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章 交战

书名:我的大明新帝国 作者:摇摇欲坠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5:00

山坡上的瓦剌人当然也注意到了大明军队的调动,军旗的移动,就意味着军阵的变化。

他们等的就是这个时间。

值守了一夜的军士们要被换到后面去休息,刚醒来的军士们还没有兴奋起来。换岗带来的短暂混乱,就是瓦剌人一直寻找的机会。

但是,这个漏洞是大明故意暴露给对方的。

看到瓦剌人从三里之外冲下了山岗,朱棣大声喝道:“擂鼓。”

架在土城上的十余面大鼓被整齐地敲响,随后,连绵十余里的大鼓全部被敲响,鼓点逐渐一致,格外振奋人心。

一块块整齐的军阵中,被腾出了几十米宽的通道,各骑兵部队从大营中间慢慢冲了出去。

敌军未至,他们以逸待劳,要等到敌军进入一里之地,才开始加速。

这种万马奔腾的场景是现代社会根本看不到的,马蹄溅起的灰尘逐渐扬高,给原本清新的草原清晨增添了一份灰黄的肃杀之气。

瓦剌人自己都没有吃早饭,当然不会留给大明军队吃早饭的机会,哪怕是试探性的攻击,他们也要把战争的节奏给控制住。

虽然看似来势汹汹,但是其实他们的攻击非常保守,冲出来的军队不到一万人,还主要集中在他们的右翼,大明军队的左翼。

因为在大明军队的右翼,有着瓦剌人最畏惧的神机营。

左翼那里距离中军足有四五里路,朱瞻基只看到瓦剌人冲了下来,不一会儿灰尘扬起,就挡住了视线。首发

在整齐的大鼓声和奔腾的马蹄声中,连厮杀的声音都听不见。

这让朱瞻基格外着急,他没有想到,自己就在战场上,竟然看不到战况。

相比心里长草一般的朱瞻基,朱棣倒是还很镇定,只有轻拍着城墙的手,也暴露出了他此时的兴奋。

一阵东风吹过,战场上的场景终于又露了出来。

望远镜里,两军的接触并不深入,瓦剌人根本不敢穿插太深,都是骑兵的交战,他们想跑容易。

但是如果被大明的步兵围住,固然能多杀几个人,但是想跑就不容易了。

这只是试探性的攻击,瓦剌人还远远没有到孤注一掷的时候。

这种短兵交接的场面虽然没有现代枪炮战的恢弘气势,但是在残酷性却更甚于枪战。

因为枪战只用扣动扳机就好了,而现在,所有的人要用刀在对方的身上砍。

一刀往往砍不死,还要补上几刀,许多人几乎是初一接触,就浑身鲜血。有些是自己的血,更多的是对手的血。

不要说杀人了,让现代人去杀猪,杀牛,许多人都下不去手。而现在,他们杀的是同类。

朱瞻基却一点也不畏惧,在现代他亲手杀的人就有几百个,当初杀那些索马里海盗,尸体就装满了一艘船。

看到此情此景,他身上的暴虐细胞一个个全部活跃了起来。

他的手也忍不住颤抖了起来,朱棣的眼睛盯着战场,余光看到了他颤抖的手。“怕了”

“不,孙儿不怕,只是兴奋。”

朱棣哈哈笑道:“现在还不用你上战场,且看着吧”

这个时候,一队生力军又从远处冲了过来,想要跟左翼的瓦剌人汇合。

朱棣一挥手,鼓点一变,在他的身边竖起了一个三千营的大旗。

早就蓄势待发的三千营也驱马冲出了队列,直接迎向了敌军。

三千营的前身就是收拢的蒙元人,因为最开始有三千草原勇士,所以被命名为三千营。

虽然现在三千营已经扩大到了近万人的规模,但是名字一直没有改变。

三千营与五军营不同,它下属全部都是骑兵,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是朱棣手下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的角色。

担任指挥使的满都是个雄壮的蒙元大汉,平时看起来憨厚,打仗起来却奋不顾身,号称拼命三郎。

此人原是蒙元奴隶,对蒙元人,他恨之入骨,在他手下,几乎不会有俘虏。

这个时候的战场距离朱棣和朱瞻基只有不到一千米,即使不用望远镜,也能清楚地看清。

三千营和瓦剌人的战斗力并无差距,他们都是同一个民族,也都是百战老兵,他们的交战,也显得格外惨烈。

随着三千营的出战,朱棣的身边竖起一个个大旗,步兵方阵也开始向前进攻。

与骑兵的散乱不同,步兵方阵一直保持着整齐的步伐,特别是前排的长枪阵,即使在进攻的过程中,也没有散开。

这种纪律性让朱瞻基对明初的士兵战斗力判断也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这种气势,几乎是完全颠覆了他对古代士兵素质的看法。

他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角斗士,大明的士兵或许在体格上比不上那些西方人,但是这种纪律性,比电影上的罗马军团也丝毫不弱。

看到大明的前阵步兵出动,又有一队瓦剌骑兵冲了过来。按照进攻的规模来看,瓦剌人已经出动了将近一半,但是大明军队出动的还不到十分之一。

不过,这支军队的加入不是为了进攻,而只是为了给大明的骑兵施加压力,然后让陷入战场的瓦剌骑兵退出战场。

朱棣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道:“瓦剌人要退兵了。”

朱瞻基问道:“皇爷爷,为何不让弓箭兵出动,反而要以骑兵出动,跟对方硬碰”

“我们有弓,对方也有。快马奔腾,近距离快射也不过两轮,作用有限。阵地战非接触战,双方斗勇,等瓦剌人进入射程,弓箭手作用有限。何况对方只有三万余人,我军却有十万骑兵,若不能正面把瓦剌人打服,他们怎么会认输” ǎng

“那为何不追击”

“现在我军还未进食,即使追击也不能持久,更怕他们逃逸不回,所以暂时给马哈木留一点希望,一会儿再好好收拾他们。”

看到朱瞻基仍然有些不解,朱棣又加了一句:“放心,马哈木为了向其他部族证明他的能力,不会就此罢休的。”

朱瞻基发现,自己以现代思维来考虑问题的时候,往往就会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一些很简单的认识,自己自认为优越于现在,可是最后却发现,根本不适合现在。

而这些古代人的一些思维,更是让他觉得难以理解。

还好他是太孙,他是皇帝最喜欢的孙子,除了少数几个人,他完全不必去迁就别人。

要是他没有穿越成太孙,而是一个普通人,恐怕除了造反,只能去当个海盗了。

不然的话,以他的性格,活在这个压抑的时代,他一天也忍受不了。

对面隐约传来了号角声,在战场的厮杀声中,不注意根本听不到。

而大明这边的鼓点也停了下来,敲起了铜钲,这也就是所谓的鸣金收兵。

朱瞻基躬身抱拳说道:“皇爷爷,孙儿想去探望受伤军士,望皇爷爷恩准。”

这个时候,可是拉拢人心的大好时机,朱瞻基虽然不能直接拉拢将领,但是在士兵面前卖好,朱棣应该不会管。

听了朱瞻基的请求,朱棣迟疑了一下说道:“难得你有这个心思,摆出我的仪仗,代我问候受伤军士。”

走进了战场,才能清楚地体会到这个时代战争的残酷性。

在落后的医疗基础下,受伤,特别是重伤,内伤,往往就代表一个生命的结束。

大明势大,人多势众,虽然在对战局势上处于被动,但是牢牢占据了战场的上风。

瓦剌人的退兵,那些受伤的士兵,落马的士兵,也都被留在了战场上。

那些重伤的士兵被大明的士兵直接补上一刀,然后砍掉他们的脑袋。

他们丝毫不在乎战场的血腥,提着一个个还在滴血的人头,喜气洋洋地跟监阵官报备。

这一个北元人头,可是实实在在的二十两白银,按照当今士兵收入来算,就是大半年的薪水。

要是有哪个人杀上几个敌人,娶老婆,盖房子的钱就都赚回来了。

而来到了伤兵营,这里的气氛登时就压抑了许多。

虽然在朱瞻基的影响下,军队招收了不少军医。但是这些军医也只能治一些外伤,严重的内伤,或者断手断脚的外伤,只能听天由命了。

所以,许多士兵的身边都围着亲近的同僚,趁着还没有死,将遗言带回去。

朱瞻基摆出了一副后世电视上面领导探望英雄的架势,没有丝毫的架子,挨个慰问众人。

他的出现也让所有人都激动无比,一些轻伤的士兵甚至激动地跪了下来,感动的痛哭流涕。

其中一个还不二十岁的士兵,左手断了他都没有哭。但是朱瞻基只是和声和气地说了几句好话,他就激动地哭的像个孩子。

而像他这样的人还占了一大半,对他们来说,太孙跟他们就是天与地的差别。

在内心里,朱瞻基还是有些开心的,这种固化的阶级观念,对他这个人上人来说,是乐于见到的。

交战不到一个小时,但是双方的伤亡人数都超过了五百人。

大明的士兵当场死亡的近百人,另有近百人即使死不了,也变成了残废。

但是瓦剌人的损失更大,他们足足丢下了最少四百人,其中只有少数几个被留下了性命绑了起来。

不过,战争还未结束,等待他们的是锦衣卫的酷刑审讯,恐怕会生不如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58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