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四百二十二章 禄山之死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随人玄养宁知父,负主恩私岂有君。

逆气终然招逆报,可怜四海乱如云。

安禄山徐钧宋代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内侍宦官李猪儿再一次被安禄山鞭挞后,严庄对李猪儿道:“汝前后受挞,宁有数乎不行大事,死无日矣。”李猪儿毫不犹豫,点头应许。

严庄不费吹灰之力说服李猪儿后,弑君行动筹备完毕。严庄示意应该要动手了,对安庆绪道:“事有不得已者,时不可失。”

安庆绪等这一天太久了,他紧张中带着兴奋,对严庄道:“兄有所为,敢不敬从”

由于安禄山双目已瞎,严庄建议用鸠毒干掉安禄山,既不费时亦不费力。李猪儿在这事上犯了横儿,执拗不肯,坚持用刀。

正月初五这夜,月黑风高,正是杀人的好天气。

三更时分,安庆绪和严庄带着心腹亲兵,手持利刃,偷偷入宫。

值夜的兵士早已被换成严庄的亲信,一见两人领兵至此,赶忙打开宫门,放其入宫。

李猪儿在宫门后等候多时,亲自带路,领着众人,摸进安禄山的寝宫。

门口执守的宦官见到李猪儿,赶忙把寝宫宫门推开。安庆绪留在门口,其余诸人进入寝宫。

李猪儿悄悄掀开安禄山的寝帐,安禄山睡得象一头猪,鼾声如雷。严庄点点头。

李猪儿手起刀落,一刀捅在安禄山溜圆的肚腩上这个肥硕的肚子曾经在大明宫上,跳着轻盈的胡旋舞,引得李隆基和杨玉环捧腹大笑。

“有刺客”

安禄山惨叫一声,从梦中惊醒。

他捂着肚子,本能去找枕边的七星宝刀。这把刀亦是李隆基所赠,削铁如泥。安禄山日夜携带,从不离身。

可是,目不能睹物,安禄山摸来找去,也找不到这把刀。安禄山肚腹血流不止,五脏六腑破碎,疼痛难忍。他抓着帐竿疯狂摇晃,拼命唤人来救。

“猪儿,快来救我”

李猪儿手举尖刀,站在安禄山的床榻前。烛光映射下,他的脸扭曲狰狞,露出诡异的笑容。严庄见之,毛骨悚然。

安禄山哀嚎了一阵,喊声渐息。

濒死一刻,安禄山突然清醒,怒骂道:“必家贼也”绝望中,一声嘶吼,肠流数斗,遂死。

整个暗杀过程,寝宫内待奉的宦官、宫女都看在眼里,但所有人都一声不吭。不仅是因为安庆绪带兵守在寝宫外,更是因为这些日子,惨死在安禄山手中的官女宦官数以百计,人人自危,都盼望着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早日归天。

见安禄山毙命,李猪儿一声令下,命心腹宦官收拾现场。

寝宫内的宦官、宫女心照不宣,手脚麻利地配合着,挪开龙床,掘地数尺,用毡子把安禄山的尸体卷裹,就地掩埋。

严庄和李猪儿眼神深寒,告诫寝宫内的人员,消息不得外泄。众人一言不发,心领神会。

至德二载正月初六,武百官宣布:燕帝安禄山病重,即日册立晋王安庆绪为太子。

不日,严庄宣布安禄山驾崩。安庆绪登基为帝。

安庆绪本就性格懦弱,头脑昏庸。再加上得位不正、心虚怯场,安庆绪每次上朝,面对满朝文武,总感觉紧张无措,说话颠三倒四,口齿不清,引得朝臣们摇头叹息。

严庄恐老臣不服生乱,建议安庆绪深居宫中,少参与朝堂政务。安庆绪乐得在后宫吃喝玩乐,遂封严庄为御史大夫、冯翊王。对文武百官,加官进爵,拉拢取悦。

严庄借机将伪燕军政大权拿到自己手中,事无大小,皆取决焉。

安禄山,这个将大唐搅得天翻地覆的逆臣贼子终于死在自己人手里,落得千古骂名。对于李隆基而言,他何尝不是家贼

数年前,青玄掌门预言的“杀破狼”谶言果然应验。

从李林甫、杨国忠,到安禄山,三人一步一步将大唐这座雄伟的宫殿推入悬崖,让千百万大唐子民流离失所,死于战乱。

说到底,导致这一切的不是谶言,而是大唐天子李隆基才是罪魁祸首

玄宗恃其承平,不思后患,殚耳目之玩,穷声技之巧,沉湎酒色,劳民费财,堵塞言路,重用奸佞口蜜腹剑,罔顾胡贼狼子野心,卒致銮舆播越,生民涂炭

安禄山之死,大唐臣民奔走相告,还以为太平将至,却不知风云变幻,纷争再起。

安禄山虽死,但范阳叛乱揭开了魔窟封条,将成千上万的魑魅魍魉放入世间。让繁花似锦、流光溢彩、歌舞升平的盛唐戛然而止,从巅峰急转直下,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杀戮、黑暗的乱世。

这一乱,就是一百四十二年

史思明看到军报,才知安禄山已死。

史思明收到的加急军报是燕朝新皇帝安庆绪的诏书,下诏任命史思明为范阳节度使,封妫川王。

安庆绪命史思明率部回范阳镇守,留下蔡希德等人继续围攻太原。

安禄山突然暴毙让史思明心生怀疑,更让其欲望如野草般滋长。

“安庆绪愚蠢无能,岂能驾驭大燕乱世中哪有什么子继父业之说,谁的拳头硬,天下就是谁的”

史思明素来藐视安庆绪,从不买他的账,更甭说安庆绪得位不正。

史思明迅速从战场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仔细盘算着自己的下一步棋:

太原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借坡下驴,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若走,去往何方

南下洛阳,以安庆绪大逆不道,杀君弑父为名,将其剿灭,夺其帝位

不妥,时机未到

遵从安庆绪旨意,北上范阳

自从安禄山起兵,燕军将从长安、洛阳两京掳掠的所有财富全都运回了范阳,范阳富可敌国,俨然是盛唐时的长安。

成为范阳之主,既能掌控燕军最精锐的铁骑,又能坐拥天下财富

如此大利,缘何不回

史思明主意已定,接旨奉诏,连夜撤军,将围攻太原的燕军精锐悉数带走。

撤回范阳后,“思明拥强兵,据富资,益骄横,浸不用庆绪之命;庆绪不能制。”

史思明带精锐一走,留在太原的蔡希德等将领更不是李光弼的对手。

至德二载二月下旬,燕军久攻太原不下,锐气尽丧,军心动摇。李光弼瞅准战机,亲率先锋队,冒着流石箭矢,出城突击,大破燕军,斩首七万余级

太原大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93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