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三十章 锦里异人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萧老头走进院里的时候,刘哥正蹲坐在树下,绘声绘色地给街坊邻居的孩童讲着锅盔的故事:

“老秦人制作的锅盔,个儿大、饼厚、瓷实。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而被叫做墩饼。秦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护心镜那么大,菜墩那么厚。秦兵在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同褡裢一般。打仗时,墩饼竟起了盔甲的作用。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兵拔出来,掉转头射向敌人。

墩饼成了秦军获胜的法宝。后来秦兵便把墩饼唤做“锅盔”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由此而名声大振。”

讲得如此生动,孩子们哈哈大笑。

刘哥正说得热闹处,只见萧老头脸色铁青走入锦里,忿忿道:“我今日困辱甚,可具汤也。”

张哥连忙把众孩童驱散回家,让张嫂备好热水和酒菜。萧老头收拾妥当后,两人小酌起来。

找到老人落脚之处后,亲兵即刻返回。把目睹之情详细告知黎干。黎干听后,掐指一算,心惊肉跳。担心业报,思来想去,决定化解这段恩怨。于是,推掉当晚应酬,脱下官服,换上青衣小帽,跟着亲兵来到锦里。此时,天色已昏黑。

亲兵进了院门,替主人通报了一下。黎干随即步入院内,二话不说,拜倒于老人面前,诚恳道歉:“下官不识真人面目,罪该万死。”

萧老头惊起:“你怎么找到这儿的是谁领你来的”说罢,把黎干搀扶起来。

黎干再拜,见老人神情缓和,赶忙为自己开脱了一下,徐徐道来:“今日无礼之事,还请老丈见谅。我也有不得已之苦衷。根据朝廷礼仪,钦差大臣出行代表圣上。若威仪稍损则担心朝廷责怪。您埋形杂迹于众人之间,非有慧眼而不能识,也不能完全怪下官。若以此责怪,就苛责我等凡人了。现在,我已经知罪,您若再不原谅我,有违圣贤仁义之心。”

萧老头见黎干故意耍赖,戏谑笑道:“官字两张口,照你这个说法,这事还是老夫之过啰呵呵”

今日之事,宾主双方就这样一笑带过。刘哥重设酒席,带上亲兵,四人一起对饮。酒过三巡,夜已深,萧老头谈兴正浓,从修身养生,说到仙道侠义,言约理辨,微言大义。黎干越听越敬畏,深感不虚此行。

聊到某段江湖往事时,萧老头把酒盏一放,道:“老夫有一技,让我为大家喝酒助兴。”信步入屋,刘哥见状,知其心思。

良久,萧老头才出屋。再出来时,一色紫衣劲装,背悬长短七把宝剑,威风凛凛,与平时佝偻样貌判若两人。

黎干呆立当场。

只见萧老头双手控七剑,舞于庭院中,迭跃挥霍,换光电激,或横若掣帛,旋若欻火,七把宝剑如同七人同使,劈斩刺切,裂盘断石。萧老头旋转若陀螺,进退如风,攻守兼备。

舞到精彩处,只见剑光不见其人。其间,有剑不时略过黎干的面前。使后者战栗不已。

最后,萧老头将手一收,七剑冲向天空,飞出庭院,随即七剑俯冲,再次从黎干的面前略过,深插入地,竟呈北斗七星之形。萧老头长身傲立,俾睨天下。

黎干再次叩谢萧老头不杀之恩。

萧老头坐下对黎干道:“我只是试试黎大人的胆气,看来还不错。”

黎干又拜,道:“从今日起,我的性命为您老所赐。黎某不才,若能拜您为师,愿辞官归隐,侍奉您左右。”

萧老头摇头道:“你骨相无道气,不是学道的料。我不可收你为徒,有什么事以后再说吧。”说罢,施了一礼,转身进屋。

黎干无奈,只能返家。一路上精神恍惚,气色如病。思前想后,既后怕,又遗憾。第二天起床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胡须被老人剑光剃掉了一寸多长。

转天办完朝廷差事,黎干再去锦里寻找萧老,却怎么也找不到老人,亲兵也再找不到萧老居住的院落了。

经此一事,黎干在蜀中大病一场。病好后,悻悻然离开成都。

虽然黎干寻遍成都也没找到萧老,成为他碎碎念的心结。但吊诡是,对街坊四邻而言,萧老头并无外出,每日依然操劳他的馄饨挑子,接待光顾他摊摊的各路食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93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