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五百一十六章 拨云见日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人静也,一声吹落江楼月。

驻马听吹白朴元

ps:今日将五百一十四、五百一十五、五百一十六三章重新修订过,看到此章的大侠们可以将前三章重新过一遍。

白复一觉醒来,烦闷心绪已平复大半。

颜真卿将白复请入自己的书房。书房三面墙全是书架,上面堆满了各式书籍和卷宗。

颜真卿首先抽出一卷羊皮卷,摊开后,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蝌蚪文。这种文字白夏在花拉子密的羊皮卷字。

这些文字全是书写工整,每一页的边角还有若干装饰,色彩艳丽,如同一幅图案画。

颜真卿又从抽屉中取进一支类似飞禽羽毛之物。

颜真卿道:“这是拂菻国书写用的鹅毛笔。这种笔外形美观,是用鹅、水鸭等家禽的羽毛翎管去脂处理后,把端面削成斜尖形而成。

书写时,只要将笔尖儿醮上墨汁即可,这种鹅毛笔书写效果比西域诸国所用的芦管笔好得多。

你写写试试,看与我大唐狼毫笔有何区别”

白复大感好奇,试了几笔,颇感不顺,笑道:“拂菻国鹅毛笔,笔尖是用硬物所造,没有软硬劲儿。

狼毫笔,笔尖是用兽毛制成,越是老字号的狼毫笔,弹力越强。”

颜真卿笑道:“不错。我大唐文字乃是天下最具造型感的文字。用狼毫软笔书写,可使汉字流动变化,呈现出变幻无尽的线条之美。

从记录语言的角度来看,两者并无孰优孰劣之分。但从文字的美感来看,高下立判。

波斯、大食等国的文字,以工整为美。而我大唐文字之美,在于与内心情感相连,是一种对生命欲求的表达和感悟。

而要想让情绪恣意流淌,就需要狼毫这般富有弹性的笔。笔端有了弹性,文字也就有了无尽变化。

因此,也只有我大唐将书写上升到了道的层面,这也是波斯诸国很难读懂大唐书法,进而很难领悟大唐文化的原因。

狼毫笔在书写中,让“书”依“法”而成,产生了书之法:

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笔、结构、风格。它侧重于写字的过程,而非指作品结果。

撇捺勾连、浓淡荣枯,银钩铁画亦如武学功夫,刚柔并济。即有腾挪躲闪的轻灵、亦有雷霆万钧的力度。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

白复点点头,在临摹吴道子等人的壁画时,他也悟出了笔锋中也蕴含着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颜真卿道:“白少侠,你在碑林和宫中临摹过大量孤悬于殿堂之上的名家字帖,可曾见过千百年前平凡之人所写的秦碑汉简、晋人残纸”

白复一愣,摇了摇头。

颜真卿从书架上取出一卷简册,所谓的“册”,就是用绳、牛筋等将一条一条的“简”捆绑串连起来。

颜真卿道:“这些汉代简牍,是书写在竹简、木简上的信札、日志、账册、契据、经籍。

这些汉代简牍大多是由一些身份微末的无名小吏,用笔墨记录下他们的日常工作。

亦或者,是寻常的信札、家书,写给远方的家人。

相较于歌颂王朝的功业、祭祀典礼的秦汉碑帖,我更喜欢这些默默无闻的简牍。

肃括宏深的碑石铭文,它的书写,必定是威严的、浑雄的、厚重的、饱满的、工整的、冰冷的。

与之相比,这些简牍则更加亲切,更加率性、洒脱、奔放、自在。这才是大唐书法的真意对天地的敬畏,对生命的体悟,对情感的抒发。

就此而言,琴棋书画、掇山理水、武学医道、风水堪舆莫不如是。”

白复只觉眼前一亮,仿佛推开了另一扇宝藏大门。

白复将这些汉代简牍拿在手中仔细端详。

竹与木,几乎是随处可以找到的材料。在纸张发明前,在竹简写字,是便捷的方式。字写错了,用刀薄薄削去上面一层,下面的竹简还可以用。

当狼毫笔尖上的软毛遇见了竹木纹理的阻遏,这种滞涩便挽留住了砚墨。枯湿浓淡中,笔墨张力和质感,峥嵘而出。如潺潺溪水在鹅卵河道中流淌,又如冰河融雪渗透龟裂干涸的土地。

书写者虽寂寂无名,但行笔真如野鹤闻鸣,天外飞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白复仿佛感觉到了狼毫笔尖在竹简上勾写时的流畅与轻快。

说完秦碑汉简、晋人残纸,颜真卿说到今人字帖。

颜真卿道:“以右军先生的快雪时晴帖、飞白帖、平安帖,王献之先生的洛神赋十三行,欧阳询大夫的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皇甫诞碑为例,这些巨匠之作,无不是书者泣血椎心之作。他们将自己的性格,透过笔端贯注到纸张上。笔随意转,浑然天成。”

停顿片刻,颜真卿仿佛深有所感,道:“书法,不是誊写文字,而是自己同另一个自己对话。一个人心底的对话,不能被听见,却能被看见。

道可道,非常道。越是接近于道的人性、情感,于是难以用言语和文字来描述。

但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书者往往交给了书法。书法既是丹青,又是金石,亦是音律、乐舞,甚至是庭院、园林几乎是所有诸艺的总和。”

说罢,颜真卿从书架上取出一卷字帖,正是张旭的肚痛帖。

白复凑近一看,这幅贴开头三个字,还算规正。从第四字开始,便每行一笔到底,上下映带,缠绵相连,越写越狂,如飞瀑奔泻,颠味十足。时而浓墨粗笔,沉稳遒迈,时而细笔如丝,连绵直下。

字如其人,这种张扬恣肆的宣泄,正是张旭豪放癫狂的写照。

颜真卿感慨道:“说起来,我也算师从张长史。天宝五年,张师在裴儆府上将其笔法传授与我。

时人都说张长史粗鲁,酒醉后癫狂不堪。实际上,张长史体悟敏锐异于常人,日常所见,皆能启发熔冶,落墨于自己的字中。

张长史狂草看似颠奇,书写难度极高,求其源流,实则一点一划尽合法书规矩。继承前人技法,又开创出新。

以酒酣为催发,恍兮惚兮间,沟通天地,风云气象,让自己的天性得到充分的释放,最终成为一代书风的开山鼻祖。”

颜真卿当头棒喝,让白复拨云见日、醍醐灌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要想开宗立派,就得形成自己的武学风格。

这种风格,不能靠闭门造车,更不能异想天开,而是要在继承前人武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然后将自己的灵性充分释放,经过心的熔铸,将自己对生命欲求的体悟融入武道,才能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武功,成为一代宗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156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