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九四章 后院稳定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泡在温暖的水中,朱瞻基双目微闭,如同精钢铸就的身体轮廓就这样暴露在绿竹和青梅的面前。

今年已经满了十八岁的朱瞻基身体已经完全发育成熟,原本有些瘦削的身体,肌肉也逐渐隆起。

但是他的健壮不是健身房那里面完全为了体型的视觉冲击而练就的那种肌肉隆起的健壮,而是一种轮廓分明,却又线条优美,充满柔韧的结实。

这个时候,朱瞻基浑身动也不动,只有他的胸膛以一种非常奇怪的频率,在不停地起伏。

绿竹和青梅都不敢惊扰了朱瞻基,安静地收拾着旁边的毛巾和软垫,准备一会儿给朱瞻基按摩。

她们不懂朱瞻基平日练的都是一些什么,有时候学着朱瞻基想要摆出那种难度极高的动作,反而会把自己弄的浑身疼痛。

太孙妃告诉她们,太孙练的有道家吐纳术,也有瑜伽,可是她们对这些都不懂。

她们只知道,只要本本分分地伺候好太孙殿下就好了。

从水池里赤条条地出来,两女连忙各自拿了一条毛巾,帮朱瞻基擦干了身上的水珠,朱瞻基这才又随意地扭动起了身子,摆出了几个匪夷所思的动作。

要是以往,因为追求身体的抗击打能力,他的瑜伽呼吸术练到高深处,却不敢将这些动作也都练到极致。

因为瑜伽走的是轻盈,持久的路子,与搏斗的爆发力和抗击打能力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这一世从小开始练习道家的吐纳术,一直到现在,他才算是明白了道家的吐纳术到底比瑜伽好在哪里。

瑜伽的作用是调节和开发身体潜能,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作用是明显的,有用的。因为只要长期练习,人人都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

但是道家吐纳术却远比瑜伽要高深的多,因为道家吐纳术,几乎是完全改变一个人的身体,进入另一个层次。

为什么道家吐纳术一定要从小时候开始练习,长大以后,练习的作用就不明显。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只有从小练习,才能在身体还没有发育之前,就完全改变一个人的体质和内府,让整个身体都能契合道家功夫的养生和发力。

这从本质上改变一个人的身体,相对于瑜伽的改善和挖掘潜力来说,要高出了一个层次。

朱瞻基这幅身体不如前世强壮,前世他能长到将近两米高,两百斤的体重,但是这一世,很难长到一米九。

不过即便如此,他已经比绝大多数人要高的多,站在人群里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关键是他能感受到现在自己联系的层次比前世要高,可是这个身体似乎依旧还没有改善完毕,让他有一种有力使不上的感觉。

虽然朱瞻基并没有像普通人一样活动自己的身体,但是他在调息的时候,就已经在身体内部让自己的每块肌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甚至包括内府。

趴在了头部被挖了一个洞的软垫上,他放松了全身的肌肉,让绿竹和青梅两女用力帮他按摩,缓解着身上肌肉的疲劳。

两女对他的身体一点也不陌生,也不像最开始那么害羞了,用力地按摩起来。

一番按摩之后,两女又端来了一碗野山参炖的鸡汤,朱瞻基足足喝了两大碗,这才吩咐道:“帮孤穿衣,让人摆驾,去刘昭训那里。”

绿竹这个时候大着胆子说道:“殿下,太孙妃这几日胃口不太好,吃什么吐什么,盼着殿下能去看望一番。”

按照宫里的规矩,凡是怀孕的嫔妃,自动就失去了侍寝的权力。

朱瞻基的嫔妃众多,一日一个,想要轮上就要两个月了。这些日子,除了白天偶尔能见到一些怀孕的嫔妃在花园里晒太阳,朱瞻基会与他们说几句,晚上倒是真的没有去安慰过她们。

看绿竹忐忑的样子,朱瞻基忍不住笑了起来,说道:“你为主着想,忠心可嘉,孤不会责怪于你。你既然说了,我就去爱妃那里坐一坐。”

只穿了一身内袍,朱瞻基披散着头发,在一帮内侍的簇拥下,来到了后殿。

此时刚吃完晚饭不久,孙娴的后殿里,她带着一帮嫔妃宫女正在裁剪着小儿的襁褓和衣服。

到了晚间,为了怕伤着眼睛,是不允许她们动针线的,所以她们一般都是白天绣花,缝制,晚上裁剪。

“殿下过来了,怎地头发还没有擦干”

“干了,只是懒得梳头,反正一会儿还要睡觉,明早再打理也是一样。”

薛尚宫摸了摸他的头发,见果然是干的,这才没有追究下去。笑道:“怕是殿下又心疼绿竹青梅,不忍她们劳累了吧”

两女一听,都低着头站在一边,不敢接话。

她们是孙娴专门安排的接替春夏秋冬四女伺候朱瞻基洗澡的,目的就是为了固宠。

两女也是姿色出众之人,不过毕竟还是归纳到宫女系统的人。他们跟兴庆宫的女官总管薛尚宫差了好几个等级,就连太孙妃也对薛尚宫礼遇有加,她们哪敢跟薛尚宫争辩。

孙娴这个时候笑道:“宫里谁人不知,殿下看似不解风情,却最是怜香惜玉之人。”

这段充满酸味的话还没有说完,她又作干呕状。不管是真是假,这个时候朱瞻基都必须要关怀一下。新 手机端:

他来到了孙娴的身边,抓住了她的小手问道:“爱妃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舒服”

孙娴的脸上充满了满足,轻声说道:“不妨事的,只是这些时日有些恶心,孕吐比别人反应大一点,不妨事的。”

朱瞻基的心里叹了口气,老婆多了,就是这点麻烦。许多时候在人前不得不作戏,可是作戏时间久了,就连真心也难以得见了。

不管是孙娴也好,胡良娣也罢,她们对朱瞻基的感情自然是不掺假的。可是,她们除了获得朱瞻基的爱,更主要的是在其他人面前树立自己的形象,稳固自己的地位。

而朱瞻基还不能拆台,必须维护他们的地位。

今日有其他嫔妃在场,孙娴自然要作一番,朱瞻基还要顺着往下演,表现出一副蜜里调油的姿态,让其他人不敢冒犯太孙妃的地位。

这不仅仅是维护孙娴,也是维护宫里的规矩。

陪着孙娴闲聊了大约一刻钟,嘘寒问暖了一番,朱瞻基这才告辞离开。

薛尚宫一直将他送到了西苑的门口,才停下了脚步。“殿下,这次出征时日长久,安排哪几位嫔妃,宫女前往伺候,你还要早作安排。”

大军出征,哪怕是一般的主帅,也是不能携带家眷的,但是身为皇族,这却是理所应该的。

对于皇室继承人来说,传宗接代比打一个大胜仗更重要。

朱瞻基想了想说道:“那就安排刘承徽跟着一起去吧,她精通医术,我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需要惊动太医。”

“呸,呸,小儿无忌,三清道祖在上,保佑太孙无病无灾”

一本正经地祈祷了一番,薛尚宫才又说道:“下次可不能如此没有忌讳我知道了,不过刘承徽地位太低,如今蓝良娣无孕,让她在你身边伺候,也能自成方圆。”

朱瞻基出征,身边太监,宫女,侍卫,将领,各自成一套体系。以往,所有人的交接点都是在朱瞻基的身上,或者是由李亮协调。

但是这次李亮犯了错,受了惩罚,朱瞻基也想冷淡他一段时间,让他不要膨胀起来。

听了薛尚宫的安排,他点了点头说道:“也好,只是蓝良娣心思单纯,她也不知道能不能应付下来。”

薛尚宫笑道:“蓝良娣只是有些书呆子气,经历的事情少,她可一点也不傻。真要是傻,她能跟宫里的大部分嫔妃都成为姐妹此人性格有大气的一面,调教一番,倒也是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朱瞻基哈哈笑道:“可惜啊,你要是成为了我的嫔妃,到我身边服侍,这位置你再合适不过。”

“殿下又来笑话我这老婆子了”薛尚宫福了一福,行礼说道:“老婆子这辈子就帮殿下看好家就好了,其他的事我可不想操心。”

一个三十岁的女人在这里自称老婆子,让朱瞻基也忍不住想笑。在后世,不知道有多少女人三十多岁了依旧单身一人,还认为自己没有长大呢

四月十六,司天监和礼部算出了出征的最好时间,就是四月十九的午后一刻。

日期算了出来,不管是宫里还是朝廷,准备工作都紧锣密鼓了起来。

黄福回到京城,甚至都没有休息一天,就接管了整个大军的后勤工作。

海军出征比陆军要简单的多,不需要准备辎重队,不需要民夫,不需要军马,自然也不需要准备马料。

但是每个舰队的后勤供应分配,仍然是一项繁琐的工作。

虽然他经验丰富,但是因为接手的太晚,所以他并没有喧宾夺主,抢了刘江的风头。

反而把自己的位置摆的比较低,只充当了一个海军,兵部,皇上,太孙之间的联络人角色。

这主要还是因为他已经把自己视为太孙的人,而且自己的儿子现在也颇受海军都督刘江的重视,所以他没有抢功劳的想法,只是在一边拾遗补缺。

朱瞻基虽然一直想要跟这位名臣干臣能接触一下,但是为了避免朱棣的忌讳,还是强忍着没有跟他单独见面。

两个人只是在朝会上远远地见了一面,彼此留下的印象都不错。

而就在京城全部动员了起来,为太孙的出征做准备的时候,远在湖北的杨章德,这才匆忙地坐上了返回京城的座船。

这次回家之旅,杨章德春风得意,也的确做到了衣锦还乡。

他虽然被武当驱逐出山,但是他毕竟是在武当长大,也知道如今武当被朱棣列为天下道教祖庭,不得不在乎一些影响。

所以他虽然被逐出门庭,却没有半点怨恨,对武当只有感激。他很清楚,没有武当,就没有他的今天。

所以回到武当之后,他不仅没有以特使的身份作威作福,反而处处以武当弟子自居,位置摆的非常端正。

以俗家弟子论,他也是玄字一辈,道号玄德,以门庭论,他属于是通微真人这一系。

回到武当,他就毕恭毕敬地携带妻子拜见了自己的师父。身为特使,这次武当也不能将他驱逐出去,获得了通微真人的接见后,师徒两人也是感触万千。首发

杨章德敬献了十坛好酒,又让妻子李晴儿拜见了师父,双方都没有提他被驱逐出山之事。

得到了通微真人的接见,随后再拜见其他师伯就变的顺理成章起来。几日下来,虽然送出去了不少礼物,但是武当上下,又重新接纳了他。

对这一点,杨章德兴奋无比。他指定自己出身低下,在朝中除了太孙支持,也无外援。

武当能重新接纳他,就等于他又多了一方支持。

如今玄真虽然离开了太孙的身边,给朱瞻基的几个弟弟当教头,但是依旧是武当的玄澄要接替他的位置。

玄澄与杨章德年岁相差不大,小时候也经常在一起玩耍练功,手上功夫不弱于杨章德。

而且这次太孙有意让武当委派多人担任自己的护卫,武当也一点折扣不打,选了二十出头的善战弟子三十六人,充当朱瞻基的亲卫。

武当圣眷依旧,以后也能成为杨章德他的外援之一。

金殿的落成,也是武当成为天下道教祖庭的象征,这次的斋醮仪式也举行的非常隆重,天下道教名观,无不派人前来贺礼。

但是杨章德表面云淡风轻,心里却焦急不已。太孙殿下眼见就要出征,但是他还在千里之外。

好不容易等到四月十八北极紫薇大帝的寿诞结束,武当的斋醮仪式才全部结束,他就迫不及待地告辞,准备返京。

与他同行的除了玄澄,还有三十六名师侄,他们有俗家弟子,但是大部分都是清字辈的入门道士。

但是为了巴结朱瞻基,他们也顾不上出家人的矜持了,一心想要跟这位帝国的继承人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

这些时日,最开心的就是李晴儿这个新年自了,她原本是为了家族的命运,嫁给了草莽出身的杨章德。

可是没有想到这个丈夫虽然看似凶恶,对她倒是体贴有加,就连这次来武当,也把她待在身边,让她见识颇多。

从小到大,她还是这样第一次出远门。因此,她现在对这个丈夫也更加满意了,主动在旁边帮着杨章德拾遗补缺,充当了他的军师。

这又让杨章德对这个妻子越发满意,两个人称得上是如鱼得水,蜜里调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417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