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十章 林家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正统八年,朱瞻基颁发了废除汉人奴隶令。

从那以后,大明所有的四十岁以下家奴都要重新申报户籍,而四十岁以上的家奴,则看其志愿,区别对待。

连皇上都不要家奴了,皇宫不要太监了,成立了内务府。而皇宫事务大多交给了宫女,并且实行聘用制,还有谁敢违逆

那几年,天下秩序出现了一些混乱,大明的哪个大户人家,没有几个家奴呢

但是,因为东瀛和朝鲜贡献了大批的劳力,总的来说,虽然经过了一些波折,但是最后这个政策还是执行了下来。

但是有一个方面,依旧有一些例外,那就是军队。

大明的宗室,勋贵,都是有护卫定例的。像亲王有三千护卫,并且朝廷承担军费,而一些公爵,侯爵,也都是五百到三百不等。

这些人是由朝廷按照普通军士支付俸禄,而那些将领为了笼络人心,往往会给自己的亲兵最好的待遇,所以他们自己掏出的银子,其实要比朝廷给的更多。

而亲兵的战斗力,也是远胜一些普通士兵的。

但是,当火枪普及以后,纪律和战术变的更加重要,相反,个人战斗力在战场上根本没有太多表现的余地了。

所以,勋贵们对亲兵的投入,也逐渐变少。

但是每个将领依旧不会放弃这个属于自己的福利,亲兵的战斗力哪怕不占优势了,但是他们的忠诚,依旧是可以信赖的。

在各级将领都不愿意放弃这个属于自己的权力,而如今的战争依旧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时候,朱瞻基也没有强制性地废除亲卫,而只是让这些人的兵籍,也纳入了朝廷的管制。

吴家第二代有一个侯爵,两个伯爵,侯爵可以有三百亲卫,伯爵有一百亲卫,吴家三兄弟一共又五百亲卫。

其他士兵没有军令,不管是公爵,还是侯爵,都是无法调动的,但是亲卫可以。

吴律现在说要带三百亲卫去协助唐林城作战,这也是他们家族这一支所有的亲卫了。

如果是以前,林汉伦会非常高兴,但是现在,有了这列火车上面装的三万支连发枪,两百万子弹,还有一些高等炸药,有没有这三百人,根本不影响大局。

他也坐直了身体,然后拍掉了身上的雪渍和污泥,感觉身上到处都疼。“陛下已经决定换装连发枪,现在车上就装了三万支,有了这些火枪,我有信心消灭所有的敌人。”

吴律一听,立刻眼睛放光地望向了那四节铁箱子一样的车厢,说道:“真的是连发枪”

林汉伦点了点头,吴律给了他胸口一拳说道:“你等着,我现在立刻回去,跟我们家老爷子说一声,我跟你去唐林城。学了那么多的连发枪的战术,现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

他转身欲走,不过走了两步,又回头说道:“对两家联姻,我不看重。但是循妹是我亲妹妹,我只想她能开开心心的,你明白吗”

林汉伦点了点头说道:“我会说服祖母的,也会好好对循妹的。”新 手机端:

吴律跟林汉伦自小就熟悉,知道他是个沉稳重诺之人,听他这么说,心里对他的一点芥蒂也就烟消云散了。

回到了自家的城主府,已经是丑时了。可是他现在心如火燎,先跑回了自己的小院,让蒙元侍女帮他收拾衣物,又来到了主院。

主院他是不敢闯的,要是碰到了祖父正在跟小美人亲热,他要是闯进去,恐怕会被祖父打断腿。

他就站在院子外面扯着嗓子大声喊道:“祖父,孙儿有事想要跟你说。”

吴克勤今年五十九岁,近年来也没有了雄心壮志,安心地享受剩下的日子。

搂着心爱的小美人刚睡着没多久,吴律的大喝惊醒了他。他浑身疲惫,有气无力地问道:“什么时辰了”

门外值夜的侍女答道:“侯爷,刚到丑时。”

吴克勤立刻大怒,喝道:“将那个兔崽子给老子叫进来,看老子不打断他的腿。”

话是这样说,却没有一个人相信。世子如今在京城,强壮的世孙可是老爷子的心头肉,天天都宠的没边了。

侍女将自己屋里的火盆搬到了卧室的外间,吴克勤套上了棉袄,棉裤,又裹上了一个毛皮大氅,从卧室里面出来。

吴律看到爷爷出来,立即跪下说道:“祖父,刚才孙儿去见了林大头,你知道吗陛下竟然给了他三万支连发枪,今后这连发枪要取代燧发枪了。”

吴克勤上去对着他的屁股踢了一脚,说道:“就为了这事儿,你把老子半夜吵醒”

吴律陪笑说道:“孙儿在羽林卫学学的可有不少连发枪的战术,却没有用武之地。要等到我们通古斯城换装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所以孙儿想要跟林大头一起去唐林城。”

通古斯城周边虽然有一些鞑靼和瓦剌部落,但是这些部落都已经归附大明。这里四周没有敌人,即便是军队换装,轮到他们恐怕也要等一两年之后了。

身为自己的孙子不怕打仗,他的心里还是挺高兴的,但是就这样放他去战场,他又有些担心。

自从朝廷采用分封制,封建海外,整个大明的继承法规,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管哪家,只能嫡子嫡孙,还要在应天府接受教育,才能继承爵位。而且,每一家的嫡系子孙,必须要跟家主生死相隔,最多只能两年见上一面。

如果嫡系子孙不才,而旁系却有能干之人又该如何,就成为了所有勋贵家族最头疼的问题。

不过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摸索,各大家族也摸索出了一套方案,那就是像朝廷出现的议会一样,成立一个家族长老会。

用长老会来约束家主的胡作非为,让家族永远位于稳定的水平。虽然一些家族的家主权力依旧很大,但是一些因为家主去世,家主幼小的家族,这套规则运行的还是很不错。

以平江侯陈瑄为例,他在世的时候,掌管大明银行,权势滔天,家族兴旺。死后被追封为公爵,世袭平江侯,三代以降。

其子陈冲性格软弱,担任长陵卫指挥使期间,因为被人陷害,污了圣陵,遭皇上剥夺其爵位,发配南洲,平江侯爵位就落到了他的幼子身上。

陈家长女嫁给了福国公黄家次子,在黄家的协助下,组建了家族长老会,开发南洲。

如今陈家依旧发展良好,完全就是托了这套制度的福。虽然家主的位置一定要嫡系才能继承,但是有了长老会,家族的旁系,人尽其才,能干的人也有了掌权的机会。

吴克勤的两个兄长包括家族大部分第二代,第三代的后代都在南洲,而且第三代里面,他最重视的就是这个长孙。

嫡系的几个孙子,没有一个比得上他,甚至比不上一些旁系孙子。

如果他有了三长两短,整个吴家的家族结构,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但是,不让他去也不可能。吴家就是以军功起家,如果丢了勇猛,他们还剩什么

“你不是跟林家小儿闹翻了吗为何今日又去找他”

吴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林大头这人还是很不错的,他对循妹也不无情意,要不是那老虔婆”

话还没有说完,吴克勤一大嘴巴打的本就鼻青脸肿的吴律一下子倒在地上。“祖父”

吴克勤指着孙子厉声道:“老虔婆是你能叫的你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唐老夫人是什么人那是老夫见了,也要心悦诚服喊一声大姐的军中木兰。是陛下亲自册封为帝国一级英雄的唯一女人

几十年来,她以弱势兵力扼守帝国西北边境,不仅没有丢失寸土,还曾经将边境向西扩张两千里。陛下让人以她为蓝本写的小说,写的戏剧你难道没有看过吗你一个毛头小子,有什么资格说她是老虔婆”

吴律不敢犟嘴了,喏喏说道:“可是她为什么不同意大头跟循妹的婚事”

吴克勤叹了口气道:“我吴家原本是蒙元小部落出身,而林家原本是普通百姓出身,这身份对普通人有威慑,可是在应天府权贵心里,哪个不笑话我们

唐老夫人心高气傲,儿子娶了公主还不罢休,还想让孙子也娶个宗室,这样以后就没人敢拿他们的出身笑话他们了。

就连循儿,我原本也是想让她嫁给个皇子皇孙的,只是她不愿意,老夫才随她心意。

你现在也大了,原本不该跟你说这些事的,但是你以后总是要接触这方面的事务。等老夫断气了,你父亲会回来接任城主一职,那个时候,你就要留在京城了。

那个时候,你面对的不是敌人,不能打打杀杀。为了家族发展,你可能会受很多气,遭遇许多挫折。

所以,你不能再单纯下去,家族的发展是全方位的,不是仅靠打打杀杀就能崛起的。何况,今后打仗的机会也要少的多了。”

吴律这才明白过来,为何林家和吴家因为婚事闹的小辈们一个个不自在,但是长辈们却似乎没有在意。他直起身,跟祖父磕了一头说道:“祖父,孙儿受教了。”

吴克勤这才点了点头,扶起他,用手摸了摸他的脸说道:“这几日我会传令下去,召集亲卫,过几日让他们护送你去唐林城。至于林家跟吴家的婚事,看缘分吧”

对于吴律不能跟自己一起走,林汉伦虽然有些遗憾,却不失落,毕竟最多过几天,他就也会到唐林城了。

从通古斯城出发之后,火车上的戒备就严格了许多。这里是曾经蒙元岭北的腹地,不仅又许多小部落,还有一些蒙元残余军队的存在。

他们对大明并不臣服,我行我素,有些不服管教。大明如果派兵来剿,他们化整为零就藏了起来。

不过二十年过去了,他们一直不曾闹出是非,当地的驻军也就没有逼迫太紧。

现在他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大明的贸易,再过二十年,恐怕他们会主动融入。

但是这个时候,该防范的时候,还是要防范。

两日之后,火车顺利抵达了新建的益兰城。林汉伦惊讶地看到了自己的母亲竟然迎了几千里,来见自己这个儿子。

这母子相见自然别有一番感慨,宁国公主搂着儿子,就再也不想放手。

她在公主里面虽然序齿二十五,但是却是皇后亲生。当初她被许婚给林楚,内心是非常不情愿的,因为林家出身低,而且封地也在遥远的极西,一年有半年都寒冷至极,还经常有战争威胁。

何况,城主这个职衔,相比总督,其实是低了半级的,在许多人眼里,连提督都比不上。

但是没人敢违逆朱瞻基的意思,嫁给了林楚之后,林楚待她甚好,而且虽然有个厉害婆婆,这个婆婆却是不屑于内宅争斗,喜欢领军杀敌的。

婆婆不屑于内事,丈夫也不管这些,并且两人都对她格外敬重。来到唐林城,她就被高高供了起来,那些将士们,一个个也将她视若神明。

享受到了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且这里虽然苦寒,却并不贫穷。每年几座金矿产出的黄金,都在三十万两以上,上缴朝廷六成,他们还有四成。

特别是前些年唐赛儿率领大军攻下了喀山汗国,攻下了诺夫哥罗德汗国,缴获了大批的金银宝物,论起财富,唐林城比大部分勋贵封地都要富裕的多。

宁国公主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再也没有半点不满。

只是她一直想念自己生的几个孩子,除了女孩,男孩到了六岁,就都被送到应天府去生活,这让她这个当娘的如何不想。

不过,她很清楚大明的宗室,勋贵制度,这是维护大明稳定的规则,维护她这个公主荣耀的基础。所以,这些不舍,她从来不会表现出来。

宁国公主虽然没有专列,但是当初嫁过来的时候,送她来的皇家车厢,被留在了唐林城。

她这次过来,就是坐的自己的皇家车厢,两节车厢虽然给这列火车增加了一些负担,但是并不会很大。

而林汉伦也可以脱离跟那些护卫一同挤在普通车厢里的窘境,享受一个豪华的包厢。

那些护卫早已经熟悉了如何在火车上保持体力,他们利用上了行李架,地板,包括座位,不图仪表,只图舒服。

跟他们在一个车厢里度过了九天,让林汉伦觉得自己浑身都已经发霉了。

在浴室里面享受了一个热水澡,换了一身衣服的林汉伦坐在了母亲的座位对面。

在他的眼里,母亲虽然今年已经有四十岁了,但是依旧是一个迷人的女人。在她的身上,有着公主独有的优雅和从容,这一点是今年才十八岁的吴循也比不上的。

可是林汉伦很清楚,这种优雅不仅仅是身份的原因,更是金钱和时间堆积起来的。

他曾经也迷恋过这种优雅,但是在经历了这场婚事的风波之后,他也成熟了起来。在他看来,像母亲这种温室里面的花朵,适合那些没有生存压力的勋贵,而自己这样的需要时刻面对战争的世子,还是更加坚韧的吴循更加适合自己。 ǎng

所以,在跟母亲讲述了自己这两年的生活,包括京城里面发生的各种事情,还有跟皇外祖的几次见面,说了些什么话之后,他将吴循的事情提了出来。

宁国公主自己其实也知道,她对唐林城并没有出多少力。他对唐林城的最大帮助,其实都是她的公主身份带来的。

对于儿子找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其实也考虑过,不管什么样的女人都能接受。

现在听到儿子的分析,她觉得儿子如果找一个能当他贤内助,却不会跟自己争风头的儿媳,比他再娶一个郡主过来,更有利于自己的形象。

因为这样一来,她依旧是唐林城独一无二的女人。

所以,只是短暂的考虑之后,她就点了点头说道:“原本我还准备跟你商议之后,为你求娶谢王府的红杉郡主,现在看来,我不用写信了。不过,你要说服你的祖母,她可不像我这么好说话。”

林汉伦没有想到市区会这么顺利,看到母亲用优雅的姿势端起了一杯香浓的咖啡,他也端起面前的茶杯说道:“祖母是永远不会跟你站在对立面的。”

四日之后,这列火车终于抵达了终点站唐林城。这个城市是大明如今少有的还有城墙的城市之一,不过,在城市的外围,百姓居住的区域早已越过了城墙。

虽然这里是战争的前线,但是每一个大明的百姓都很清楚,唐林城是安全的。

那些白人虽然跟唐林城争夺牧场,但是他们并不敢直接进攻唐林城。哪怕如今战事又起,但是主战场依旧在距离唐林城足有四百里的伏尔加河流域,他们即使占据了优势,也不敢东来。

如果他们敢进攻比尔姆,甚至是唐林城,那么皇帝陛下就不会视若不见,直接派出精锐消灭他们。

任何对大明有威胁的势力,皇帝陛下都不会允许。不打他们,只是因为得不偿失,他们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他们也更清楚,唐林三城的西进,河中总督府的西进,都是地方行为,是边关的将士们想要捞取更大的好处。

大明皇帝陛下看不起西方的资源,更不愿意为了一点资源,消耗更多的物资。

他以乌拉尔山为界,画了一条线,从乌拉尔山到伏尔加河的区域,是过渡区域。

河中总督跟唐林三城的将领们越过伏尔加河,是为了给自己捞取利益。皇帝陛下不会管,也巴不得利用这种小规模的战斗来练兵。

只要他们不直接进攻河中,不越过乌拉尔山这条线,大明不会强势报复回来的。

接到电报的唐赛儿从前线回到了唐林城,对她来说,她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迎接这批的三万支连发枪,两百万子弹,接孙子只是顺带。

但是这不代表她不重视自己的这个孙子,实际上,她已经把对儿子的所有期待,全部寄托在了孙子身上。

因为这个孙子,身上流着皇家的血,只要不造反,子孙争气,林家就永远不会衰败下去。

虽然已经六十三岁了,但是唐赛儿的身体依旧很好,连宁国公主这个儿媳,不论是从哪方面都比不上她。

在朝廷的运输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她就迫不及待地让人打开了车厢,然后拿出了一把连发枪和一箱子弹。

林汉伦一边将五颗子弹装进了枪膛,一边跟她说道:“我在羽林卫学还见到了可以直接装五十发子弹的连发枪,有一个专门的弹夹装子弹。但是那种枪如今皇外祖并没有装备全军的意思,也是怕那些夷人学了去。”

唐赛儿点了点头说道:“你皇外祖总是思虑周全,哪怕他将我们林家作为磨刀石,你二叔,三叔因此丧命,我也没有埋怨过他。”

林汉伦装好了子弹,问道:“要在这里试验吗”

他们还在火车站的站台上,虽然这个站台没有普通百姓,但是唐林城的勋贵和士兵们有超过一千人。

唐赛儿点了点头道:“所有人都在期待这批火枪的到来,必须当着所有人的面试验。”

在站台的另一边,铁轨上没有火车,而一帮卫兵每隔五十米,都摆置了一个三寸后的靶子。

林汉伦长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虽然他在羽林卫学的毕业考核的时候,就经历了更大的场面,但是这一次是不同的。

这是他这个世子学成归来,第一次在唐林城所有人面前的亮相,他绝对不能让任何人失望。

他举起了枪支,从斜前方瞄准了距离最近的两百米外的靶子。“砰、砰、砰、砰、砰”

没有丝毫停顿,他连续射向了五块靶子,每射一枪,一拉枪栓,然后弹壳就跳了出来。

这动作并没有影响他的准度,没有一枪脱靶。

这个时候,所有的士兵都欢呼了起来,而唐赛儿看到了士兵们扛过来的靶子,连四百米外的那个靶子都被子弹穿透,激动了起来。

“有了这种利器,我有信心直接打到莫斯科和基辅去”

林汉伦笑道:“孙儿自当为奶奶先锋,为我林家打下更大的封土”

谢谢所有书友的正版订阅,感激不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40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