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七百八十八章 江淮之乱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点绛唇十月二日马上作龚自珍清

烽烟滚滚,刀兵四起,战争是所有安分守己百姓的灾难。然而,原本一些籍籍无名、桀骜不驯的江湖草莽,却因为安史之乱,从绿林走入军界,成为地方大员。

淮西节度副使、御史中丞李铣和淮西节度副使兼宋州刺史刘展就是这么两个人。

安禄山叛乱之初,唐军在河南道的主力河南节度使张介然统辖的陈留唐军、以及封常清招募的军队迅速瓦解。安史之乱初期与叛军对抗的唐军几乎都是河南道当地的州县军队或义军。统领这些军队的将领也基本上都是河南道地方人物,如刘展、许叔冀、尚衡等。这些河南道的将领在战乱中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地盘和军事实力,成为唐军在河南道与叛军对抗的主要力量。

李铣和刘展由于战功,迅速从一介校尉晋升为朝廷一方大员。

李铣因曾破永王李璘的叛军,而被擢升至淮西节度副使,刘展的晋升则更为迅捷。

安史之乱之前,刘展仅是陈留参军。战乱期间,刘展因参与平叛而破格拔擢,晋升为试汝州刺史。乾元二年759年,刘展因御军严整,再次被擢为滑州刺史,旋移宋州刺史,充淮西节度副使。

虽然贵为唐军高级将领,但两人身上的江湖习气丝毫没有改变。李铣贪赃枉法,凶恶残暴;刘展狂妄自大,刚愎自用。

两人私交甚笃,攻守同盟,相互袒护,历任淮西节度使都对这两个桀骜不驯、傲慢无礼的家伙深恶痛绝,可又拿他们没办法。毕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节度使,真正的军权都掌握在这两个地头蛇手里。

上元元年,淮西再次调来一名节度使。这个名叫王仲升的新淮西节度使与之前的几任不同,不是个善茬。

至德二载757年夏四月,王仲升追随郭子仪,与仆固怀恩、浑释之、李若幽等将领一起,在三原县白渠留运桥设伏,全歼叛将李归仁统领的五千名叛军精锐铁骑。从此名声大振,进入肃宗的视野。

王仲升上任后,监军宦官邢延恩察言观色,发现此人是个心狠手辣的主儿,便主动跟王仲升交好。两人合计,扳倒李铣和刘展,将淮西兵权牢牢掌握在手里。

在邢延恩的支持下,王仲升以“贪暴不法”之罪,请了圣旨,将李铣军法从事。

除掉李铣后,王仲升又瞄准了刘展。

在邢延恩的暗中策划下,上元元年,淮西盛传一句童谣:“手执金刀起东方,刘氏当为天下王”。

邢延恩建议,用这条谶言对付桀骜跋扈的刘展。

王仲升心领神会,马上就将这句谣谶附会于刘展,将朝廷奏报:“刘展一贯心怀叵测,图谋不轨,且“刘”姓应验谣谶,应尽早将其铲除,以绝后患。”

为了把刘展一案做成铁案,王仲升恳请监军宦官邢延恩入朝面圣。

邢延恩回京后,向肃宗进言,道:“刘展和李铣本是一伙。如今李铣被诛杀,刘展疑惧不安。若不趁势除掉,恐怕其会作乱。

不过,刘展手握重兵,最好是用计除之。不如擢升刘展为江淮都统,让他接替原都统李峘,等他交出兵权,前往广陵赴任时,再于途中,将其抓捕。此计仅凭几名骁勇的将士即可完成。”

肃宗深以为然,下旨任命刘展为江淮都统即一人兼任淮南东、江南西、浙西三道节度使,同时下密诏,命原江淮都统李峘,原淮南东道节度使邓景山联手除掉刘展。

邢延恩自以为这个调虎离山之计万无一失,却没有料到,画虎不成反类犬,此计竟引发了一场席卷江淮的叛乱

当邢延恩带着诏书来宋州宣旨时,刘展本来受宠若惊,叩谢隆恩。并计划当晚大摆酒宴,盛情款待圣使。

晚宴前,刘展手下将领张景超找到刘展。

张景超本是倭国遣唐使,因颇有谋略,归国途中被刘展重金礼聘,挽留在军中。

张景超对刘展道:“将军,李铣将军被杀后,王仲升更加容不下您,一定会借机除掉您。

按说,朝廷一定会削您的兵权,甚至会取您性命。这次宣旨,怎会不降反升,让您身兼三道节度使

末将私下打听过,这个邢延恩和王仲升走得很近,恐怕此事另有蹊跷。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将军不可不防。”

此言如一桶冰水浇在头顶,冰冷彻骨。刘展恍然大悟。

刘展脸现杀机,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阴森森道:“他不仁我不义,既然皇帝老儿设计害我,我刘某人也不是吃素的,不能像李铣一样,束手就擒,引颈就戮。

今晚就动手,大不了鱼死网破”

张景超摆了摆手,笑道:将军稍安勿躁,末将有一计,不但可保将军安然无忧,还能想将计就计”

当晚,刘展在大帐内大摆筵席,隆重宴请邢延恩一行。

酒过三巡,帐内诸将手舞足蹈,丑态百出。

刘展起身,走到邢延恩身旁敬酒。

刘展道:“大人,本帅一介江湖草莽,自从在陈留郡投身军旅,短短几年间就官至刺史,可以说是平步青云、骤然大富大贵。

江淮乃是我大唐的财赋重镇,江淮都统之职举足轻重,历来由朝中重臣担任。本帅既无过人军功,又不是皇室宗亲、世家大族,甚至都没有面见过陛下。突然得到陛下如此恩宠,实在是受宠若惊,更觉匪夷所思。莫非”

说到此处,刘展目光狡黠,直视邢延恩双眼,道:“莫非有奸佞小人从中挑拨离间,给刘某设下圈套”

说到激动之处,刘展不禁流下眼泪。

“看来刘展这小子已经起疑心了。”邢延恩心里掠过一阵不安,故作镇定,道:“如今战乱不断,一将难求。刘将军素有才干威望,朝廷深为倚重。正是考虑到江淮的重要性,陛下才破格提拔您。想不到反而引起您的疑心,这是为何”

刘展沉默不语,突然道:“如果不是有小人陷害本帅,那本帅是不是可以先拿到江淮都统的印信符节,再去上任”

邢延恩没料到刘展会来这么一手,仓促之下,来不及细想,回道:“当然可以。”

翌日,为了消除刘展的疑心,邢延恩只好飞骑赶赴广陵今江苏扬州,跟李峘密谋,然后将印信符节拿过来交给了刘展。

邢延恩自作聪明,以为这下就能稳住刘展,可他这种玩弄小聪明、养尊处优的宦官那里是纵横沙场刘展的对手。

刘展之所以没设下鸿门宴,将邢延恩格杀当场,就是想将计就计,把江淮都统的印信符节弄到手,以便调动淮南东、江南西、浙西三道兵马,增加反叛的筹码。

刘展得到印信符节后,装模作样上疏肃宗谢恩。

然后,刘展以江淮三道节度使的身份,立刻给遍布江淮的亲信故旧颁发了任命状,委以要职。

与此同时,刘展命令江淮三道官员,尽快派出使者,带上本州县的簿册图籍到宋州报到。

经过一段时日紧锣密鼓的周密筹划,上元元年十一月初,刘展率领七千嫡系兵马,在各州县使者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向广陵进发。

“江淮之乱”由此拉开序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23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