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七百二十一章 出手相救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北风行刘基明

恩威并举、刚柔相济,方为平衡之术。

白复是喋血沙场的将军,可不会一味怀柔,姑息养奸。

金吾卫与京兆府昭告天下,对十恶不赦、作奸犯科者严惩不贷。

白复在金吾卫公廨前,摆下十根火漆杀威棒,胆敢杀人放火、抢男霸女者,杀无赦

白复手持千牛刀,有先斩后奏之权。但白复并不轻易擅权,而是将人犯交由大理寺和刑部,按大唐刑律,定罪量刑。

地下帮派知道白复言出必行,再不为触犯刑律的重犯提供庇护之地。

一批批十恶不赦、臭名昭著的罪犯被缉拿归案,移送大理寺定罪。刑部死刑复核后,当街问斩。此举大快人心,迅速赢得百姓民心。

弥勒教参与大明宫叛乱的漏网之鱼,也被一网打尽,移送大理寺和刑部。

潜伏在长安的扶桑、新罗、吐蕃等国密谍逐一浮出水面。对于这批密谍,白复将其行踪牢牢掌握,暗中盯梢但不抓捕,以备日后大用。

这日,白复率领金吾卫骁骑,巡视六街。

行至宣平坊时,只见一座府邸大门洞开,府门影壁后的庭院当中,近百名兵士手持刀剑,将府中数百名老幼妇孺捆绑在一起。

兵士们怒声呵斥,不时挥舞马鞭,粗暴地鞭挞被绑缚之人。

这群兵士铠甲鲜亮,肩盔下缘缀着黑斑獒皮,一看便知是隶属于内侍省的獒卫。

獒卫乃是知内侍省事李辅国设置的秘密机构,由数十名为虎作伥的江湖异人术士充当鹰犬,专门刺探百官隐私。

一旦发现政敌的把柄,獒卫立刻将人海捕下狱,刑讯逼供,屈打成招。一旦罪名坐实,家族男子株连绞杀,女眷妇孺送入掖幽庭为奴。

朝中百官,闻獒卫之名而色变。摄于獒卫淫威,朝中六部对李辅国唯命是从,无人胆敢抗拒违逆。

白复眉头一皱,命人前去了解情况。

片刻之后,小校回来禀报,此处乃是左散骑常侍张镐大人的府邸。被绑缚的老幼妇孺乃是张镐大人的家眷。

说起张镐,也是肃宗一朝出名的贤臣,被誉为“侠义宰相”。

至德二年757年,张镐拜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张镐处事公正,拯救过不少蒙冤下狱的官吏。特别是对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士子,张镐更是怜其才学,庇护有加:

谪仙人李白参与永王李璘的叛乱,流放夜郎的途中,得到肃宗特赦。为李白求得特赦圣旨的,正是张镐。

除李白外,一名叫杜甫的小谏官也因张镐的搭救免受牢狱之灾。

杜甫受宰相房琯兵败牵连,眼看要被下狱重办。又是张镐挺身而出,冒着触怒肃宗的危险据理力争,终于消解了杜甫的杀身之祸,从轻处罚。

杜甫感激涕零,赋诗洗兵马,聊表寸心:“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值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至德二年武全才,肃宗命张镐兼任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等道诸军事。

当时,叛军围困睢阳,张巡告急。张镐急速赴援。

张镐力邀好友淮南节度使、边塞诗人高适北上,以解睢阳之围。

于此同时,张镐传令亳州刺史闾丘晓,让他出兵营救。闾丘晓却担心战事失败祸及自己,故意拖延、按兵不动,坐视叛军攻城。

同年十月,叛军攻陷睢阳,张巡等一众唐军将领遇害。

闾丘晓担心边塞诗人王昌龄将其拒不出兵之事告知张镐,罗织罪名,将王昌龄残忍杀害。

睢阳被攻破后,张镐怒发冲冠,将闾丘晓就地正法,杖杀于军前。

十一月,张镐统帅鲁炅、来瑱、吴王李祗、李嗣业、李奂五位节度使,收复河南、河东各郡县,功勋卓著。

乾元元年758年,史思明假降。张镐担心朝廷应允,密奏道:“史思明凶残阴险,包藏祸心,与禽兽相同。我们能以计谋击败他,却难以用仁德感化。”

同时,劝肃宗提防滑州防御使许叔冀的叛乱。

但因张镐刚直不阿,从不交结李辅国、鱼朝恩为首的宦官。在李辅国等宦官的谗言下,肃宗以“不切事机”为由,罢免张镐的相位,改任他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再度反唐,许叔冀归降叛军。肃宗这才想起张镐的进言,将其召回京师,征拜为太子宾客、左散骑常侍。

小校已经打听清楚,张镐被抄家的原委:嗣岐王李珍因谋逆被赐死。张镐曾购买过李珍的宅邸,李辅国怀疑其与李珍勾结,命獒卫前来抄家,搜集张镐谋逆的证据;同时,将张镐及其家眷下狱严审,获取口供。

嗣岐王李珍谋反一案,白复再清楚不过,谋逆的一干人等中并无张镐。

白复心道:“定是张大人开罪过李辅国,李辅国找了个由头,挟私报复。张镐大人为人刚直不阿,乃是朝廷柱石,岂能受阉人的迫害。”

白复打定主意,要出手搭救名相张镐,并借此事,敲打敲打獒卫。

白复找来一名亲兵,耳语几句。亲兵得令,匆匆离去。

獒卫将张镐及其家眷押解出府。街坊四邻知道獒卫不是朝廷正式编制,涌了上来,将獒卫团团围住,不肯让獒卫将张府众人带走。

百姓们嚷嚷道:“张大人犯了什么罪,你们要将他拉走”

双方拉扯之间,眼看獒卫就要动手,伤及百姓。白复手一挥,章丘若愚率金吾卫骑兵,从人群中挤出一条道,来到獒卫面前。

为首的獒卫将领,手指章仇若愚,道:“獒卫在此办案,金吾卫速将闲杂人等驱散开。”

章丘若愚笑道:“这里是我们金吾卫管辖的地界,这位大人办案,先要跟我们说一下才妥当。”

獒卫将领不耐烦,斥道:“笑话獒卫抓拿朝廷要犯,用得着跟你们打招呼吗”

章丘若愚不急不躁,笑道:“既是朝廷要犯,抄家拿人,你们可有缉捕文书”

獒卫将领傲然道:“我们獒卫抓人,何须缉捕文书。”

章丘若愚不慌不忙,笑道:“张大人官至宰相,没有大理寺签发的批捕文书,你们就冒然抄家拿人,与大唐律法不符吧”

为首的獒卫将领大怒,喝道:“大胆没有签押文书又如何你一个区区金吾卫参军,也敢对我指手画脚

莫说一个过气宰相,就是当朝一品,我们獒卫也是说抓就抓,说抄家就抄家”

“放肆”一声霹雳从金吾卫的大纛旗下传来。

白复端坐马上,剑眉倒竖,面如寒霜。他一指獒卫将领,厉声叱道:“没有缉拿文书,就敢绑缚朝廷命官你还真是狂得可以。

儿郎们,把他们给本帅拿下”

呼啦一声,数十名金吾卫骁骑策马奔驰,手持长槊、军弩,将獒卫团团围住。

獒卫将领这才认出左金吾卫大将军白复。不过,他一点也不慌张,冷笑一声,道:“我当是谁呀原来是白将军。

末将獒卫中郎将张武,见过将军,还请将军行个方便”

张武乃是李辅国的养子,素来嚣张跋扈,不知天高地厚。

张武说罢,从怀中掏出一封手札,示威般,递给章仇穷愚。

章仇穷愚看完手札,脸色大变。原来这封手札乃是李辅国亲笔所写,要求将张镐及其家眷下狱问罪,将其抄家。

李辅国权势熏天,擅权作福。他既然写明了书信,倘若不遵从,就是摆明了跟他作对。

“这个阉人可不好惹啊”章仇穷愚心中暗道。

章仇穷愚将手札递给白复,暗中使了一个眼色,示意白复莫要管这闲事,以免惹祸上身。

白复看完手札,突然想起了当年元夕夜,第一次见到徐太傅时的情景:

当年,杨亦蝉被李木生欺凌,自己明明占着理,却因却畏惧李林甫的权势,不敢惩治李木生。放过了李木生,却引来更多的麻烦,导致后面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自己的命运也随之改变。

虽然过去多年,但徐太傅的话余音绕梁,回旋在耳畔。

太傅徐徐道:“兵法云:敌人越强大,敌人的敌人越多。李相越是权势滔天,他的政敌也越多,对手也更强大。你这一拳打下去,虽然和李相结了深仇大恨,但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立场,更坚定了李相的政敌拉拢你的决心。

这件事,你理直气壮,他理亏心虚。李相权倾天下不假,但并不能只手遮天。把事情闹大,告上金銮殿,官司打到天子面前,也有人为你说话。

况且,公开闹翻了,也不是全无好处,李相将来想诬告陷害你时,就会担心授人以柄,反倒会有更多顾虑。你则更加安全。

你收拳不敢打,蛇鼠两端,后患无穷。贻误战机不说,反倒暴露了你的弱点。给李木生窥探到了你内心的胆怯。他这才有恃无恐,反咬一口,上门来抓捕你。”

往事历历在目,太傅音容笑貌犹在眼前,仿佛昨日重现。

“胆气不足,皆因智慧不够。”

想到此处,白复虎躯一震,眼中光芒大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2741s