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七百八十四章 花间传人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差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解佩令自题词集朱彝尊清代

“哦,竟有此事”张皇后八卦之心大起:“如此狗血之事,为何本宫从未听人说过”

裴夫人不作声,瞅了瞅一众宫女。

张皇后心领神会,对一众侍女道:“你们都退下吧。”

见四下无人,裴夫人这才压低声音道:“这事不仅涉及薛照私隐,更牵扯到太上皇,所以被视作朝堂最高机密,知道的人极少。”

“哦还涉及太上皇”张皇后更来了兴趣,用眼神鼓励裴夫人说下去。

裴夫人有点犹豫,但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算了,就当投桃报李,孝敬皇后娘娘吧。”裴夫人心中暗道,一咬牙,打开了话匣子。

“我的公公独孤老阀主乃是此事的当事人,事后我从夫君嘴里了解到些许情况”

话说当年,临淄王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当上太子,其身边的主要谋臣先后有刘幽求、崔日用、姚崇、宋璟、张说、郭元振等人。这些人也都入阁拜相。

然而,当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党争越演越烈时,这些元勋功臣纷纷被罢去相职,甚至还被逐出了京师。

其中,崔日用最早被贬为荆州长史;接着是姚崇和宋璟,被贬为地方刺史;然后是张说和郭元振,张说被罢为尚书左丞,贬至东都,郭元振被先后罢为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刘幽求境遇最为悲惨,被免官,流放岭南。

等到玄宗李隆基继位时,虽然是皇帝,但七名内阁宰相中,仅有兵部尚书郭元振一人是圣人的亲信。

除中书侍郎王琚、岐王李范、薛王李业外,玄宗其余亲信皆是四品以下小吏,如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

反观太平公主一党,可谓是兵强马壮、声势滔天。除了右仆射邓弼、左仆射窦怀贞、侍中岑羲、中书令萧至忠、检校中书令崔湜、中书侍郎兼同平章事陆象先这五个宰相之外,还有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卿唐晙、御用高僧惠范等。正所谓“宰相七人,五出其门;文武之臣,太半附之”

玄宗知道,自己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迟早会有兵戎相见的一天。于是,玄宗决定主动出击,放手一搏了

然而,玄宗铲除太平公主一党的计划还没来得及行动,便被右仆射邓弼觉察。

右仆射邓弼先下手为强。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八月十九日,太上皇李旦下令,将刘幽求、张暐、邓光宾全部逮捕下狱。

八月二十六日,刘幽求被流放封州今广东封开县,张暐流放峰州今越南永安县,邓光宾流放绣州今广西桂平市。

玄宗政变之计被彻底曝光后,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无不恨之入骨。

玄宗周密策划的计划胎死腹中后,随后的一切,无不让玄宗变得十分被动。

在玄宗与太平公主即将展开的巅峰对决中,玄宗出师未捷,明显处于劣势。相形之下,太平公主则在邓弼的辅佐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赢面越来越大

裴夫人道:“眼看着玄宗即将一败涂地,花间派的传人突然现世,辅佐玄宗决战紫禁之巅。

此人名为张鹿扆,来历颇有些传奇色彩,乃是则天皇帝首席男宠莲花六郎张昌宗的私生子。”

张皇后一惊,道:“莲花六郎竟然有子嗣遗世”

裴夫人点点头,道:“据传此子乃是张昌宗与一名美婢所生,怕则天皇帝吃醋,偷偷养在宫外。”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敬晖、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李多祚等大臣趁则天皇帝病重,拥戴唐中宗李显复辟,在集仙殿廊下诛杀张昌宗、张易之兄弟。

神龙政变后,这名美婢带着张鹿扆逃亡到了江都今江苏扬州,在江都首富沈万城府邸为奴,从此隐姓埋名。

张昌宗兄弟本就是花间派弟子,从张鹿扆幼时,便将一生绝学开始传授。

这名美婢逃亡之时除了携带大量金银细软,还珍藏有张昌宗兄弟留给她的花间派秘籍。这些秘籍记载了花间派的绝世武功、琴棋书画等诸般技艺。

花间派追求的是以艺术入武道,传人均多才多艺。入世一途,讲的是纵横手段,不仗人多,故每代只传一人,最重识见学养,纵横捭阖,兵不血刃而可亡国立邦。

这名美婢颇有见识,与张昌宗恩爱多年,耳濡目染,有了些花间派意境神韵底子,便按照秘籍中所记载的内容,逐一讲授给张鹿扆。

张鹿扆自幼便聪明伶俐,富有才略,尤其喜欢术数炼丹之学。在花间派秘籍的调教下,武学医道,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这名美婢和张鹿扆言谈举止异于常人,一看就是见过世面之人。

江都首富沈万城很快便从一众仆役中注意到这两人。

沈万城能成为首富,自有过人的眼光,猜测这名美婢和张鹿扆来历不凡。

沈万城也不打草惊蛇,暗中格外关照母子二人。

张鹿扆长大后,容貌传承其父母的优点,风度翩翩,俊美异常,才情冠绝江南,不啻莲花,胜似莲花。

沈万城料定张鹿扆日后定会发达,于是不嫌弃其仆役身份,将掌上明珠许配与他,并且送给了他一笔富可敌国的家产。

就在张鹿扆成为江都首富的乘龙快婿之时,京师闹得天翻地覆唐隆政变、睿宗登基、临淄王入主东宫。原来的朝堂高官纷纷落马,帝国政坛开始了新一轮的大洗牌。

张鹿扆见时机成熟,突然决定入朝求官。沈万城大喜过望,马上赠给他一笔丰厚的盘缠,让他即刻启程赴京。

来到长安后,张鹿扆对当时的朝局作了深入的观察,决定把宝押在太子李隆基身上。

然而,此时的张鹿扆只是一介布衣,靠何人引荐才能获得太子垂青

张鹿扆谋略过人,既不主动拜谒朝中重臣,更不托请朝臣给太子举荐,而是安坐宅中,等待太子三顾茅庐、礼贤下士。

长安城内有座宝昌寺,主持普润和尚在唐隆政变中立有大功,被朝廷授予三品官爵,享有自由出入东宫之权。

张鹿扆利用自己从江都带来的那笔盘缠布施,很快就成了宝昌寺的大施主,因而自然就成了方丈普润的常客。

张鹿扆对阴阳术数极为精通,与普润坐而论道中,“说以天时人事,历然可观”,被普润方丈惊为天人,引为知己。

终于,普润方丈按捺不住,主动向太子郑重推荐。

一日,太子到宝昌寺上香,在普润方丈的引荐下,终于见到了张鹿扆。

张鹿扆俊逸绝伦,卓尔不群,风采无与伦比。玄宗一见倾心,恭恭敬敬地请张鹿扆同榻而坐。

双方虽然身份和地位悬殊,但一见如故,相知恨晚。两人推心置腹,促膝长谈。

张鹿扆对朝局深刻的洞见,对双方实力的剖析,不亚于当年郭嘉进言给曹操的十胜十败论。

太子李隆基恍然开朗,欣喜若狂。

太子拟将张鹿扆快速拔擢,一步晋升为朝堂重臣。

张鹿扆却道:“微臣炼丹养生的本领,不逊于方士;吟诗抚琴的能耐,不亚于名伶。这些小把戏,足以掩藏行迹。”

二人对视一眼,心领神会,爽朗大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753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