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五百四十二章 草原狼王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苏轼

返回宫中,青鸾公主扑倒在绣床上,泪如雨下。接连三日,将自己关在闺房中。

问世间情为何物,让人心如刀割、肝肠寸断

贴身婢女元宵儿、小灯笼劝道:“殿下,身体要紧,莫为这憨人难过。以殿下您的绝世容颜和尊贵身份,仰慕您的才俊如过江之鲫”

这番安慰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青鸾公主从此茶饭不思,一病不起

白复的心情比青鸾公主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人走在冰冷的长街,漫无目的。

连续数日,白复枯坐在庭院树下,不饮不食。旁人知白复定有心思,皆不敢打扰。

正月二十八日这日,唐夔手拿鸽信,慌慌张张跑来,平复好情绪后,才道:“今晨,嗣业将军箭疮迸裂,流血不止,医救无效,逝去了”

白复缓缓睁开双眼,一行热泪顺着脸颊,无声无息流下

李嗣业伤重而死的消息传到长安,肃宗震惊惋惜。肃宗下诏表彰李嗣业的生前功绩,赐谥号为忠勇,追封武威郡王,并派灵车护送其遗体回任所,其墓地安排十户人家常年清扫祭奠。

下葬当天,肃宗派钦差宦官前往吊唁,朝中重臣纷至沓来,为这位威震西域、骁勇善战、忠毅忧国的大唐名将,悼念致哀。

一代将星的陨落,似乎预示着某种征兆。

从乾元元年十月到次年二月,大唐九大节度使率领的数十万大军将邺城团团围住,营垒两层、壕沟三道,密不通风。

唐军昼夜强攻,可耗时半年,一无所获,就是攻不下邺城这座弹丸之地。

唐军久攻不下,只好采取水攻之策,在流经邺城北的漳水上游构筑堤坝,把漳水倒灌入城。

邺城里井水和泉水都溢出井口,变成一片水乡泽国。燕军和邺城百姓只能在水面上搭建木屋居住。

围城日久,城内粮食逐渐耗尽,城里的人开始掘吃老鼠。鼠肉立刻暴涨,一只鼠卖到四千钱。

再后来,城里连一只老鼠都找不到了,人们就抠墙上的泥土,把原来筑墙时羼杂进去的谷皮淘出来,用水洗泥;从马粪中淘取尚未嚼烂的纤维,用来喂马。

城里燕军士卒很多人想要投降唐军,可城里城外到处都是大水,将他们困住,根本就出不了城。

数十万大军没有名正言顺的统帅,九位节度使各自为政,进退调动,无人做主。

唐军将士皆以为攻克邺城指日可待,没想到半年过后,仍不能攻下邺城。

围城时间一长,三军疲敝,上下离心,一片涣散。

乾元二年二月末,史思明终于出手了。

谷 史思明如同草原上的狼王,不急不躁,躲在暗处细心观察,等待屠杀唐军的战机出现。他迟迟不肯援救邺城,就是想摸清唐军的软肋,找到击败唐军的法门。

果不其然,经过半年的仔细观察,史思明发现唐军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群龙无首。

唐军虽然兵力强大,人数众多,但是号令不一,进退无据。九大节度使虽然也算是战功赫赫,但却被一个愚蠢自负,毫无沙场经验的宦官所节制。

一只蠢羊带领一群猛虎,焉能不败

“怪不得当年禄山哥看不起太子李亨。这厮侥幸当上皇帝,也是脓包一个,竟然出此昏招天助我也”

史思明畅怀大笑。

史思明亲率大军从魏州出发,直指邺城,命各将领在距邺城五十里处扎营,每营分发三百面战鼓,日夜擂动,虚张声势,威胁唐军。

又命每营遴选精锐骑兵五百人,配健硕骏马,每天前往唐军大营附近骚扰劫掠。唐军出击,他们就四散逃跑,各回本营。

若唐军白天戒备,叛军就夜晚偷袭;要是唐军夜晚防备,他们就白天出击。总之,敌疲我扰,敌进我退,令唐军精神紧张,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叛军抢掠如风,来去无踪,唐军每天都有士卒、牛马或辎重遭到劫掠。很多唐军伙夫只是出营砍柴割草,也会被叛军斥候用弩箭射杀。

除了对唐军日夜骚扰之外,史思明还有致命杀招断其粮道。

史思明不愧是身经百战的燕将,老谋深算,几番观察下来,终于被他找到了唐军的软肋粮草。

史思明盘点唐军总兵力,陆续前来邺城集结的唐军最后竟然多达六十万。

唐军兵力虽然数倍于叛军,但愚蠢且自负的宦官鱼朝恩却拒绝采纳李光弼的建议令李光弼的河东军与郭子仪的朔方军合围史思明主力所在的魏州,对叛军发动雷霆一击,速战速决。

鱼朝恩的如意算盘是:等到增援邺城的唐军全部集结完毕后,先消灭邺城内的燕军,再碾压史思明的援军。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六十万大军,人吃马喂,每日消耗粮草巨大,一旦粮食短缺,定会乱了阵脚,不攻自破。

叛乱未平,天下饥馑,中原一带尚未恢复耕产,无法因粮就敌。

李唐朝廷只能从诸道调粮,举倾国之力攻打邺城。运送粮饷的民夫,南从江淮,西从并汾今山西,每日都有大量的车队和船队络绎不绝地往唐军大营运送粮食。

史思明派出多路斥候,侦察唐军运粮路线。

路线确定后,史思明命燕军斥候伪装成唐军,窃取唐军号令,拦截唐军的运粮队。对运送粮饷的民夫大发雷霆,以速度缓慢、延误时日为名,举刀就杀,将负责押运的官兵和民夫全部砍杀,然后将粮食付之一炬。

杀掠次数一多,消息传开,民夫们大为惊骇恐惧。方圆百里内,再无人愿意冒死送粮。

遇到唐军主力护送运粮船舶或车辆时,燕军斥候就潜入唐军,秘密纵火焚烧。

燕军斥候行踪飘忽,来去如风,刹那间集结成一队强大兵力,刹那间又四散逃开,无影无踪。

对于这些神出鬼没,来去无踪的叛军斥候,唐军伤透了脑筋,却又束手无策。因为他们全都穿着唐军军装,就算大摇大摆地从唐军面前走过,也没人能辨识出他们。

史思明劫粮之法施行后,唐军粮草不继,军心大为涣散,每日都有逃兵逃离大营。

史思明意识到,决战的时刻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09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