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九十六章 禁军之争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塞下曲李益唐

就在白复率领左千牛卫与弥勒教徒死战之时,玄武门也在激烈地战斗。

玄武门作为大明宫的北门,建于龙首原的余坡上,地势较高,站在城楼上可以俯瞰大半个宫城,其战略地位不言而喻。

越王李系率领的英武军与陈玄礼率领的左龙武军正在争夺玄武门的控制权。

肃宗入主大明宫后,不放心羽林军和龙武军。于是,从追随肃宗灵武继位的朝臣中,挑选这些朝臣的子侄,组成左、右神武军禁军第五、六军。左、右神武军编制跟羽林军和龙武军一样,统称为“北衙六军”。

神武军将士乃是“元从子弟”,忠诚有余,战力欠佳。为弥补神武军的不足,肃宗从勤王的朔方、安西等边军中遴选马术精湛,箭术高超的神箭手一千人,组成左、右英武军禁军第七、八军。

铁锤、猞猁儿等五百安西北庭铁骑,跟随白复回京后,被安排进入左英武军任职。

按照兵力配置,左右英武军都是野战之师,战力本应极强,远胜龙武军。

可是,越王李系虽然贵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但没有亲自带兵上过战场,毫无临阵指挥经验,完全不是经验老道的左龙武军大将军陈玄礼的对手。

陈玄礼率领的龙武军佯装不敌,将英武军诱入重玄门和玄武门之间的夹城,然后利用高大坚固的城墙,居高临下,用箭矢和滚木礌石,死死压制住英武军的进攻。

英武军虽然骁勇善战,但在越王李系毫无章法的指挥下,被动挨打,毫无还手之力。

嗣岐王李珍溃逃至玄武门,陈玄礼赶忙派精锐前去接应。

李珍登上玄武门城楼,与陈玄礼、高力士汇合,这才缓过神来。嗣岐王李珍盔歪甲斜,汗流浃背。蓬莱殿之败,让他犹如惊弓之鸟,惶恐不安。

李珍麾下叛军与左龙武军合兵一处,声势大振。

形势万分危急,叛军随时可能扭转局势,反败为胜。李辅国奉肃宗之命,带着飞龙军赶到玄武门,增援英武军。

飞龙军因驻扎在玄武门北的飞龙马厩而得名,是禁卫军中的后继之秀。

天宝十一年,高力士就带领飞龙军,平定了王焊之乱京兆尹王鉷之弟。此战,飞龙军大败龙武军,从此扬名京师。

宦官李辅国曾经是飞龙军养马的小儿,和飞龙军的底层士兵颇有交情。

马嵬坡之变就是李辅国和飞龙军底层士兵的密谋策划:

当年,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玄宗仓皇出逃,禁军将士来不及跟家人道别,就不得不护送李唐皇室南下幸蜀。

禁军如丧家之犬,一路上风餐露宿、饥肠辘辘、人困马乏。禁军将士怨声载道、牢骚满腹。

当长安城破的消息传到马嵬坡时,由于家眷生死不明,禁军将士忍无可忍,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

见时机成熟,飞龙军骑兵张小敬突然射出冷箭,将宰相杨国忠射落马下。龙武军将士群情激奋,怒火中烧,冲动之下,将杨氏一族满门屠杀。

马嵬坡兵变之后,飞龙军和龙武军分道扬镳。飞龙军在李辅国的带领下,护送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

从此,飞龙军划归李辅国指挥,成为肃宗手中拱卫京畿的一张王牌。

飞龙军从飞龙马厩开拔,全军将士甲胄鲜明,刀枪林立。铁骑以雷霆之势,一鼓作气冲入重玄门。

城墙上的左龙武军将士大惊失色,因为飞龙军一直是龙武军的克星。

李珍身旁之人,高大健硕,锦衣玉带,并未披甲,手持一柄象牙拂尘,正是高力士。

高力士坐镇玄武门,等的就是此刻。

高力士从城楼雉堞探出身子,对飞龙军将士笑道:“诸位将军,还记得杂家否”

玄宗一朝,飞龙军一直由高力士执掌,中高阶将士都是高力士一手提拔的。

马嵬坡之变后,飞龙军不再由高力士执掌,令不少受过高力士恩惠的飞龙军将领抱憾终身。

收复两京后,李辅国为掌控飞龙军,将飞龙军的中高阶将领悉数换掉,重新提拔一批年轻将领。

然而,诚如白复跟越王李系所言:军队主将不同于州郡太守。仅靠换掉几名主要将领,就想掌控一支军队,无异于痴人说梦。

飞龙军正是如此,将士背景错综复杂。

飞龙军新提拔的年轻将领有不少人乃是原中高阶将领的心腹。更有部分年轻将领暗中直接听命于高力士。

从明面上看,这些人从不同渠道选拔进入飞龙军,在军中各自找到靠山,一路晋升。

这一切貌似都与高力士毫无干系。但实际上,这些人乃是高力士暗中安插在飞龙军中的亲信,一直在背后默默扶持,一步步将其从小卒提拔到将军。

马嵬坡惨剧之后,高力士时常夜不能寐,绞索反思:“自己统领的飞龙军中竟然出了张小敬这样的叛贼,酿成无法挽回的大祸。此乃毕生之耻。归根到底,还是自己位高权重,高高在上,忽略了对底层将士的关怀和拉拢。”

回到长安后,高力士亡羊补牢,利用被李辅国撤换将领的不满情绪,暗中拉拢这批将领,重新将飞龙军掌控在自己手中。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支力量终于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在高力士的动员下,飞龙军立刻改旗易帜,调转枪口,冲向英武军,与英武军将士厮杀在一起。

精心打造的铁骑,竟然成了高力士的走狗

李辅国见自己被飞龙军诸将蒙蔽,替人做嫁,恼羞成怒。

今日若不能扳回这一局,找回这个场子,日后无法向肃宗交待。

李辅国从马上腾空而起,双臂一振,像一只大鸟,足尖在城墙一点,腾腾腾,三个大步,跃上城楼,寻找高力士单挑。

就凭这身轻身功夫,李辅国也冠绝大内。

高力士眼中寒芒一闪,道:“李公公,你藏的够深的。”

李辅国奸笑一声,声如公鸭,道:“如果不瞒天过海,你恐怕早就把我宰了”

高力士冷笑道:“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今日一样取你项上人头。”说罢,高力士拂尘一展,攻向对手。

高力士乃是隋朝名将麦铁杖的后人,继承先祖血脉,天生神力。幼时拜得名师,在异人的悉心指点下,练成一身通天彻地的武功。

高力士拂尘挥出,一股先天罡气透体而出,汹涌澎湃,袭向李辅国的面门。

李辅国身形滑溜如泥鳅,身体一摇一摆,轻松避开高力士攻来的劲气。李辅国趁势而上,转守为攻,擦着劲风的边缘冲向高力士。

闪击之中,李辅国身如鬼魅,指甲暴涨,探出数寸,乌黑如污血。

来到高力士身前,李辅国长臂一伸,五爪如钩,抓向高力士天灵盖。

高力士冷哼一声,道:“白骨夫人的白骨爪这等阴毒功夫你也练”拂尘一卷,扫向李辅国双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408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