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三百四十三章 奸佞环伺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

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

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元好问金

关于损毁鬼界碑的前因后果,回京路上,永王和杨国忠早就根据玄宗的喜好憎恶,编了一套说辞。

永王巧舌如簧,泣道:“儿臣护送杨大人到达益州地界,途径青城山。青城乃是永王妃的师门。过师门而不入,恐会被师长责备。

再加上父皇刚刚赐婚永王妃,按照礼数,永王妃也应该带我拜见师长,将陛下赐婚一事禀告师长。于是,我让虎贲军继续护送杨大人抵达成都。我和永王妃带了几名亲随上山。

刚登上青城山主峰,就听青城山四面八方响起夔鼓之声,声闻百里,漫山遍野突然现出无数火光。

数千名青城弟子,高举药熏火把,手持降妖符箓,用猎叉、护盾和捕兽网,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围圈,从各个山头铺开,一步步逼向誓鬼台,围剿猎杀从幽冥谷逃出的妖兽。

我和永王妃赶忙率亲随参与围剿,将朱獳和戾驱赶回幽冥谷,避免疫病现世人间。儿臣还凭借平日苦练的箭法,射落一只巨大的蛊雕。为驱赶妖兽,儿臣折损了三名武功高强的亲随

按照妖兽出逃的时间推断,在儿臣上山之前,鬼界碑就已经被损毁。青城闯下滔天大祸,为推卸责任,这才诬陷儿臣。

永王妃带儿臣上山目的,仅是拜见师长,我们无缘无故怎会跑去青城后山

更何况,儿臣与那鬼界碑无冤无仇,毁损此碑有何意义

儿臣实在是冤枉啊还请父皇明察”

永王李璘头如捣蒜,玄宗脸色阴晴不定。

虢国夫人伺机给永王递了个眼色,永王赶忙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玄宗冷哼道:“你说这句,不就是想讲嘛,说吧。”

永王李璘道:“庭杖时,儿臣出示御赐金牌,希望青城能守朝廷法度,查清真相,将真正的疑犯交给朝廷发落。

没想到,青城弟子不顾朝廷体面,罔顾事实,不问青红皂白,就将儿臣、永王妃等人双腿打断。”

玄宗一脸鄙视,道:“闯下这么大的祸,想靠朕的金牌救你要是朕在场,早就将尔等头颅砍下打断腿,还算便宜你们了。”

永王李璘磕磕巴巴,道:“青玄掌门妖言惑众,非说青城一脉守护青城山,和历代帝王一样,都是行使天命。各司其职,互不节制”

玄宗点头颔首,徐徐道:“自古天子管阳间,天师守幽冥。青玄也没说错”

永王李璘大急,倘若再无法说服父皇,自己真要贬为庶民了。情急之下,永王李璘道:“青玄掌门还说,则天皇帝驾临青城时,当着青城弟子,讥讽我李唐皇室是鲜卑杂胡,窃取汉室江山,诅咒我李唐王朝早日寿终正寝

则天皇帝还政于李唐皇室后,青城一脉,不但不销毁此番言语,反而将此刻碑留念。”

说罢,把鬼界碑后的拓文呈送给玄宗阅览。

提到武瞾,玄宗终于坐不住了,眯着眼看完拓文,冷哼一声,道:“这确实是武瞾的笔迹,也确实是她的文风。”

永王李璘一看有戏,壮着胆子按虢国夫人教给他的话,一字一钉道:“更可气的是,青玄口出大逆之言,说若不是他当年皈依青城,而是辅佐太平公主,今天坐在龙椅上的,还不定是谁呢”

高力士闻言大惊,赶忙喝止永王之言。

玄宗终于勃然大怒,一拍龙椅,喝道:“一派胡言,狂悖,狂悖我就知道,他始终惦记着那个人,对朕处死她,心怀怨恨”

按虢国夫人此前的策划,永王李璘终于成功将玄宗激怒,也侥幸保住自己的亲王爵位。

走出宫门,永王李璘心绪不宁,心神恍惚。脚步一软,从殿前台阶上滚落下去。腿伤本就未愈,这一摔,断骨错位,疼的死去活来。

永王李璘退下后,杨国忠跪倒在玄宗面前,抱住玄宗的腿,一把鼻涕一把泪,道:“要不是陛下福泽护佑,永王犯险护送,臣险些见不着您啦”

玄宗皱眉,道:“你好歹也是相国,哭哭泣泣,成何体统”

杨国忠泣道:“还请陛下原谅臣失仪。臣奉旨出征南诏。从长安到益州,一路上遇到数拨刺客,要不是永王和虎贲军护卫,臣早就身首异处了。”

玄宗疑惑地望了一眼高力士。高力士眼观鼻,鼻观心,垂头不语。

玄宗问道:“你可从刺客身上找到线索”

杨国忠道:“臣不敢说。”

玄宗哼了一声,道:“有朕给你做主,你尽管直言。”

杨国忠也看了一眼高力士,压低声音道:“臣怀疑是李相在幕后指使。”

“可有确凿证据”

“刺客们凶残狡猾,现场没有留下任何证据。”国忠回道。

玄宗对高力士道:“力士,涉及到李相,你亲自跑一趟吧。去兵部、吏部等处,调阅一下相关记录。看看国忠南诏之行这段日子,宇文霸他们都在做什么还在不在长安”

高力士躬身一礼,道:“诺”

玄宗对杨国忠道:“朕听说李相这次一病不起。你代朕去探望李相,了解清楚病因。

李相早已是风烛残年,时日无多,还刺杀你作甚”

杨国忠听说李林甫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心中窃喜,可又满腹狐疑。

杨国忠心道:“这老狐狸老奸巨猾,诡诈多变。上次就已经装瘫骗过我一次,将我暗中招揽的朝臣一举歼灭,逐一贬斥。这次会不会又是装病,想继续诈我”

杨国忠忐忑不安,打起十二分精神,奉旨探病李林甫。

李林甫形如枯槁,昏厥不醒,李岫唤了许久,才将父亲唤醒。

李林甫勉强睁开双目,瞳孔灰蒙、浑浊无光,往昔气势,消无影踪。李林甫盯着杨国忠,看了很久,有气无力叹道:“林甫死矣,公必为相,以后事累公”

杨国忠被李林甫盯得浑身发毛,仿佛面对一头苟延残喘的头狼,虽然将死,尚有一搏之力。

“宰辅何出此言折煞下官了。”

杨国忠连连摆手,满头大汗。不知李林甫是在诈他、诳他、还是试探他。

走出相府,杨国忠一声冷汗,衣裳尽湿,暗道:“不愧是当了二十年的宰辅,心细如发,每一个眼神似乎都能洞穿人心。

若他再多活两年,我非死在他手上不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680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