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零九章 观敌之法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节选自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岑参唐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都等着看白复如何烧这三把火

按照通常的做法,无非是这么几个套路:

其一,杀鸡儆猴,整肃吏治, 整顿军纪

其二,军制调整,选拔精英,淘汰冗余

其三,厉兵秣马,整军备战。

众人都是老江湖,都知道新官上任一定会来个下马威, 所以每个人都告诫自己的麾下, 要警惕自己的言行,不要给白复找到把柄和借口。

若真有什么不满意,也不要在明面上给人留下口实,私底下使绊子就行。众将做好了与白复周旋一番的准备。

但出人意料的是,白复并没有按着这三个套路出牌。

白复每日就带上一两个亲兵和行军司马,去各营转转。

看看哪个营缺衣少穿,就送些食物、毛毯、帐篷等军需物资;哪个营的兵刃铠甲需要修补,就以旧换新,换些崭新的武器装备。

一来二去,不像是个领兵打仗的将军,倒像是来犒劳三军的钦差大臣。

倘若还有闲暇,白复便与洛阳留守韦陟、河南尹李若幽、卫伯玉、李忠臣等人喝几场大酒,不醉不归。

来了三个月,白复没听过一次各营主将的汇报,没操练过一次兵马,没调整过一名将领,更没斩人立威、没杀过一位将校。

这一日, 衡木进到帐中, 跟另外一名总管石台卿小声嘀咕。

“卿哥, 你说这小白将军究竟唱的是哪出啊

没有杀鸡儆猴,立个下马威,可以理解,因为没人在他手上犯事,他找不到把柄。

要说军制调整,安西军早已经被拆散,现在的安西北庭行营已经不是李嗣业当年的样子了。

这十九个营,每个营的战力强弱,每位子将的能力大小,他如何得知”

石台卿老谋深算,道:“莫非有眼线偷偷向他密奏”

衡木摇摇头,道:“应该不会,他身边的亲兵都是我逐一挑选,统一安排的,倘若他要见什么人,我第一时间都会知道。”

石台卿面色一沉,道:“木哥儿,你这胆子太大了,要是被他得知,焉能留你性命”

衡木冷笑一声,道:“别说他查不出来,就算一不小心被他得知,我是伯玉将军的人,谅他也不敢动手。”

石台卿沉吟片刻,道:“我也猜不透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小心为妙,毕竟有光弼将军给他撑腰。

倘若真闹翻了,虽然他不敢把你怎么样,但脸上也不好看。毕竟他是主帅,你不能太由着自己性子。”

衡木傲然一笑,道:“卿哥放心,面上的事我都会做,毕恭毕敬,亲力亲为嘛。我的本事你还不晓得,不会让他抓到把柄。”

石台卿点点头,道:“这个小白将军看不透啊,据说他勇冠三军,颇有谋略。可是看这三个月的样子,他显然没有独领一方大军的经验。

可见,行军打仗是一回事,为将为帅又是另一回事。

我们再观察一段时间,只要他江水不犯河水,我们也不要太过苛刻,还是要尽力配合。

倘若撵走了这位青瓜蛋子,朝廷再将段秀实、荔非元礼这帮安西旧将重新派回来,咱们当年做的那些功夫就全白费了。”

谷陏 衡木神色一凛,道:“多谢卿哥提醒,我差点忘了这茬了。”

就在众将揣测白复的同时,白复早就有了盘算。

这三个月走访各营,可不是简单的犒劳慰问。

衡木之所以疑惑,是他看不穿白复的手段。

在白复看来,这十九个营战力的强弱、士气高不高涨;每位子将的能力大小,能不能服众等一系列考察指标,未必要通过演武场的攻防演练,军队操练才能得知。

白复走进各营,一看营帐功能分区的规划、营中道路的分布、食堂后厨的卫生、澡堂茅厕等排污设施的防疫构筑,便知各营主将的水准层次。

说句话糙理不糙的话,白复上一趟茅厕,从茅厕的整洁程度,便知该营管理水平的高下。

白复在发放军需、和士兵共进晚餐时,与士兵有一搭没一搭的唠嗑,看似闲聊,貌似作秀,但通过士兵伙神面貌,便知营中主将有没有克扣军饷、拉帮结派、任人唯亲。

兵法云:“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军扰者,将不重也;吏怒者,倦也;谆谆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

白复按照王忠嗣所传三十二条敌情观察法,逐一对照检查各营状态。

白复轻车简从去营寨,如远远看见士卒都倚仗矛戟而立的,说明他们饥饿疲惫,食物补给出现短缺。这种时刻,即便是营中伙食貌似不错,白复也知这是故意展示给自己看的,主将必然克扣军粮。

如果看见出营打水的士兵,打了水自己先咕咚咕咚喝一通的,证明军营中没水了,士兵都渴得不行了。连饮水都短缺,由此可见,军队日常管理必有重大漏洞。

如果士兵反映,军中时不时会出现扰乱,那是将领举止轻佻,没有威望,不稳重。

如果士兵反映,军中小吏经常拿下面人出气,无故发怒。说明主将统帅无方,政令不一,或赏罚不均,人人怨愤。这样的队伍,军心已失,一旦开战,将士都会希望自己一方失败,借以报复主将。

还有的军营,士兵总是时不时聚在一起,偷偷说话,一看到将领过来,马上散开,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白复一望便知,这是士兵们在诽议他们的主将。

除了以上种种,白复在营中逡巡,还发现另外一些情形:

韦陟和李若幽暗地里拉拢几营兵马。

由于有了名门世家和李唐宗室的支持,这几营的主将不但没有克扣军饷,反倒是拼命地赏赐将士,期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然而,虽然他们把家底都拿出来了,但将士依然指挥不动,对主将也没有什么敬畏,关键时刻,喊谁也喊不动。可见主将领兵之窘迫。

衡木和石台卿应该是卫伯玉安插的亲信,这几营兵马,又是另一种状况:

石台卿这营,“数罚者,困也”。

石台卿严厉苛刻,处罚不仅重,而且数量多。将士们困弊,不畏刑罚,宁愿被处罚也不愿干了。

石台卿不得不加大处罚来胁迫众将士,结果适得其反。一旦到关键时刻,士兵恐怕有哗变杀帅之风险。

衡木这边问题更为严重,犯了“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之错。

衡木身为主将,首先没有负起责任,教令不能分明,士卒又缺乏训练,战力不够。

此时,衡木既不是精心规划,也不是辅导士卒解决问题,而是态度强硬地要求手下将士完成既定目标。做不到,则严厉处罚下属。

手下将士自然不服。

看出衡木色厉胆薄后,几个胆大的将校,率先撂挑子发难。

衡木一看手下不听他的,担心自己压不住阵,被卫伯玉责怪。衡木一害怕,马上掉转头来,又开始笼络将士。

在白复看来,主将先是粗暴严厉,之后又害怕部下,这是最不精明的将领,更是至懦之极的将领。

白复摇摇头,这几营,不但主将不胜任,营中将士也如朽木,不可雕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35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