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四章 风云诡谲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走出陈玄礼府邸,刘桓的亲信沙勤忠早已在门口等候多时,他拉着缰绳,将马牵给刘桓。

刘桓飞身上马,利落矫健。两人并驾齐驱, 返回驻地。

刘桓简要把陈玄礼的许诺复述一遍。

沙勤忠小声问道:“将军,咱们真要为玄宗那老头卖命吗他应承给咱们的东西,靠谱吗”

刘桓轻蔑一笑,道:“玄宗已是风烛残年,能活到哪天还不一定。保不齐,没等咱们起事,他就翘辫子了。所以, 不妨先答应下来,捞些好处再说。”

刘桓抬头看向龙首原上矗立的大明宫, 巍峨雄伟、气象万千、等级森严。

刘桓眼角一冷,语气深寒,道:“就算兵变成功,玄宗也很可能会食言,将谋逆弑君的责任推给咱们,斩草除根,毁尸灭迹。他们这帮达官贵人坐享其实。”

沙勤忠小心翼翼问道:“既然如此,您为何要冒这么大的凶险,亲自去北衙禁军招揽旧部啊

何不与他们虚与委蛇,以时机不成熟为由,先拖着,然后见机行事”

刘桓沉吟片刻,道:“北衙禁军又称北衙六军,分为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六军。

其中,左、右神武军乃是至德二年新置,设大将军各一人,统军各一人, 将军各三人, 以元从、扈从官子弟充役。

陈玄礼乃是龙武大将军,龙武军在其掌控之下,自然不用多说。他想要控制的,乃是左右羽林、左右神武四军。

这次陈玄礼命我联系北衙禁军,我猜他不会把宝全部押在咱们这边,一定还有途径,策反左右羽林、左右神武四军中的其他将领。

北衙禁军把守玄武门,通过玄武门可直接抵达大明宫,生擒皇帝。太宗皇帝发动玄武门之变软禁太祖皇帝,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软禁武曌,玄宗本人和陈玄礼发动唐隆政变,走的都是玄武门这条路线。

玄宗和陈玄礼这两个老头试图再次联手,重演当年这一幕。只不过,当年追随玄宗的万骑将领刘幽求、钟绍京、葛福顺换成了咱们。

与当年唯一不同的是,玄宗登基后,为加强宫廷安保,命宦官高力士统领大内飞龙军, 建立以皇帝为核心的分层防务体系。

如今,飞龙军虽然掌握在李辅国的手中,但高力士毕竟执掌飞龙军数十年,里面一定安插有他的亲信。

从隋炀帝大业六年的建国门之变到高宗永隆二年刘凝静事件,吾圣教几次起事不成,都是因为宫中没有人策应,没能一举将皇帝老儿拿下。

这次陈玄礼之邀,正中吾之下怀。有他们为咱们开路,正好弥补咱们宫闱无人的短板。

咱们借着兵谏之机,杀入皇宫,何愁大事不成

说到底,靠人不如靠己

吾作为圣教当世教主,与其做牛做马,舔着脸让皇帝老儿赏我个禅宗祖师,不如吾亲自临凡,除去旧魔,建立弥勒圣国”

沙勤忠伸出大拇指,赞道:“玄宗老儿靠政变起家,没想到精明了一辈子,老了老了,替咱们圣教做嫁衣

天助圣教,弥勒下凡,威伏天下”

刘桓哈哈大笑,一抽马鞭,风驰电掣驶向驻地。

翌日,这是入冬以来难得的好天气,冬日暖阳,万里无云。

陈玄礼来到兴庆宫,觐见玄宗。

兴庆宫是玄宗的龙兴之地,由他当年的藩王府邸扩建而成,地处皇城之外,坐落于外郭城的市井坊间。

内侍王承恩弓着腰,领着陈玄礼来到兴庆宫水榭燕子矶。玉真公主、宫女如仙媛陪在玄宗身旁,用银刀切开瓜果,递送到玄宗嘴边。

能歌善舞的梨园弟子正在表演歌舞,美轮美奂,不时引来阵阵叫好声。

湖光山色,醇酒美人、琴笙合鸣,好一番自在安逸的景象。

这里远离尘嚣、与世无争,恍若世外桃源。

陈玄礼突然有个念头,倘若太上皇甘心安享晚年,过田园生活,何尝不是一种美事如今天下纷扰、烽烟四起,何必去蹚国事这趟浑水呢

但是,这些话他只能放在心里。

玄宗退位,本就情非得已。他一生雄才大略,怎咽得下这口气

马嵬坡前,三军将士哗变,虽然陈玄礼将祸水东引,保下了玄宗的性命。但杨贵妃之死,还是成了玄宗永久的心结,让玄宗和陈玄礼之间有道看不见的鸿沟。

平心而论,杨贵妃在世时,对陈玄礼不薄。这让陈玄礼内心始终惭愧,时常梦见贵妇娘娘被缢殡天时的样子,然后从梦中惊醒,大汗淋漓,再不能寐。否则他也不会铤而走险,赌上身家性命,帮助玄宗谋划政变。

见到陈玄礼,玄宗呵呵一笑,道:“玄礼,你来的正好,我坐的久了,有些乏了。今日阳光和煦,你陪我走走。”

两人行走在湖畔小路,陈玄礼刻意错后半步,不敢与玄宗齐肩。高力士则跟在两人身后,不多不少,永远保持五步的距离。

陈玄礼道:“回禀圣人,事情都已经安排好了。

北衙禁军中的铁血僧团已被刘桓收服,剩下的高阶将领都是我多年前安插的亲信。

刘桓的铁血僧团在明,我们的人在暗,可保证行动万无一失。”

玄宗问:“亨儿会不会从南衙十六卫中抽调将领指挥北衙禁军”

陈玄礼回道:“自从千牛卫大将军宇文霸被白复斩杀后,南衙十六卫再无优秀将领。

收复长安后,没有多余的折冲府兵重新组建南衙禁军,南衙十六卫已经名存实亡了。京城里最有威力的禁军,就是北衙六军了。

而且这两个系统互不隶属,平日互不往来,就算皇上不放心北衙禁军,也断然不会从南衙禁军中抽调将领。

皇上要想把禁军完全控制在手中,除非抽调野战边军重组禁军。

然而,边军此时都在同叛军作战,一时半会儿无法征召回京;更何况边军不熟悉长安城防部署,即使回京,没有三个月的时间,也很难掌控京师的指挥系统。”

玄宗闻言,停下脚步,问道:“听说白复被任命为安西北庭行营兵马使了”

这句话没头没尾,让陈玄礼一愣。他错愕了一下,答道:“回禀圣人,此事千真万确。我见过兵部对其的任命文书。”

玄宗冷笑一声,道:“是了,我说亨儿怎么舍得让他的准驸马重返沙场呢,原来是为了掌控这支军队。

将来拱卫京畿的,恐怕是安西军啦”

陈玄礼不知玄宗何意,不敢言语。

玄宗道:“郭英对朕忠心耿耿,不怕闲言碎语,时不时来兴庆宫陪朕聊天。

不过,他羽林大将军的身份太过显眼,容易引起亨儿的怀疑。你找个理由,让兵部把他派到河南道平叛,混个军功,日后也好拔擢。”

说到这里,玄宗语气突然转冷,道:“想办法把白复留在前线,不要让他回来。

此子武功横亘天下、诡谲多端,连高力士都未必是其对手。一旦返回长安,定会坏我大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59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