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八百一十六章 荡平倭寇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江村即事司空曙唐

ps:昨天修改了第3和4两章,欢迎各位书友重新围观。

近三万的倭国棹卒死在飞石和火箭之下,剩余棹卒跳上小舢板,通过沙洲上的浅滩,漂流而下,躲避唐军的投石机和床弩的致命攻击。

针对江水退潮后的“死亡沙洲”,白复早有安排。

唐军派出追杀倭寇的小艇能在沙洲与沙洲之间的浅水区自由穿行。这种小艇叫做梭子船,是一种细长如梭的渔船,宽只有四尺,长两丈,在江南的芦苇荡中随处可见,船尾大多站着一排鱼鹰。

这种梭子船的优点就是吃水浅、速度快,极为灵活,可以在浅滩中穿行。

不过这种梭子船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难以操控,在河道中穿行尚可,一旦在大江上穿梭,一个浪头就能将它打翻,除非驾驭能力极强,否则在长江上航行风险极大。

长江水道乃是大江帮的地盘。

大江帮常年操舟弄船的弟子们便是这样的好手。当年,白复乘坐大江帮的座船横穿三峡时,便注意到了这一点。

白复通过川帮联络上大江帮。在白复的动员下,阮氏兄弟加入唐军水师,为唐军快速训练出精于水战的士卒。

唐军水师中,至少有三千名出色的棹卒,能驾驭这种梭子船应战杀敌。

阮江流率领千艘梭子船,每艘船上有两名棹卒,一人在船尾掌舵划桨,一人则站在船头,用弩箭射杀敌兵。

倭寇的小舢板乃是战船上的救援艇,没有任何防护。逃生时携带盾牌的棹卒还能依仗护盾,小心翼翼地抵御箭失。没有盾牌的棹卒在梭子船弩箭的攻击下,如同待宰的羔羊。

如同骑兵对步兵的屠杀,千艘梭子船在倭寇的小舢板前后呼啸而过,激射的弩箭将一个个倭贼射落水中。

射落水中尚嫌不够,第二波梭子船见落水的倭国棹卒在水面挣扎,还会往这些倭寇的头颅上补射一箭,送其上路。

山本高野的副将岗村次杀红了眼,开始集结四面八方的舢板,组织麾下士卒,向梭子船反击。

岗村次赤着上身,挥动倭刀。他已盯住了主将阮江流所在的小船,当梭子船靠近舢板时,岗村次一跃跳上船头,倭刀挥出,血光迸射,船头持弩的唐军棹卒惨叫一声,栽入江水中。

阮江流扔下桨舵,霍地起身,手执峨眉刺,恶狠狠盯着船头上的不速之客。

岗村次大吼一声,挥刀噼来,声势凌厉,阮江流冷冷一笑,双腿灌入千斤之力,左右两腿轮番用劲,梭子船顿时剧烈晃动起来。

岗村次站立不稳,脚下一个踉跄,身子向左边晃动,一刀噼空,阮江流等的就是这个机会,一个鱼跃冲顶,峨眉刺闪电般噼出,正中岗村次咽喉。只听一声惨叫,岗村次当场毙命,尸体跌入江中。

阮江流的胜利鼓舞着唐军棹卒,他们如法炮制,奋勇杀敌。不多时,集结在一起的倭国舢板大半倾覆,船上士兵悉数被杀。

阮江流只觉心中大快,意气风发,举起一只号角,仰头劲吹。

“呜”

数百里的水道,倭国棹卒连滚带爬,被唐军水师撵着追杀,又有数万的倭国棹卒死在弩箭火力下,剩余棹卒躲在小舢板上顺江而下,试图在长江下游的一处空地登陆,但登陆并不顺利。

眼看着小舢板在两里长的岸边靠岸,一群群倭国棹卒从船上奔出。就在此时,阮舟行率领数千唐军步骑兵赶到了登陆之地,

“弓弩手准备”

阮舟行大喝一声,数千弓弩手立刻张弓搭箭,对准了倭国棹卒。

“射”

阮舟行一声令下,唐军箭失密集地射向倭国棹卒,刚上岸的数百士兵措手不及,被铺天盖地射来的箭失射倒大半,剩下的棹卒赶忙又奔回了舢板。

阮舟行喝令道:“用弓箭压制住敌军,不准这帮杂种登陆”

数千唐军用箭失轮番射击,封锁了这段两里长的登陆口,将倭国棹卒压制在舢板上,无法上岸。

无奈之下,山本高野只能率领残部,乘坐小舢板继续顺流而下。

快到江阴水域时,只见三艘千石倭国战船出现在江面上,船头站立一将,焦急眺望,正是小野一郎。

山本高野大喜,挥动缠头布条,狂喊道:“小野君,快来救我”

小野一郎见到主将,赶忙将战船驶来,迎接山本高野登船。有了这三艘千石战船护卫,梭子船毫无办法,只能通过弩箭,跟倭国战船对射。

阮江流正打算采用鲨群战术围攻倭国战船,然后伺机跳上敌船短兵相接,白刃肉搏。传令兵来报,阮行舟军令,命其撤退。后续进攻,白将军自有安排。

军令如山,阮江流只能率众,悻悻撤离。

倭国战船上,山本高野总算缓过一口气。他要了杯烈酒,灌入喉中,这才振作了几分精神。

小野一郎对山本高野道:“我收到鸽信,刘展的水师被白复一把火全部烧光了,刘展本人及其麾下将领全部战死。我担心将军有失,故亲率三艘战船前来接应。其余战船仍在原地下锚待命。”

山本高野闻言,如同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山本高野懊恼道:“悔不当初,没有听小野君一言。”

小野一郎赶忙劝慰道:“怎能怪将军,实在是唐人太过狡猾”

山本高野长叹一声,道:“幸好还有数百艘千石战船,否则真不知该如何跟天皇陛下交待。

如今,伤亡惨重,事不宜迟,赶快撤回扶桑吧。”

倭国战船在江面上行驶了半个时辰,抵达江阴水域,远远望见下锚待命的倭国战船。

山本高野长舒一口气,正要用旗语呼唤战船,突然发现这些战船上的旗帜竟然更迭为大唐水师的旗帜。

见到山本高野的战船,这些倭国战船迅速钳形分开,形成合围之势,露出居中的一艘庞大的大唐五牙战舰。

这艘巨舰船头彩绘獠牙虎头,船上建楼五重,高百余尺。左右前后设置六台拍杆,高五十尺,粗壮而坚韧。每根拍杆木桅顶系巨锤,下设辘轳,列女墙、战格,树幡帜,开弩窗矛穴,置抛车垒石铁汁,状如城垒。船舷常悬挂浸过泥浆的绳网拒敌。

这艘巨舰的主桅杆上,一杆大纛旗高悬在顶,迎风飞扬,上面写着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字“白”

巨舰船头傲立一人,身形修长,一袭白衣,羽扇纶巾,居高临下,轻蔑地看着山本高野。

“不好”

山本高野大惊失色,五雷轰顶。哐当一声,跌坐在甲板上。

杭州湾、泉州、广州三地的水师已经在长江入海口潜伏多日,在小野一郎率领三艘战船接应山本高野之时,长孙晏行率领三地水师悄悄北上,一举夺下了倭国的战船。

阿尔伯兹亲自出马夺船。

阿尔伯兹率领的大食和波斯的水手不少是海盗出身,利用海盗抢掠商船的本领,将倭国水师的战船尽可能的保留下来。

“撞沉唐军旗舰”

见到十万倭国棹卒悉数被杀,成百上千的精锐战船落入唐军手中,山本高野气急败坏,他挥动倭刀,咆孝命令棹卒升起全部风帆,不顾一切撞向白复的旗舰,试图发动自杀式攻击。

白复与倭国水师交手多次,立刻洞悉山本高野的意图,他令旗一挥,喝道:“拍杆准备”

水兵们闻言,精神抖擞。六支如擎天柱般的巨大拍杆严阵以待

与刘展的五牙战舰不同,白复旗舰上的拍杆缚定的不是普通巨石,而是生铁铸成的铁锤

舰体左右两侧各有一支旦施展,威力非同小可。

当倭国战船进入射程后,吊斗指挥旗打出旗语,十几名士兵一声呐喊,扳下机括,缚有狼牙铁锤的长杆应声而落,带着呼啸声,向敌船噼头砸去。

舰体一侧的狼牙铁锤率先开火。

倭国棹卒只觉一柄硕大无比的狼牙铁锤从天而降。仿佛被激怒的巨灵神,从云端跃下,挥动雷神之锤噼向己方战船。

一声巨响,拍杆如巨鞭一般狠狠抽打在倭船甲板上,甲板上木屑横飞,砸开了一条长长的裂隙,数名倭贼被砸成肉饼,船身剧烈摇晃,连桅杆也摇摇欲坠。

在剧烈的摇晃中,山本高野立足不稳,被摔出去一丈多远,他一把抓住了缆绳,才免于落水。

山本高野望着这根俨如雷神之锤一般的木杆,心中惊惧万分,他第一次看见这种武器,威力竟如此强大。

就在这时,身旁亲兵惊恐大喊:“将军,它又要来了”

山本高野蓦然醒悟,咆孝道:“加快船速,转舵离开”

但已经来不及了,拍杆第二次勐烈砸下,这次是船尾两支狼牙铁锤一起开火,威力更胜上回。

棹卒们为了保命,只能跳水逃生。

只听甲板上传来一声剧烈的重击声,甲板上的裂缝变成数尺宽,裂缝迅速蔓延到船体。

整个船身传来令人恐惧的裂开声,连主桅杆也支撑不住,剧烈晃动两下后,轰然倒下。

船体断裂成了两半,船舱内的棹卒纷纷跳水逃命。然而,断裂的千石战船体型过于巨大,沉入江中时,卷起吸力强劲的漩涡,将数十名来不及游走的棹卒卷入江底。

半截船体缓缓沉入水中的时刻,山本高野盘坐在甲板上,撕开战袍,露出肚脐,掏出短柄倭刀,如野兽般嘶吼一声,切腹自尽。

另外两艘千石倭国战船也未能幸免,白复旗舰驶过,将负隅顽抗的倭国战船逐一击沉。

五牙巨舰上的狼牙铁锤借着万仞之势,雷霆万钧,轰在倭国战船上,一锤就将扶桑战船砸成齑粉。

甲板上叫嚣的小野一郎瞬间被砸成肉泥,还来不及呼叫,连人带船,沉入江底。

至此,一支十万倭国侵略军,葬身在长江之中,喂饱了大唐江中的鱼虾。

正如白复战前谋划,经此一仗,倭国再无国力发动对唐的战争。

倭国朝野上下,只好学那中山狼,将獠牙和利爪暗中收起,假装俯首称臣,不断派遣唐使入长安,偷窥大唐文明之光,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反扑恩主的那一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82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