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四百零六章 蠢蠢欲动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视刀环歌刘禹锡唐

白陈二人同时做出鄙视手势。

丁咚欣然受之,眼神暧昧道:“你想啊后宫三千粉黛,皇帝老儿什么美女没见过

年轻的妃嫔一开始还能凭姿色胜出,时间一长,再美的容颜也从白月光变成饭黏子。

要想一直得宠,更重要的是要深谙君王心思,让皇帝老儿觉得身心舒泰,不仅阿谀奉承要不露痕迹,还要让皇帝老儿自在松弛,说话行事没有那么多禁忌、顾虑。

尤其是君王年老体衰之后,对云雨之事看淡,能讨其欢心的妃嫔定是善于察言观色,相处愉悦之人。

所以,要想长期得到皇帝老儿的眷宠,跟美貌没有太大关系。关键要在揣摩圣意这四个字上下足功夫。

不过,揣摩人心之事,说起简单,实则很难。尤其是揣摩天子的心思。正所谓帝心难测。

我由此展开,按图索骥,查阅了大量关于妃嫔的史料。发现有一类妃嫔,虽然没有绝代芳华,却眷宠无比,胜就胜在揣摩圣意上。

这类妃嫔往往颇有心机。在宫中,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处事周全圆融;或楚楚可怜,温婉可人、勾魂酥魄。

君王们往往英雄自居,视前者为红颜知己,视后者弱不胜绮罗,皆不提防。直到死在石榴裙下,还自诩千古风流。”

说到这里,丁咚话风一转,眼光如炬,对白复道:“复哥儿,我其实是说给你听。你现在虽然武功盖世,但感情上还单纯的紧。

过去的事就过去了,将来再遇见小娘,可要当心。别觉得谁对你死缠烂打、体贴入微,自己就该以身相许,一往情深。

要挑那最令你心动的女子去疼爱,不能将就否则,误人误己,抱憾终身”

白复眼神一黯,默然不语,仰起头,将一碗酒灌入喉中。

陈鸿鹄好奇问道:“听你说的这般玄乎,那如何鉴别呢到底哪位小娘是温柔娴淑,哪位又是虚情假意、贪慕虚荣之辈”

丁咚轻摇折扇,得意笑道:“有一个法门简单宜行,一测便知:

如果一个小娘仅对你温柔体贴,对其他追求者冷漠淡然。说明她对你动了真情,心有所属,自然视旁人无物。这类小娘一心系在你身上,你要珍惜。做不成恋人,也要好聚好散。

倘若一个小娘无论见到哪个男子,都如对你一般,温柔体贴,言语周到。不管是不是追求者,都来者不拒,暗送秋波。

那你可千万当心,别大而化之,想当然以为此女性情温婉,柔顺可人。说不定此小娘貌似清纯脱俗,实则绿白茶莲。

我们挑选配偶,性格好,固然不错。但倘若此人对每个异性都温柔体贴,那就要小心了。

本朝花间派弟子中,除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面如傅粉、唇若涂脂,崔湜英俊伟岸,仪态翩翩外,其余花间派高手皆是中等之姿。

这些花间派弟子就是依靠温柔体贴的性格,花言巧语,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无往而不利。将多少无知少女、良家妇女拖下水,骗人钱财,夺人贞操,毁人名节”

丁咚说到此处,调侃神情收敛、凝重升华,竟有几分悲天悯人之感。

说来说去,话题又绕回丁咚身上。

“老丁,你对小娘颇有偏见,对婚姻更是敬畏。如此恐婚,就不怕断了你们丁家的香火”白复调侃道。

丁咚大笑,道:“首先,我不是恐婚,只是未遇见令我魂牵梦萦之人。我素来不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只有遇见刻骨铭心之恋,才会倦鸟归巢,娶妻生子。

其次,我一直游说我娘让我爹纳妾。前两年,我爹一口气生了两个胖小子,从此,我们丁家延续香火的重任,就落在我这两个襁褓弟弟的身上。

我重担卸下,从此落得一身轻松。”

丁咚说的有趣,三人哈哈大笑。

叙旧完毕,白复好奇问道:“三哥,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陈鸿鹄道:“徐太傅判断,永王李璘恐怕要造反,故命我率领岷江帮精锐弟子星夜驰援江陵”

白复一愣,忙问何故。

陈鸿鹄道:“徐太傅当下正在襄阳,忙于构筑军需粮饷的运输线。

江淮地区收缴上来的赋税,先在江陵中转,通过襄阳西上,绕道上郡,再通过凤翔中转,即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太上皇所在的成都和陛下所在的灵武。

襄阳和凤翔地位特殊,襄阳由徐太傅亲自主持。坐镇凤翔的太守正是诛杀虢国夫人的原陈仓县令薛景仙。

江陵是江淮财赋的第一道中转站,此时江陵府库中钱帛堆积如山。太上皇命永王李璘亲自坐镇。

然而,永王李璘九月抵达江陵后,立即暂停向襄阳运输物资,动用大量钱粮布帛,招募数万兵马,厉兵秣马

徐太傅一看此举,便推知永王的心思。太傅一方面向远在灵武的陛下奏报,一方面请岷江帮、大江帮等帮派驰援,防止永王李璘异动。

中原大地已经狼烟四起了,南方不能再乱了。”

原来,玄宗在流亡巴蜀途中发布了一道“命诸王分镇天下诸道”的诏书,太子李亨、永王李璘、盛王李琦、丰王李珙分别被授予一人节制数道的大权:

“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都使,负责向南攻取长安、洛阳。任命御史中丞裴冕兼左庶子,陇西郡司马刘秩试守右庶子。

以永王李璘充山南东道、岭南、黔中、江南西道节度都使,任命少府监窦绍为永王师,长沙太守李岘为都副大使。

盛王李琦充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节度都使,任命前江陵都督府长史刘彙为盛王师,广陵郡长史李成式为都副大使。

丰王李珙充武威都督,统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都使,以陇西太守济阴邓景山为丰王师,充都副大使。

士兵、战马、铠甲、粮食、赏赐等军需物资,由各路自己供给。其他各路节度使,如虢王李巨等,继续担任原职务。

各节度任命自己的属官或辖境内郡县的官吏,听凭各地自己选择。任命结束后,向朝廷上奏。”

诏书虽然发布,但除了太子李亨马嵬坡分兵北上,其余诸位皇子皆随玄宗入蜀,没有实际赴任。

太子李亨在灵武拥兵自立的消息传到巴蜀后,永王李璘内心的权力欲望如雨后春笋,不可遏止,野蛮生长。

“太子能分兵自立,我为何不能长幼嫡庶的立储规矩,太平时期尚可。此时天下大乱,谁的拳头硬,谁的军功大,江山就是谁的”

要想拥兵自立,第一步就先要取得兵权。但如何实施颇有难度。永王李璘分别找来杨国忠的三姨太尹凤蓝和谋士薛镠,密谋策划。

杨国忠一死,尹凤蓝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却从诰命夫人的位置上跌下神坛,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瘟疫。

抵达成都后,尹凤蓝整日隐匿在永王李璘府邸中,灰头土脸、失意落魄。

尹凤蓝此时破败憔悴,高耸的颧骨显得更加突兀,听罢永王李璘的想法,她带头拥护。

尹凤蓝柳眉一挑,道:“小王爷,我支持你的决定。太子李亨虽然在灵武登基,但得位不正,陛下追封他也是无奈之举。

他高举勤王大旗,貌似正统,但目标也大。安禄山大军一定会将头号目标锁定在他身上,燕军调动,将弃成都,转向灵武。

一旦安禄山大军西征,他那点人马,毫无还手之力,很可能死在乱军之中。这也是为何陛下如此大度,即刻追封他的原因之一。

倘若李亨战死,其余诸皇子皆有成为储君的机会。

只要兵权在握,粮饷充沛,兵荒马乱的时候,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江淮富庶,大有可为。”

永王李璘苦恼道:“关键就在这儿父皇此前发布诏书,命我节度四道。但鉴于太子登基,虽未收回成命,但也没有让我们皇子赴任的迹象。”

尹凤蓝叹了口气,道:“方法也不是没有,就是代价太大。”

永王李璘急忙问道:“三夫人,计将安出”

尹风蓝沉吟片刻,道:“小王爷,你且附耳过来,如此,这般”

永王李璘听罢,眉头一皱,踌躇道:“这恐怕不好吧”

尹风蓝冷哼一声,道:“无毒不丈夫,若连这点勇气都没有,谈何夺取江山,问鼎天下

再说了,你心里不也这么想得嘛,只不过在等我这句话而已”

永王李璘脸一红,尴尬笑道:“三夫人说笑了。”

尹凤蓝眼睛一眯,毒如蛇蝎,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到了当机立断的时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32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