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七十七章 皇权之恋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节选自蟾宫曲叹世二首马致远元代

玄宗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 自蜀返京,便以太上皇的身份,居住在兴庆宫。

这期间,玄宗也曾前往骊山的行宫避暑数月,但华清池的温泉水总是让他想起与杨玉环缠绵悱恻的动情时光。

要说玄宗从未哀悼、思念过杨贵妃,那也冤枉了这位风流帝王。但当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倾国美人变成一抔黄土下的尸骸, 哀思就变成了遗忘。

时间是治愈一切创伤的良药。随着时光的流逝,玄宗的伤口显然已经愈合结痂了。

为了刻意地封存了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玄宗选择重回兴庆宫。

这座宫殿是根据他当皇子时的亲王府邸扩建而成,也是他的龙兴之地。

人年纪大了,就容易念旧,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会让他分外怀念:那个英明神武、杀伐决断的少年李隆基。

左龙武军大将军陈玄礼、内侍监高力士,一直陪伴在玄宗身旁。

肃宗怕玄宗孤单,又命玄宗之女玉真公主李持盈、宫女如仙媛、宦官王承恩、魏悦服侍左右。

每日梨园弟子齐聚兴庆宫,载歌载舞,博取太上皇的快喜。

一切仿佛回到了令人迷醉的天宝时光,醇酒飘香、笙歌悠扬

兴庆宫地处皇城之外,坐落于长安外郭城的市井坊间。有了这个便利的条件,玄宗也经常登上兴庆宫南临大街的长庆楼,俯瞰熙熙攘攘的街市。

御医告诉玄宗,在毗邻闹市的兴庆宫生活,感受鲜活的市井气息更容易让人长寿。

此话不假,玄宗站在楼阁上,俯瞰街市:沿街小贩摇着拨浪鼓的高声叫卖、贩夫走卒推着牛车挥汗如雨、花枝招展的小娘们逛街挑选胭脂花粉、光屁股的顽童们追逐嬉戏、蓬头垢面的大婶们撒泼打滚、金吾卫的巡逻队铁骑森森、铠甲鲜明

“人间至味是清欢。”

玄宗这才发现市井的烟火气才是天下最美妙的景色。

人间值得,不负白头。

无论何时, 只要太上皇的身影出现在长庆楼上,从楼下经过的长安百姓就会主动停下脚步,叩头跪拜,高呼万岁。

每当这种时候,玄宗就会笑逐颜开,忙不迭地吩咐宫人,在长庆楼下当街设宴,用精美的宫廷酒食款待长安父老。

玄宗无比珍视这种感觉。

让一个曾经位高权重、如今赋闲在家的老人感到恐惧的不是衰老,而是被人遗忘。

尤其对一个曾经君临天下、呼风唤雨的帝王来说,被百姓自发膜拜的感觉,更加弥足珍贵。

这日,左羽林大将军郭英路过长庆楼,见到太上皇出现在长庆楼上。

郭英赶忙翻身下马,倒头就拜。

玄宗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向身旁的陈玄礼问道:“这位壮士可是郭知运之子”

陈玄礼回道:“回禀圣人,此人正是郭知运之子,名为郭英,字元武。

天宝二载,元武以门荫入仕,屡立功勋, 授左武卫大将军。至德二年, 授凤翔太守。击退吐蕃入侵,授特进、检校左羽林大将军,进封西河县公。”

玄宗点点头,道:“太原郭氏满门忠烈,其祖父伊州刺史郭师、父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皆为当世名将。

快将元武唤上楼来,让我看看知运的儿子现在长成什么样子了”

郭英登上楼来,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玄宗见之,甚是喜欢。命玉真公主李持盈、宫女如仙媛当主人,设宴款待。

郭英端起酒尊,佯装仰头喝酒,偷瞄了一眼玉真公主李持盈、宫女如仙媛。

郭英心中暗道:“玉真公主艳名天下,连王维、李白等人物都是其裙下门客。如今年龄也该不小了吧,还是这般美貌,当真是人间绝色。这个宫女更是人间尤物,回眸一笑,勾魂摄魄。”

玄宗装作没有看到郭英的那点出息,和颜悦色问道:“元武,你也是禁军大将军,对北衙、南衙两路禁卫军的选拔规矩应该很明白吧。

听说如今千牛卫都不从门阀世家中选拔啦”

郭英赶忙放下酒尊,用袖袍抹了一下嘴,回道:“圣人,您是说新晋提拔的千牛卫中郎将白复吧千牛卫中,就他一个人出自寒门。也不知兵部是怎么想的,坏了规矩。

这小子确实武艺高强。但指挥千牛卫,光靠武功可不行。

我听说,白复赴任那天,千牛卫中五姓七望的子弟集体抵制他,根本不听其将令调遣。

要不是刑部尚书颜真卿颜大人亲自出面,跟几大家族在京的族长打招呼,这白复就糗大了。”

“哦,还有这等事。那白复如何应对人可还在千牛卫中”

郭英撇撇嘴,道:“他还能怎么应对只能认怂呗。

我也是带过兵的人。沙场领兵打仗,不听将令,拖出去斩首祭旗,杀人立威。

千牛卫可不比军队。每一个将士的背后都是根深蒂固的家族。莫说军法从事了,连动用军棍行刑都身不由己。

白复虽然屡立战功,但毕竟是寒门子弟。

左千牛卫中,有一个跟他平级的中郎将,乃是楚国公李伣,素来看不上白复。

白复上头还有一位将军和大将军,左千牛卫将军是济阴郡王李俯,大将军是高邑王李僝。白复每道重大的命令都需要得到李俯和李僝的将令。

现如今,白复几乎是赋闲在家,只有在圣上出宫,巡幸皇城时,才随身护驾。”

玄宗看了一眼陈玄礼。陈玄礼不经意地点点头。

高力士还是老样子,仿佛事不关己一般,手持拂尘,眼观鼻、鼻观心地立在玄宗身后。

玉真公主李持盈听过不少关于白复的传说,暗自替白复惋惜。

玉真公主心道:“找机会还是要跟陛下谏言,这类英雄人物用来护驾,大材小用,实在可惜。”

宫女如仙媛确是另一番心思:“这个白复,当真有趣,有机会定要见识见识。

郭英走后的当天夜里,玄宗找来高力士,秘密商议。

玄宗道:“郭英所言,和我们近日得到的情报完全一致。只要白复不在宫中护驾,我们胜券在握。”

高力士思索片刻,道:“圣人,白复此子,深谙兵法,诡诈多谋。我担心其中有诈。举兵之日能否延后,再多观察一段时日,更为稳妥。”

玄宗不悦道:“我们还有时间等吗你从虢国夫人府邸密室拿到的珠宝大多都是假的,一旦被这帮禁军将士发现,他们还能听命于我们吗”

高力士沉默不语,过了许久,他观察玄宗脸色,小心翼翼道:“圣人,如今兵荒马乱,饿殍遍野,咱们在兴庆宫衣食无忧、醇酒笙歌,何不就此作罢,安享晚年”

“混账”

玄宗将茶盏狠狠地砸在高力士的额头上,指着高力士的鼻子骂道:“你忘了他们在马嵬坡差点要了朕的命吗

要不是陈玄礼当机立断,被缢杀的就不是杨玉环,而是朕了

李亨是我一手养大,我自己的儿子是什么德性,我还不清楚吗他绝不会让我死在他后面”

看着高力士额头鲜血汩汩而出,玄宗放缓了语气,道:“力士,我们李家的事你还不明白吗玄武门之变后,高祖也以为身为太上皇能安享晚年,可结果呢

太宗皇帝身为天可汗,却冒天下之大不韪,逼着褚遂良、房玄龄修改起居注,他想掩盖什么还用我讲出来吗

太宗皇帝尚且除此,更何况一直忌惮朕的李亨。”

高力士伏地跪拜,连叩三头,再不规劝,道:“圣人,老奴追随您多年,一生荣华富贵都是您给的。既然您圣意已决,老奴绝不再言。

陛下调白复入千牛卫,就是担心有人刺杀他。

这次举兵,老奴亲自前往督战。

若白复胆敢阻拦,哪怕他武功已入化境,老奴跟他拼个玉石俱焚、同归于尽,也定会帮圣人了却夙愿,完成中兴大业”

玄宗深深感动,他托起高力士,掏出自己的绢帕,帮高力士止住额头鲜血。

玄宗叹道:“力士,朕为一代明君,不是那爱美人胜过爱江山的无道昏君。

不错,朕对贵妃的宠爱确实有更深远的意思。但马嵬坡前,眼睁睁看着玉环死在朕面前。您以为朕不心疼

朕忍辱负重,苟全性命,就是为了照看好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

马嵬坡之变,朕忍了;灵武篡位登基,朕也忍了。

可是,你看看他李亨上位后,做了什么

几年过去了,东都洛阳得而复失,十数万唐军将士灰飞烟灭,数十载军辎粮草落入叛军手中。

西面雪域高原,陇右道被吐蕃蚕食鲸吞,西域诸国全部沦陷;塞北草原,好不容易赶走了突厥人,广袤的草场却成了回纥人的牧场;东北白山黑水,渤海、新罗、倭国虎视眈眈;西南群山,南诏也敢跳梁叫嚣。

先帝交给朕的江山社稷,现在仅剩六成。

朕再不出手,裂土割疆,灭族亡国,就在眼前

这是朕的江山,这是朕的子民朕岂能无动于衷,苟活于乱世。

倘若宗庙毁于战火,朕百年后,无颜面对李唐的列祖列宗

这次政变若成,大唐中兴,以慰昊天;

若大业崩殂,你我君臣二人,携手含笑九泉”

“陛下”高力士匍匐在地,泪流满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24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