子,也足够这个老狐狸心疼的。

海军前脚抓了依斯干达沙,这个老狐狸后脚就跟着舰队一起到了星城,想要面见朱瞻基求情。

现在的麻喇迦,官员和阿訇被抓了一半以上,乱成一团,他也无心管了。

反正现在的麻喇迦就跟大明的麻喇迦没有区别了,没有他们这些土人,麻喇迦也乱不了。

哈三从被抓进监狱,不管是严刑逼供,还是威逼利诱,他都一言不发。

他很清楚,自己作为主谋,逃不脱一死。现在他只想少牵连一些人,多保存一些反对的力量。

但是在国家机器被运转起来之后,他开不开口,其实都无所谓了。

现在的咨情司将他自大明出发以后,见过的每个人,每天吃的什么饭都查的一清二楚。

他的生活轨迹就摊开在了所有人的面前,还有从他住所查出来的来往信件,也都揭示了他的图谋。

现在不管是旧港,还是麻喇迦的土人,大食人,都对哈三恨之入骨。

如果不是他,根本就不会有这场无妄之灾。

他绝食了几日,但是却被大明的士兵们用一根管子,每天给他直接插进喉咙,灌进去稀粥。

这不仅将他折磨的苦不堪言,还死不了。

现在刑部的人根本就不查他了,每天将他绑在黑暗的小房子里,根本不搭理他。

因为通过对其他人的审问,已经把他所有的图谋轨迹查清楚了。

房子里面没有一点光,即使每天灌食,那些士兵也是点着火把进来。开始几日他还能算一下时间,最后他的思维就开始发散,再也集中不起来,也失去了时间的观念。

直到这一日,他被几个士兵手脚反缚,一根竹竿从手脚的空隙中穿过,将他像一头猪一样抬了起来,这才重见天日。

除了开始两日的审问,他一句话也不说。接下来的多日被关在没有声音,没有光线的屋子里。

他的神智都已经模糊,出了屋子,突然见到光线,他的眼睛一阵刺痛,就忍不住闭了起来,眼泪不停地往外流。

他不知道身在何方,最后被重重地丢在了硬木板上。

郑和看着士兵们将哈三像死猪一样丢在舱房里,嘴巴动了动,一句话也没有说。

眼前的哈三已经让他有些认不出来了,他没有想到,只是短短的几日,这个哈三已经变成了这样一副样子。

满身污垢就不必再说,他大小便都直接排泄,浑身脏臭的比一头猪还不如。

他头摆了一下,随从才捂着鼻子上前,去给哈三松开了绳子。

可是哈三依旧如同一个疯子一般,闭着眼睛在原地喘息,不论谁跟他说话,都仿佛没有听见。

只是关在黑屋子里面短短几日,就能把人折磨成这个样子哈三在郑和的心里还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要不是又如此意志,怎么可能从巴格达到长安,把毕生献给安拉

过了快一个时辰,哈三才逐渐清醒了过来,认出了面前的人是郑和。

他撩开了额头前面披散的头发,露出了一丝比哭还要难看的笑。“滇国公啊安拉的光辉将会在东方熄灭,大明的铁蹄将要踏碎我们的家园,这一切,是你愿意看到的吗”

牙疼的丧心病狂,昨天一夜没睡成,也写不进去,疼的想死。今天脸肿了,到医院打消炎针,止疼针,下午才好一点。晚上只能吃白粥,苦逼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70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