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二十五章 秘籍残本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夜来西风里,九天鹏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金字经夜来西风里马致远元代

白复决定,待战事稍缓,自己定要去少林寺走一趟,查看究竟。

而当务之急, 是将这些心法和招式融合在一起,将少林绝学留存下来。同时,将此功夫传授陕州乡勇,尽快培养出一批武功精湛的战士。

白复组织行军司马,将乡勇口述的佛经和心法整理成文字,编撰成册。

与此同时,白复根据心法, 将少林七十二绝技的招式一一对应, 绘成图册。

白复画工精湛,所绘出的动作招式活灵活现。画中武僧衣带当风,表情神态惟妙惟肖,正是吴道子这一脉的画风。

个别心法所对应的武功招式,白复也未曾见过。白复只能根据前后招式的连贯,仔细揣摩心法的精深奥义。

白复废寝忘食,数月下来,将少林七十二绝技分门别类整理出来,汇编成册,分为三卷。

第一卷,囊括了七十二绝技中的三成绝学,如须弥神掌、赤焰刀法、狮吼功、无相神腿、金刚伏魔拳法、一指头禅、灵鹫鹰爪功、维摩诘身法、归去来兮功等,从心法到招式,完整记录下来。

第二卷记载的绝学不是少林原本,乃是修复后的秘籍。如般若掌法、龙爪手、摩诃指诀、醉僧地趟刀法等,只有完整的心法和部分招式。针对这部分绝学,白复根据其心法奥义, 重新设计招式,弥补残缺的拳谱等秘籍。

第三卷是剩余的两成绝学,如达摩伏虎拳、五灯刀法、无念心法等,仅记录了全套心法和零星招式。这部分绝学,白复知之甚少,甚至只闻其名。只能将心法记录下来,留待后人参考。

最可惜的是少林武学中的至宝,以大藏经、易筋经、洗髓经为代表的三大内功心法,仅有易筋经留传下来。

为区分此卷和少林原本秘籍,白复以大唐年号为名,将这套武功秘籍取名为少林七十二绝学残本乾元卷。

自从少林寺受辱,白复对少林心存偏见,本没想再窥少林武学。

这次为往圣继绝学,才不得不绞尽脑汁,重新梳理少林功夫。

编撰绝学残本,即是对少林武学的整理,也是对自身武功的反思。这大概是离恨天之后,白复再次静下心来,梳理功夫。

经历过这些磨难, 白复格局恢宏, 对武学的认识再上一层,达到新一重境界。

编撰过程中,白复高山仰止,不断感慨少林武功的博大精深,不愧为中原武学之首,这才放下门户之见,虚心受教。

若拿易经来打比方,少林武功就是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门武功就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佛道两路武功,一刚一柔,刚柔并济,乃得天道。

编撰完毕,白复虽未刻意修习少林七十二绝技,但少林武学印刻于心,了然于胸。

尤其是空见方丈教乡勇们的打坐吐纳功夫,乃是佛门至宝易筋经上的功夫。

白复本以为,自己多年修习的内功心法乃是道家的玄门内功,无法与少林心法融合在一起。

没曾想,有了易筋经的加持,白复竟然能将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心法融会贯通。

更匪夷所思的是,白复丹田内竟然新铸成了一座鼎炉,专门炼化佛门真气。与此前道门的鼎炉遥相呼应,水火相济。

巽坎两鼎的真气分守两鼎,和睦共处,大有风生水起之势。

丹田内孕育出两鼎,也不是绝无仅有。

白复此前听说,道门有一种“道心种魔大法”,就能在道心中生出魔胎,鼎中生鼎。

剑圣裴旻曾告诉过白复,佛道同修,并蒂莲花,长安还有两人,一是白复的老熟人白衣宰相李泌,另一个是王维王右丞。

但这两人丹田所生两鼎,皆为以鼎炼丹、延年益寿而已,从未炼精化气,修炼用于武学的劲气、罡气。

白复冥思苦想,猜测丹田鼎炉的造化应该也跟巽坎两鼎有关。

除第九鼎外,八鼎真气皆与天地同源,日月同辉,天下万法皆出自于此。

所以佛道两门截然相反的武功心法才有可能兼容并蓄,水火相济。如同乾坤两卦,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除此之外,让白复格外重视的是七十二部佛经,重视程度甚至高于武学秘籍。

空见方丈智慧如海,行事高深莫测,他将这些佛经和武学心法放在一起传授,定有深意。

当年,空伽长老对佐藤濑兵卫道:“少林七十二项绝技之所以要罗汉堂首座应许,是因为师父要先检验弟子佛法修为的境界,方才决定授不授予武功,授予何种武功。

否则,没有佛法驾驭,执迷少林绝学,无师在旁关照,很容易走火入魔。”

往事历历在目,白复不敢大意。

白复不仅鼓励乡勇继续念诵佛经,自己也将这些佛经牢牢记下,每日必修一课,日日不断之功。

与此同时,白复让人抄录全套佛经和少林七十二绝学残本乾元卷,令唐门弟子秘密呈送峨眉,交予缘空师太。

安顿好这一切后,白复开始传功释法。

根据陕州乡勇这些年所习练的内功心法,白复将七十二绝技中对应的武功逐一传给乡勇精锐,再由这数十名精锐分别传给村内族人。

武学心法,越古朴,越稳定,越持久,越接近于道;越精深,越奥妙,越难以修炼,越容易失传。

易筋经乃是少林武学三大奠基之作之一,古朴久远、博大精深,其蕴含的奥义,乃是天下武学的底层逻辑,与各路武学并不冲突。

白复以易筋经的第一重功夫为蓝本,将其定为全军将士每日必修之课,打坐吐纳,修炼内力。

再从七十二路绝技中,精心挑选最适合战阵博杀的几路武功,化繁为简,传与川帮弟子和安西北庭的将士。

比如无相神腿、龙爪手、维摩诘身法中的功夫极其适合近身搏杀。一旦练成,贴身短打时,脚、膝、掌、指,浑身上下,皆为兵器。

醉僧地趟刀法专破骑兵,其中滚躺双刀、滚龙钩枪乃是铁骑克星。

步战士卒,横刀、钩枪配合上圆盾,九滚十旦数十人的地趟战阵展开,即使对方是人马皆披重甲的铁浮屠,也不是其对手。

有了少林武功的加持,三军将士武功突飞猛进,全军的战力再上一个台阶

凭借足以与叛军精锐抗衡的绝对实力,安西北庭行营隐然有傲视群雄、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168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